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年教师数学大赛高中数学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等可能事件的概率》.pdf

上传人(卖家):四川三人行教育 文档编号:4459116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4.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青年教师数学大赛高中数学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等可能事件的概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全国青年教师数学大赛高中数学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等可能事件的概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六)作业:(六)作业:自学课本P85:例 1、例 2;作业本:P89:1、2、3。课题:简单线性规划(一)课题:简单线性规划(一)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王张平 教材:人教版(B 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 5)第三章3.5.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线性规划有关概念,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2能力目标:2能力目标: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进一步培 养学生在研究问题中主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思维的习惯 3情感目标: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探究问题的乐趣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通过带领学生解决实际问 题及对线性

2、规划有关历史的简单回顾,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探究解决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引导相结合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CASIO 图形计算器、多媒体、几何画板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设一.设置情境,问题引入 置情境,问题引入 通过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一:资金分配 问题一:资金分配 前不久的四川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灾后重 建是当务之急 北京某企业积极响应北京市对口支援什邡 市重建的号召,打算对中小学教学楼的重建(包括各项附 属设施)提供支援,预算投入资金不超过 1000 万元根 据当前实际情况,要求投入中学建设的资金不

3、少于投入小 学建设资金的 1.8 倍,初步估算中学教学楼的平均造价为 每百平方米 14 万元,小学教学楼的平均造价为每百平方 米 8 万元并且对两者的建设面积都不低于 1000 平方 米请你帮该企业计算一下,如何分配这笔资金能使得 教学楼重建后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多少?1 开公开课备亮点找素材尽在高中数学公开课优质课信息融合课QQ群865257936学生活动:学生活动:(1)独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2)针对得到的“约束条件”(不等式组),做出相应的平面区域 预案预案:学生会比较顺利的列出不等式组,不容易想到列出“目标函数”,教师作适当引导,让学生列出二元函数表达式 说明:说明:(1)

4、学生已经学习了“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的问题,作为上述知识的应用,这里设计了从实际问题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2)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碰到问题(如何处理一个“二元函数”的最值问题),引起认知冲突,激发求知的欲望 二.深入研究,探求解法 二.深入研究,探求解法 针对“问题一”中提出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究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观察 设建设中学教学楼面积为 x 百平方米,建设小学教学楼面积 y 百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 z 百平方米 z xy 满足:zxy 1481000141.881010 xyxyxy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学生合作交流,进行自主探究 预案一:预案一:学

5、生利用图形计算器的取点功能作出自由点,并度量其坐标,然后在所绘区域内移动该点,并直接计算 xy 的值进行比较,容易猜想出使 z 取得最大值的点的位置 2 yxz 预案二:预案二:让学生思考使 z 取某个特殊值(如 60)时点的位置部分学生容易想到:满足条件的点的集合为直线 xy=60 与所画区域的交集可再取两个特殊值让学生思考,引导他们发现直线之间的平行关系,并思考 z 的几何意义:把目标函数化成 的形式,这表示一组平行直线,而 z 表示的是直线的纵截距,通过平移直线,当直线的纵截距最大时,z 取最大值 预案三:预案三:(教材解法)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进行转化,点到直线 x+y=0 的距离为

6、:2xyd,把它化成2xyd 因为区域内的点的横纵坐标都是正数,所以2zxyd 从而到直线x+y=0的距离最大的点就是使z取最大值的点 说明:说明:(1)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主动寻求问题的解答;(2)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思维的意识;(3)教师巡视观察,适当点拨;(4)教师配合学生的探究结果,利用“ClassPad 300计算机模拟软件”及“几何画板”进行动态演示 三.结合问题,介绍概念 三.结合问题,介绍概念 结合前面两个实例,介绍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1)目标函数(线性目标函数);(2)约束条件(线性约束条件);(3)线性规划问题;(4)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 说明:说明:(1)强

7、调“目标函数”是涉及两个自变量的函数;(2)总结解法时明确,涉及两个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借助图形解决,但涉及更多自变量时不适用,但在中学阶段不要求 四.巩固知识,实际演练 问题二:食品配制 四.巩固知识,实际演练 问题二:食品配制 营养学家对高一学生中午的营养配餐提出建议:每人至少需要从食物中获取0120 kg的碳水化合物,0024kg的蛋白质,不超过0032kg的脂肪现有 两种食物A和B,每种食物每千克中所含成分及价格 3 如下表:碳水化合物(kg)蛋白质(kg)脂肪(kg)价格(元)A(1kg)0120 0020 0020 6 B(1kg)0096 0032 0020 8 为满足上面的

