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新高考2卷语文专练:文学类文本阅读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2023届高三全国新高考II卷语文点对点攻关训练 (辽宁、海南、重庆) 专题二: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个幸运的贼 莫泊桑 他们坐在巴比佐恩一家旅馆的餐厅里,老画家讲起了他的故事: 那晚,我们三个年轻人在索里尔家聚餐,最后都喝得有几分醉意了。普瓦特文头脑还比较清醒点儿,索里尔仰面朝天地躺着,讨论什么战争和皇帝的服装之类的事情,说着说着他突然一跃而起,拿出他收藏的轻骑兵制服穿在身上,然后又拿出一套掷弹兵的制服让普瓦特文穿上,普瓦特文说什么也不肯穿,但我俩硬给他套上了。我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甲胄骑士,待一切都准备停当
2、以后,索里尔大声地说:“既然我们都当了军人,就让我们喝得像军人的样子。” 我们拿出大碗,再次开宴。尽管已喝得酩酊大醉,我还是说:“静一静,我敢保证我听见了画室里有人走动的声音。” “有贼!”索里尔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唱起马赛进行曲:“拿起武器,公民们!” 然后他从墙上摘下几件武器,我得到的是一把火枪和一把长剑,普瓦特文拿着一支上着刺刀的长枪;索里尔没有找到称心的武器,抓起一把手枪插到皮带上,还握着一把大板斧,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画室的门。当我们走到画室中央的时候,索里尔说: “我是将军,你是甲胄骑士,负责切断敌人的退路。你掷弹兵,做我的护卫。” 我们查看了画室的每一个角落,足足查了有20分钟也没找到
3、任何可疑之处。普瓦特文认为应该检查碗橱。由于碗橱很深,里面很暗;我端着蜡烛过去查看,可把我吓坏了,一个人,一个活人站在里面往外看我,我马上镇定下来,忽地一下子就把柜门锁上了。然后我们退后商量对策。 我们各有各的想法:索里尔想用烟呛,普瓦特文想用饥饿制服,我是想用炸药炸。最后我们还是采纳了普瓦特文的意见。我们把酒和烟拿到画室来,坐在碗橱前,为俘虏的健康开怀畅饮。我们又饮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酒,索里尔建议把俘虏押出来瞧一瞧。 “对!”我大声附和。我们抓起武器,一起朝碗橱疯狂地冲去,索里尔端着没有上子弹的手枪冲在前面,普瓦特文和我像疯子似的叫嚷着跟在后面,打开柜门押出俘虏。那是个白发苍苍、面容憔悴、衣衫
4、褴褛的老头。我们将他捆上,放在椅子上,他没吭声。 “我们审讯这个恶棍。”索里尔厉声说。我也认为应该审讯这个家伙,普瓦特文被任命为辩护人,我被任命为执行人。最后俘虏被判处死刑。 “现在就枪毙他!”索里尔说,“不过,不能让他不做忏悔就死啊,”他又有所顾虑地加了一句, “我们去给他请一个神父来。” 我没同意,深夜不便去打扰神职人员,他们让我代为行使神父的职权,并立刻命令俘虏向我忏悔罪过。老人早已吓得魂不附体,他不知道我们是哪类暴徒,开口讲话了,声音空洞沙哑: “你们要杀死我吗?” 索里尔逼他跪下,由于心虚,他没有给俘虏施洗礼,只往他头上倒了一杯兰姆酒,然后说: “坦白你的罪过吧,不要把它带到另一个世
5、界去。” “救命啊!救命!”那老头在地板上边打滚边拼命地号叫,怕他吵醒邻居,我们塞住了他的嘴。 “来,我们把他结果了吧。”索里尔不耐烦地说。他用手枪对准老头勾动了扳机,我也勾了扳机,可惜我们俩的枪没有子弹,只听枪空响了两下,在一旁看着的普瓦特文说:“我们真有权力杀死这个人吗?” “我们不是已经判处他死刑了吗?”索里尔说。 “那倒是,不过我们没有权力枪毙一个公民,我们还是把他送到警察局去吧。” 我们同意了。那个老头不能走路,我们把他绑到一块木板上,把他抬到了警察局。局长认识我们,知道我们爱搞恶作剧,但认为闹得有点过分,笑着不让我们把在押犯抬进去。索里尔非要往里抬,局长沉下脸来,让我们不要再发傻了
