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在今日人类的知识领域里在今日人类的知识领域里,即使对于那些即使对于那些最为重大问题的思考仍然踌躇不前最为重大问题的思考仍然踌躇不前,也没也没有比解决历来争论不休的关于正当和不有比解决历来争论不休的关于正当和不正当的道德标准问题更少进展、更令人正当的道德标准问题更少进展、更令人失望了。失望了。约翰约翰斯图加特斯图加特穆勒穆勒l在现代道德哲学的许多理论中在现代道德哲学的许多理论中,占优势的占优势的一直是某种形式的功利主义。一直是某种形式的功利主义。约翰约翰罗尔斯罗尔斯一、功利主义与集体主义一、功利主义与集体主义二、功利主义理论二、功利主义理论三、功利主义批判三、功利主义批判四、功利主义思想的应用
2、四、功利主义思想的应用l(一)马克思主义者看功利主义(一)马克思主义者看功利主义l马克思:马克思:l“功利主义至少有一个优点功利主义至少有一个优点,即表明了社会的即表明了社会的一切现存关系和经济基础之间的联系。一切现存关系和经济基础之间的联系。”l恩格斯:恩格斯:l“当代最大的两个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和葛德当代最大的两个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和葛德文的著作文的著作,特别是后者的著作特别是后者的著作,也几乎只是无产也几乎只是无产阶级的财富。即使激进资产阶级中有边沁的信阶级的财富。即使激进资产阶级中有边沁的信徒徒,那也只有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才能越过边那也只有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才能越过边沁沁,迈步前进。迈
3、步前进。”l毛泽东:毛泽东:l“唯物主义并不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唯物主义并不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但是反对但是反对封建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功利封建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主义,反对那种口头上反对功利主义、实际上反对那种口头上反对功利主义、实际上抱着最自私最短视的功利主义的伪善者。世界抱着最自私最短视的功利主义的伪善者。世界上没有什么超功利主义上没有什么超功利主义,在阶级社会里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这不是这一阶级的功利主义一阶级的功利主义,就是那一阶级的功利主义。就是那一阶级的功利主义。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
4、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所以我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者。”l小平同志小平同志:l“不讲多劳多得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可以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将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没有革命精神将没
