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土壤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土壤的组成、颜色、质地和剖面结构,掌握观察土壤的基本内容和方法。(2)掌握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并通过综合分析解释常见的土壤现象。(3)结合实例,了解土壤的功能和养护途径,体会养护土壤的重要性。土壤土壤观察土壤观察土壤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内容框架内容框架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土壤的功能和养护的功能和养护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人类活动早期的欧洲殖民者在巴西亚马孙河流域发现,当地印第安人在一种与自然土壤迥异的黑色土壤上耕作。据研究,这种黑色土壤是人工土壤,主要成分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在一定条件下制作而成的生物炭。当地人利用生物炭
2、改良贫瘠的土壤,可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亚马孙河流域的自然土壤用于耕作时为什么贫瘠?你能列举出改良土壤的其他案例吗?一 观察土壤观察土壤土壤概念土壤质地观察土壤土壤颜色土壤剖面结构土壤概念土壤概念 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思考:土壤和土地一样吗?那么,有何不同?观察土壤观察土壤 野外对土壤的观察,一般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剖面结构等方面进行(1 1)土壤颜色)土壤颜色 成因成因 类型类型 判断判断由于土壤中腐殖质含量和矿物质组成的不同,土壤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些土壤用颜色命名。例如黑土、红壤、棕壤等。在野外可以直接根据土
3、壤的颜色判断土壤类型(2 2)土壤质地)土壤质地观察视频思考:土壤质地分类,划分依据是什么?新疆长绒棉得益于怎样的地理环境?(2 2)土壤质地)土壤质地 概念概念 类型类型 判断判断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照粒径大小可以分为石砾、砂粒、粉粒、黏粒等。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即为土壤质地。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在野外判断土壤质地的类型,可根据手指研磨土壤的感觉做出判断。类型类型砂土砂土壤土壤土黏土黏土 成分 砂粒、粉粒、黏粒比例适中 通气、透水性蓄水、保肥能力对农业的影响易耕作理想的土壤质地质地黏重,不易耕作良好砂粒占优势黏粒占优势差强弱强强(3 3)土壤剖面构造)土壤剖面构造概念:
4、概念: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壤构成。在自然土壤中,森林土壤剖面构造最为复杂,森林土壤剖面及各层特点如下图所示。有机层: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呈黑色或灰黑色。淋溶层:矿物淋失,颜色较浅。淀积层:上层淋失物质积累,呈棕色或红棕色。母质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自然土壤经过人为耕作就变成耕作土壤。耕作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特点如下所示:耕作层:又称表层土或熟土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犁底层:又称亚表土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的作用。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拓展:理想物质组成理想物质组成相态相态体
5、积百分比体积百分比作用作用矿物质固相45%矿物养分主要5%肥力高低的重要有机质水分液相20%-30%影响空气气相20%-30%土壤肥力高低取决于水、肥、气、热四个要素之间协调程度的好坏,以及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的需求。理想土壤组成物质的百分比热量来源标志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成土母质 生物 气候 地貌 时间 人类活动成土母质成土母质概念:岩石的风化产物能逐渐发育成土壤,故称风化物为成土母质,成土母质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对土壤的影响: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例如如发育在颗粒较细的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含粉砂、黏粒较多,含砂粒较少。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
6、质地一般较粗,含砂粒较多,含粉砂和黏粒较少等等生物生物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1)生物循环使营养物质在土壤表层富集提供有机质生物残体被分解被植物吸收存储在体内,进而被动物吸收成土母质、水和大气中的氮磷钾钙镁硫等营养元素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土壤中的腐殖质(2)生物循环促使土壤形成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使土壤矿物质团聚。气候气候气候决定一个地区的水热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岩石风化、物质迁移和植物、动物、微生物活动,是土壤形成的动力因素。(1)不同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岩石风化的速度岩石风化的
