1、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尝试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尝试一、突破传统观念,转变教师角色1、学生学习应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以前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不管学生愿意不愿意、理解不理解、接受不接受、听得懂听不懂,学生都必须坐在课室接受“灌输”,老师千方百计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灌输给学生、注入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自己的想法、思考和观点,思维常常受到制约、想象常常受到束缚,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笔者按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提出解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和观
2、点,打破了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2、教师教学应由“学问”转变为“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笔者非常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注重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尽可能少用或不用“标准答案”或“习惯用法”来排斥异已、扼杀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全方位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另辟捷径,探寻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方法。有的新知识可以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归纳、去掌握,重点、难点让学生去分析、去讨论、去总结,疑点、焦点让学生去思考、去理解、去解答。3、教师授课应由“主体”转变为“主导”。教师要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但更多的是要由“教”者变成了
3、“导”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问题讨论的点拨者、合作交流的组织者。在学生有疑问的时候指导学生去分析、去思考、去总结、去解答,不是简单的告诉学生答案,更不是械模仿。教师应随时了解学生思考的情况,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的点拨和指导。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身体素质、智力潜能、基础知识、接受能力、兴趣特长、学科偏向、性格个性等都不同,这就要求老师不能完全“一视同仁”,要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区别对待、分层训练”,真正在课堂上当好“导演”,让所有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二、树立情境意识,创造良好、有效的学习环境1创设所有学生都能进行有效学习的问题情境 化学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
4、就是学生学会解决一 个个化学问题的过程,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教学成 败的关键因素。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 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 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大 量的事实表明,学习的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 的,问题性的情境常常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容易 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例如 小专题Fe3+复习问题1:如何证明FeCl3发生了水解反应?并书写水解的化学方程式。问题2:如何证明FeCl3的水解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问题3:配制和贮存FeCl3溶液时,常加入少量盐酸的原因是什么?问题4:FeCl3与NaHCO3、Na2CO3、NaAlO
5、2不能共存的原因是什么?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问题5:Fe3+为什么只能存在于PH4的溶液里?问题6:直接加热FeCl3溶液得到什么,再灼烧得到什么物质,如要由FeCl3溶液得到FeCl3固体需要如何操作?问题7:在FeCl3溶液中加下列物质Fe,Cu 、H2S溶液、 Na2SO3溶液 K、I淀粉溶液,写出会出现的现象及离子方程式,并说明体现了什么性质?问题8:往过氧化氢中加入FeCl3有什么实验现象?如何运用对比实验证明Fe3+起到催化作用?还可以加入那些物质?问题9: 往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有什么实验现象?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问题10:如何验证所得液体是
6、胶体?问题11:所得胶体中有何杂质?如何证明?来源:Zxxk.Com以上十一个问题的导学,融盐类的水解、水解平衡的移动、应用、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化学中离子的检验和鉴别、催化剂的选择和验证,胶体的制备、性质于一体。传统小专题课都是先罗列知识,再列举例题,使学生思维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本章以问题形式出现,使学生有一种主动去解决的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化学教学应与学生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及社会 环境相结合 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 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探索隐藏在化学现象背后的化 学规律,通过从自然、生活到化学的认识过程,激发学 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 与和谐,如观察生活中许多铁制容器生锈现象,告诉学 生每年因生锈造成钢铁的大量损失,引导学生进行探 究,分析钢铁生锈的原因,找出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 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强烈欲 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原理,勇于 探索生活用品中的化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 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 调查等实践活动。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