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肠球菌属Enterococcus第三节(一)分类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主要致病菌)、坚韧肠球菌。一、生物学性状(1)染色:革兰染色阳性(G+);(2)形态:菌体呈圆形或椭圆形;(3)特殊结构:无芽胞,无鞭毛。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二)形态与染色一、生物学性状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三)培养特性(1)条件:营养要求较高(含血液、血清等),兼性厌O2;(2)菌落:灰白色、不透明、表面光滑、直径0.51mm大小的圆形菌落;(3)溶血:血平板上部分菌株可形成或b溶血环。二、致病性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一)致病物质1.碳水化合物黏附素:通过表面的黏附素吸附至肠道、尿路上皮细胞及心脏细胞;2.聚合物
2、因子:一种表面蛋白,能聚集供体与受体菌,以利质粒转移;3.细胞溶素:质粒编码产生,可加重感染的严重程度;4.多形核白细胞趋化因子:多形核白细胞趋化因子。二、致病性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一)致病物质1.碳水化合物黏附素:通过表面的黏附素吸附至肠道、尿路上皮细胞及心脏细胞;2.聚合物因子:一种表面蛋白,能聚集供体与受体菌,以利质粒转移;3.细胞溶素:质粒编码产生,可加重感染的严重程度;4.多形核白细胞趋化因子:多形核白细胞趋化因子。二、致病性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二)所致疾病1.尿路感染:为粪肠球菌所致感染中最为常见的,绝大部分为医院感染;2.腹腔、盆腔感染:肠球菌感染居第2位;3.败血症
3、:肠球菌感染居第3位;4.心内膜炎:约5%20%的心内膜炎由肠球菌引起。二、致病性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三)耐药性1.对青霉素耐药机制:青霉素的亲和力减低,可导致耐药;2.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性:细胞壁渗透障碍及质粒介导的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可导致中度及高度耐药;3.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带有含抗万古霉素基因的转座子(VanA)或染色体携带耐药基因。奈瑟菌属Neisseria第四节1.形态与染色(一)生物学性状(1)染色:革兰染色阴性(G-);(2)形态:菌体呈肾形或豆形双球菌,两菌的接触面较平坦或略向内陷,直径0.60.8m,在患 者脑脊液中,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3)特殊结构:新分离菌株有荚膜
4、和菌毛,无鞭毛。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一、脑膜炎奈瑟菌(一)生物学性状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2.培养特性(1)条件:营养要求高(含血液、血清等),常用“巧克力”平板培养,专性需O2,在5%CO2条件下生长更佳;(2)菌落:直径1.01.5mm的无色、圆形、光滑、透明,似露滴状;(3)溶血:血平板上不溶血;(4)产生自溶酶,人工培养物超过48小时常死亡。一、脑膜炎奈瑟菌(一)生物学性状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3.生化反应分解糖类:多分解葡萄糖和麦芽糖,产酸,不产气;4.抗原(1)荚膜多糖抗原:群特异性,分为A、B、C、D 等13个血清群,C群致病力最强,我国以A型为主;(2)外膜蛋白抗原:型特
5、异性,A群所有菌株的外膜蛋白相同;(3)脂寡糖抗原:我国把A群分为L9、L10和L11三型。一、脑膜炎奈瑟菌(一)生物学性状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5.抵抗力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很弱。对干燥、热力、消毒剂等均敏感。一、脑膜炎奈瑟菌(二)致病性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1.致病物质(1)荚膜:抗吞噬,能增强细菌的侵袭力;(2)菌毛:可黏附至咽部黏膜上皮细胞的表面,利于进一步侵入;(3)IgA1蛋白酶:破坏IgA1,帮助细菌黏附于细胞黏膜;(4)脂寡糖(LOS):主要致病物质,其作用与LPS相似。一、脑膜炎奈瑟菌(二)致病性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2.所致疾病(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2)3种
