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都的秋郁达夫教学目标体味“秋味”,反复涵咏咀嚼,感受语言之美。把握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体会情景交融的妙处,探究作者寄寓在秋景中的深刻思想和情感。了解民族审美心理和“秋”一意象的传统文化内涵。目录DIRECTORY壹 品秋贰 识秋叁 入秋 肆 悟秋第一章 品秋关于秋的诗词 关于秋的诗词 关于秋的诗词 秋天在你的心中是怎样的呢?秋有声 秋风萧瑟 残荷听雨秋有色 霜叶黄花 秋草碧水秋有形 天高云淡 北雁南飞历代文人笔下秋的特点秋天的特点:悲凉不堪、伤感凄苦、孤寂落寞;多姿多彩、充满豪情、坚强孤傲。结论:“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2、来。”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郁达夫怀鲁迅、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典型的伤感文人,幼年失父,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留学日本,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第二章 识秋正字正音混混沌沌hndn 潭柘寺zh 一椽chun 驯鸽xn 歧韵q 颓废
3、tu 不能自已y 廿四桥nin 普陀山tu一个地道的南方人,他为什么会对北方(故都)的秋,产生如此深刻的情感呢?一、南方的秋VS北方的秋(北方的秋更浓郁)(第二段及第十三段)二、“距离产生美”“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时间上的距离“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北平”空间上的距离思考探究文中写了“故都的秋”的哪些特点?哪些段落集中写秋景?写了哪几幅画面?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思考探究作者在文中描绘一系列秋景,请同学们将其概括为五幅画面并命名。(用两个字或四个字概括)秋院图(清晨静观图)秋槐图(秋槐落蕊图)秋蝉图(秋蝉残鸣图)秋雨图(秋风秋雨话秋凉)秋果图(
4、秋树奇景图)思考探究文中写了“故都的秋”的哪些特点?哪些段落集中写秋景?写了哪几幅画面?“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故都”二字意味着北平不再是垂拱天下的政治中心,亦非京都繁华之地,但却是拥有数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的旧都。“故都”与“秋”所组合的标题,既让人肃然感受到故都的苍凉和凄清,也会很自然地读出作者心中对这座历史名城的珍爱、赞叹及深情的眷恋和向往。课文结构 总起(1-2)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 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忆秋)。分写(3-12)记叙故都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绘秋)。总括(13-14)强调南国之秋
5、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恋秋)。三、提头抓尾,对比品味第三章 入秋清静悲凉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其它四幅画面,每个小组探究其中一幅,合作交流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自己组的探究成果。作者主要从“声、形、色、味”来写故都的秋。境的宁静:“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境的悲凉:“一椽破屋”、“破壁腰”选取的景物:“破屋”、“天色”、“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秋色:碧绿、青天、蓝朵。冷色调。一幅冷色的画面作者:“泡一碗浓茶”,“细数”,“静对”悠闲、惬意、对故都秋的一种热爱,也给人清、静的感受,
6、还有些许凄冷、孤独、悲凉。秋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以声写静秋晨院落图小结SW第四章 悟秋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若没有对故都北平的挚爱,也不会写出这样的文字。”郁飞关于我父亲南国之秋 四个比喻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国之秋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多次写到南国之秋的用意“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郁达夫北平的四季28主题悲凉心境,悲秋传统,深沉的爱国之情。故都的秋就真的只有清、静、悲凉?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