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评论主讲人:朱斐邮箱: 第二章:新闻评论的源流与演变第二章:新闻评论的源流与演变 第一节第一节 中国新闻评论的演进中国新闻评论的演进中国新闻评论的演变中国新闻评论的演变古代论说文古代论说文近代政近代政论时评论时评多媒体多媒体发发展展报刊新闻评论报刊新闻评论中国新闻评论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中国新闻评论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一、中国新闻评论的源头与发端一、中国新闻评论的源头与发端古代论说文时期古代论说文时期 中国新闻评论的最早源头,存在于古代论说文之中。中国新闻评论的最早源头,存在于古代论说文之中。论说文,又称议论文、说理文等,是一种直接对客论说文,又称议论文、说理文等,是一种直接对客观事物发表
2、意见的文体。在这类文章中,作者主要运用观事物发表意见的文体。在这类文章中,作者主要运用逻辑思维的方式,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直接发表自己逻辑思维的方式,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直接发表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和见解,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和见解,“直抒己见直抒己见”是其最突出的是其最突出的特点。特点。中国的论说文已有中国的论说文已有20002000多年的历史,从先秦诸子,多年的历史,从先秦诸子,到秦汉、魏晋、唐宋、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流传了许多到秦汉、魏晋、唐宋、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流传了许多论说文的名篇。论说文的名篇。(一)、论说文时期(一)、论说文时期、先秦时期的论说文、先秦时期的论说文孔子:孔子:论语 学而
3、(论说文集)孟子:孟子:孟子 梁惠王(论辩文集)荀子:荀子:劝学 韩非子:韩非子:五蠹 墨子:墨子:非攻 例:“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秦汉时期的论说
4、文、秦汉时期的论说文 李斯:李斯:谏逐客书 贾谊:贾谊:过秦论 晁错:晁错:论贵粟疏 司马迁: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例:“传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以喻大也。”、唐宋时期的论说文、唐宋时期的论说文 韩愈:韩愈:师说 柳宗元:柳宗元
5、:三戒 欧阳修:欧阳修:朋党论 苏洵:苏洵:六国论 王安石: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例韩愈韩愈杂说四杂说四 马说马说:“世有伯乐,然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祉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有名马,祉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称也。”(二)评价(二)评价 中国论说的传统源远流长,但是这些作品只能够在少数阶层中发生影响。原因:原因:1)传媒不发达。经济不发达技术(纸张、印刷)交通不便邮政制度 2)封建统治制度。碍于当时的统治者,这些言论只能够采取议论前朝之事,借古讽今,成为历史性的政论、历史
6、性的评论。(二)评价(二)评价 事实上,中国古代报纸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是漫长的报业发展之事实上,中国古代报纸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是漫长的报业发展之路并没有促成新闻评论这种体裁的孕育和发展。路并没有促成新闻评论这种体裁的孕育和发展。我国的古代报纸停留在这样的一个阶段:以封建官场为传播范围我国的古代报纸停留在这样的一个阶段:以封建官场为传播范围(最多扩大到知识分子),以朝廷信息为主要内容(尤其是皇帝的言(最多扩大到知识分子),以朝廷信息为主要内容(尤其是皇帝的言行及谕令等)的手抄(后来发展到印刷)的古代报纸。行及谕令等)的手抄(后来发展到印刷)的古代报纸。封建统治者,从长期的政治实践中深深地懂得信息