5、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如果只讲牺牲精神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那就是唯心论。论。”l案例:杨澜和阳光卫视案例:杨澜和阳光卫视l功利主义或目的论(功利主义或目的论(teleology),它是把功利它是把功利(而不是道义而不是道义)奉为道德终极标准的流派奉为道德终极标准的流派,是把增是把增减每个人的利益总量减每个人的利益总量(而不是增减每个人的品而不是增减每个人的品德的完善程度德的完善程度)奉为道德终极标准的流派。奉为道德终极标准的流派。它它主张以行为的结果作为对行为进行评价的依据。主张以行为的结果作为对行为进行评
6、价的依据。强调每一个人应该采取使整体结果(强调每一个人应该采取使整体结果(overall consequences)达到善的最大化或恶的最小)达到善的最大化或恶的最小化之原则,作为个人道德实践之依据。化之原则,作为个人道德实践之依据。l19世纪德国伦理学家包尔生写道世纪德国伦理学家包尔生写道:“功利主义功利主义一词源一词源自边沁学派自边沁学派;穆勒在他的穆勒在他的自传自传中承认是他创造了这中承认是他创造了这一个词。就其根源来说一个词。就其根源来说,它不可分离地与快乐主义联系它不可分离地与快乐主义联系在一起。因此在一起。因此,那些只有时间草草浏览我的伦理学术语那些只有时间草草浏览我的伦理学术语的
7、批评家们的批评家们,总是把它与边沁的体系相混淆。为了防止总是把它与边沁的体系相混淆。为了防止这一错误再发生这一错误再发生,我用我用目的论目的论一词代替一词代替功利主功利主义义。”梯利接着说梯利接着说:“我们本来应该将这个学派我们本来应该将这个学派亦即以行为的功利作为行为道德价值之标准的学亦即以行为的功利作为行为道德价值之标准的学派派叫做功利主义。但是叫做功利主义。但是,这个名词却一直被用来这个名词却一直被用来称谓这个学派的一个分支或方面称谓这个学派的一个分支或方面(亦即普遍快乐主义亦即普遍快乐主义引者引者)。因此。因此,为了避免混淆为了避免混淆,我们遵循包尔生提出我们遵循包尔生提出的用法的用法
8、,使用使用目的论目的论一词。一词。”l1、苦乐原理、苦乐原理l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是人的行为的终极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是人的行为的终极目标目标l强度:快乐感的强弱强度:快乐感的强弱l持久性:持续时间持久性:持续时间l确定性:可能性的大小确定性:可能性的大小l实现的快慢:立即获得,还是尚需一段时间实现的快慢:立即获得,还是尚需一段时间l多产性:一种行为所能带来同种价值的多少,多产性:一种行为所能带来同种价值的多少,即苦乐之后随之产生同种感受的机会即苦乐之后随之产生同种感受的机会l纯度:如乐后产生苦,苦后产生乐纯度:如乐后产生苦,苦后产生乐l范围大小:受苦乐影响的人数多少范围大小:受苦乐影响的人数多少
9、l注:没有质量之分。小孩做游戏的快乐,与大注:没有质量之分。小孩做游戏的快乐,与大人在诗中得到的快乐在性质上是一样的。人在诗中得到的快乐在性质上是一样的。l每个人的动机都在于求快乐,由此就可每个人的动机都在于求快乐,由此就可以直接明了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没有以直接明了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没有一个动机本身是恶的。一个动机本身是恶的。l唯有效果、唯有是否增进快乐才能决定唯有效果、唯有是否增进快乐才能决定一个行为的善恶。一个行为的善恶。l个人的幸福和快乐个人的幸福和快乐l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l“社会利益是在伦理词汇中可能出现的社会利益是在伦理词汇中可能出现的最为普遍的用语之一。这