6、,赶快回家去清醒一下头脑。无奈我们只好把他再抬回索里尔的家。 “我们拿他怎么办呢?”我问道。 “这个可怜的家伙一定很累了!”普瓦特文怜悯地说。 他看上去已经半死了,我也不禁来了恻隐之心,把他嘴里塞的东西掏了出来。 “喂,你感觉怎么样啊?”我问他。 “哎呀,我实在受不了。”他呻吟着。 这时索里尔的心也软了下来,给他松了绑,开始像对一个久别的老朋友一样款待起来。我们马上斟满了几碗酒,递给我们的俘虏一碗,他连让都没让,端起碗一饮而尽。我们几人觥筹交错痛饮起来。那老人真是海量,比我们三个人加在一起还能喝。天蒙蒙亮时,他站起来心平气和地说:“我得告辞了。” 我们再三挽留,但他坚持不依,我们怀着惋惜的心情
7、送他至门口,索里尔高举着蜡烛说:“你的晚年可要当心啊!”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酒后,索里尔和“我”都主动穿上军人制服,只有普瓦特文是被我们强行套上的,说明我们醉酒程度比他高。 B知道有贼,索里尔及时做了分工,准备捉贼,这主要赞扬了他疾恶如仇的美德,也体现了他的组织才能。 C贼被押出后,作者用“白发苍苍、面容憔悴、衣衫褴褛”刻画了他的肖像,透露出他困苦不堪的生存状况。 D普瓦特文“怜悯地说”,“我”掏出贼“嘴里塞的东西”,索里尔“给他松了绑”,几个人善良的本性复苏了。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敢保证我听见了画室里有人
8、走动的声音”这句话,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后面捉贼的故事。 B普瓦特文语言不多,前后说了两句话,却都影响了“我们”的行为,与开头写他“比较清醒点”相呼应。 C小说对“一个幸运的贼”(老头)着墨不多,个性也就不够鲜明,但他是小说主人公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D老头告辞,三人“再三挽留”也未能如愿,只能“惋惜”地“送他至门口”,这与前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契诃夫在谈到短篇小说创作的体会时说:“短篇小说的首要魅力是朴素和诚恳。”这篇小说的“朴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4小说情节在后面出现逆转出乎意料,其实文中已多次暗示,文中有哪些暗示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9、成各题。 逝 川 迟子建 大约是每年的九月底或者十月初吧,一种被当地人称为“泪鱼”的鱼就从逝川上游哭着下来了。 泪鱼是逝川独有的一种鱼。这种鱼被捕上来时双眼总是流出一串串珠玉般的泪珠,渔妇们这时候就赶紧把丈夫捕到的泪鱼放到硕大的木盆中,安慰它们,一遍遍祈祷般地说着:“好了,别哭了;好了,别哭了”从逝川被打捞上来的泪鱼果然就不哭了,它们在岸上的木盆中游来游去,仿佛得到了意外的温暖,心安理得了。 当晚秋的风在林间放肆地撕扯失去水分的树叶时,敏感的老渔妇吉喜就把捕捞泪鱼的工具准备好了。吉喜七十八岁了,干瘦而驼背,喜欢吃风干的浆果和蘑菇,常常自言自语。 如果你乘着小船从逝川的上游经过这个叫阿甲的小渔村
