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大学精品课件:2-1心电图临床系.ppt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文档编号:443873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9.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2-1心电图临床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2-1心电图临床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2-1心电图临床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2-1心电图临床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2-1心电图临床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心电图 (Electrocardiogram,ECG),北京医院心内科 曾学寨,内容,1.心房、心室肥大 2.心肌缺血 3.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及定位,第三节 心房、心室肥大,心房、心室肥大(包括肥厚和扩大)后 (1)心房、心室除极时间延长,表现为P波、QRS波群时限增宽; (2)P波、QRS波群振幅增加; (3)并有相应的复极改变。 心电图诊断心房、心室肥大不是特异性的,应结合临床资料和其它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一、右心房肥大,正常情况下,右心房先除极,左心房后除极。P波起始部分由右心房除极形成,结束部分由左心房除极形成,中间部分由左、右心房共同除极形成。,一、右心房肥大,右心房肥大主要表

2、现为心房除极波的振幅增高。 心电图表现为: P波高尖,P0.25mv。以II、III、aVF明显。又称肺型P波。,一、右心房肥大,P波高尖,P0.25mv。 II、III、aVF明显。,二、左心房肥大,左心房最后除极,当左心房肥大时,主要表现为心房除极时间延长。 心电图表现为: P波增宽0.12s。I、II、aVR、aVL明显。P波常呈双峰,双峰的间距0.04s。又称二尖瓣型P波。 v1导联ptf 0.04mm.s,二、左心房肥大,P波增宽0.12s。II、aVR、aVF 、 V1 、V5明显。,三、双房肥大,P波(II、III、AVR、aVF )时限0.12s。 P波(II、aVF )振幅0

3、.25mv。,四、左心室肥大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正常左心室的位置位于心脏的左后方,且左心室壁明显厚于右心室壁,故正常时心室综合向量(QRS波群)表现为左心室占优势的特征。 左心室肥大时可使左室优势的特征更加突出。,四、左心室肥大,1.QRS波群电压增高(符合一项即可) RV5,62.5mv, sokolow-lyon: RV5+Sv14.0mv(male)or3.5mv(female), RI1.5mv, Ravl1.2mv, RavF2.0mv, RI+SIII2.5mv。 Cornell: Ravl+Sv32.8mv(male)or2.0

4、mv(female) 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Sokolow-Lyons38m Cornell2440mmmms,四、左心室肥大,2.心电轴左偏。 3.QRS波群时限可延长到0.100.11s。 4.继发性ST-T改变。(复极顺序发生改变,R波为主的导联),五、右心室肥大 (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RVH),右心室壁厚度仅有左心室的1/3,当右心室的厚度达到相当程度时,才会显示右心室肥大的图形改变。因此,心电图诊断右心室肥厚的敏感性较低。,五、右心室肥大,1.QRS波群电压增高(符合一项即可) V1 R/S1,V5 R/S1。 RV1+SV51.05mv,

5、 aVR R/Q or R/S1, RavR0.5mv。 2.心电轴右偏+900 。 3. 继发性ST-T改变(V1,2),六、双心室肥大 (biventricular hypertrophy),1.心电图正常 2.单侧心室肥大 3.双侧心室肥大,第四节 心肌缺血 (myocardial ischemia),冠状动脉部分狭窄所致,易发生胸痛,临床常见。,动脉粥样硬化,一、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类型,1.缺血型心电图改变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时,心内膜下心肌复极更加延迟, 但T波极性没有改变,但振幅较原来增高,T波高耸。,一、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类型,心外膜下心肌缺血时,引起心肌复极顺序的逆转,即心内膜心肌先

6、复极,心外膜心肌后复极,因而T波(复极波)极性发生翻转,出现T波倒置。,一、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类型,2.损伤型心电图改变 (解释同AMI) 心内膜下心肌损伤时,出现ST段压低。 下壁心内膜下心肌损伤时II、III、aVF出现ST段压低; 前壁心内膜下心肌损伤时胸导联出现ST段压低。,常见的ST段压低,一、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类型,心外膜下心肌损伤时,出现ST段抬高。 下壁心外膜下心肌损伤时II、III、aVF出现ST段抬高; 前壁心外膜下心肌损伤时胸导联出现ST段抬高。,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新发生的ST段抬高在V2V3导联0.2 mV(男性)或0.15mV(女性);其他导联0.1 mV (无左心室

7、肥厚和LBBB) 两个相邻导联新出现的ST段压低0.05 mV 在R波为主或R/S1的两个相邻导联T波倒置0.1mV 需要强调的是,ECG发生ST-T改变虽然反映了心肌缺血,但并不足以定义心肌梗死,最终的确诊需取决于心肌标志物水平的升高,二、临床意义,1.约有一半冠心病患者未发作胸痛时心电图正常。 2.胸痛发作时心电图出现ST-T改变。 3.慢性供血不足,心电图呈现持久性ST-T改变。 4.变异型心绞痛时出现暂时性ST段抬高,T波高耸。,二、临床意义,胸痛发作时,冠脉痉挛前(未发作胸痛),冠脉痉挛时(胸痛发作时),A,B,男75岁,胸痛伴晕厥,三、鉴别诊断,心电图ST-T改变是非特异性心肌复极

8、异常的指标。 除冠心病外,其它心脏病和药物、电解质异常均可以引起ST-T异常。,左心室肥大,高血钾,低血钾,洋地黄作用,第五节 心肌梗死 (myocardial infarction,MI),是心脏急诊,易引起死亡,心电图对急性MI(AMI)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动脉粥样硬化,一、基本图形及机制,冠状动脉血流突然中断所致,MI发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电图上可依次出现缺血、损伤和坏死三种改变。 图形的改变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各部分心肌分别接受不同冠状动脉的供血)。 坏死有别于心肌缺血。 1.缺血型改变 (1)T波倒置(心外膜) (2)T波高耸(心内膜),一、基本图形及机制,2.损伤型改变 ST