10、就难怪它的意最为普遍的用语之一。这就难怪它的意义常常把握不准了。如果它还有意义的义常常把握不准了。如果它还有意义的话,那就是这样:社会是一个虚构的团话,那就是这样:社会是一个虚构的团体,由被认作其成员的个人所组成。那体,由被认作其成员的个人所组成。那么社会利益又是什么呢?么社会利益又是什么呢?它就是组它就是组成社会之所有单个成员的利益之总和。成社会之所有单个成员的利益之总和。”l“不了解个人利益是什么,而侈谈社会不了解个人利益是什么,而侈谈社会利益,是无益的。一件事物如果趋于增利益,是无益的。一件事物如果趋于增大某个人快乐之总和,或者减少他的痛大某个人快乐之总和,或者减少他的痛苦之总和,那么我
11、们就说是增进那个人苦之总和,那么我们就说是增进那个人的利益,或者有补于那个人的利益的利益,或者有补于那个人的利益”l被讽刺为被讽刺为“从污泥中取乐的猪的信条从污泥中取乐的猪的信条”l“猪的哲学猪的哲学”l1、对快乐进行质的区分、对快乐进行质的区分l高级的快乐与低级的快乐的区分高级的快乐与低级的快乐的区分l一个质疑:何谓高级、低级?区分的标一个质疑:何谓高级、低级?区分的标准何在?当然是文化教养和道德品质。准何在?当然是文化教养和道德品质。l2、修正苦乐原理、修正苦乐原理l在同性质的快乐之间,量是决定性的因在同性质的快乐之间,量是决定性的因素;在不同性质的快乐之间,质是决定素;在不同性质的快乐之
12、间,质是决定性的因素。性的因素。l功利主义决不是不主张自我牺牲的道德不是它功利主义决不是不主张自我牺牲的道德不是它所有的,功利主义的道德认识到,在人们之中所有的,功利主义的道德认识到,在人们之中为了其他人的利益牺牲他自己的利益的力量。为了其他人的利益牺牲他自己的利益的力量。它只是拒绝承认牺牲本身是一种善。一种牺牲它只是拒绝承认牺牲本身是一种善。一种牺牲如果不增进或不能有利于增进幸福的总量,功如果不增进或不能有利于增进幸福的总量,功利主义则把它看成是浪费。只有这种自我舍弃利主义则把它看成是浪费。只有这种自我舍弃是值得赞扬的:它是致力于其他人的幸福,或是值得赞扬的:它是致力于其他人的幸福,或达到其
13、他人的幸福的工具,或是在人类集体利达到其他人的幸福的工具,或是在人类集体利益限度内的个人幸福。益限度内的个人幸福。l质疑:质疑:“对他人和集体利益而做的自我牺牲是对他人和集体利益而做的自我牺牲是目的还是义务目的还是义务”l社会必须对于一切应受我们同等的好待遇的人社会必须对于一切应受我们同等的好待遇的人给予同等的好待遇,这是社会分配正义的最高给予同等的好待遇,这是社会分配正义的最高抽象的标准。一切制度、一切好公民的努力,抽象的标准。一切制度、一切好公民的努力,都应该归向于这个标准。但是这个重大的道德都应该归向于这个标准。但是这个重大的道德义务,还有更深的基础,它是最基本道德原则义务,还有更深的基
14、础,它是最基本道德原则的直接表现,并不只是由后起的或引申的理论的直接表现,并不只是由后起的或引申的理论推演而来的。这个道德义务实已包括在功利原推演而来的。这个道德义务实已包括在功利原理,即最大幸福原理的本义内。理,即最大幸福原理的本义内。l质疑:最大多数幸福就意味着普遍幸福吗?质疑:最大多数幸福就意味着普遍幸福吗?l斯马特说斯马特说:“粗略地说粗略地说,行动功利主义是这行动功利主义是这样一种观点样一种观点,它仅根据行动所产生的好或它仅根据行动所产生的好或坏的整个效果坏的整个效果,即根据该行动对全人类的即根据该行动对全人类的福利产生的效果福利产生的效果,来判断行动的正确或错来判断行动的正确或错误
15、。误。”l“行动功利主义依据行动自身所产生的行动功利主义依据行动自身所产生的好或坏的效果好或坏的效果,来判断行动的正确或错误来判断行动的正确或错误;准则功利主义则根据在相同的具体境遇准则功利主义则根据在相同的具体境遇里里,每个人的行动所应遵守准则的好或坏每个人的行动所应遵守准则的好或坏的效果的效果,来判定行动的正确或错误。来判定行动的正确或错误。”l准则功利主义是准则功利主义是“准则崇拜准则崇拜”。l1、任何准则都是不重要的,我们应该唯、任何准则都是不重要的,我们应该唯一地看重的是行为的效果。一地看重的是行为的效果。l假如我们确知假如我们确知A和和B两种可供选择行动的两种可供选择行动的整个效果
