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大学精品课件:反射功能评定.ppt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文档编号:447127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反射功能评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反射功能评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反射功能评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反射功能评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反射功能评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反射评定 王红星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 Dept of Rehab Medicine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2 定义 nReflex n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环 境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反应。 n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3 解剖基础 n反射弧 n感受器:接受刺激的器官 n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是感受器与中枢的联系 通路 n中间神经元:神经中枢,脑和脊髓 n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是中枢与效应器的联系 通路 n效应器:产生效应的器官,如肌肉和腺体 感受器 效应器 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南京医

2、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5 反射分类 n条件反射 n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而且不断 得到完善的高级神经反射活动。 n不固定,不反复强化就会因遗忘而消失。 n非条件反射 n同种属个体所共有的、恒久存在的、先天遗传性的初级神 经反射活动,是在种族发生过程中,机体与环境互相联系 而产生出来的。 n其反射弧固定而持久,数目少而有限。 n反射中枢可不经过大脑皮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 各皮质下中枢的功能。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6 条件反射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8 非条件反射分类 n按生理功能 n防御反射 n屈肌反射、角膜反射 n摄食反射 n分泌反射、吸吮反射 n姿势反射 n

3、调节骨骼肌紧张度,保持和纠正身体姿势的各种反射。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9 非条件反射分类 n外感受性反射 n是位于身体浅层的感受器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起的 反射,又叫浅反射。如触觉、痛觉反射。 n内感受性反射 n是位于身体浅层的感受器受到体内环境的刺激引 起的反射,又叫深反射。如牵张反射,颈动脉窦 压力感受性反射。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0 非条件反射分类 n按反射弧的通路分类 n单突触反射:由两个神经元,经一次突触联系所 形成的反射。 n多突触反射:由多个神经元,经两个以上的突触 联系完成的反射。 n按反射弧在中枢的部位:脊髓反射、脑干反射、 中脑水平反射及皮质反射。 *南京医科大学

4、康复治疗学系11 浅反射(superficial reflex) n由皮肤或粘膜刺激引起,反射由身体同侧的屈肌收 缩组成。 n多突触反射弧 n对有害刺激的退缩是由屈肌收缩时出现的伸肌舒张所致, 即伴有伸肌运动神经元抑制 n皮质性反射 n传入纤维在构成阶段性皮质下反射弧的同时上行入皮质, 再经皮质下进入锥体束内下行。 n锥体束损伤时,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2 深反射(deep reflex) n是由急促敲打肌肉或肌腱,肌腱内的本体感 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传入中枢,并 在中枢内与运动神经元直接形成突触,支配 骨骼肌发生发应。 n两个神经元构成的单突触反射 n潜伏期短

5、,没有后放作用,传到速度快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3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4 发育性反射 ndevelopmental reflexes and reactions n胎儿在妊娠后期、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一段 时间里会陆续出现一些脊髓、脑干、中脑以 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 n该类反射与人体的运动发育过程密切相关, 即只有在某一个水平的反射出现后才能完成 与之相应的运动动作,故称为发育性反射和 反应。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5 反射检查的目的 n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情况 n判断神经系统的损伤情况 n为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6 浅反射 n刺激皮肤

6、、角膜、粘膜引起的肌肉急速收缩 反应。 n瞬目反射 n腹壁反射 n提睾反射 n跖反射 n肛门反射 瞬目反射 nBlink reflex n又称眼轮匝肌反射 n是由轻叩轻触面部,角膜受声、光等多种刺 激而引起眼睛闭合的防御反射,起着保护眼 球的作用。 瞬目反射的神经机制 n1:早成分的通路。 n2:为晚成分可能的通 路。 n双阴影(A*B):左侧 延髓病变,仅影响病 侧刺激时双侧的晚成 分。 n单阴影(C):病变范 围更大,除累及病侧 刺激时双侧的晚成分 外,对侧刺激时病侧 的晚成分也受影响。 nVp:三叉神经感觉主 核。 nVm:三叉神经运动核 n左 n右 临床意义 n面神经损害(传出通路)

