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高考文化常识训练(解析版).docx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文档编号:446981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最新高考文化常识训练(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最新高考文化常识训练(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 最新高考文化常识训练 -讲解版 一、官职典制 (一)官职制度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 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 “禅让”是古代部落联盟推选领袖的制度。 () 点拨 礼记 礼运记载:“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传说尧年老时,咨询部落 酋长的意见, 推举舜为继承人。 舜经受住了考验, 摄位行政。 “禅”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 “让”, 出让帝位。这种制度被后世的儒家称为“禅让”。 2“兄终弟及”指兄长死了,弟弟接替,是古代长期沿用的一种王位继承制度。() 点拨 “兄终弟及”为商代的一种王位继承制。 商代前期王位的继承, 传弟和传

2、子两法并用。 由于这种制度经常引起统治阶级内部的争位斗争,商末逐渐取消,而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但兄 终弟及仍偶尔出现于后世。 3在古代宗法社会中,嫡长子有继承父亲地位和财产的权利。() 点拨 嫡长子指旧时嫡妻所生的长子,又因其地位最高,故有“宗子”之称。嫡长子继承制 始于商代,完善于西周,后世王朝多因循周制。 4“封建”,即“封邦建国”,是古代对诸侯、大夫、士逐级分封的制度。中国几千年一直 沿用这种制度,直到清王朝覆灭。() 点拨 “分封制”是商朝时期开始推行的制度。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 但仍分封“列侯”等爵位;汉初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吴楚七国之乱后,分封制名存实亡。 5我国古

3、代用以封赐大臣的爵位共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一直沿用到清 代。() 点拨 古代的一种爵位制度,始于周代,又称“五等爵”。礼记 王制记载:“王者之制 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6“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 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点拨 “举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察举制始 于汉文帝,成熟于汉武帝,后成为定制。其察举的科目有贤良方正、文学、秀才(东汉改称茂 才)、孝廉等。其中孝廉是最重要的科目。 7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

4、授予 官职。() 点拨 应是“自上而下”。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 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皇帝征聘的士人,多授 予博士或待诏的称号,公府辟除的士人一般通称掾吏。 8荫补,是指在封建制度下,因祖辈、父辈的地位或功绩而使得子孙后辈在入学、入仕 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 点拨 荫补,又称“恩荫”,是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它是中国上古 时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通常指在封建制度下,因祖辈、父辈的地位或功绩而使得子孙后辈在 入学、入仕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 9 官员遇父母亡故, 一般均解除官职, 守丧三年, 期满后

5、起复, 称为“丁忧”, 又称“丁艰”。 一般子遭母丧称丁内艰,子遭父丧称丁外艰。() 点拨 “丁忧”或“丁艰”, 古代指父母之丧。 古制父母死后, 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 不做官, 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以尽孝道。 10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官员到达退休年龄、未到退休年龄但有病 或有其他原因的,均可由本人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 点拨 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形成于春秋时期,汉代承先秦,并进一步完善。汉代丞相以下皆 须致仕,称“归老”“乞骸骨”。自魏晋以后,历代相沿。 (二)皇室官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1统治

6、天下的君主、帝王均称为“皇帝”,又称为“天子”。古人认为君主、帝王是上天的 儿子,其政权是受天命建立的。() 点拨 “皇帝”始于秦王嬴政。公元前 221 年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其臣下依据三皇 之名,上尊号为“秦皇”。嬴政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为“始皇帝”。此后,历代封 建君主均称为“皇帝”。 12自秦代开始,皇帝的正室称皇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历 代相沿不变。() 点拨 汉书 外戚传中记载:“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 正室称皇后,妾皆称夫人。” 13皇帝的生父称太上皇,简称上皇。无论是生是死,都用此称。历代皇帝传位于太子, 亦自