7、沟通对维护统封建统治者,从长期的政治实践中深深地懂得信息沟通对维护统治的重要性,但慑于信息的巨大威力,又往往封锁消息,对民间抄传治的重要性,但慑于信息的巨大威力,又往往封锁消息,对民间抄传邸报曾一度大力压制和戕害,对有所指陈的言论更视为洪水猛兽。邸报曾一度大力压制和戕害,对有所指陈的言论更视为洪水猛兽。我国古代报纸,旨在传播我国古代报纸,旨在传播“皇帝谕旨皇帝谕旨”和和“宫廷动态宫廷动态”,是不能,是不能做评论的。做评论的。封建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封建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封建王朝的森严的政治统治在封建王朝的森严的政治统治在很大程度上闭塞了言路,统治者缺乏听取议论的心理准备,尤其是来很大程度
8、上闭塞了言路,统治者缺乏听取议论的心理准备,尤其是来自社会下层普通百姓的声音自社会下层普通百姓的声音。二、中国新闻评论的发端与发展二、中国新闻评论的发端与发展政论、时评时期政论、时评时期报刊政论、时评时期报刊政论、时评时期 新闻评论这种体裁的正式出现是在近代,更准确的说法是发新闻评论这种体裁的正式出现是在近代,更准确的说法是发端于清末。端于清末。新闻评论的到来是伴随着近代报刊的产生而实现的。而我国新闻评论的到来是伴随着近代报刊的产生而实现的。而我国的近代报刊并不是经济、政治等社会因素发展成熟后的产物,而是的近代报刊并不是经济、政治等社会因素发展成熟后的产物,而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先头兵。中国大
9、地上出现的最早的近代报刊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先头兵。中国大地上出现的最早的近代报刊是由外国殖民主义者创办和掌握的。由外国殖民主义者创办和掌握的。可以说,在中国早期近代报刊及其评论论坛是由外国殖民主义可以说,在中国早期近代报刊及其评论论坛是由外国殖民主义者直接控制的。这种现象对中国来说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对外国者直接控制的。这种现象对中国来说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对外国殖民主义者来说,却是一种有意的主动的选择。殖民主义者来说,却是一种有意的主动的选择。1919世纪,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中文报刊世纪,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世界上第一家中文近代月刊,传布于南洋群岛、泰国
10、、越南等东(世界上第一家中文近代月刊,传布于南洋群岛、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华人聚居区南亚华人聚居区 ,18151815年创刊)开始刊登论说,揭开了中国近代报年创刊)开始刊登论说,揭开了中国近代报刊的历史,也提开了中国新闻评论的历史。其言论以宣传宗教教义刊的历史,也提开了中国新闻评论的历史。其言论以宣传宗教教义、宣扬伦理道德为主,虽有个别接近现实的言论出现,但基本谈不、宣扬伦理道德为主,虽有个别接近现实的言论出现,但基本谈不上新闻性。上新闻性。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也开始刊登少许言论。与近代报刊,也开始刊登
11、少许言论。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相比,相比,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更重视现实社会,每期刊载中外新闻。不更重视现实社会,每期刊载中外新闻。不少评论直接触及现实矛盾,使评论开始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少评论直接触及现实矛盾,使评论开始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开设了固定的言论专栏,并在版面上做强势处理;开设了固定的言论专栏,并在版面上做强势处理 。这些外文报纸主旨是一种政治性很强的这些外文报纸主旨是一种政治性很强的宣传活动,而并不在报业经宣传活动,而并不在报业经营。他们的评论意识营。他们的评论意识(或者说控制和运用舆论的意识或者说控制和运用舆论的意识)、报纸的经营手法、报
12、纸的经营手法都远远领先于同期的中国报纸。都远远领先于同期的中国报纸。报纸重视评论,并且增设评论专栏,评论的现实针对性较强,内容报纸重视评论,并且增设评论专栏,评论的现实针对性较强,内容上极力鼓吹中国应学习他国所长,并粉饰西方人来华的意图,为帝国主上极力鼓吹中国应学习他国所长,并粉饰西方人来华的意图,为帝国主义张目和辩护。义张目和辩护。外人在华的报刊活动,总体上是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服务的,外人在华的报刊活动,总体上是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服务的,是列强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进行舆论准备和文化征服,提供信息和宣是列强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进行舆论准备和文化征服,提供信息和宣传服务。这是早期外人在华