10、,想喝一碗喷香的茶,就请到吉喜家去吧。 要认识吉喜并不困难。在阿甲,你走在充满新鲜鱼腥气的土路上,突然看见一个丰腴挺拔有着高高鼻梁和鲜艳嘴唇的姑娘,她就是吉喜,年轻时的吉喜,时光倒流五十年的吉喜。她发髻高绾,明眸皓齿,夏天总是穿着曳地的灰布长裙,吃起生鱼来是那么惹人喜爱。 而现在你若想相逢吉喜,也是件很容易的事。在阿甲渔村,你看哪一个驼背的老渔妇在突然抬头的一瞬眼睛里迸射出雪亮的鱼鳞般的光芒,那个人便是吉喜,老吉喜。 雪是从凌晨五时悄然来临的。不用说,雪花来了,泪鱼也就要从逝川经过了。吉喜的木屋就面对着逝川。 吉喜醒来是被敲门声惊醒的,来人是胡会的孙子胡刀。 胡刀懊丧地连连说:“吉喜大妈,这可
11、怎么好,这小东西真不会挑日子,爱莲说感觉身体不对了,挺不过今天了,唉,泪鱼也要来了,这可怎么好,多么不是时候.” 在阿甲渔村有一种传说,泪鱼下来的时候,如果哪户没有捕到它,一无所获,那么这家的主人就会遭灾。 吉喜打发胡刀回家去烧一锅热水。她吃了个土豆,喝了碗热茶,把捕鱼工具一一归置好,关好火炉的门,戴上银灰色的头巾便出门了。 吉喜望了望逝川,她想起了胡刀的祖父胡会,他就被葬在逝川对岸的松树林中。那时的吉喜不但能捕鱼、能吃生鱼,还会刺绣、裁剪、酿酒。胡会那时常常到吉喜这儿来讨烟吃,吉喜的木屋也是胡会帮忙张罗盖起来的。那时的吉喜有个天真的想法,认定百里挑一的她会成为胡会的妻子。 胡刀的妻子挺直地躺
12、在炕上,因为阵痛而挥汗如雨。吉喜洗了洗手,询问反应有多长时间了,有什么感觉不对的地方。 胡刀家正厅的北墙上挂着胡会的一张画像。胡会歪戴着一顶黑毡帽,叼着一杆长烟袋,笑嘻嘻的,那是他年轻时的形象。时光倒回五十年。吉喜正站在屋檐前挑干草。落日掉进逝川对岸的莽莽丛林中了,吉喜这时看见胡会从逝川的上游走来。他远远蠕动的形象恍若一只蚂蚁,而渐近时则如一只笨拙的青蛙,走到近前就是一只摇着尾巴的可爱的巴儿狗了。 吉喜笑着将她体味到的类似蚂蚁、青蛙、巴儿狗的三种不同形象说与胡会。胡会也笑了,现出很满意的神态。吉喜在那个难忘的黄昏尽头想,胡会一定会娶了她的。然而胡会却娶了另一个女人做他的妻子。 产妇再一次呻吟起
13、来,吉喜用毛巾擦了擦产妇额上的汗。 产妇朝她歉意地笑了,“吉喜大妈,您去捕泪鱼吧。没有您在逝川,人们就觉得捕泪鱼没有意思了。” 吉喜说:“我去捕泪鱼,谁来给你接生?” 大约午夜十一时许,产妇再一次被阵痛包围。羊水破裂之后,吉喜终于看见了一个婴孩的脑袋像只熟透的苹果一样微微显露出来,那颗猩红的果实终于从母体垂落下来,那生动的啼哭声就像果实的甜香气一样四处弥漫。 “吉喜大妈,兴许还来得及,您快去逝川吧。”产妇疲乏地说。 吉喜听着逝川发出的那种轻微的呜咽声,不禁泪滚双颊。她再也咬不动生鱼了,那有质感的鳞片当年在她的齿间是怎样发出畅快的叫声啊。她的牙齿可怕地脱落了,牙床不再是鲜红色的,而是青紫色的,像
14、是一面旷日持久被烟熏火燎的老墙。她的头发稀疏而且斑白,极像是冬日山洞口旁的一簇孤寂的荒草。 吉喜就这么流着泪回到她的木屋,她将渔网搭在苍老的肩头,手里提着木盆,吃力地朝逝川走去。逝川的篝火玲珑剔透,许多渔妇站在盛着泪鱼的木盆前朝吉喜张望。吉喜将网下到江里,又艰难地给木盆注上水,然后呆呆地站在岸边等待泪鱼上网。她开始起第一片网,网从水面上刷刷地走过,那种轻飘飘的感觉使她的心一阵阵下沉。一条泪鱼也没捕到,是个空网。又过了一段时间,曙色已经微微呈现的时候,吉喜开始起第二片网。她小心翼翼地拉着第二片网上岸,被收上来的网都是雪白雪白的,她什么也没看见。 放完泪鱼的渔民们陆陆续续地回家了。吉喜慢慢地站起来
15、,将两片渔网拢在一起,站在空荡荡的河岸上,回身去取她的那个木盆。她艰难地靠近木盆,这时她惊讶地发现木盆的清水里竟游着十几条美丽的蓝色泪鱼!它们那么悠闲地舞蹈着,吉喜的眼泪不由得弥漫下来了。 一抹绯红的霞光出现在天际,使阿甲渔村沉浸在富有生命力的和平之中。 (有删改)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逝川”取自论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小说中意在强调韶华易逝,提醒应珍惜时光。 B“多么不是时候”展现了胡刀雪夜来访的心理,省略号意味着他对妻子的忧心和对打扰吉喜的愧疚。 C面对接生的请求,吉喜在下雪天不顾严寒,也不顾捕泪鱼祈福的习俗便出门了,体现了她的热情善良。 D吉
