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图书馆调研ppt汇报目录调研目的调研内容调研对象调研感受调研目的调研目的通过调研,主要把握图书馆设计的主要特征及设计要素,功能分区以及交通流线的组织,通过对建筑整体和单体的分析,处理好体形与功能的关系,进一步增强自己对空间的感知、流线组织、构思创意。调研对象调研对象钱学森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调研内容调研内容图书馆概况地理位置总平面布局、分析功能、交通流线室内空间、造型上海图书馆简介 上海图书馆创建于l952年,原址位于南京路黄陂路口,馆藏图书1000多万册,是我国第二大公共图书馆。随着上海经济的蓬勃发展,原有的馆舍和设备已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和读者的需要。新馆位于淮海中路高安路口,占地面积为3.
2、1万,总建筑面积将近原馆的三倍,达到8.3万。新馆主楼由两座高层(分别为55.6米和106米)和裙房(5层)组成,东、西两楼呈多维台阶式块体型,象征文化积淀的坚实基础和人类探求知识的不断攀登。上海图书馆地理位置上海图书馆地理位置上海图书馆位于淮海中路高安路口,附近有公交站,地铁站,交通便利。上海图书馆总平面上海图书馆总平面车行入口步行主出入口 步行出入口书刊入口底层平面图底层平面图一层平面图一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三层平面图四层平面图馆内流线分析馆内流线分析读者阅览出入口展览、视听、报告厅出入口图书出入口工作人员出入口工作人员出入口工作人员出入口自行车出入口小汽车出入口小汽车出入口小汽车
3、出入口总体布局分为东西两部,古籍、近代部分位于东部,其书库为东塔中外文阅览在西部,其书库为西塔。功能上采用了以目录检索空间为中心的放射式布局,东区采用同层平面放射式布置,西区因阅览室多,采用4层阅览室围绕中庭立体放射式布置,最大限度缩短读者流线,提高了众多阅览室的通达性与易识别性。功能布局功能布局行政办公及辅助用房 书库 阅览室 读者公共活动用房 图书加工空间、造型花园通过广场、院落和中庭的空间组织,取得了与城市空间的良好融合。南面花园是大厅、阅览室的借景之处,地形起伏,园林小品“静心亭”与建筑协调,融合于环境。中庭目录大厅顶部采用弧形的玻璃顶,使得整个大厅更加通透,敞亮。悬挂的绿色植物以及墙
4、上的壁画,营造出一种安谧优美的氛围,使得等待休息的读者感到心情愉悦。采用灵活多样的空间开放格局,做到布局紧凑,流线清晰,空间灵活,富于变化。书库、阅览室书库的层高约为3200mm,综合阅览室的尺寸约为15mx10m立面造型整个建筑分为主楼和副楼两个部分,主楼由高度分别为11层和24层塔形高楼和5层裙房组成,塔楼采用一虚一实,一高一低,具有醒目丰富的轮廓线,成为其形象标识。整座大楼为多维台阶式块状设计,象征文化积淀的坚实基础和人类对文化的不断攀登。整体建筑距道路20m到50m,通过路边斜坡绿化和中空玻璃对噪声的阻隔,创造了闹中取静的阅读环境。钱学森图书馆 图书馆总用地面积9300平方米,总建筑面
5、积8188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陈展面积约3000余平方米。钱学森图书馆整体建筑规划设计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世博会中国馆设计者何镜堂教授挂帅。图书馆整体为方鼎式的赭红色建筑,外墙上刻有钱学森头像浮雕。设计人员采用先进技术,完全依靠砖面材料不同的纹理密度来表现这一浮雕,成功地用“意象”方式切合了纪念主题。图书馆建筑外形采用了“大地情怀、石破天惊”的设计理念。一方面,以“方正的石头”寓意钱老心系祖国大地的赤子情怀;另一方面,以“裂开的石头”之中迸发出东二甲导弹的建筑空间场景,寓意钱老“两弹一星”的“石破天惊”伟大事业。设计方案以代表方正平直的方形建筑体量、下小上大简洁有力的形象出现,是钱老在其
6、中贡献一生的戈壁中风蚀岩意象的抽象表达。请输入您要的标请输入您要的标题题馆外全景正面外墙上一幅钱学森头像浮雕若隐若现。通过与外墙肌理一体化处理的方式来呈现肖像效果。用像素化的成像手法,形成整体外墙有机错落的纹理效果。取意于“风蚀岩”的人造石外墙挂板,具有粗糙感和肌理感。建筑内外有机呼应东二甲导弹的存在仿佛具有爆破力促使方形”石头“以此处为原点开裂裂缝主要在建筑外部的东面和南面打开:东面的大裂缝向城市展示出东二甲导弹的主题场景以纵深的空间感提示建筑的主题内涵。南面的裂缝对应交大校园通向钱学森图书馆的道路与西面面对钱老曾经学习过的工程馆的小裂缝一起大厅大厅图书馆序厅内的一组大型装置艺术品名为升腾的智慧,整体由4015页红色的手稿组成,象征着钱学森从1955年回到祖国到1966年“两弹结合”首次试验成功的4051个日日夜夜。空间空间内部空间组织围绕东北部的圆形大厅展开圆厅自地下层至顶层通高,圆厅内坡道环绕平台伸出。展厅采用动态的立体构成手法,形成活跃生动的公共空间。展厅展厅展厅室内公共空间调查感受调查感受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图书馆平面上的功能,流线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在空间以及造型上的处理手段也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