7、称太上皇。() 点拨 秦始皇追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汉高祖刘邦尊其父太公为太上皇。另有自称太上 皇的,多自行主持要政,始于北魏献文帝传位于孝文帝。 14东宫,指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借指太子本人。太子就是封建时代君主的儿子 中被预定继承君位的人。() 点拨 太子称为东宫,是因为太子以诸皇子之首和储君的身份,地位仅次于皇帝,理所当 然地应该居住在除正殿,即皇帝所居住的地方之外的等级最高的地方,而东宫也就成了太子的 代称。 15帝王之女皆称“公主”,始于战国。汉代以皇帝之女称公主,帝之姐妹称“长公主”。公 主封地称邑,以后各代基本上都沿用汉代的这种称谓。() 点拨 东汉末年的蔡邕注解史记 孝武

8、本纪时称“帝女曰公主,仪比列侯。姊妹曰长公 主,仪比诸侯王”。 16“驸马”历代专指皇帝的女婿,非实官。() 点拨 “驸马”是驸马都尉的简称。西汉武帝时始置,主要职责是掌管皇帝副车之马,原为 皇帝的近侍官。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才加此称号,已非实官,清代称为“额驸”。 17掌管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的官员称为“宗主”,九卿之一。() 点拨 宗主,始于秦,汉沿置。多由皇族中人充任,为皇族事务机关的长官,宗室、外戚 有罪,须由其批准,才能处治。历代职掌略同。 (三)中央官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8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名称为“三公”。但朝代不同

9、、时期不同,因而三 公之官名称不同,职掌也不同。() 点拨 三公,始于周朝,或以司徒、司马、司空为三公,或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西汉初,称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沿用秦制。东汉改名为太尉、司徒、司空。唐宋沿用此称。 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已无实际职权,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 19太师,始于商代,西周为“三公”之首,原为高级武官,军队的最高统帅。春秋时晋楚 沿用,战国后废,汉代时置,后又废除,位在太傅之上。() 点拨 历代相沿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 20司徒,“三公”之一。春秋时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制定贡赋。汉时,主管教化,后 世沿用。隋唐

10、“三公”参议国事,但仅为虚衔。() 点拨 宋代司徒为宰相等官的加官,明清时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 21御史大夫,秦汉时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官,主要职务为监察、执法,兼掌重要文 书图籍。晋以后,多不置。隋唐以后虽置,但与汉制不同。() 点拨 西汉“三公”之一,隋唐以后与汉制不同,专掌监察、执法,为御史台的长官。明洪 武中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职废除。 22枢密使,唐代宗时以宦官掌机密,其后掌权的宦官以枢密使的名义干预朝政,至唐昭 宗时开始改为士人任职。() 点拨 宋代,为分宰相之权,以枢密使掌兵权,称为执政,其地位仅次于宰相。 23中书令,历代多为宦官担任,负责宣诏命。() 点拨 中书令

11、,汉武帝始置,西汉后期改为中谒者令,魏晋为中书省的长官之一。南北朝 时期,中书令多为有文学名望的人。至唐代,非有特殊资望者不授此官。宋制略同。元代中书 令权位尤重,明代废。司马迁获刑后,曾任此职。 24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 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 点拨 宰相的别称。唐代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实为宰相。以他官居宰相职 位的,有“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名目。宋代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另设参知政事, 为副宰相。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皆曾任此职。辽、金、元三代相承,明代废。元代行 中

12、书省也设参知政事,为行省的副长官,简称“参政”。 25尚书,始置于战国,历代相沿,是执掌文书的官员,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掌管 文书奏章,地位很重要。() 点拨 魏晋以后,尚书事务益繁。隋代推行六部,唐代更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 工。从隋唐开始,中央首要机关分为三省,尚书省即其中之一,职权更为重要。 26侍郎,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为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 三年称侍郎。() 点拨 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最高长官之副官,地位渐 高。 27给事中,为将军、列侯、九卿等的加官,给事殿中,备顾问应对,讨论政事。明代在 各部负责抄发章疏,稽查违误