16、,假如我们只能作出选择整个效果,假如我们只能作出选择A或或B的行动。那么,在决定选择的行动。那么,在决定选择A和和B的问题的问题上,行动功利主义者就要考虑,是否上,行动功利主义者就要考虑,是否A的的整个效果比整个效果比B的整个效果更好,的整个效果更好,如果如果是,那他就赞成是,那他就赞成A A,而不赞成,而不赞成B B。l游戏和诗的欣赏是个人兴趣,是一样快乐的,游戏和诗的欣赏是个人兴趣,是一样快乐的,在个人效果上是等价的。在个人效果上是等价的。l这是给边沁的辩护这是给边沁的辩护l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有歧义,幸福可以指人们的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有歧义,幸福可以指人们的快乐的感受,在这一意义上,高级的快乐
17、优于快乐的感受,在这一意义上,高级的快乐优于低级的快乐的问题没有什么实践意义。低级的快乐的问题没有什么实践意义。l这里,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这里,他提出了一个问题:“精神幸福是否一精神幸福是否一定优于感性幸福定优于感性幸福”问题在于现代物质财富问题在于现代物质财富的丰富,现代社会的德性和精神幸福的地位正的丰富,现代社会的德性和精神幸福的地位正受到挑战受到挑战l只要能使现在或将来得到尽可能多的幸福,即只要能使现在或将来得到尽可能多的幸福,即使是这一总体的善中包括了多少的不幸,无疑使是这一总体的善中包括了多少的不幸,无疑也应给予最高的评价。也应给予最高的评价。l“一个非正义的惩罚体系,比一个正义的惩
18、罚一个非正义的惩罚体系,比一个正义的惩罚体系更有效体系更有效”l“不管行动功利主义多么不乐于这种结论,他不管行动功利主义多么不乐于这种结论,他也必须承认,当他处于这种境遇时,应当得出也必须承认,当他处于这种境遇时,应当得出非正义的结论。非正义的结论。”l“如果伦理理论是功利的,他有时只好接受非如果伦理理论是功利的,他有时只好接受非正义,而那些受到正统教育的人事实上不喜欢正义,而那些受到正统教育的人事实上不喜欢这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l1、对效果概念的修正、对效果概念的修正提出价值概念提出价值概念l(1)、行为法则:履行最强有力倾向的行为)、行为法则:履行最强有力倾向的行为l(2)、价值效应:
19、价值效应越大,行为倾向越强。)、价值效应:价值效应越大,行为倾向越强。l(3)、价值对动机的依赖法则:动机越好,价值效果)、价值对动机的依赖法则:动机越好,价值效果越大。越大。l(4)、行为倾向对显象的依赖型:直接呈现于我们面)、行为倾向对显象的依赖型:直接呈现于我们面前的东西较之遥远的东西对于我们行为的作用。前的东西较之遥远的东西对于我们行为的作用。l(5)、行为倾向与所期望结果的多元性:一个行为所)、行为倾向与所期望结果的多元性:一个行为所产生的结果都是正值,就会增加行为倾向的强度。产生的结果都是正值,就会增加行为倾向的强度。l以上是判断合理行动的五法则,是建立在心理认知以以上是判断合理行
20、动的五法则,是建立在心理认知以及充分信息前提下的理智判断。但不一定是道德判断。及充分信息前提下的理智判断。但不一定是道德判断。l指出错误的欲望和快乐类型对最好行为指出错误的欲望和快乐类型对最好行为的障碍和危害。的障碍和危害。l(1)、最低层次的法规:在不同的社会大致)、最低层次的法规:在不同的社会大致都差不多,类似于民事法规和刑法的禁律,这都差不多,类似于民事法规和刑法的禁律,这是行为正当性的最低层次的意义。是行为正当性的最低层次的意义。l(2)、制度性道德法规:与一定组织相关联)、制度性道德法规:与一定组织相关联的的“职责职责”、“义务义务”、与、与“责任责任”所具有的所具有的道德法规意义。