7、n三叉神经损害(传入通路) n中枢损害:脑干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9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20 腹壁反射 n反射弧:第7-12肋间神经 n上:T7-8 n中:T9-10 第7-12肋间神经 n下:T11-12 n检查方法: n体位:仰卧位,双膝关节屈曲,使腹肌松弛 n方法:用尖端钝的针沿肋骨缘自上而下、从外向 内、按上、中、下三个部分轻划腹壁皮肤。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21 腹壁反射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22 腹壁反射 n临床意义 n正常:受刺激部位可见腹壁肌收缩,脐向刺激侧 移动。 n消失: n上部消失:T7-8脊髓节段病损 n中部消失:T9-10脊髓节段病损 n下

8、部消失:T11-12脊髓节段病损 n双侧消失:昏迷或脊髓反射中枢障碍 n老年人、肥胖患者、经产妇可见两侧反射减弱或消失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23 提睾反射 n反射弧:生殖股神经、闭孔神经L1-2生殖股神经 、闭孔神经肌支。 n检查方法 n体位:仰卧位 n方法:用火柴杆等物轻划大腿内侧上方皮肤 n临床意义: n正常反应:可引起同侧睾丸上提。 n双侧消失: L1-2脊髓节段病损 n一侧减弱或消失:锥体束病损;亦可见于局部病变,如腹 股沟疝、阴囊水肿、精索静脉曲张、睾丸炎以及老年人。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24 提睾反射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25 跖反射 n反射弧:胫神经S1-2胫神

9、经 n检查方法: n体位:仰卧、髋及膝关节伸直 n方法:检查者手持病人踝部,用火柴杆由后向前 划足底外侧至小趾掌关节处再转向趾侧。 n临床意义: n正常反应:足趾向趾面屈曲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26 肛门反射 n反射弧:阴部神经S4-5阴部神经 n检查方法:用火柴杆轻划肛门周围皮肤 n临床意义: n正常:引起肛门括约肌收缩 n减弱或消失:马尾神经损伤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27 说明 n浅反射的反射弧除了脊髓节段的反射弧外, 还有冲动沿脊髓上升至大脑皮质的中央后回 、中央前回,下降的通路经由锥体束至脊髓 前角细胞。 n因此脊髓反射弧的中断或锥体束病变均可引 起浅反射较弱或消失,即上运

10、动神经元和下 运动神经元损伤均可表现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28 深反射(deep reflex) n是刺激肌腱、骨膜和关节内的本体感受器所 引起的反射。 n上肢的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 骨膜反射 n躯干的反射:胸大肌反射、腹肌反射 n下肢的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29 肱二头肌反射 n反射弧:肌皮神经C5-6肌皮神经 n检查方法:检查者以左手托住病人屈曲的肘 部,并将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用叩诊 锤叩击检查者的拇指。 n正常反应:肱二头肌收缩,引起前臂快速屈 曲。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31 肱三头肌反射 n反射弧:桡神

11、经C6-8桡神经 n检查方法:检查者以左手托住病人屈曲的肘 部,然后以叩诊锤直接叩击鹰嘴突上方的工 三头肌腱。 n正常反应:肱三头肌收缩,引起前臂伸展。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33 桡骨膜反射(桡反射) n反射弧:桡神经C5-8正中神经、桡神经 、肌皮神经。 n检查方法:检查者以左手托住腕部,前臂处 于半屈半旋前位,使腕关节自然下垂。叩诊 锤轻叩桡骨茎突。 n正常反应:肱桡肌收缩引起肘关节屈曲,前 臂旋前。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34 胸大肌反射 n反射弧:胸内、外侧神经C5-T1胸内、外 侧神经。 n检查方法:患者上肢轻度外展、检查者拇指 按住胸大肌在肱骨的附着部,叩诊锤叩击检 查者

12、拇指。 n正常反应:检查者手指下感到胸大肌收缩, 引起上肢内收和轻度内旋。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35 腹肌反射 n反射弧:肋间神经T6-12肋间神经。 n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位,对其腹部分为三个部分进 行叩击检查。 n上部:叩击肋骨缘。正常反应:上腹部肌肉收缩,脐向叩 打的方向偏歪。 n中部:在脐高度叩击腹直肌,或叩击检查者按在该肌上面 的手指。正常反应:腹肌收缩 n下部(耻骨反射):叩打距耻骨联合中央1-2cm处。 n正常反应:下部腹肌收缩,脐向叩打的方向偏歪。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36 膝腱反射 n反射弧:股神经L2-4股神经。 n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位或坐位 n仰卧位:检查者用左