13、。() 点拨 秦代始设,西汉沿置,东汉废,魏复置。为将军、列侯、九卿,以及黄门郎、谒者 等的加官,职责是给事殿中,备顾问应对,讨论政事,其性质如清代的“内廷行走”。晋代成为 正式官职。 28 自东汉始, 尚书省成为行政的总负责机构,因事务繁多,便分曹办事, 后来曹变为部, 至隋唐定为六部。() 点拨 隋唐时期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的正、 副首长分别为尚书和侍郎。部下设司,司的正副首长分别为郎中和员外郎。 29吏部,属六部之一,掌管文职官吏的任免、考绩、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 点拨 除吏部外,其余为户部,管理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掌典礼、科举、

14、 学校等;兵部,掌全国军政;刑部,掌刑法、狱讼等;工部,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六部制一直沿袭到清代。 30我国战国时代中央就设有监察官,称为御史,一直沿袭至清代。主要职责是对百官进 行纠察弹劾。() 点拨 战国时代中央设有监察官,西汉时建立了独立的监察机构御史府,后改称御史 台。历代御史台的长官称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等。明代把御史台改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 史,清代沿袭。 31“补阙”原意为补救过失,在唐代属于门下省。主要职责是对皇帝进行规谏,大事可以 廷议,小事则上封奏,并举荐人员。() 点拨 唐代门下省称为“左省”,中书省为“右省”,故补阙在门下省为“左补阙”,在中书省 为“右补阙

15、”,与“拾遗”合称“遗补”。 32翰林院是中国古代以文学供奉宫廷的官署,随时准备给皇帝讲经论典或作辞赋,或草 拟诏令,或应和文章。() 点拨 封建皇帝有文学侍从, 汉代的文章经术之士待诏金马门, 没有官号。 唐代设翰林院, 唐玄宗另建学士院,入院的称翰林学士;宋代改称翰林学士院;元代成立翰林兼国史院;明清 称翰林院。 33我国历代都有史官。掌文史星历,兼管国家图书。虽然名称各异,但职能大体相似。 () 点拨 周代称太史;秦汉称太史、太仆、太祝;魏晋南北朝称著作郎。唐代设史馆,以他 官兼任史馆修撰,由宰相兼修国史,另设修馔、直馆等官。元代把史馆并入翰林院。明代并其 职于翰林院。 (四)地方官职

16、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34秦统一后,郡县制正式形成。郡的长官称郡守,由朝廷任命。郡县制成为后来各个朝 代地方行政单位的基础。() 点拨 郡下设县,县内以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 35汉承秦制,郡的官制跟秦基本相同,只是把郡守改称为“太守”。汉代和郡平行的还有 “国”,也称“诸侯王国”,设官仿中央。() 点拨 吴楚七国之乱后,为了削弱“诸侯王国”的势力,便把“国”的职官加以裁削。 36唐代县以上的行政单位称州或郡,称州时长官是刺史,称郡时长官是太守。另外,首 都或陪都所在地的州或一些大州叫府,长官叫尹或少尹。() 点拨 隋废郡存州, 州的长官除国都长安所在地的

17、雍州称“牧”, 其余均称刺史。 唐代沿置, 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动。 37唐初中央派官员出巡各州,监察地方行政,称为黜陟使,有权罢免或提升地方官吏。 职权和汉代的州刺史相似。() 点拨 黜陟使,唐朝官名,“黜”是贬斥、废除的意思;“陟”指晋升。“黜陟”指官吏进退升 降。黜陟使即是对地方官吏进行考察,并将其政绩情况上报更高一级的部门,提出推荐或贬黜 的建议,以便朝廷对官吏的职务升迁或贬黜。 38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 据局面。() 点拨 唐玄宗时,为了防止外族侵略,聚边境数州为一镇,设节度使,总揽一方军、民、 财政和监察大权。他们割据一方,