21、道德法规意义。l(3)、个人层次的法规:如果没有做到相应)、个人层次的法规:如果没有做到相应的法规要求,就会产生内责或内疚的情感。的法规要求,就会产生内责或内疚的情感。l内在动机、负疚感和不赞成的情感、看重按照内在动机、负疚感和不赞成的情感、看重按照规则行事、尊重较高道德层次动机、能表述自规则行事、尊重较高道德层次动机、能表述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论证其合理性。己的情感和行为、论证其合理性。l社会道德原则自身是可欲的社会道德原则自身是可欲的,即它是合理的且即它是合理的且可促进实际或可期望的幸福与功利的事物。可促进实际或可期望的幸福与功利的事物。“对一个社会而言对一个社会而言,一种道德或道德原则一种
22、道德或道德原则,当且当且仅当在权衡接受或保持任何其他道德原则和其仅当在权衡接受或保持任何其他道德原则和其后果时后果时,它们不带来更大可期望的功利它们不带来更大可期望的功利,这种道这种道德或道德原则就是最可欲的德或道德原则就是最可欲的”对于可欲的道德对于可欲的道德原则而言原则而言,一个处于完全信息下的理性人经过一个处于完全信息下的理性人经过对它的认知后对它的认知后,必定会认为它是合理的必定会认为它是合理的,并认定并认定它会给自身带来最大利益而去接受与严格遵守它会给自身带来最大利益而去接受与严格遵守之。之。l在所有的义务当中在所有的义务当中,根本不存在应该绝对根本不存在应该绝对遵守的义务或具有绝对
23、优先性的义务遵守的义务或具有绝对优先性的义务,义义务的优先性要视当时的境遇而定务的优先性要视当时的境遇而定,境遇不境遇不同选择的义务也将不同同选择的义务也将不同,而不能固守以往而不能固守以往认定重要的义务认定重要的义务。l(一)在公正原则(一)在公正原则(the principle of impartiality)上的困境上的困境l功利主义只着重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所以只有事务状功利主义只着重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所以只有事务状态(态(states of affairs)才是道德价值关切之最终对象,)才是道德价值关切之最终对象,行为者本身只居于次要地位,换句话说,行为者和世行为者本身只居于次要地位,
24、换句话说,行为者和世界之间惟一的道德关联是因为他可以促成可欲的或不界之间惟一的道德关联是因为他可以促成可欲的或不可欲的事务状态,事务状态才是道德价值的拥有者,可欲的事务状态,事务状态才是道德价值的拥有者,行为者则只是在因果关系中造成此一事务状态之因而行为者则只是在因果关系中造成此一事务状态之因而已。基于此,功利主义必然不在乎造成某一事务状态已。基于此,功利主义必然不在乎造成某一事务状态的行为者是谁,因此许多功利主义者认为,边沁(的行为者是谁,因此许多功利主义者认为,边沁(J.Benthan)之公正原则)之公正原则”每一个人当一人计算,没有每一个人当一人计算,没有人能以多于一人计算人能以多于一人
25、计算”是功利主义之奠其原则。是功利主义之奠其原则。l所谓所谓”公正原则公正原则”即强调对每一个个体的利益即强调对每一个个体的利益平等对待,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思考应该如何行平等对待,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思考应该如何行动时,公正原则要求行为者将其行为影响所及动时,公正原则要求行为者将其行为影响所及之每一个人的利益作等份量的计算,不能因为之每一个人的利益作等份量的计算,不能因为此一利益的拥有者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计算标准。此一利益的拥有者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计算标准。l但是功利主义能够毫无问题的采用公正原则,但是功利主义能够毫无问题的采用公正原则,必须在公正原则和最大化原则没有冲突的前提必须在公正原则和最大化原则