16、喜认为胡会像“蚂蚁、青蛙、巴儿狗”,既描写了胡会从逝川上游走近的过程,又蕴含了吉喜的爱意。 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她就是吉喜,年轻时的吉喜,时光倒流五十年的吉喜”运用复沓的手法,具有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 B第三、四段将年轻的吉喜与“干瘦而驼背”的年迈吉喜作对比,表现她内在生命力的枯萎和衰竭。 C没有捕到泪鱼的吉喜惊讶地发现木盆里有“十几条美丽的泪鱼”。卒章突转,既在意料之外又符合情理。 D小说中“逝川”和“泪鱼”作为小说的主要意象,和主人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演绎了一副动人的温情画面。 7迟子建说“逝川上的那种会流泪的泪鱼,当然是我的创造”,这个被创造的
17、泪鱼与吉喜有相通之处,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8小说在叙事时,不止一次在现实中插入吉喜的往昔。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个让人内疚的日子 裘山山 这个日子是1964年6月22日。 第一个感到内疚的人是成都军区测绘大队的一名军官,名叫杜永红。当时他正奉命带领一个作业小组,来到西藏岗巴龙中区的山野里,测量中尼边境线。 杜永红时年24岁,未婚。当然他有未婚妻,而且有了好多年了,但由于常年在野外工作,几乎没时间与未婚妻在一起,故至今未婚。他带领他的作业组在岗巴执行测绘任务已经二十多天了。岗巴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杜永红病倒了,而且患了非常可怕的肺水肿。但他不肯
18、休息,坚持上山作业,结果昏倒在山上。同小组的战友们把他抬下了山。他在帐篷里醒来,恢复知觉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内疚。他想我是个共产党员,还是个作业组长,怎么能没完成任务就倒下了呢? 于是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他一刻也没休息,就开始整理当天的资料和图纸。当他终于完成工作想要休息时,才感到自己呼吸十分困难,以至于根本无法入睡。他想,反正躺着也睡不着,不如去站岗,让能睡的同志去睡。他就走出帐篷,换下了站岗的战士。 第二天早上,也就是6月22日这天早上。杜永红看天色微亮,叫醒炊事员后他就去睡了。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坚持到早上的。 第二位内疚的,就是被替下岗来睡觉的哨兵。事后回想起来他不停地自责道:我为什么要
19、让他替我站岗呢?是的,他是组长,可他也是病人啊!是的,那天我也很累,我的身体也有气无力,可他病得更厉害啊!哨兵因为这样的自责痛哭不已。 早饭做好后,炊事员把大家叫起来吃饭,叫到杜永红时他有些犹豫了,他知道他天亮才睡下,还知道他在生病。于是他绕过了他。 吃完饭要出发了,杜永红还在睡,一个老同志说,今天咱们就别让组长上山了,让他在家歇一天吧。大家一致同意。他就嘱咐炊事员,千万不要惊醒他,让他好好睡一觉,到中午11点时再叫他起来吃饭,免得他又硬撑着上山。炊事员点头答应。 一个上午,帐篷里都静悄悄的。炊事员在准备午饭时十分小心,轻手轻脚的,生怕惊了组长的梦。他知道只要组长醒来,就会不顾一切地上山去。总