13、手在腘窝处抬起双侧小 腿,足跟离床,使膝关节屈曲120,右手持 叩诊锤叩击髌骨下方的股四头肌肌腱。 n坐位:两小腿自然下垂,足跟离地,用叩诊 锤叩击髌骨下方的股四头肌腱。 n正常反应:股四头肌收缩、小腿前踢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40 跟腱反射 n反射弧:胫神经L5-S2 胫神经。 n检查方法: n患者仰卧位,髋、膝关节稍屈曲,下肢外旋外展 位,检查者左手将患者的足部背屈成直角,叩击 跟腱。 n卧位不能测出时,让患者跪在椅子上,双足自然 下垂,然后轻叩跟腱 n正常反应:腓肠肌收缩、足跖屈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42 阵挛 n当反射高度亢进,如突然强力牵引肌腱可引 起肌肉的节律性收缩。

14、n髌阵挛 n踝阵挛 n是腱反射高度增强的指征,可发生在任何有 腱反射增强的情况下,其临床意义同反射亢 进。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43 髌阵挛 n体位:仰卧位,下肢伸直。 n检查方法: n检查者用拇、示指夹住髌骨上缘,突然向远端用 力快速推动数次,并保持适度的推力不放松。 n阳性表现: n股四头肌节律性收缩使髌骨上下移动,即出现连 续上、下有节律的颤动。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45 踝阵挛 n体位:仰卧位,髋、膝关节屈曲 n方法:检查者一手托住腘窝,另一手握足前 部,快速推至足背屈并保持一定推力。 n阳性反应: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发生节律性收 缩而使踝关节出现节律性交替屈、伸颤动。 *南京

15、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47 深反射的临床意义 n减弱或消失:表示反射弧的抑制或中断。 n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重要体征 n末梢神经炎、脊髓前角灰质炎 n脑或脊髓的急性损伤可发生超限抑制,低级反射中枢受到影响而 使深反射减弱或消失。 n深反射易受精神紧张影响 n亢进:反射中枢以上损害。 n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重要体征 n是由于脊髓反射弧失去高级神经元的抑制而呈释放现象 n可出现阵挛体征,是反射增强的结果。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48 病理反射 n是指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引起或下运动神经元 失去高位神经中枢抑制而释放出的反射现象。 n头面部发射:吸吮反射、努嘴反射 n上肢反射:Hoffmannn征、

16、抓握反射、手掌下颚反射 n下肢反射:Babinskis征、Oppenhiem征、Gordon征、 Chaddock征、Gonda征 n1岁半内的婴幼儿由于椎体束尚未发育完善,可出现 这些反射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49 吸吮反射 n检查方法:患者将嘴稍张开,检查者用压舌 板或叩诊锤的柄从上唇、口角轻轻触及。 n阳性反应:引起嘴紧张地进行吃奶的动作。 正常婴幼儿也可阳性。 n临床意义:成年人当额叶、两侧大脑广泛障 碍时表现出阳性反应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50 努嘴反射 n检查方法:患者放松、检查者用手指或叩诊 锤轻轻叩击上唇中央。 n阳性反应:引起口轮匝肌收缩而呈努嘴样 n临床意义:两

17、侧锥体束障碍者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51 霍夫曼征(Hoffmann征) n是手指屈肌反射,是正常的牵张反射,但一 般人难以引出,因此常作为病理反射进行检 查,反射中枢位于脊髓C6-T1。 n检查方法:腕关节轻度过伸位,检查者用示 指和中指夹住患者中指的第2指骨,用拇指掌 侧弹拨患者中指的指甲。 n阳性反应:引起各指屈曲反应 n临床意义: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53 抓握反射(grasp reflex) n检查方法:在患者的手掌面,检查者用手指 或叩诊锤柄从腕部通过拇指示指之间,向指 尖方向划过。 n阳性反应:引起手指屈曲而类似抓握的动作 n临床意义:额叶障碍时对侧呈阳性。婴幼儿 常