26、没有冲突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下才有可能。l在一个火灾现场,行为者只能拯救一个在一个火灾现场,行为者只能拯救一个人的危急情况下,若有两个人同时等待人的危急情况下,若有两个人同时等待救援,其中一人是其行为不检,生活放救援,其中一人是其行为不检,生活放荡的儿子;另一人是对社会贡献很大的荡的儿子;另一人是对社会贡献很大的科学家。科学家。l多纳根(多纳根(Alan Donagan)认为功利主义)认为功利主义最难克服的难题是:当一个行为的效益最难克服的难题是:当一个行为的效益计算必须依赖其它人如何行动时计算必须依赖其它人如何行动时。l一个合格的选民在思考其是否该去投票时,如果效益的最大一个合格的选民在思考其
27、是否该去投票时,如果效益的最大化是他惟一的指针,则他很可能发现不去投票才是他应该做化是他惟一的指针,则他很可能发现不去投票才是他应该做的行为,尤其如果为投一票而会带来很多不方便时,诸如:的行为,尤其如果为投一票而会带来很多不方便时,诸如:天气不佳,离投票处所过远等,都可能使他在计算效益时发天气不佳,离投票处所过远等,都可能使他在计算效益时发现,留在家中听音乐或享受天伦之乐比去投票对整体效益的现,留在家中听音乐或享受天伦之乐比去投票对整体效益的贡献还大,因为个人投票之效益是决定在他人是否投票的行贡献还大,因为个人投票之效益是决定在他人是否投票的行为之上,如果投者知道他去投票对结果影响不大(在选民
28、人为之上,如果投者知道他去投票对结果影响不大(在选民人数众多的选举中,似乎每一个人都有强烈的理由如此相信),数众多的选举中,似乎每一个人都有强烈的理由如此相信),而且他不去投票不会影响他人的行为(因为别人根本不在乎而且他不去投票不会影响他人的行为(因为别人根本不在乎他是否去投票),则站在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下,他不应该去他是否去投票),则站在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下,他不应该去投票。但是如果每一个人都如此计算,每一个人都不会去投投票。但是如果每一个人都如此计算,每一个人都不会去投票,其结果反而是非常糟糕,因为民主政治显然会因此而无票,其结果反而是非常糟糕,因为民主政治显然会因此而无法运作,这对每一个人均
29、不利,这就是抨击功利主义相当著法运作,这对每一个人均不利,这就是抨击功利主义相当著名的名的”投票者的矛盾投票者的矛盾”。l以功利主义的方式定义以功利主义的方式定义”对的行为对的行为”,在实际,在实际判断行为对错时,必须知道此一行为及其它可判断行为对错时,必须知道此一行为及其它可以选择的行为之所有因果关系,为了提升最大以选择的行为之所有因果关系,为了提升最大量的善,行为者必须把所有的结果之价值都计量的善,行为者必须把所有的结果之价值都计算进去,无论这些结果是多么遥远。但是事实算进去,无论这些结果是多么遥远。但是事实上我们不可能预见所有的结果,我们对某一行上我们不可能预见所有的结果,我们对某一行为
30、及其它可能行为之因果知识永远不完备,因为及其它可能行为之因果知识永远不完备,因此穆尔论断:此穆尔论断:”我们永远不能确定任何行为将我们永远不能确定任何行为将产生最大可能的价值。产生最大可能的价值。”l譬如:核武器譬如:核武器l如果行为者能直接或间接影响行为的结如果行为者能直接或间接影响行为的结果,则无论他居于何种地位,他都要为果,则无论他居于何种地位,他都要为此一结果负责,这就是所谓的消极责任。此一结果负责,这就是所谓的消极责任。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对事务状态的产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对事务状态的产生有责任,则不论他允许其发生或是因生有责任,则不论他允许其发生或是因无法阻止而造成,他对此事的责任