8、饮食要求,并且食物A至少需0.5kg,则两种食物如何搭配可以使花费最低?最低为多少元?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在笔记本上独立解决 设食物A需要x kg,食物B需要y kg,花费为z 元则:z 6x8y 5458550.50 xyxyxyxy568 满足:0.1200.0960.1200.0200.0320.0240.0200.0200.0320.50 xyxyxyxy z6x8y 说明:说明:(1)换个领域的问题,锻炼学生的类比能力;(2)通过又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体会线性规划问题广泛的适用性,从而初步 掌握解决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方法 问题三:问题三:22343521xyxyxyx设变

9、量x、y满足下列条件:5 4 分别求下列目标函数的最小值:(1)z yx;(2)z 2x3y;(3)z xy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分组合作完成表格的填写 目标函数 最小值 最优解 z yx z 2x3y z xy 说明:说明:(1)借助练习,落实知识的掌握;(2)通过题目中呈现出的最优解的不同情况,给学生一个完整的、严谨的数学概念 五.回顾历史,感受文化 五.回顾历史,感受文化 “线性规划之父”“丹齐克”“数学的战争”“波斯湾战争”说明:说明:通过对“线性规划”的历史及应用的大致介绍,使学生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5 六.小结全课,概括升华 六.小结全课,概括升华 带领学生从知识与方法两个方面进行

10、回顾与总结,指出:在知识方面,初步学习了解决“简单线性规划”的一般方法;并且更重要的是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模型建立”、“数形结合”以及转化、类比等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 七.布置作业,设疑铺垫 作业:七.布置作业,设疑铺垫 作业:P94 练习1、2、3 思考题:思考题:已知:x、y 满足条件:0 x y 6 43421,xyxx yN 求:z=x3y 的最大值 说明:说明:通过思考题中对变量必须为自然数的限制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对“整数规划”问题的继续自主探究,为后面的内容做好铺垫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教案教案 课题:课题:11.1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教材:教材:人民教育出版

11、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二册(下 A)第十一章概率第一节(第二课时)授课教师:授课教师: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念及概率计算公式;能够准确计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中采用探究式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层层设问,经过思考交流、概括归纳,得到等可能性事件的概念及其概率公式,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概率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通过概率知识的学习,可以

12、更好的理解随机现象的本质,掌握随机现象的规律,科学地分析、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等可能事件的概念及等可能事件概率公式的简单应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判断一个试验是否为等可能事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探究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和自制教具。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提出问题一、温故知新,提出问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现在请大家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什么是随机事件?2、什么是随机事件 A 的概率?强调:强调:对于概率的定义,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第 1 页 共 10 页 1、概率从数量

13、上反映了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它可以做为我们决策的理论依据。问大家两个问题:福利彩券一等奖的资金是多少?中一等奖的概率是多少?有没有人算过?(因此,买彩券只能做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娱乐,而不可以做为主题投资)2、概率与频率的区别:一定条件下,事件的概率是一个确定的值,而频率则是随机变化的,在概率附近摆动。3、概率的定义,实际上也是求一个事件概率的基本方法:即进行大量重复试验,用事件发生的频率近似做为事件的概率。我们知道“大量重复试验”在实践中操作起来是很困难的。有人要问了:是不是随机事件的概率只有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才能求得?有没有一些或一类随机事件,不进行大量重复试验也能求出其概率呢?这也是

14、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二、设置情境,引出新课:二、设置情境,引出新课: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免费的抽奖活动:1、规则说明 口袋中装有大小相同的红球、黄球、白球各一个,一个人一次只能从口袋中摸出一个球。摸出红球为一等奖,奖冰红茶一瓶;摸出黄球为二等奖,奖 QQ 糖一袋;摸出白球为三等奖,奖美味果冻一颗。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不能让每个人都完成抽奖活动,为了不打击大家的热情,我和科代表做了一个准备(有请数学科代表,宣布具体的活动安排:把每个人的姓名做成一个签,放在盒子中,首先由科代表抽出一个签,做为第一个抽奖人,这名同学在抽奖后,抽出第二个抽奖人,依此类推,)2、抽奖过程 3、提出问题 每次抽奖时,摸出红

15、球、黄球或白球的事件是不是随机事件?我们注意到,在刚才的六次活动中,有_次摸出_球?是不是_色的球被摸出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呢(或可能性相等)?(根据情况摸球结果随机提问)每种颜色的球被摸出的概率分别是多少?说明理由(分组讨论完成)4、综合观点,归纳结论 我们注意到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的,而且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我们把这类事件叫做等可能事件。板书课题:11.1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第 2 页 共 10 页 三、分析探索,得出新知三、分析探索,得出新知 只通过分析,没有进行大量的重复试验,我们还不能确定上面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借助与这个试验类似的且大家都熟悉的抛币试验作类比分析:抛掷