18、为阳性。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54 手掌下颚反射(palmomental reflex) n检查方法:用叩诊锤柄,从腕关节通过拇指 大鱼际肌划向指尖。 n阳性反应:同侧的下颚肌出现收缩。 n临床意义:锥体系、额叶障碍、中枢性面神 经麻痹。末梢性面神经麻痹可消失。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55 巴彬斯基征(Babinskis征) n检查方法:用竹签由足跟开始沿足底外侧向 前轻划至小趾根部,再转向足踇趾。 n正常反应:足踇趾及其他四趾跖屈。 n阳性反应:足踇趾缓缓背屈,其余四趾呈扇 形展开。 n临床意义:锥体束损害。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57 欧本汉姆征(Oppenhiem征) n检

19、查方法:检查者用拇指及示指沿病人的胫 骨前侧用力由上向下加压推动。 n阳性反应:同Babinskis征 n临床意义:锥体束损害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58 戈尔登征(Gordon征) n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位,下肢伸展,检查者 用手握挤腓肠肌。 n阳性反应:同Babinskis征 n临床意义:锥体束损害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59 卡达克征(Chaddock征) n检查方法:仰卧位,下肢伸展,检查者用竹 签划足背外侧。 n阳性反应:同Babinskis征 n临床意义:锥体束损害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60 Gonda征 n检查方法:将手置于足外侧两趾背面,然后 向跖面按压数秒后突然松

20、开。 n阳性反应:同Babinskis征 n临床意义:锥体束损害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61 巴彬斯基等位征 nOppenhiem征、Gordon征、Chaddock征、 Gonda征为刺激不同部位所引起的相同反应。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62 浅、深反射检查注意事项 n患者合作、肢体放松 n采取标准姿势 n叩诊锤叩击力量 n让患者精神放松 n若腱反射难以引出,可采用特殊的增强方式 n左右侧、上下对比: n对称性的反射减弱或增强未必都是神经损害的表 现,而反射不对称性是神经损害的有力指征。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63 浅反射检查结果 n正常(+) n减弱() n消失(-) *南京医

21、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64 深反射检查结果 n消失(-) n轻度减弱() n正常(+) n亢进 n轻度亢进(+ + ) n中度亢进(+ + + ) n高度亢进(+ + + +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65 病理反射检查结果 n阳性(+) n可疑() n阴性(-)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66 结果分析 n锥体束损害 n巴彬斯基征阳性 n深反射亢进 n腹壁反射减弱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67 结果分析 n周围神经病变 n所有反射减弱或消失 n病理反射阴性 n癔病性损害 n跖反射阴性,病理反射阴性 n双侧深反射亢进 n腹壁反射活跃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68 反射的发育 n随神经系统的

22、不断发育,脊髓和某些脑干水 平的原始反射在婴幼儿期由中枢神经系统进 行整合而被抑制。因而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再 引出。 n脊髓和脑干水平反射的出现和消失意味着中 枢神经系统反射发育的成熟过程。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69 根据发育水平分类 n脊髓水平的反射 n脑干水平的反射 n中脑水平的反应 n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应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70 脊髓水平的反射 n妊娠28周-出生后2月出现 n屈肌收缩反射 n伸肌伸张反射 n莫勒反射 n抓握反射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71 脑干水平的反射 n出生时出现并且维持至出生后4个月。 n非对称性紧张性反射 n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n紧张性迷路反射 n

23、联合反应 n阳性支持反射 n阴性支持反射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72 中脑水平的反应 n大部分中脑水平的反应在出生时或出生后4-6 个月出现并维持终生。 n包括各种调整反应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73 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 n出生后4个月-21个月出现并终生存在 n保护性伸展反应 n各种平衡反应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74 发育性反射异常 n各种原因造成的脑损害,使反射或反应在该 出现的时候不出现,原始反射该消失的时候 却又不消失。 n反射发育的迟延或异常导致躯干和肢体运动 功能发育异常。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75 原始/脊髓水平反射 n是运动反射,受到刺激后肢体肌肉出现完全的