31、和他无法阻止而造成,他对此事的责任和他亲自促成的情形一样。亲自促成的情形一样。l一个名叫吉姆的人到南美洲的一个小镇一个名叫吉姆的人到南美洲的一个小镇旅游,正好碰上二十位反抗政府的印地旅游,正好碰上二十位反抗政府的印地安人将被处以死刑。负责执行的队长叫安人将被处以死刑。负责执行的队长叫培德罗,他给吉姆一个救人的机会,他培德罗,他给吉姆一个救人的机会,他表示如果吉姆帮他枪毙其中一个人,其表示如果吉姆帮他枪毙其中一个人,其它十九个人都可以被无罪开释;当然如它十九个人都可以被无罪开释;当然如果吉姆不愿意这样做,他会把所有二十果吉姆不愿意这样做,他会把所有二十个人都杀掉。个人都杀掉。l消极责任的说法,至
32、少有两个不能令人接受的消极责任的说法,至少有两个不能令人接受的意涵:意涵:l、这个概念严重威胁到人格的完整性、这个概念严重威胁到人格的完整性(integrity)。所谓人格的完整性指的是每一)。所谓人格的完整性指的是每一个人对他自己所做的事情有特别的责任,但是个人对他自己所做的事情有特别的责任,但是却对他人所做的行为无此一责任。而消极责任却对他人所做的行为无此一责任。而消极责任的主张会在当他人的计划产生较大的价值时,的主张会在当他人的计划产生较大的价值时,要求个人永远要放弃自己的计划。然而,有些要求个人永远要放弃自己的计划。然而,有些计划对每一个个人而言,可能是他生命意义及计划对每一个个人而言
33、,可能是他生命意义及自我认同和肯定之所系,要求每一个人在他人自我认同和肯定之所系,要求每一个人在他人计划能提升较大价值时计划能提升较大价值时“永远永远”放弃自己的放弃自己的计划,等于是要求人放弃人格的完整性,随时计划,等于是要求人放弃人格的完整性,随时等待任何一个陌生的计划决定何者可以提升最等待任何一个陌生的计划决定何者可以提升最大效益。大效益。l、消极责任的概念也使功利主义对行、消极责任的概念也使功利主义对行为的要求永无止境。为的要求永无止境。l李四某日自愿无偿地为孤寡老人张三收李四某日自愿无偿地为孤寡老人张三收割麦子。李四本来可以为他割两垅割麦子。李四本来可以为他割两垅;然而然而实际上却只
34、割一垅。那么实际上却只割一垅。那么,按照这种功利按照这种功利主义主义,我的行为就是错误的、不道德的我的行为就是错误的、不道德的;因因为我没有做出更大的、最大的利益为我没有做出更大的、最大的利益:割两割两垅。垅。l弊病:功利主义视行为结果之最大化为弊病:功利主义视行为结果之最大化为惟一相关于决定行为对错之指针;享乐惟一相关于决定行为对错之指针;享乐的功利主义将所有的欲望,兴趣,理想的功利主义将所有的欲望,兴趣,理想和抱负化约成某种经验,而且它们被视和抱负化约成某种经验,而且它们被视为同一层次,在计算上没有任何区别,为同一层次,在计算上没有任何区别,因此在功利主义的计算中惟一要考虑的,因此在功利主
35、义的计算中惟一要考虑的,只是某一事务状态和某种经验,所谓对只是某一事务状态和某种经验,所谓对的行为就是寻找此一状态或经验之量和的行为就是寻找此一状态或经验之量和强度的最大化。强度的最大化。l假设有二行为假设有二行为 A 和和 B,如果我们计算其结果之,如果我们计算其结果之效益,效益,A 和和 B具有相同之价值,但是具有相同之价值,但是 A 可能涉可能涉及违反承诺,说谎或不正义,而及违反承诺,说谎或不正义,而B 则无。根据则无。根据功利主义或结果论的最大化原则,做功利主义或结果论的最大化原则,做 A 或做或做 B 并无区别,然而我们的道德常识会要求我们应并无区别,然而我们的道德常识会要求我们应该
36、做该做 B。或者思考另一个类似的情境,假设。或者思考另一个类似的情境,假设 A 比比 B 的结果所达成的效益多一点点,同前例的结果所达成的效益多一点点,同前例A 属于违反承诺,说谎或不正义之类的行为,而属于违反承诺,说谎或不正义之类的行为,而 B 则不是。则不是。l如果一个社会实行奴隶制比非奴隶制更如果一个社会实行奴隶制比非奴隶制更能增进最大利益净余额能增进最大利益净余额,那么那么,按照功利原按照功利原则则,实行奴隶制就是应该的、道德的。这实行奴隶制就是应该的、道德的。这就意味着就意味着,功利原则必导致非正义功利原则必导致非正义,因为奴因为奴隶制是非正义的。隶制是非正义的。l诺次克(诺次克(R