20、算到了11点,炊事员走到帐篷门口,侧耳听了听,里面一点儿声音也没有。他想组长实在是睡得太香了,他已经很久没这样睡过了。他决定让他再多睡半个小时。 到了11点半,太阳老高了,而且暖洋洋的,炊事员想,这下可以叫组长起来了,吃碗热乎乎的面条,再好好晒晒太阳。他的病一定会好起来的。 他走进去,叫他的组长,叫那个叫杜永红的人。但杜永红一动不动,他大声叫,他不动,他用力拍他,他也不动。他预感不好,掀开被子,才发觉他们的组长,他们的战友杜永红,早已僵硬。 这第三位内疚的便是炊事员。他想自己为什么要自作主张地晚叫他半小时呢,也许早叫半小时还会有救的。尽管后来医生说,杜永红的死亡时间是在早上,他还是内疚不已,他
21、想我竟让他的遗体那么孤孤单单地在帐篷里呆了一上午。我该去陪陪他的啊。 炊事员抽噎着说不出话来。组里那位老同志劝慰他说,你不要这样自责,如果怪应该怪我才是,是我叫你不要叫醒他的,是我说让他好好睡一觉的。如果我知道,我一定不会让他去睡的。哪怕我们轮流给他唱歌,哪怕我们轮流给他讲笑话,哪怕我们再让他去站岗,去工作,我们也坚决不会让他睡的。 但所有的后悔都已无济于事。杜永红毕竟永远地睡去了。老同志成了第四个内疚的人。他默默地淌着眼泪,领着组里的同志把杜永红仔细地包裹好,放在担架上,抬到岗巴他们的总部去。 抬到半路时,见一匹马卷着尘土飞奔而来。大家一看,原来是大队医生。医生一见担架就想下马抢救,但所有的
22、目光都在告诉他,已经晚了。医生扑在担架上就放声大哭,边哭边说,我来晚了,我该再快一些的!我该昨天晚上就出发的!我就知道是你!我对不起你啊! 原来,杜永红病倒后,就给大队医生写了封信,他说小组里有人病了,希望医生方便的时候过来看一下。他没说是谁病了,也没说是什么病。他知道医生很忙,进藏后生病的人太多了。医生一大早就骑马往这边赶,没想到竟在路上与他的遗体相遇了。 医生怎能不放声大哭? 讲到这里,医生已经是第五个感到内疚的人了。 但故事还没有完。杜永红牺牲的消息传到了阿里。当时在那里工作的另一个测绘小组的组长,是杜永红的好友,名叫王玉琨。从拉萨出发前,杜永红曾跟他说,他的未婚妻,最近写信来要和他分手
23、。原因很简单,她总也不能见到他,总也不能和他“谈”恋爱。杜永红有些难过,他跟王玉琨说,他想好好和他聊聊,还想给他看看他未婚妻的信,让他分析一下还有没有挽回的可能。 但他们没有谈成。出发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太多,时间实在是不够用。分别时王玉琨对杜永红说,等我们完成了这次任务,一定找机会好好聊聊。 可没等完成任务,杜永红就牺牲在了岗位上。 王玉琨说,我真是非常后悔,当时无论如何该和他谈谈的,哪怕不睡觉,不吃饭,也该和他谈谈的,让他说说心里的委屈,吐吐感情上的烦恼。我是他最好的朋友啊,可我却让他带着心事走了,他永远也没机会向人诉说了! 王玉琨讲到这里时,眼圈红了。 往事在38年之后依然折磨着他的心。
24、如今他已是年过花甲的人了,他说杜永红如果活着,也该年过花甲了。早已离开了部队的他,依然忘不了当年丈量世界屋脊的那些日子,那些艰苦而又光荣的岁月。他把它们写成了一篇日记体的报告文学,让我看。而前面这个小故事,是在他讲述中不经意提起的。但恰是这个小故事,像根针一样一下子刺进了我心里了。我知道我若不把它拔出来,心就一直会汩汩流血。 王玉琨是那个日子的第六个内疚者,也是这个故事的讲述者。 写到他,故事似乎应该结束了。但我却忽然想到,这世上还应该有一个为那天感到内疚的人,虽然她和西藏相隔遥远,虽然她对那天一无所知。她应该是第七个内疚的人,她就是杜永红当年的未婚妻。 尽管同为女人,我十分理解她无法承受的孤