6、临床类型:普通型、暴发型和慢性败血症型。一、脑膜炎奈瑟菌(三)免疫性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1.以体液免疫为主;2.显性、隐性感染和疫苗接种后两周,血清中群特异多糖抗体IgG、IgM和IgA水平升高。一、脑膜炎奈瑟菌(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1.标本直接涂片镜检(1)标本:脑脊液、血液或刺破出血斑取出的渗出物;(2)中性粒细胞内、外有革兰阴性双球菌,可做出初步诊断。2.分离培养和鉴定3.生化反应和玻片凝集试验鉴定一、脑膜炎奈瑟菌(五)防治原则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1.预防:(1)尽快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2)提高人群免疫力;(3)对儿童注射流脑荚膜多糖疫苗。2.治疗:
7、首选青霉素G,剂量要大,对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一、脑膜炎奈瑟菌1.形态与染色(一)生物学性状(1)染色:革兰染色阴性(G-);(2)形态:菌体呈咖啡豆样双球菌,两菌的接触面较平坦或略向内陷,直径0.60.8m,脓汁标 本中,常位于中性粒细胞内;(3)特殊结构:有荚膜和菌毛,无鞭毛。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二、淋病奈瑟菌(一)生物学性状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2.培养特性(1)条件:营养要求高(含血液、血清等),常用“巧克力”平板培养,专性需O2,初次分离培养时须供给5%CO2;(2)菌落:直径1.01.5mm的无色、圆形、光滑、透明,似露滴状;(3)溶血:血平板上不溶血;(4)产生自溶酶,人工培
8、养物超过48小时常死亡。二、淋病奈瑟菌(一)生物学性状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3.生化反应分解糖类:只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其他糖类。氧化酶试验阳性。4.抗原(1)菌毛蛋白抗原:不同菌株的菌毛抗原性变异较大,有利于逃逸机体的免疫力;(2)外膜蛋白抗原:包括P、P和P,P是主要的外膜蛋白;(3)脂寡糖抗原:与LPS相似,易发生变异。二、淋病奈瑟菌(二)致病性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1.致病物质(1)菌毛:黏附至人类尿道黏膜上,不易被尿液冲掉;抗吞噬作用明显,被吞噬后仍可在吞噬细胞内寄生;(2)外膜蛋白:三种外膜蛋白作用不同,能增强细菌的侵袭力;(3)脂寡糖(LOS):主要致病物质,其作用
9、与LPS相似;(4)IgA1蛋白酶:破坏IgA1,帮助细菌黏附于细胞黏膜。二、淋病奈瑟菌(二)致病性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2.所致疾病(1)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2)淋球菌性结膜炎:母婴传播。二、淋病奈瑟菌(三)免疫性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1.无天然免疫;2.以体液免疫为主;3.免疫不持久,再感染和慢性患者较普遍存在。二、淋病奈瑟菌(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1.标本直接涂片镜检(1)标本:泌尿生殖道脓性分泌物或子宫颈口表面分泌物;(2)中性粒细胞内有革兰阴性双球菌,有诊断价值;2.分离培养和鉴定;3.生化反应和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二、淋病奈瑟菌(五)防治原则 医学
10、微生物学(第9版)1.预防:避免性传播;2.治疗:可选用青霉素、新青霉素及博来霉素等药物,需做药敏实验。二、淋病奈瑟菌 葡萄球菌属 细菌排列成葡萄串状,营养要求不高,抵抗力强 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为致病菌,可产生包括细胞表面结构、酶、毒素等多种致病物质 主要引起局部和全身的化脓性感染、毒素性疾病 链球菌属 细菌排列成链状,营养要求较高、抗原构造复杂,抵抗力较弱 A群致病力最强,可产生溶血毒素、致热外毒素、透明质酸酶、链激酶和链道酶等致病物质 主要引起化脓性感染、毒素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奈瑟菌属 是一群革兰阴性、常成双排列的球菌,抵抗力弱 对人致病的有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 致病物质主要为菌毛、外膜蛋白、LOS及IgA1蛋白酶 主要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