37、obert Nozick)著名的)著名的”经验机器经验机器”(experience machine):假设你被放入一):假设你被放入一个个”经验机器经验机器”里面,这个机器让你飘浮在一里面,这个机器让你飘浮在一个水槽中,并且你的大脑接受它的刺激,它可个水槽中,并且你的大脑接受它的刺激,它可以透过刺激大脑的方式,提供所有你想要的经以透过刺激大脑的方式,提供所有你想要的经验,但是你一旦选择被安置在此机器中,就必验,但是你一旦选择被安置在此机器中,就必须终其一生都在里面。如果如享乐主义或欲望须终其一生都在里面。如果如享乐主义或欲望满足模式的功利主义所主张,某种经验的满足满足模式的功利主义所主张,某种
38、经验的满足是我们惟一想要的东西,则我们应该选择被置是我们惟一想要的东西,则我们应该选择被置入入”经验机器经验机器”,以享受一辈子此种经验。,以享受一辈子此种经验。l理想的功利主义(理想的功利主义(ideal utilitarianism)将许)将许多东西都当成善(多东西都当成善(good),避免享乐的功利),避免享乐的功利主义所犯的那种简化的弊端,但是也因此而有主义所犯的那种简化的弊端,但是也因此而有其缺点。为了从事功利主义式的计算,理想的其缺点。为了从事功利主义式的计算,理想的功利主义必须假设所有的善均可以共量,换句功利主义必须假设所有的善均可以共量,换句话说,在面对各种不同的善的不同组合时
39、,我话说,在面对各种不同的善的不同组合时,我们必须能够判定那一种情形才是最佳事务状态。们必须能够判定那一种情形才是最佳事务状态。但是比较人类的基本善,如知识,美感经验,但是比较人类的基本善,如知识,美感经验,友谊等,是无意义的,因为这是比较不可共量友谊等,是无意义的,因为这是比较不可共量之物。之物。l根据最大化原则,行为结果所产生的效根据最大化原则,行为结果所产生的效益如何分配是道德上无关的问题,一个益如何分配是道德上无关的问题,一个由少数人享受大部分的利益而多数人承由少数人享受大部分的利益而多数人承受苦难的社会,比另一个分配相当平均受苦难的社会,比另一个分配相当平均的社会为佳,只要前一个社会
40、的善的总的社会为佳,只要前一个社会的善的总量稍为高于后者即可;或者忽视少数人量稍为高于后者即可;或者忽视少数人所受的折磨只关注多数人的满足,也可所受的折磨只关注多数人的满足,也可以在道德上得到证成,只要如此做是为以在道德上得到证成,只要如此做是为了提升整体最大的效益。了提升整体最大的效益。l功利主义从非个人的立场计算效益,似功利主义从非个人的立场计算效益,似乎不能给予自己的朋友或所爱的对象特乎不能给予自己的朋友或所爱的对象特别的价值,顶多只能在计算这份爱和友别的价值,顶多只能在计算这份爱和友谊时给予较多的价值,在这种计算方式谊时给予较多的价值,在这种计算方式之下,一个人是否应该特别关注自己之之
41、下,一个人是否应该特别关注自己之朋友或所爱的对象,还得依据整体效益朋友或所爱的对象,还得依据整体效益计算的结果才能决定。计算的结果才能决定。l功利主义的评价标准:功利主义的评价标准:“一总两分一总两分”:l一个总标准一个总标准:增减每个人的利益总量。增减每个人的利益总量。l两个分标准:其一,是在人们利益不发生冲突两个分标准:其一,是在人们利益不发生冲突而可以两全情况下的道德终极标准,即无害一而可以两全情况下的道德终极标准,即无害一人地增加利益总量。其二,是在人们利益发生人地增加利益总量。其二,是在人们利益发生冲突而不能两全的情况下的道德终极标准冲突而不能两全的情况下的道德终极标准,亦亦即即“最大利益净余额最大利益净余额”标准标准它在他人利它在他人利益之间发生冲突时益之间发生冲突时,表现为表现为“最大多数人的最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大利益”标准标准;而在他人、社会利益与自我利而在他人、社会利益与自我利益发生冲突时益发生冲突时,表现为表现为“无私利他、自我牺牲无私利他、自我牺牲”标准。标准。l见经济伦理学见经济伦理学P8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