18、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39宋代的州由中央派官员前往管理,称为“知州”。跟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设官和 州大致相同。() 点拨 宋以朝臣充任各州长官,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 指该地厢军,“州”指民政。明、清以知州为正式官名,为各州行政长官。 40“路”是宋代的一个行政单位,以经略安抚使为长官,设转运司掌管财政,以转运使为 长官。() 点拨 转运司下设副使和判官;设提刑司掌管司法,以提点刑狱公事为长官;设提举常平 司掌管赈灾及盐铁买卖,以提举常平使为长官。 41 明初把行中书省改称承宣布政使司, 简称布政司,长官为左、右布政使, 掌一省之政。 () 点拨 明

19、初,沿元制,于各地置行中书省(即行省)。明洪武九年撤销行中书省,以后陆续 分为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分管全国府、州、县,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 1 人,与按察使同 为一省的行政长官。 42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别称“抚院”“抚 台”“抚军”。() 点拨 巡抚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主管一省军政、 民政。地位略次于总督。 43都督,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 使或州郡刺史。() 点拨 都督是中国古代军事长官的一种,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以后 成为中央军事长官。民国初

20、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 44提督为武职官名,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 点拨 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提督通常为清朝各省绿营最高主管官,称得上封疆大 吏。以职能分,可分为陆路提督与水师提督。 45明清省下设道,长官是道员,称分守道、分巡道,俗称道台。道下有府有州,府州的 长官称知府、知州。() 点拨 清代各省设道员,或有专责,如粮道、河道、茶马道等,或作为布政使、按察使的 副使。根据清代的官阶制度:道员(道台)是省(巡抚、总督)与府(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 46知县为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仅管理一县行政,无权管理兵事。() 点拨 “知”是主持的意思,唐代称佐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

21、宋初用中央官员知某县事, 简称“知县”,有戍兵驻县,更兼管兵事。明正式将“知县”用为一县长官的名称。清沿用不改。 (五)官职任免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47“征、辟、任、除、拜、授、迁”都是指任用官员,用法相同。() 点拨 “征”是皇帝特聘; “辟”是官府或高官聘用; “任”又称“保”, 指高官保任其子弟为官, 也指委任官职;“除”有“除旧官,任新官”之意,就是改任;“拜”“授”是正常授官,有时是平级 调任,有时是升职;“迁”一般专指官阶提升。 48“转、徙、出、入”这几个词有时是平级调任,有时是升职。() 点拨 这几个词都指官员调动,其中“转”“徙”泛指调

22、动,“出”专指调离京师,有时有贬官 之意,“入”专指调入京师。 49古代任官,还有摄官、兼官、加官的制度。“摄”是代行职守;“兼”指兼职,以低职兼 高职为“行”,以高职兼低职为“领”或“平”。() 点拨 汉代以低职兼高职为“行”, 以高职兼低职为“领”; 而到了唐宋, 以低职兼高职为“守”, 以高职兼低职为“行”。加官,升官,于原有官职外,兼领其他官职。 50“罢、免、解、黜、夺、放、贬、谪、左迁”都是指官员的降级免职,其中“罢、免、 解、黜、夺”指解除职务,“贬、谪、左迁”指降级。() 点拨 左迁,降级使用,贬官。古代,右表示高贵的位置,左表示较低的位置,故“左迁” 为贬官降职;“迁谪”侧重

23、于“谪”,即降官远调。“罢、免、解、黜、夺”指官员因过失而解除职 务。“贬、谪”指因过失而降级。“放”有流放、放逐义,从色彩上讲,是贬职。 51“起复”“夺情”都是指古代官员守丧期满后,被重新任用,回到原职。() 点拨 “起复”是指古时遭父母丧的官员守制尚未满期而应召任职,或是降职、革职及致仕 之后被重新任用;“夺情”是指官员服丧期未满而应朝廷之召出而任职,或指朝廷要员经皇帝特 准,不必去职在家守制,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 52“缙绅”同“搢绅”,指官绅的装束,也用作官宦的代称。() 点拨 类似的还有“簪缨”,是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定在头上,因此也用作官 宦的代称。还有“冠盖”指仕