13、办报的主要意图。传服务。这是早期外人在华办报的主要意图。我国的新闻评论这一体裁从产生时就担负起反对外来文化侵略的我国的新闻评论这一体裁从产生时就担负起反对外来文化侵略的使命,担负着争夺舆论导向的作用。使命,担负着争夺舆论导向的作用。总的来说,虽然言论在这个阶段开始在报刊上获得相对稳定的地位,总的来说,虽然言论在这个阶段开始在报刊上获得相对稳定的地位,成为组成近代报纸的四要素之一,但新闻评论在报纸上真正确立其地成为组成近代报纸的四要素之一,但新闻评论在报纸上真正确立其地位,是在位,是在19世纪世纪70年代我国民间报纸勃兴以后。年代我国民间报纸勃兴以后。申报申报、以政论为主的报纸评论的兴起(、以政
14、论为主的报纸评论的兴起(1874189418741894年)年)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宣传改良政治主张的时期。背景:背景: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英法帝国主义对我国侵略活动的日益加剧,随着清朝腐朽统治的不断衰败,同时,也随着外国侵略者在我国办报活动的逐步开展,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觉醒并逐渐成长起来,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批近代报刊的社会基础。具有资产阶级观点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一些改良政治的主张。他们把办报作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扩大政治影响和推动改良运动发展的重要手段。从1874年起的20年里,他们先后创办了昭文新报、循环日报、述报等我国最早的一批现代的报纸。这些我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办的大部分报纸,“都
15、始终以政论为主要内容”。”述述 报报王韬的政论王韬的政论 王韬是我国最早接触西方文化的王韬是我国最早接触西方文化的知识分子之一,坚持知识分子之一,坚持“变法图强变法图强”的政治主张。的政治主张。他是中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是中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在主编的他在主编的循环日本循环日本上撰写了上撰写了800800多篇政论多篇政论,直抒胸臆直抒胸臆,表达了他力表达了他力主变法的政治观点主变法的政治观点,反映了我国新兴反映了我国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在政治上和经的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获得发展的愿望。济上获得发展的愿望。这些政治论文这些政治论文,虽然还说不上是虽然还说不上是真正的新闻评论真正
16、的新闻评论,但在我国报纸评论但在我国报纸评论的沿革中的沿革中,却起了可贵的承上启下的却起了可贵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作用。王王 韬韬循环日报循环日报循环日报循环日报是我国近代第一家鼓吹变法自强的报是我国近代第一家鼓吹变法自强的报纸,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份以纸,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份以政论政论著称的报刊。著称的报刊。王韬政论的特色:王韬政论的特色:王韬的政论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论说文的传统,突破了当时桐王韬的政论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论说文的传统,突破了当时桐城时文、八股程式的局限,强调文章是城时文、八股程式的局限,强调文章是“载道之器载道之器”,指出文章不,指出文章不应拘泥于章法,墨守成规。他的政论对报
17、章文体的发展和政论文风应拘泥于章法,墨守成规。他的政论对报章文体的发展和政论文风的改观都起到了开拓和奠基的作用的改观都起到了开拓和奠基的作用 王韬发表在王韬发表在循环日报循环日报的政论,短小精悍,每篇千字左右,切的政论,短小精悍,每篇千字左右,切中时弊,被认为是中国新闻界政论体的创造人。中时弊,被认为是中国新闻界政论体的创造人。18751875年王韬发表了年王韬发表了著名的著名的变法自强上变法自强上、变法自强中变法自强中、变法自强下变法自强下三篇政三篇政论,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论,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变法变法”的口号,比郑观应的口号,比郑观应盛世危言盛世危言早早1818年,比康有为、梁启超变