16、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几个?(抛一次硬币,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2 个),在概率中,一次试验连同其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抛币试验中,正面向上是一个基本事件,反面向上也是一个基本事件。板书:一、基本事件:一次试验连同其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分析:由于硬币质地是均匀的,因此出现两种随机事件的可能性相等,即可以认为正面向上的概率为12,反面向上的概率也是12(这种理论分析与大量重复试验的结果是一致的)再比如我们熟悉的掷骰子的试验:掷一个均匀的骰子,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只有6个,由于骰子是均匀的,可以认为6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出

17、现每个结果的概率都是16(这种理论分析与大量重复试验的结果也是一致的)。再看我们刚才的摸球试验,每次只有三种可能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因此出现每个结果的概率都是13,由此可以判定刚才对摸球概率的分析是正确的。这几个例子启发我们,的确存在一类随机事件,不进行大量重复试验,只通过对一次试验结果的分析,也能准确的求出其概率。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这三个试验有什么共同特点?(分组讨论)板书 等可能事件的基本特点: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有限性)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满足这样两个特点的随机事件称为等可能事件等可能事件。四、思考交流,加深理解四、思考

18、交流,加深理解 大家看下面两个问题:1、向一个圆面内随机地投射一个点。如果该点落在圆内任意一点是等可能的,你认为这是等可能事件吗?为什么?第 3 页 共 10 页 2、如图,某个同学随机地向一个靶心射击,这一试验的结果只有有限个:命中10环、命中9环、命中5环和不中环。你认为这是等可能事件吗?为什么?强调: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等可能事件,要从有限性、等可能性两方面来判定。五、归纳总结,导出公式五、归纳总结,导出公式 怎样求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呢?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刚才的分析过程。板书:等可能事件概率的求法 分析:抛硬币的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有“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2个,并且每个基本事件出

19、现的可能性相等,所以每个基本事件概率都是12;在掷骰子的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有“1点”、“2点”、“3点”、“4点”、“5点”和“6点”6个,并且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所以每个基本事件概率都是16;在摸球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有“摸出红球”、“摸出黄球”、“摸出白球”3个,并且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所以每个基本事件概率都是13。由此可归纳出这样的结论:板书:如果一次试验由n个基本事件组成,而且所有的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1、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1n;问:掷一个均匀的骰子,落地时向上的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多少?从集合的角度来分析,在一次试验中,等可能出现

20、的n个结果组成一个集合I,包含m个结果的事件A对应于I的含有m个元素的子集A,则P(A)=()()Card ACard I=mn。2、如果某个事件包含的结果有个,那么事件的概率P(A)=mn。第 4 页 共 10 页 3、根据计算所需的数值,启发学生自己归纳出等可能事件概率的计算步骤:(1)、计算所有基本事件的总数n;(2)、计算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m;(3)、计算P(A)=mn。六、例题解析,推广应用六、例题解析,推广应用 例1.一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等的1个白球和已编有不同号码的3个黑球,从中摸出2个球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摸出2个黑球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摸出2个黑球的概率是多少?

21、(引导学生从组合知识和集合两个角度分析求解)解:从装有4个球的口袋内摸出2个球,共有=6种不同的结果,即由所有结果组成的集合I含有6个元素,如图所示。24C答:共有6种不同的结果。从3个黑球中摸出2个球,共有=3种不同的结果,23C答:摸出2个黑球有3种不同的结果。因此从中摸出2个黑球的概率P(A)=232412CC,答:从口袋内摸出2个黑球的概率是12。例2将骰子先后抛掷2次,计算: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其中向上的数之和是5的结果有多少种?向上的数之和是5的概率是多少?(记第一次抛掷的骰子为1号骰子,第二次抛掷的骰子为2号骰子)所有出现的可能结果可列举如下:第 5 页 共 10 页 引申:

22、向上的数之和是5的倍数的概率是多少?七、巩固练习,加深理解七、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先后抛掷2枚均匀的硬币,出现“1枚正面,1枚反面”的概率是多少?有人这样作答:一共可能出现 2枚正面、2枚反面、1枚正面,1枚反面 这三种结果,因此出现1枚正面、1枚反面的概率是13。这种做法对不对?2、将一枚硬币连掷三次,出现“2个正面、1个反面”的概率是多少?八、知识梳理,课堂小结八、知识梳理,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由学生完成)1等可能事件:我们将具有: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有限性)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这样两个特点的随机事件称为等可能事件等可能事件。等