24、屈曲 或伸展动作模式。 n屈肌退缩反射 n伸肌伸张反射 n交叉性伸展反射 n莫勒反射 n抓握反射 n惊吓反射 n最容易用肉眼观察到,是运动反应的一部分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76 屈肌退缩反射(flexor withdrawal) n体位:仰卧位,头部中立位,双下肢伸展 n方法:刺激一侧足底 n反应:受刺激侧下肢出现失去控制的屈曲反 应,足趾伸展、踝关节背屈。 n出现时间妊娠28周 n消失时间:出生后1-2个月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77 伸肌伸张反射(extensor thrust) n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一侧下肢伸展、 另一侧屈曲。 n方法:刺激屈曲位的足底 n反应:下肢失去控

25、制地呈伸展位 n出现时间:妊娠28周 n消失时间:出生后2个月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78 交叉性伸展反射(crossed extension) n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一侧下肢屈曲、 另一侧伸展。 n方法:将伸展位的下肢做屈曲动作 n反应:伸展位的下肢一屈曲,屈曲位的下肢 立即伸展。 n出现时间:妊娠28周 n消失时间:出生后2个月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79 交叉性伸展反射(crossed extension) n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双下肢伸展。 n方法:在一侧大腿内侧给予轻轻叩打刺激 n反应:双侧下肢表现出内收、内旋、踝关节 跖屈。 n出现时间:妊娠28周 n消失时间:出生

26、后2个月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80 莫勒反射(Moro reflex) n体位:半卧位,检查者一手置于被检者颈后 部 n方法:头部和躯干突然向后放下 n反应:上肢外展外旋,伸展(或屈曲),各 手指伸展并外展,吓哭后双上肢屈曲、内收 并于胸前交叉 n出现时间:妊娠28周 n消失时间:4个月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81 抓握反射(grasp reflex) n体位:仰卧位 n方法:对手掌或脚掌持续加压 n反应:手指或足趾屈曲 n出现时间: n手掌抓握:出生时 n足趾跖屈:妊娠28周 n消失时间: n手掌抓握:出生后4-6个月 n足趾跖屈:出生后9个月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82 惊吓

27、反射(startle reflex) n体位:任意体位 n方法:突然大声地喊叫或发出刺耳的噪音 n反应:上肢突然伸展或外展,大哭 n出现时间:出生时 n消失时间:终生维持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83 临床意义 n各反射均有出现和消失的时期。 n如果在该消失的时间未消失,继续存在,提 示中枢神经系统成熟迟滞、神经反射发育迟 滞。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84 张力性/脑干水平反射 n是静止的姿势反射,是肌肉张力的调整反应 ,而不是能用肉眼观察到的运动反应。 n全身肌张力随着头部与身体位置关系变化以 及体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n该水平的反射几乎不产生运动,主要通过调 整肌张力对姿势产生影响,又

28、称为调整反射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85 主要反射 n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n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n对称性紧张性迷路反射 n阳性支持反射 n联合反应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86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nA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 ATNR n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展 n方法:将被检者头部转向一侧 n反应:头转向侧的上下肢伸展(或伸肌张力增高),对 侧上下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犹如“拉弓射箭”姿 势。 n出现时间:出生时 n消失时间:4-6个月 n注: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生后6个月仍存在。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87 对称性

29、紧张性颈反射 n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 STNR n体位:膝手卧位或趴在检查者腿上 n方法:使被检者头部尽量前屈 n反应:上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伸展 或伸肌张力增高。 n出现时间:生后4-6个月 n消失时间:8-12月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88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n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 STNR n体位:膝手卧位或趴在检查者腿上 n方法:使被检者头部尽量后伸 n反应:上肢伸展或伸肌张力增高,下肢屈曲 或屈肌张力增高。 n出现时间:生后4-6个月 n消失时间:8-12月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89 对

30、称性紧张性迷路反射仰卧位 n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 supine n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展 n方法:保持仰卧位 n反应:四肢伸展,伸肌张力增高。 n出现时间:出生时 n消失时间:4-6个月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90 对称性紧张性迷路反射俯卧位 n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 prone n体位:俯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展 n方法:保持俯卧位 n反应:四肢屈曲,屈肌张力增高;或不能完成头部 后仰,肩后伸、躯干及上下肢伸展动作。 n出现时间:出生时 n消失时间:4-6个月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91 阳性支持反射 nPo