18、法维新早年,比康有为、梁启超变法维新早2323年。年。王韬对新闻评论的历史贡献:王韬对新闻评论的历史贡献:1 1)论述了报纸的目的与意义论述了报纸的目的与意义:办报立言;办报立言;2 2)叙述了报纸的作用与功能叙述了报纸的作用与功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内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内情外达,外情内达情外达,外情内达”;3 3)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4 4)论述了报纸的文风论述了报纸的文风:直抒胸臆;直抒胸臆;5 5)论述了对报纸编辑人员的要求。论述了对报纸编辑人员的要求。王韬的新闻评论是我国新闻评论从政论到真王韬的新闻评论是我国新闻评论从政论到真正的新闻评论发展过程中的一
19、个重要环节。正的新闻评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1883 1883年,王韬将其部分报刊政论汇编成年,王韬将其部分报刊政论汇编成弢园文录外编弢园文录外编出出版,成为我国第一本版,成为我国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报刊政论文集。在该书的序言中,王韬阐明。在该书的序言中,王韬阐明了他的政论写作原则:了他的政论写作原则:“文章所贵,在乎记事述情,自抒胸臆,文章所贵,在乎记事述情,自抒胸臆,俾人人知其命意之所在,斯即佳文。至其工拙,抑末也。俾人人知其命意之所在,斯即佳文。至其工拙,抑末也。”这种这种重视思想内容而不拘泥于形式的政论写作的原则,对后来时务文重视思想内容而不拘泥于形式的政论写作的原则,对后来时务文
20、体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体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评价:评价:、从政论向评论的演变、从政论向评论的演变(1894-1914(1894-1914年年)背景:背景:18941894年年,甲午中日之战以清军惨败而告结束后甲午中日之战以清军惨败而告结束后,我我国社会开始处于大动荡、大变化时期国社会开始处于大动荡、大变化时期,新闻文体尤其是新闻文体尤其是报刊评论报刊评论,也开始进入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也开始进入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面临严重的外患面临严重的外患,我国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有了进我国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改良派的首领们都感到有必要组织政治一步的发展。改良派的首领们都感到有
21、必要组织政治团体团体,并通过创办报纸来宣传主张并通过创办报纸来宣传主张,号召大众。号召大众。1、梁启超的政论、时评、梁启超的政论、时评梁启超是继王韬之后中国近代报刊史上梁启超是继王韬之后中国近代报刊史上最有影响的政论家。作为资产阶级改良最有影响的政论家。作为资产阶级改良派主要的报刊活动家,在他担任派主要的报刊活动家,在他担任时务时务报报总主笔期间撰写的政论曾风靡一时总主笔期间撰写的政论曾风靡一时,以,以时务报时务报政论为代表的报章文体政论为代表的报章文体,成为独树一帜的,成为独树一帜的“时务文体时务文体”。梁启超于梁启超于18981898年创办年创办清议报清议报,开设,开设了了国闻短论国闻短论
22、专栏,所刊言论具有较专栏,所刊言论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为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为时事短评时事短评及及时时评评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时务报时务报:当时发行量最高,影响最大的国人报刊:当时发行量最高,影响最大的国人报刊 梁启超梁启超“时务文体时务文体”梁启超的文章风格,世称梁启超的文章风格,世称“新文体新文体”。这种带有。这种带有“策士文学策士文学”风风格的格的“新文体新文体”,成为五四以前最受欢迎、模仿者最多的文体,而且,成为五四以前最受欢迎、模仿者最多的文体,而且至今仍然值得学习和研究。至今仍然值得学习和研究。“新文体新文体”起于王韬,发展于梁启超的起于王韬,发展于梁启超的时