9、段抬高。 损伤改变不会持久,要么恢复,要么进一步发生坏死。 有两种学说: (1)损伤电流学说 损伤部位细胞极化不足,引起ST段相对抬高。 (2)除极受阻学说 损伤部位细胞不能除极,引起ST段绝对抬高。,损伤电流学说,(1)损伤电流学说 损伤部位细胞极化不足,引起ST段相对抬高。,除极受阻学说,(2)除极受阻学说 损伤部位细胞不能除极,引起ST段绝对抬高。,动作电位平台丢失学说,心肌损伤与ST段偏移的关系,常见的损伤型ST段抬高,生理性Q波与病理性Q波形成的机制,一、基本图形及机制,A:缺血、损伤; B:缺血、损伤和坏死三种改变;,二、心肌梗死的图型演变 及分期,1.超急性期 冠状动脉闭塞后数分

10、钟,首先出现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心电图上出现高耸的T波,以后迅速出现损伤性改变,即出现ST段抬高,与高耸直立的T波相连。未出现病理性Q波。持续数小时。如果治疗及时有效,有可能避免的发生或使的面积缩小。,二、心肌梗死的图型演变 及分期,2.急性期 冠状动脉闭塞后数小时到数日,可持续数周,是一个演变过程。高耸T波开始降低后出现异常Q波(QS波),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抬高显著者可形成单向曲线,继而逐渐下降;直立的T波开始倒置。,二、心肌梗死的图型演变 及分期,3.近期(亚急性期) 梗死后数周到数月,此期以坏死和缺血性改变为主。ST恢复至基线,T波倒置逐渐变浅,坏死性Q波仍存在。,二、心肌梗死的图型

11、演变 及分期,4.陈旧期 出现在梗死后36月,ST-T恢复正常,或T波仍低平或倒置。,二、心肌梗死的图型演变 及分期,经有效的治疗后(溶栓、介入等),病程缩短,心电图的表现变得不典型。,二、心肌梗死的图型演变 及分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ECG变化特点: 1.节段性,与冠状动脉供血分布有关。 2.心电图上可依次出现缺血、损伤和坏死三种改变。 3.有动态演变。,心肌梗死,病理性Q波形成的条件,(1)梗死的直径 2025mm或梗死面积左室的10,心梗中约20不够此标准,这类小梗死一般不形成病理性Q波。 (2)梗死的厚度 57mm或左室壁厚

12、度的50以上。,病理性Q波形成的条件,(3)梗死的部位 即使梗死面积足够大,梗死区还必需是在QRS起始40ms部位,才会引起典型的Q波。约10的梗死发生在基底部,该部位的去极化是在QRS最后40ms处,故引起QRS终末40ms部分的改变,可形成R波丢失及/或S波加大。,无Q波性MI的原因,(1)梗死的直径 (2)梗死的厚度 (3)梗死的部位 临床上,因溶栓或PCI治疗可使Q波不出现(面积 缩小);心电图记录的时间过早(在Q波出现之前);冠状动脉痉挛的缓解、心内膜下MI(面积较小);合并LBBB或WPW等。,三、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主要是根据Q波出现的导联进行定位。 前间壁V1-3 前壁V3-5

13、 广泛前壁V1-6 下壁II、III、aVF 側壁I、aVL、V5 、V6 后壁V7-9(V1-2),三、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三、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三、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三、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四、心肌梗死的不典型图形改变 和鉴别诊断,1.非Q波型MI(non-Q-wave myocardial infarction) 仅有ST-T演变,但不出现Q波。结合心肌酶等诊断,目前很常见(治疗有关) 2.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型MI 有利于急性期不同的处理。二者均可以出现或不出现Q波,是否出现Q波通常是回顾性的诊断。,四、心肌梗死的不典型图形改变 和鉴别诊断,3. 心肌梗死合并其它病变 ST抬高

14、持续存在,室壁瘤可能。 4.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 急性心包炎、心肌病、WPW、LBBB等。,2007全球心肌梗死统一定义 AMI诊断的新标准:1+1/4,心脏生化标志物(cTn最佳)水平升高超过参考值上限(URL)99百分位值,并有动态变化,同时至少伴有下述心肌缺血证据之一: 1. 缺血症状 2. ECG提示新发缺血性改变新发ST-T改变或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 3. ECG提示病理性Q波形成 4. 影像学证据提示新发局部室壁运动异常或存活心肌丢失,心电图在AMI诊断中依然有重要意义,2007 标准提出: 心电图ST- T 和Q 波的急性或进展性改变有助于识别心肌梗死的发生,并提示梗死相

15、关血管及梗死心肌的范围。 ACC/AHA2004 指南中明确提出心电图为决定治疗策略的关键, 是唯一可以立刻决定治疗方案的诊断技术; 是在数秒内追踪缺血进程“实时”变化唯一可用的工具; 心电图包含有关罪犯动脉和阻塞位置的信息; 心电图同样提供有关缺血程度和再灌注的信息。,练习,FIGURE 59.20. Acute inf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ansmural inferior injury is accompanied by ST-segment depression in leads I, aVL, and V1 to V3.,练习,FIGURE 5

16、9.17. Acute anterior and later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in precordial leads (day 1). The presence of ST-segment elevation in leads I and aVL, in addition to ST-segment depression in leads III and aVF, suggests proximal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occlusion.,问题,AMI的ECG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医科大学精品课件:2-1心电图临床系.ppt)为本站会员(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