24、宦的冠服和车盖,也用作仕宦的代称。 53“终养”又称“归养”,是指因父母或祖父母年老或病重而辞官侍奉。() 点拨 如陈情表中的李密就是因祖母病重而“愿乞终养”。 二、古代礼仪 我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 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礼 仪还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类。 (一)政治礼仪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冬至之日,最高统治者都会祭天,因为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 一直延续到清代。() 点拨 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的“上帝”崇

25、拜发展而来的。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 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为对月亮和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便 抽象为对天的崇拜。 2夏至之日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土神、谷神、社 稷等。() 点拨 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 3在古代,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 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点拨 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 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4“封禅”指在都城的城郊祭天、祭地的盛典。历代好大喜功的帝王都给予特别

26、的重视。() 点拨 “封禅”专指在泰山的天地祭祀。史记 封禅书:“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 天之功,故曰封。在泰山下小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5“相见礼”是我国古礼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相互见面时的礼节。常见的有趋、 拜、拱手、作揖、唱喏、长跪、鞠躬、寒暄、叉手等。() 点拨 相见礼中,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 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 6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因此“北面”有臣服于人之意。() 点拨 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 会群臣, 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

27、的。 因此, 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作“南面”, 称臣叫作“北面”。 7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仪式称“朝仪”,是体现一代帝王之尊及典制完备的重要标志,具 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点拨 各朝对朝仪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等级区别。一般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并 以东为上,其他臣子面向北站在西。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泛称 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8稽首,是古代汉族的一种跪拜礼,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拜君 之礼,顿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礼,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礼。() 点拨 顿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 空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 三者均为九拜之一。 稽首, 九拜中最

28、隆重的见面礼节,施礼者跪下后头碰到地面并且要停留一会。顿首,施礼者跪下后引 头至地,稍顿即起,是拜礼中次重者。空首,施礼者跪而拱手,头至手而不至于地。 9古代诸侯会定期朝见天子,叫“朝聘”。每年派大夫朝见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 见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为“朝”。() 点拨 朝聘,古代诸侯亲自或派使臣按期朝见天子。朝是诸侯国君主朝见周王聘是诸侯 国间有事故彼此派遣卿大夫存问。朝见或聘问有一定仪式。 (二)生活礼仪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0古代官员遇父母之丧,必须请假回家守孝,这叫“丁忧”;服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 阙”。() 点拨 守孝又称“守

29、制”,官员在这期间(三年,实际为二十七个月)必须离职。“服阙”的“阙” 是“终了”之意。 11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要在宗庙中行冠礼。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但体犹未壮, 所以称作“弱冠”,后“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点拨 古代的“冠”不同于现在的帽。古人留长发,平时把长发在头顶盘成发髻,冠是用来 笼结头发的。先秦时期,冠是贵族头衣(即帽子)的统称,老百姓没有资格戴冠,只能用巾。 12古代女子年满十五要行“笄礼”结发加笄,取“字”。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上,以区 别童年时代。() 点拨 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 13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称为“家祭

30、”。() 点拨 唐代即有人制定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有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 忘告乃翁。” 14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独居,以示虔诚。这些活动叫“斋戒”。斋戒时要求“五思”, 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 点拨 致斋三日,宿于室内。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戒”又称“散 戒”,散戒七日,宿于室外,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悼丧礼,以防止“散思”。 三、姓名称谓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 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点拨 有三种情况直称姓名:

31、自称;用于介绍或作传;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2号,与名和字没有根本区别,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 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点拨 名和字是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号是由自己取定,这是其根本区别。号,又叫别号、 表号。 3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 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点拨 谥号分官谥和私谥。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等死后朝廷追加的称号叫官谥。一般 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 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也有表贬抑的评价,如隋炀帝的“炀”。官谥不授予