23、务报时务报,成于,成于新民丛新民丛报报。特色:特色:“纵笔所至,略不检束纵笔所至,略不检束”;“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条理清晰,笔锋常带感情条理清晰,笔锋常带感情”2 2、时报时报与时评:与时评:时报时报首倡的首倡的“时评时评”给新闻评论注入了新的生机,是新闻给新闻评论注入了新的生机,是新闻评论演进为独立新闻体裁的重要标志。评论演进为独立新闻体裁的重要标志。与政论相比,时评更注意新闻性,特别是时效性,因此更接与政论相比,时评更注意新闻性,特别是时效性,因此更接近于今天的新闻评论。近于今天的新闻评论。3、革命派与、革命派与“竖三民竖三
24、民”竖三民:竖三民:民呼日报民呼日报 民吁日报民吁日报 民立报民立报4 4、评价、评价 这一阶段,报纸的影响力主要决定于报纸的受欢迎程度,评论的问题涉及军事、经济、政治、外交各个领域,是我国报刊言论从政论向新闻评论演变的重要时期。从此,新闻评论成为报纸的四大部件(新闻、言论、副刊、广告)之一。三、中国新闻评论的成熟与完备三、中国新闻评论的成熟与完备报刊新闻评论时期报刊新闻评论时期报刊新闻评论时期报刊新闻评论时期 背景:背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民主革命运动的不断深入,随之出现了我国最早的一批无产阶级报刊,新闻评论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的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毛泽
25、东、瞿秋白等先后主编各种革命刊物,撰写大量言论,成为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著名政论家。从此,我国报刊及其言论揭开了新的一页。1)报刊评论的舆论引导作用不断加强)报刊评论的舆论引导作用不断加强 运用报刊评论的形式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介绍十月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 2)报刊评论的体裁样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报刊评论的体裁样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出现了专论、代论、来论、外论等各类评论形式,杂文、述评等逐渐成为常用的报刊评论文体 3)报刊评论出现通俗化趋势)报刊评论出现通俗化趋势 报刊评论开始使用白话文在语言和表述方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五四运动前后报刊评论的变化、五四运动前后报刊评论的变化 陈独秀的政论陈
26、独秀的政论: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李大钊的时事短论李大钊的时事短论:最危险的东西 鲁迅的杂文鲁迅的杂文:电的利弊 邹韬奋的小言论邹韬奋的小言论:肉麻的模仿张季鸾的社评张季鸾的社评:最低调的和战论 毛泽东的社论毛泽东的社论: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代表性评论家及作品代表性评论家及作品 李大钊李大钊战后之世界潮流战后之世界潮流是我国报刊上出现最早的若干篇运用无产阶是我国报刊上出现最早的若干篇运用无产阶级世界观分析时事的政论,且用白话文写作,标志我国报刊评论级世界观分析时事的政论,且用白话文写作,标志我国报刊评论开始了新纪元。开始了新纪元。邹韬奋邹韬奋张季鸾张季鸾 新中国建立后,是党和人民报刊宣传社会主义革命
27、和建设的新中国建立后,是党和人民报刊宣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言论时期。言论时期。这个时期的新闻评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具体阶段:这个时期的新闻评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具体阶段:第一阶段,全面恢复和开始建设时期(第一阶段,全面恢复和开始建设时期(19491957););第二阶段,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第二阶段,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19571978););第三阶段,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第三阶段,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史发展的新时期(1978年至今)。年至今)。2、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闻评论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闻评论的发展 评论特点:评论特点:评论的内