31、sitive supporting n体位:立位 n方法:被检者脚掌着地跳数次或脚掌坚定地着地。 n反应:下肢伸肌肌张力增高,僵硬伸展(拮抗收缩 );甚至引起膝反张;踝关节跖屈 n出现时间:出生时 n消失时间:6个月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92 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s) n体位:仰卧位 n方法:身体任何部位的抗阻力随意运动 n反应:对侧肢体出现同样的动作或身体其它部位肌 张力明显增高 n出现时间:出生时-3个月 n消失时间:8-9岁 n偏瘫患者痉挛早期阶段也可诱发出联合反应。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93 临床意义 n脑干水平的反射在出生时出现,在不同时期 消

32、失。 n如超过应当消失的时期,反射仍存在,提示 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迟滞。 n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成年人也可出现脑干水 平的姿势反射。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94 中脑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应 n临床上将中脑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称为反应。 n特指婴幼儿时期出现并终生存在的较高水平的反射 。 n调整反应 n保护反应 n平衡反应 n中脑水平的反应是获得性运动发育成熟的标志。 n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应是大脑皮质、基底节和小脑相 互作用的结果,是平衡反应发育成熟的标志。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95 调整反应 n为中脑水平的反应 n颈部调整反应 相同刺激下出现的躯干整体或分节运动反应 n躯干旋转调整反应 n头

33、部迷路性调整反应 n视觉调整反应 维持头部直立或头部与躯干对线关系的反应 n躯体调整反应 n调整反应的消失或终生存在反映了姿势调整发育的成熟过程。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96 颈部调整反应 nNeck righting acting on the body, NOB n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展 n方法:头主动或被动向一侧旋转 n反应:整个身体随头旋转而向相同方向旋转 。 n出现时间:出生后-6个月 n消失时间:出生6个月以后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97 躯干旋转调整反应 nBody righting acting on the body, BOB n体位:仰卧位、头中立位,上

34、下肢伸展 n方法:头主动或被动向一侧旋转 n反应:身体分节旋转,即头先旋转,接着两 肩,最后骨盆旋转。 n出现时间:4-6个月 n消失时间:出生后18个月以后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98 头部迷路性调整反射 nLabyrinthine righting acting on the head, LR n体位:被检者眼睛蒙上,仰卧位、俯卧位或直立悬 空位 n方法:将被检者托起或将其向前、后、左、右各个 方向倾斜。 n反应:主动地将头抬至正常位,即头颈与地面垂直 n出现时间:出生-2个月 n消失时间:终生存在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99 身体调整反应 nBody righting actin

35、g on the head, BOH n体位:被检者眼睛蒙上,仰卧位/俯卧位 n方法:将被检者置于俯卧位或仰卧位 n反应:主动将头抬至正常位,即头颈与地面 垂直。 n出现时间:出生后6个月 n消失时间:5岁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00 视觉调整反应 nOptical righting, OR n体位:被检者睁眼,呈仰、俯卧位、直立悬空位 n方法:用双手将被检者托起或将其向前、后、左、 右各个方向倾斜。 n反应:主动将头抬至正常位,即头颈与地面垂直。 n出现时间:出生-2个月 n消失时间:终生存在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01 保护性伸展反应(protective extension)

36、 n是在重心超出支持面时(一种位移刺激), 为达到稳定和支持身体的目的而作出的反应 。 n当身体向支持面倾斜时双上肢和双下肢伸展 以支撑体重。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02 保护性伸展反应(protective extension) n体位:坐位、跪位、站立位或倒立位(降落伞反应 ) n方法:被检者通过主动或被动地移动身体使身体重 心超出支撑面。 n反应:双上肢或下肢伸展并外展以支持和保护身体 不摔倒。 n出现时间: n上肢:出生后4-6个月 n下肢:出生后6-9个月 n消失时间:终生存在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03 平衡反应 n指当身体重心或支持面发生变化时,为了维持平衡 所作出的