25、单和寂寞,但仍是同为女人,我推断她一定会为自己在他临死前提出的分手而深感内疚。一句分手,让杜永红赴黄泉路时是那么孤单。 王玉琨告诉我,杜永红死后并没有被授予什么称号。因为在他们测绘队,因劳累艰苦而牺牲在岗位上的人很多。但我想,有这样一些为他感到内疚的人,就足以让他不死了,他永远活在他们的内疚里。而内疚,也是一种思念。 【注】1950年西藏和平解放时没有地图,120万平方公里基本是无图区(只有外国人测的局部图,很不准确)。1962年,成都军区正式成立第一测绘大队,专门负责测绘西藏地图。经过20年的努力,历经千难万险,1981年,终于完成西藏第一代完整地图。 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
26、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让人内疚的日子”是指1964年6月22日,杜永红牺牲的日子,文章以点代面,集中塑造了成都军区第一测绘大队的英雄群像。 B文中刻画了七位心存内疚的人,除了远在他方的“未婚妻”的内疚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其余几位都为杜永红的牺牲而真诚地内疚。 C王玉琨是故事的讲述者,时隔38年仍内疚于未能在好友离世前和他好好谈谈,致使好友最终带着遗憾离开人世,增加了本文的情感力量。 D杜永红牺牲后却并没有被授予什么称号,王玉琨对其原因的解释令人震撼,从中展现出测绘大队英雄群体的默默奉献和牺牲精神。 10关于文中众人心怀内疚的记叙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哨兵内疚,是他自责
27、于自己只考虑了自己的劳累于是听从了组长换岗的命令,没有体恤组长抱病的事实。 B炊事员内疚,在于他认为是自己导致组长错过了抢救的时间,内疚自己使组长死后在帐篷里孤孤单单。 C医生的内疚,在于他知道生病的人是组长,但是却没有连夜赶来,以至于错过了抢救的最后机会。 D作者认为“未婚妻”也应内疚,内疚于阴差阳错地她在杜永红牺牲之前提出了分手,使英雄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人世。 111982年,中央军委命名成都军区第一测绘大队为“丈量世界屋脊的英雄测绘大队”,杜永红正是这一英雄群体的典型代表。请谈谈文中是如何塑造杜永红这一英雄形象的。 12本文充分体现了作者裘山山作为一位女性作家的细腻、感性的特点,请对此作
28、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个长翅膀的老头 加西亚马尔克斯 雨下到第三天,佩拉约两口子在屋里打死了成堆的螃蟹。佩拉约只好穿过被雨水淹没的院子把它们扔到海里去,因为他刚刚出世的孩子发了一夜烧,他寻思都是这些螃蟹招来的晦气。中午,光线十分微弱,佩拉约扔完螃蟹回到家里,模模糊糊地看见院子当中有一个什么东西在蠕动和呻吟。他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老头儿趴在泥水里,他身上长着一对巨大的翅膀,很碍事,无论怎么挣扎都站不起来。 佩拉约被眼前可怕的情景吓坏了,赶紧跑去找他的女人埃利森达。他女人当时正把凉毛巾敷在生病孩子的头上,被佩拉约一把拉到院子中间。两个人惊愕地望着倒在地上的人。那人衣衫褴褛,
29、口中的牙齿稀稀拉拉,他那像落汤鸡似的老态龙钟的样子显得格外可怜。身上那对大兀鹫翅膀又脏,羽毛又稀疏,一动不动地摊在泥水里。他们叫来了一位能掐会算的邻居来看看他。 “他是一个天使,”她告诉他们说,“我可以肯定,他是为你们的孩子来的。只是因为这个可怜的家伙太老了,结果被雨打落在地上。” 第二天,大家都知道了佩拉约家里捉到一个活脱脱的天使。整整一下午,佩拉约拿着他那根警棍站在厨房里守着,临睡前还把他从泥水里拽出来,同母鸡一起关进铁丝编的鸡笼里。半夜,孩子醒了,烧退了,想吃东西了。于是两口子大发慈悲,决计把天使放走。但是,当他们趁着晨曦走到院子里的时候,看到左邻右舍全都聚集在鸡笼前逗天使玩儿。这帮人对