28、容上,经济评论的比重明显增加评论的内容上,经济评论的比重明显增加 评论的议论方式上,解释型、阐述型、引导型评论明显增多评论的议论方式上,解释型、阐述型、引导型评论明显增多 形成了三类:以宣传政策的解释性评论;形成了三类:以宣传政策的解释性评论;以组织工作的工作评论;以组织工作的工作评论;纠正工作中错误的批评性评论纠正工作中错误的批评性评论 评价:评价:积极意义:有力统一了思想积极意义:有力统一了思想 负面影响:民间的声音在媒体上消失了负面影响:民间的声音在媒体上消失了 19571957年到年到19601960年的坎坷时期年的坎坷时期 反右时期的报刊评论“大跃进”时期的报刊评论 19601960
29、年至年至19651965年的调整时期年的调整时期 党报评论出现短暂好转,从空想回到现实,说教腔减少邓拓等人的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 19661966年至年至19761976年的灾难时期年的灾难时期 “两报一刊”社论的误导“大批判”时期的“大批判”评论“帮八股”文风的盛行(2)阶级斗争为纲时期()阶级斗争为纲时期(1957-1977)(3 3)经济建设为中心时期()经济建设为中心时期(1978-1978-至今)至今)特点:特点:实事求是的传统恢复了;注重从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选题;评论品种增加,个人署名评论有了长足发展;经济评论引起普遍重视;由群众直接参与的较为形象、通俗、可视可听的广播和电视评论出
30、台,形成印刷与电子媒介评论协同并存而互相竞争的可以局面。四、中国新闻评论的扩展四、中国新闻评论的扩展 多媒体发展时期多媒体发展时期 评论题材的扩展 评论体裁的丰富 评论比重的增加 公众参与程度的提高 报刊言论版的出现、报刊评论的丰富与发展、报刊评论的丰富与发展、广播电视评论的兴起与成熟、广播电视评论的兴起与成熟广播电视评论时效性的提高 广播电视评论独特类型的形成 广播电视评论手段的创新 广播电视评论影响的扩大 锵锵三人行锵锵三人行 3、网络言论的出现、网络言论的出现对传统新闻评论特征的冲击 对传统新闻评论功能的延伸 对传统新闻评论体裁的补充 微博评论:微博评论:人民日报:人民日报:【你好,明天
31、】激昂的呐喊,严正的抗议,传递寸土片石、在所必争的中国意志。然而,当爱国成了暴戾的通行证,当复杂诉求搅浑民族义愤,国人也当警醒:保钓就是保钓,爱国就是爱国,无需理由也不容绑架。同胞们,请回到正义的原点,呵护爱国的纯粹。文明中国、法治中国,这才是中华民族最大的底气。安。王郁松:王郁松: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再一次成为现实考验:1、有血性,还要有理性;2、有行动,还要有秩序;3、有民族气节,还要有世界眼光;4、有观察,还要有思考;5、有爱国心,还要有报国行。所以,爱国应是三个“不可分离”:爱国与爱同胞不可分离、爱国与守法不可分离、爱国与遵守公序良俗不可分离。中国维和警察中国维和警察:#也谈保钓#一要
32、充分保护爱国热情。民众爱国热情弥足珍贵,犹如黑暗中的灯塔激发前行斗志,应保护爱国之情合理表达权利。二要坚决捍卫法律底线。对打砸抢烧等犯罪行为,必须及时制止,依法处理。爱国不是施暴的理由和情绪失控的发泄,应是内心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乃当前现实考验。广州公安:广州公安:爱国情怀需要释放和表达,对同胞们的爱国情怀我们表示理解和支持,同时呼吁大家表达爱国诉求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保持理性、平和、有序,莫让非理性的行为扭曲爱国情怀。请大家表达完诉求后,不滞留、不聚集,尽快散离现场,不得影响广州的交通和社会治安秩序。对造成危害的,广州警方将坚决依法查处。五、评论发展史的启示五、评论发展史
33、的启示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历程的启示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历程的启示 伴随着传播媒介、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的变革与发展,新闻评论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外延越来越扩大。它由古代论说文发端,历经政论、时评、新闻评论等各个阶段,逐渐演变为纵贯古今、跨多种媒介的传播传播系统系统,成为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不可或缺的一大类传播手段一大类传播手段第二节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一、融合化趋势一、融合化趋势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不同媒介间评论样式的相互借鉴与融合 同一媒介不同评论体裁、样式间的穿插与融合 二、个性化趋势二、个性化趋势 评论栏目的个性化 评论文章(