37、应对反应。 n为皮质水平的反应,整合前庭、视觉及触觉刺激输 入,是大脑皮质、基底节与小脑相互作用的结果。 n肌张力正常并且能够适应身体重心变化时平衡反应 出现。 n平衡反应是人站立和行走的重要条件之一。 n平衡反应状况可以通过活动的支持面和随意运动或 破坏被检者的体位而获得。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04 平衡反应-倾斜反应 nEquilibrium reactions-tilting, ER n体位:被检者于平衡板或体操球上呈仰卧位、俯卧位、坐位 、膝手位或站立位。 n方法:通过倾斜平衡板或移动体操球来改变身体重心。 n反应:头部和躯干出现调整 n平衡板翘起的一侧躯干向上弯曲,同侧上下肢

38、伸展并外展 n对侧肢体(平衡板下斜侧)出现保护性伸展反应 n出现时间: n仰卧位和坐位:出生后7-8个月 俯卧位:出生后6个月 n膝手卧位: 出生后9-12个月 站立位:出生后12-21个月 n消失时间:终生存在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05 平衡反应-姿势固定 nEquilibrium reactions-postural fixation, ER n体位:被检者坐位、膝手卧位、跪位或站立位。 n方法:通过外力(推患者躯干或向一侧牵拉上肢)或随意运 动来改变身体重心与支持面的位置关系。 n反应: n退被检者时,头部和躯干向受力侧屈曲,受力侧上下肢伸展、外展; 对侧肢体出现保护性伸展反应。

39、 n牵拉一侧上肢时,被牵拉肢体的对侧出现上述平衡反应。 n出现时间: n坐位:出生后7-8个月 跪位:出生后15个月 n膝手卧位:出生后9-12个月 站立位:出生后12-21个月 n消失时间:终生存在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06 平衡反应-迈步反应 nequilibrium reactions-hopping n体位:立位,检查者握住其双上肢 n方法:向左、右、前、后方推动被检者 n反应:脚相应地向侧方或前方、后方迈出一 步,头和躯干出现调整。 n出现时间:出生后15-18个月 n消失时间:终生存在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07 临床意义 n某种反应在应当出现的时候未出现,提示为 神

40、经反射发育迟滞或异常。 n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时各种反应也会受到破坏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08 发育性反射检查的注意事项 n准确把握刺激部位、强度和时间: n特意性的感觉刺激才能诱发出特定的运动反应。 n仔细观察被检者对刺激的反应 n检查中,除了用眼观察,还需触诊以发现和 体会肉眼观察不到的肌张力变化。 n注意反射及反应出现、消失的时间 n系统评定与对运动功能及功能性活动的影响 相结合。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09 发育性发射检查结果 n阳性反应:均为正常发育阶段所应有的反应 n阴性反应:为病理情况 n原始反射在应该消失的时间未消失 n较高水平的反应为出现或遭到破坏 球肛门反射

41、nbulbocavernosus reflex n刺激龟头(男)或阴蒂(女)引起肛门括约 肌反射性收缩 n该反射一旦出现,提示脊髓休克已经结束。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10 自主神经反射 n眼心反射 n压迫眼球引起心率轻度减慢 n传入:三叉神经,中枢在延髓,传出迷走神经 n卧立试验: n平卧突然直立,脉搏增加12次/分,提示交感神经 功能亢进。 n直立转为平卧,脉搏减慢超过12次/分,提示副交 感神经功能亢进。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11 自主神经反射 n皮肤划痕试验 n用竹签加压在皮肤上划一条线,数秒钟后先白后红为正常 。 n白色条纹持续超过5分钟,提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n红色条纹增宽、隆起,持续数小时,提示副交感神经兴奋 性增高或交感神经麻痹 n立毛反射: n搔划或用冰块刺激受试者颈部皮肤,引起立毛反应,7-10 秒最明显,15-20秒消失 n立毛反应应扩展到脊髓损伤平面,可助于判断脊髓损伤病 灶*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12 小结 n反射的概念 n反射的解剖基础 n反射的分类 n反射的临床意义及检查方法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医科大学精品课件:反射功能评定.ppt)为本站会员(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