30、天使毫无敬畏之心,竟还从铁丝网往里给他扔吃的东西,仿佛他不是什么神灵,倒是马戏团里的一只动物。 这个耸人听闻的消息传开,惊动了贡萨加神父,他七点前赶到时,首先重温了一遍教义。当贡萨加神父走进鸡笼用拉丁语向他问候时,这位全然不懂人间言行的老者几乎连他那老态龙钟的眼睛也不抬一下。这证实了那东西并不懂得上帝使用的语言,也不知道问候上帝的使者。神父开始怀疑他在作假他那副可怜的模样与高贵的天使毫无共同之处。于是神父离开了鸡笼,简短地告诫好奇的人们,叫他们不要被天真蒙住了眼睛。 捉住天使的消息不胫而走,几个小时后,院子里便像熙熙攘攘的市场一般。于是埃利森达想了个好主意:把院子筑起围墙,收五分钱门票看天使。
31、 好奇的人们从老远的地方赶到这里。佩拉约和埃利森达甭提多高兴了,因为不到一个星期,家里所有的房间都堆满了钱,而等着朝圣的香客已经排得一眼望不到边了。 这时,有人在村里搞了一个巡回展出,展出的是一个由于违背父母之命而变成蜘蛛的少女。看蜘蛛的门票不仅比看天使的门票便宜,而且允许观众就她的痛苦遭遇提出任何问题,还允许颠来倒去地观察她,好让所有的人都不怀疑这桩可怕的事实的真实性。这是一只可怕的意大利狼蛛,身体有一只绵羊大小,长着一个忧伤的少女的脑袋。最叫人揪心的还不是她那离奇的外表,而是她原原本本地讲述她不幸经历时那种痛心疾首的表情。当她几乎还是一个小姑娘时,有一次她偷偷地溜出家门去参加一场舞会,当她
32、跳了一宿舞从森林里回来的时候,突然一声炸雷劈裂长空,从裂缝中迸出一道可怕的闪电将她变成了蜘蛛。当那个变成蜘蛛的少女名声大噪的时候,而佩拉约家的院子就又变得像连下三天暴雨时那么冷清,空无一人,只有螃蟹在屋里到处爬。房东两口子对此毫不惋惜。他们用收的门票钱造了一幢两层的住宅,有阳台花园,门槛修得高高的。偶尔佩拉约两口子会用克辽林消毒水清洗鸡笼或熏点卫生香,但这并不是为了恭维天使,而是为了驱除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全家蔓延的恶臭。 天使不仅熬过了那个严酷的冬天,而且随着春天的到来开始恢复了,在十二月份,他那布满阴郁的瞳仁又渐渐地变得明亮起来,翅膀上开始长出又大又硬的羽毛。 一天早上,埃利森达正在切洋葱
33、片准备午饭,似乎觉得一阵海风吹开了阳台门的插销,刮进屋里。于是她从窗口探出头去,惊讶地看到天使正展翅欲飞。他十分笨拙,结果把菜地弄得一塌糊涂,那翅膀在阳光下一阵乱扑腾,差点儿没把棚子打翻。最后总算飞了起来。在看见他颤巍巍地扇动着老兀鹫翅膀飞过最后几家的房顶后,埃利森达为自己也为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她一面切着葱头,一面盯着他,直到再也无法看见,因为这天使再也不会扰乱她的生活,而只是地平线上模模糊糊的一个小点了。 (有删改) 13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翅膀的老人是在雨下到第三天时在佩拉约家院子里被发现的,老人的到来完全出乎佩拉约的意料,夫妇二人对此感到惊愕。 B小镇居民最初对长翅膀的老人充满好奇,后来戏弄、参观,最后将他遗忘,这是他们麻木冷漠、缺乏同情心的表现。 C贡萨加神父到场后要先温习教义,认为不懂拉丁语便是“不懂上帝的语言”,这突出了作为神父的他对教会的虔诚。 D小说的故事虽然荒诞,但是给人一种真实感,这得益于文章细节之处描写逼真详尽,场景具体,情感表达真实。 14关于文中蜘蛛少女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女变成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