32、平民。私 谥是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 4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叫“庙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 宗。() 点拨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太祖或高祖,以后的嗣君 则称太宗、 世宗等。 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 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 其子朱棣称成祖。 5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一个 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作“改元”。() 点拨 同一个皇帝在位时也可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 常常改元。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

33、,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大多只 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也有用两个年号的,如明英宗朱祁镇、清 太宗皇太极。 6“郡望”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如韩愈虽是河内河阳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 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 点拨 “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 用,即表示某一地域或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7古代对已死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等。() 点拨 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朱元璋为洪 武皇帝,朱由检为崇祯皇帝,弘历为乾隆皇帝。 8“讳嫌”就是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

34、为贤者讳是古代避讳的总原则。如东汉为避 光武帝刘秀讳,改“秀才”为“茂才”。() 点拨 古代臣下或晚辈不能直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 则改用同义的字。 除避君讳外, 文人还避家讳, 避讳中可以避单名, 双名只避其一则可。 地名、 官名等也有因避讳而改变的。 9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 谓来代替,如“豆蔻”指十三四岁的男子。() 点拨 “豆蔻”是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其他如“襁褓”是未满周岁; “孩提”是两至三岁的儿童; “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束发”是男子十五岁; “及笄”是

35、女子十五岁;“弱冠”是男子二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知 命”是五十岁; “花甲”“耳顺”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耄耋”是八九十岁, “期颐”是一百岁。 10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如古代天子之死称崩,太后之死称薨,朝臣之死称卒;张 衡属大夫,故说“永和四年卒”。() 点拨 据礼记 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 庶人曰死。”这是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的一种反映。 四、教育科举 (一)政策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科举取仕始于隋代,此前,选拔官吏主要是实行“选士”“察举”“九品中正”制度。()

36、点拨 “选士”,先秦时期,王室的公卿大臣基本是世袭,而中下层官吏则多是从“士”这个 阶层中选拔;两汉时期,主要是通过办太学培养博士弟子,或是皇帝公卿“征”“辟”人才。“察 举”始于西汉初年,汉武帝以后正式成为一种制度,由公卿列士、郡国守相在民间考察贤德才 子,定期向朝廷举荐。 2“科举”即分科考试以取仕。始于隋唐,止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实行分级考试,有县试、 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点拨 隋文帝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隋炀帝设进士科;唐复设秀才、明法、明书、 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武则天增加武举;宋以后均用儒家经 义取仕;明清两代文科只设进士一科,每三年

37、举行一次。 3“举人”在科举时代是指应举之人,是各地乡贡入京应试的一类考生,是没有学历的人。 () 点拨 在唐代是没有学历的人。明清以秀才、举人、进士表示三级科举身份。乡试考中者 称为“举人”(俗称“孝廉”)。 (二)学校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4中国古代历代各级官府都会直接举办管理学校,称为“官学”。由政府提供“廪膳”,选 派教师,指定教材,监选生员。() 点拨 “官学”,与“私学”相对,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其中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的属中 央官学,如唐代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弘文馆、崇文馆,元明清的太学、国子监等。 5在中国古代,学校都称为“庠”“序”,

38、主要是教授知识,为国家培养人才。() 点拨 夏代称学校为“校”,殷代为“序”,周代为“庠”。秦代以后这些称呼不再使用。 6在宋代,主管教育的行政机关称为“国子监”,同时又是国家最高学府。() 点拨 国子监来源于国子学。由晋武帝设立,隋炀帝时期改为国子监。在唐代,国子监隶 属于尚书省的礼部,下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宋代沿用此制。 7我国古代藏书、校书、讲学的地方称为“书院”,主要是校勘经典、辨明典章、收罗人 才。() 点拨 书院始于唐代,由唐玄宗开元十一年设立正修书院,后改称集贤殿书院。宋代书院 大兴,不仅官府,就连私人也都能开设书院。其中以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岳麓四大书