34、或节目)的个性化 评论员(或主持人)的个性化三、开放化趋势三、开放化趋势 选题范围的开放性 选题方式的开放性 议论方式的开放性 结论方式的开放性四、专业化趋势四、专业化趋势评论内容与范围的专业化 评论主体的专业化 评论方式的专业化应更关注汇率和外储政策应更关注汇率和外储政策 由于美国主权债评级下降导致的金融市场动荡还在持续,经济学家们对于全球经济是否二次探底说法不一,可以确定的是,经济复苏进程将可能比预想的要长得多。在重新进入下一轮上升之前,世界经济将在山坳中面对更多没有阳光的日子。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中国会经历2008年那样的经济衰退吗?如果不是,中国应该怎么做?我们的答案是,中国不会重蹈20
35、08年的覆辙。大部分投行的经济学家都相信,中国经济软着陆的几率更大一些。然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可能进一步拉长,这意味着外需的提振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投资和消费将给中国经济保持相对平稳提供足够的支撑。2008年中国经济雪崩式的滑坡,根本原因仍在于国内经济在各种调控政策综合作用下动力衰竭的结果,金融危机只是经济衰退的催化剂。这一次经济基本面显然要好过2008年。这说明中国不可贸然启动所谓的新刺激政策。2008年4万亿投资拯救了经济,但也埋下了今日通胀的种子。这与当前美欧经济所面临的困局如出一辙。当初各经济体不惜采用财政和货币手段挽救经济危局,虽然短时间内经济被拉出泥潭,但经济本身的病灶却未消除,
36、比如美国仍没有找到新的经济引擎,欧债危机则更像一出多幕悲喜剧,随着大幕一次次拉开,投资者的心情起起落落,五味杂陈。而且,此次各经济体财政货币政策均少有回旋余地,这加剧了投资者对于经济前景的疑虑。五、平民化趋势五、平民化趋势 平民化是新闻评论发展的总体趋势 第三节第三节 英美等国评论发展概述英美等国评论发展概述法国:法国的政论报纸出现在大革命中。到了18世纪初叶,英国报纸开始重视评论文字,到该世纪末,即开始建立社论制度,用一定的篇幅登载新闻评论,并称之为领导文字。美国,政论报纸在独立战争时期达到顶峰。开始辟评论专栏的报纸是1800年创办的奥罗拉报,在报纸的第二版,按期刊载社论,采用我们的口吻,代
37、表报社说话。美国新闻评论文字,始盛于联邦派与共和派政争激烈之时(即1861年至1865年的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名报人普利策于1883年接办世界报时,同样十分重视评论,称评论为报纸的心脏。美国:美国:注意:注意:资产阶级报纸上的评论,其作用同我们社会主义媒体新闻评论的作用相比,是不同性质的两码事。他们的评论,尽管有的打着公正的舆论、客观的评判等旗号,而实际上它们都是从资产阶级立场出发,其中不少是用主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实用主义等观点、方法,来观察和评判世界。思考题:思考题:1、为什么中国古代的报纸出现很久而报刊言论却一直没有发展起来?2、20 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维新派之间开展了一场大论战
38、,主战场就是民报与新民丛报。这场论战的主要焦点就是要不要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的问题。请问这场论战对推动报刊政论的发展有哪些好处?加班费维权不妨秋后算账加班费维权不妨秋后算账 今年中秋、国庆是“史上最复杂休假”。人保部提醒劳动者,讨要加班费要趁早,一年后劳动仲裁就不受理了。一年举报时限,等于给资方上了一道保险,给劳方加了一道紧箍咒。大家都知道,现实的情况是资强劳弱,劳动者如在节假日后立即讨要加班费,结果可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要回了几天饭钱,丢了“长期饭票”。为了规避风险,一些拿不到加班费的劳动者不得不选择离职后举报投诉。但从加班到离职之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按照这个规定,在合同到期之前,仲裁时间就过期了。工资之所以难讨,盖因劳资双方力量失衡。上半年,沃尔玛的女员工控告其性别歧视,女性薪酬低于男性。法院实施惩罚性赔偿,从1998年开始计算,女员工累计达150万名,赔偿金额是天文数字,可能高达数十亿美元。如果有职工举报单位没发加班费,我们的法官也能判企业几百万元赔偿,看谁还敢克扣加班费!谢谢 谢谢 观观 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