7、速度 土壤形成速度土壤形成速度 湿热地区 干冷地区 慢快较快较慢(2)不同气候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气候对土壤黏性的影响: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气候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含量 举例举例湿热地区淋溶和生物分解作用强,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贫瘠。亚马孙河流域土壤一般比较冷湿地区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土壤肥沃。东北地区的土壤是非常 的土壤贫瘠肥沃地貌地貌(1)由于水热条件不同,山顶和山麓、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土壤发育不同。山区的气温和降水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不同的气候和植被,导致土壤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分异。不同坡向的温度、水分、光照条件不
8、同,植被也不同,导致土壤发育程度和性状不同。(2)从山顶到低平洼地,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由粗到细的变化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阳坡 光热条件差,水分条件差。光热条件好,水分条件好背风坡迎风坡阴坡时间时间在其他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土壤发育时间较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人类人类活动活动利:利:自然土壤在人类长期耕作和培育下,形成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耕作土壤,例如长江中下游的水稻土,我国北方的黑垆土。弊:弊:违反自然成土过程,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退化,肥力下降。三 土壤的功能与养护(1)土壤的功能土壤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土壤是植物、动物、微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土
9、壤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土壤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2)土壤的改良与养护改良土壤的目的:改良土壤的目的:改善土壤条件,使之适合耕种。举例:如前面说的亚马孙河流域人们利用生物炭(碱性)改良当地的酸性土壤。阅读P94教材案例,思考:1.我国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的成因以及特征是什么?2.人们是通过哪些措施对盐碱地进行治理的呢?养护目的养护目的:使土壤持续高效提供肥力。方法: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我国土壤类型、分布地区、成因及特点土壤类型土壤类型我国主要分布区我国主要分布区成因及特点成因及特点黑色土壤夏季温暖湿润,草类生长茂盛,冬季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有机质
10、分解慢,积累较多。土壤颜色较黑。红色土壤夏季高温多雨,土壤中的矿物质淋溶作用强烈,氧化铁含量高,所以土壤呈红色。拓展:南方地区东北地区青色土壤土壤中的铁多以氧化亚铁的形式存在,土壤呈青灰色。白色土壤气候干旱,盐碱含量多,有机质含量低,水分较少,土壤常呈白色。黄色土壤风力搬运的黄色粉土沉积物。东部雨水较多且排水不畅或长期淹没的地区黄土高原地区西部地区下面的时间请完成当堂达标测试!1.批评对作品的意义不言而喻。好的批评如同灯光,指引着作品从暗处走向前台。近些年的诗歌批评中,不乏这样的经典或中肯之作。2.但与此同时,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少诗歌批评为了应酬需要,违心而作,学术含量可疑,甚
11、至堕落为诗人小圈子里击鼓传花的游戏道具。这类批评对诗歌创作来说类同饮鸩止渴,还不如索性没有的好。3.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一再上演“皇帝的新衣”闹剧。这些批评牵强附会、肆意升华,外延无限扩张,乃至另起炉灶,使批评成为原创式的畅想,早已失去了与原作品的联系。4.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为代替写作。较之个体性的埋头创作,不少诗人似乎更喜欢混个脸熟,在这样的背景和语境下,诗歌批评基本沦为诗人间的交际和应酬。哪怕是纷纷攘攘的流派或主义之争,也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名目噱头不少,却未见得与文学和读者有何关系。5.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今天的浪漫或许是明天的现实,当下的现实也可能是昨天的浪漫。重要的是我们的作品是否揭示生命本质,精神是否向真向善向上,以及手上的“主义”是否与我们的诉求达成一致。6.而批评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创造性成果点亮,让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创造性诉求的佳作,在反复的研读与辨析中沉淀价值。7.诗歌批评庸俗化趋势亟须扭转。文学批评的职业公信力需要树立,批评家需要贡献学术良知。果真如此,对诗歌和读者,都将是福音。8.中国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承传自我,吸收各地音乐,器乐发达,演奏形式丰富。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皆可作乐器。乐曲类型已有祭神乐、宴乐、军乐、节庆乐等区别。玄宗时已有超百人的大型交响乐团,其演员按艺术水平分为“坐部伎”与“立部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