39、院最 为著名。 (三)古代学官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8学官是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 点拨 祭酒, 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 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 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 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9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 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点拨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国家最高学位名称。 10学政,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

40、() 点拨 学政,全称“提督学政”,亦称“督学使者”,俗称“学台”。清代地方文化教育行政官。 掌全省学校政令和岁、科两试。按期巡历所属各府、厅、州,察师儒优劣,生员勤惰。 11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点拨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学校开始设教 授。教授遂开始成为教师的称谓。当时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专业都设有教授。中国汉、 唐两代太学都设有博士,教授学生,博士就是后来的教授。 (四)学生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2中国科举时代,学校里的幼童称为“童生”。() 点拨 明清科举考试,

41、凡考试未合格,没被称为秀才以前,无论年龄大小,都称为童生, 又称文童、儒童。 13优秀的人才称为“秀才”,俗称“相公”,是一般儒生的通称。() 点拨 秀才, 原为优秀的人才, 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唐初有秀才科, 后停废; 宋代凡应举者皆称秀才;明清称府州县学生员为秀才。 14科举考试中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唐代投考进士的考生随地方贡品解送入京赴试,称 为解或解送,故后世称乡试为解试。() 点拨 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即解送者中之冠,后历代沿用此称。 15古代向朝廷荐举人才,泛称贡士,唐以后亦称科举制度为贡举。() 点拨 原指古代诸侯推荐给天子的士。唐、宋时,以州(府)、县科举考试(乡贡、乡

42、举)中 试者称乡贡士。明、清时,会试中试者统称贡士。 16科举考试中,通过进士科考试,考中者称为进士。() 点拨 唐代进士科每年一次,凡中者皆称进士。宋代其他科逐渐名存实亡,唯有进士科最 盛,举人贡举到中央应礼部试,尚书省列名发榜统称进士。明清时进士成为考中者的专称,举 人在会试时考中成为贡生,再经殿试录取为进士。 17科举考试中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 点拨 古代科举考试顺序: 县州级考试叫“童试”, 中者称秀才; 省级考试也叫“乡试”, 中者称举人;国家级考试叫“会试”,中者称贡士;经皇上亲自监考策问叫“殿试”,中者为 进士,前三名为鼎甲三元,分

43、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五)教材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8从汉代开始,把孔子编订的“五经”长期作为教学用书,后来被定为科举应试的标准用 书。() 点拨 “五经”是指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的合称,是孔子为了教育 学生,对所搜集到的古代文献典籍加以选择、修订和整理编订的。 19“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一开始与“五经”是封建学校及 科举考试的标准书。() 点拨 宋代升孟子为经,并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 相配为“四书”。南宋朱熹对“四书”作了全面系统的注释,明清提倡理学,遂定朱注“四书”为必 读书。科举八股文限制在“四书”词句中出题。故

44、“四书”并非一开始就是科举考试的必读书,而 是在宋元以后才成为必读书。 (六)考试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20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为重要的科目。宋以后其他科目多废,明清时仅存该科。() 点拨 进士科始于隋炀帝,主要考经学和时务策。因为进士科是常科,录取最少,考取最 难,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也因此,时人称进士及第者为“白衣公卿”。宋代以 后其他科目多仅存空名,进士科遂成为科举制度中的唯一科目。 21明清时期在各省省城,每隔三年举行一次乡试。因于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试、秋 闱。考中者为举人,可参加第二年在京城举行的会试。() 点拨 乡试,一般在八

45、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 (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经科考合格者,均可应试。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中者称 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凡中式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22明清时期各省举人所参加的在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因在春季举 行,也叫春试、春闱,因其由礼部主办,又称为礼闱。() 点拨 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23 科举时代最高一级的科举考试, 因在皇宫内大殿上举行而被称为“殿试”, 亦称“廷试”。 () 点拨 会试后再行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 自策问,以定甲第。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 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最新高考文化常识训练(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cbx170117)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