23、可能事件的概率模型也称为古典概率概型古典概率概型,简称古典概型古典概型。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为:AAP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基本事件的总数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基本事件的总数 第 6 页 共 10 页 3求某个随机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基本事件的总数常用的方法是:列举法和应用排列组合公式,注意做到不重不漏不重不漏。九、趣味引申,课后思考:九、趣味引申,课后思考:同时抛掷两枚相同的骰子,向上的数之和为5的概率是多少?十、课后作业:十、课后作业:习题 11.1 4.十一、板书设计十一、板书设计 第 7 页 共 10 页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教案说明:教案说明: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

24、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二册(下A)第十一章概率第一节(第二课时)。本章学习的概率,只是概率论的一些最初步知识,概率论是研究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的随机现象规律的数学分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这节课是在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之后、互斥事件之前,已经学习排列组合的情况下教学的。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是一种特殊的、也是最基本的概率模型,是学习数理统计的基础,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学好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随机现象的本质,掌握随机现象的规律,科学地分析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

25、念和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并考虑到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从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制订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制订教学重点为:等可能事件的概念及等可能事件概率公式的简单应用。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制定教学难点为:判断一个试验是否为等可能事件。教学方法:探究式和启发式教学法。由于刚开始接触概率知识,学生对处理随机现象问题的思考方法不太习惯,对概率的理解、对事件的分析还不够深刻和熟练,因此在判断事件是否为等可能事件这一环节上存在困难,应用时也容易出错,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教学中引用

26、的例子力求贴近生活实际,如摸球抽奖游戏,采用探究式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教学过程,概括归纳出等可能性事件的概念及其概率公式,再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层层设问,经过思考交流、概括归纳出等可能性事件的概念及其概率公式,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温故知新,提出问题 根据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和与本节课的联系,我提出了两个问题:1、什么是随机事件?2、什么是随机事件A的概率?并对概率的定义从三方面作了强

27、调。不但巩固了基础知识,同时 第 8 页 共 10 页 也提出了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是不是随机事件的概率只有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才能求得?有没有一些或一类随机事件,不进行大量重复试验也能准确求出其概率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安排了一个免费的抽奖活动。(二)、体验情境,发现新知 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促进了学生的思考,通过对“每种颜色的球被摸出的概率分别是多少”这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初步注意到试验结果的特点:每种颜色球被摸出的可能性都相等,概率都是13。我简洁的归纳结论,顺势提出本节课的课题:11.1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继续设问:只通过分析,没有进行大量重复的试验,上面的结果准确吗?我引导学生与这个

28、试验类似的且大家都熟悉的抛币、掷骰子试验作类比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理论分析与大量重复试验的结果是一致的。这段分析收到了两个效果:1、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可靠性,同时给学生一个惊喜:的确存在一类随机事件,不进行大量重复试验,只通过对一次试验结果的分析,也能准确的求出其概率;2、判定了摸球试验概率分析的正确性,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继续设问:抛币、掷骰子和摸球这三个试验有什么共同特点?(分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归纳出等可能事件的基本特点:试验结果的有限性和等可能性。我补充强调,给出等可能事件概念并板书。这个过程即得出了本节课的重要概念,也使学生清楚的理解了等可能事件的特征,突出了重点。接下来就涉

29、及到如何判断一个事件是否是等可能事件的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我在此设置了两个辨析题:投点试验和射箭试验,从有限性和等可能性两方面做考察,通过问题的辨析,使学生既掌握了等可能事件的判定方法,又加深对等可能事件的概念的理解,从而有效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我对判定方法做简洁的强调后,继续提出下一个问题:怎样求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呢?(三)、归纳总结,导出公式 通过对抛币、掷骰子和摸球这三个试验的分析,归纳出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并从集合的角度作出分析。根据计算所需的数值,启发学生自己归纳出等可能事件概率的计算步骤。(四)、例题解析,应用训练 通过例题的讲解,巩固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强化了计算步骤,

30、介绍了计算基本事件个数 第 9 页 共 10 页 第 10 页 共 10 页 的常用方法,做到学以致用。布置跟踪练习,锻炼学生独立解题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接下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看书,老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答疑。之后,组织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归纳总结。(五)、知识梳理,课堂小结 (由学生完成,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的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也使学生建构起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六)、趣味引申,课后思考 对例三做引申:同时抛掷两枚相同的骰子,向上的数之和为5的概率是多少?(七)、课后作业:习题 11.1 4.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进行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归纳和动手尝试,培养了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方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倡导合作式学习,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交流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本节课完成了教学大纲对这段内容的要求,加深了学生对概率问题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数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全国青年教师数学大赛高中数学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等可能事件的概率》.pdf)为本站会员(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