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文帝建立隋朝 隋炀帝亡国 公元581年,杨坚接受北周禅让,建立大隋王朝,这大隋王朝在历史上是什么情况呢?隋文帝目标1: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和隋朝的灭亡的基本史实。目标2:回顾隋统一之前的社会状况,探究分析并归纳总结隋统一的原因及意义;目标3:观看微课,并结合教材,说出并识记开通大运河的时间、人物;绘制大运河简易图,并说出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大运河开通的作用,知道大运河的重要地位;目标4:阅读教材,观看视频,说出科举制创建的过程,对比古代选官制度,分析归纳创立科举制的原因及意义。(重点、难点)目标5:列举隋炀帝的功与过,
2、分析评价隋炀帝并归纳隋朝灭亡的原因,培养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重点)任务一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和隋朝的灭亡的基本史实。任务二:【合作探究】回顾隋统一之前的社会状况,探究分析并归纳总结隋统一的原因及意义。隋的统一隋的统一589年隋灭陈诞生于弘农郡华阴,其父杨忠被赐姓普六茹氏,封隋国公。541年557年取独孤伽罗为妻袭隋国公进封柱国长女被封为皇后以大丞相的身份辅佐八岁的静帝废静帝自立,建立隋568年577年578年580年581年隋文帝【合作探究】回顾隋统一之前的社会状况,探究分析并归纳总结隋统一的原因及意义;王朝
3、更替频繁长期分裂北方民族内迁南方经济发展民族交融加强隋隋文文帝帝人民渴望经济发展需要杨坚原因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大趋势。开创了隋唐时期的统一的局面,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任务三:【合作探究】观看微课:大运河的开凿,并结合教材:1.说出并识记开通大运河的时间、人物;2.绘制大运河简易图,并说出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3.总结大运河开通的作用,知道大运河的重要地位。开通大运河开通大运河播放课件素材微课:大运河的开凿时间:605年起人物:隋炀帝海河黄河淮河长江浙江,即钱塘江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涿郡(今北京)余杭(今杭州)洛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海河、黄河、淮河
4、、长江、钱塘江余杭(今杭州)洛阳涿郡(今北京)2.绘制大运河简易图,并说出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3.总结大运河开通的作用,知道大运河的重要地位;1.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2.有利于国家统一。过度役使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运河修建想象图作用积极消极运河名称通航时间全长苏伊士运河1869年190.25公里巴拿马运河1914年81.3公里隋朝大运河610年2700多公里直到今天,大运河仍是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中国大运河”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处世界文化遗
5、产和第46处世界遗产。任务四:【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说出科举制创建的过程;2.对比古代选官制度,理解创立科举制的原因;结合影视资料:科举制的创立,分析归纳创立科举制的意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隋文帝:初建考试制度古代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周朝秦朝按军功授爵察举制汉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对比分析l以德取人l以才取人l以能取人l门第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魏晋以来,做高官的基本条件是: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要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不能做高官,选拔官吏的实权也没有控制在朝廷手中。点击图片,观看视频现世意义(1)是中国古代选官
6、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2)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后世意义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任务五:【合作探究】列举隋炀帝的功与过,分析评价隋炀帝并归纳隋朝灭亡的原因,培养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隋朝的灭亡隋朝的灭亡隋炀帝(杨广)反方正方1 1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加强了南北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治、经济、文化的交流。2 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科举制的创立对当时社会和形成,科举制的创立对当时社会和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2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小小辩论会小小辩论会分成两组:正方:隋炀帝功大于过反方:过大于功。并分别陈述理由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惨败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民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公元618年亡了隋朝 隋朝建立后在隋文帝的励精图治下,繁盛和强大起来。但是在隋炀帝的暴政下又走向灭亡。隋朝的繁盛和强大为大运河的开凿奠定了基础,而大运河的开凿又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的劳役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见,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