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修辞立其诚》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docx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文档编号:449756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修辞立其诚》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修辞立其诚》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修辞立其诚》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修辞立其诚》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修辞立其诚》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修辞立其诚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4.1修辞立其诚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曲解(q)阿世()顺风转舵(tu) B.尊崇(chng)摒弃(bn)精辟(p) C.打扰(ro)即使(j)混为一谈(hn) D.弥补(n)囚禁(jn)嗜血(sh)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辩证法辩解分辨滥用职权B.摒弃撕开赋予明目张胆 C.禀性依附汲汲名实一致D.邪恶撕拼丛生一往无前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西湖不仅是杭州的西湖,更是中

2、国的西湖、世界的西湖。 B.“我也不知道这道题怎么解?你还是去问问郭老师吧。”小明鼓励他说:“郭老师对提问的同学从来都是很耐心的。” C.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D.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就是研读世界文学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 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它走到头 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A.B.C.D

3、.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共同追求。要和谐必有诚。 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正是刘备与诸葛亮彼此坦诚相待,才使君臣关系如鱼水般和谐。可以说,离开诚谈和谐,无异于(),形式上轰轰烈烈,结果却是一无所获。不难想象,人与人之间失去了诚,交流时就会“话到嘴边留半句”;合作时就会“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做事时就会“未肯全抛一片心”。如果人与人之间关系如此,社会和谐就很难实现。 _,还是维系和谐的润滑剂。诚是和谐持续发展的保障。“开心见诚,无所隐伏”,人与人之间讲诚信可以延伸和谐之路。原本和谐的关系,不靠真诚维系,结果和谐也会丧失。蔺相如与廉颇(),和谐共处,齐心协力辅佐赵王,

4、而在蔺相如“位在廉颇之右”后两人关系产生裂痕,正是蔺相如的坦诚、大度使“将相和”的佳话()。当前,在我们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毒奶粉”“地沟油”等缺乏诚信的事件的出现,危害到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没有诚信作为保障,社会和谐很难长久维系。 _。那些表面的和谐,禁不住诚的检验,在诚的面前就会原形毕露。孙、刘联盟这个因利益建立起来的假和谐,不就在关羽被杀之后而()了吗? 要和谐必有诚。要想诚满天下,只靠教育不靠法律是不成的。对有诚信不良记录的,对违约诈骗的,就要靠制度约束,靠法律制裁,不仅使之得不到便宜,而且让其处处碰壁。 有了诚,和谐才能维系;有了诚,和谐才能经受住考验;有了诚,和谐才能长久。

5、如此,才能让“诚果”累累,才可使和谐满园。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缘木求鱼文武双全如雷贯耳烟消云散 B.缘木求鱼一文一武千古流传烟消云散 C.临渊羡鱼一文一武如雷贯耳不了了之 D.临渊羡鱼文武双全千古流传不了了之 (2).文中画框的句子可改写成:“诚是维系和谐,使和谐经受住考验、变得长久的重要手段。”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的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本报北

6、京11月16日电(记者王远)国家副主席王岐山16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六届会员大会开幕式并致辞。 王岐山代表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对会议召开表示诚挚祝贺。王岐山表示,新中国70年的辉煌成就,凝结着当代中国人民的辛勤和汗水,也凝结着中华文明的智慧和精华。中华文明推崇的“小康”“大同”“天下为公”,与今天我们为之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息息相通;中华文明推崇的“重民”“安民”等民本思想,与今天我们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脉相承;中华文明推崇的“仁义礼智信”,与今天我们倡导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乃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交相辉

7、映;中华文明推崇的“和而不同”“协和万邦”,与今天我们主张的开放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思致相因。中华文明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 7.我们生活中的表达,有人偏重“真”,有人偏重“美”,请你在“相对于真我更喜欢美的表达”与“相对于美我更喜欢真的表达”中任选一个观点,简述理由。要求:语言准确、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毋庸置疑,新的时代,人类劳动的形态已经沧海桑田,发生了许多巨大的变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檀传宝认为,在新时代历史坐标上,要用专业、创新的教育形式去切实求得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效。 “加强劳动教育

8、一定要尊重各学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学习生活的实际、社区环境的实际,大呼隆一刀切的形式主义教育不可能有任何理想的效果。”檀传宝提醒,“专设劳动教育的课程,固然是劳动教育重要着力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但是劳动教育又应该有更为广阔的加强空间。” 在他看来,语文、历史等人文社会学科,甚至数理化等自然学科都可能蕴藏着大量劳动教育的素材,各学科领域教学因而也都有因势利导、润物无声地开展劳动教育的可能性。师生互动、校园环境、课业评价、学校制度等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应当增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只有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全部教育生活,劳动教育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 檀传宝同时指出,当代社会的劳动教育乃至全部教育,都

9、只有在与全媒体、自媒体所传播的教育信息形态的激烈竞争中才能取得好成果。没有以理服人的互动模式,没有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劳动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受到教育对象的欢迎。 “既然时代不同了,教育对象已经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环境之中,劳动教育就理应不断创新形式。故探索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新形式,应当成为新时代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他强调说。 (节选自孙竞立足新时代,如何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人民网) 材料二: 近日,中央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乍一看,不免惊诧,我们不是早步入以机械化、智能化和高科技化为主要特征的21世纪了吗?提倡劳动教育,学生需要从事怎样的劳动? 我不禁想起儿

10、时的情形: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放学后,我的身份就从学生转化为家里的劳动力,放下书包就去放牛、割草、挑水、生火和做饭。学校每个月都会组织我们去十多里之外的山里摘茶叶,农忙时节去老师家里帮忙割麦、收花生这些劳动实践是我重要的农村记忆,让我了解农村的生产与生活过程,体验了劳动的艰苦与价值,理解了父母的付出与不易。 劳动是我最痛苦也是最重要的“乡愁”与童年记忆。劳动很早就赋予了我一个劳动力的身份,使我不再仅仅是一名乡下的儿童。 反观现在,在以学习成绩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应试教育模式主导下,大部分学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文化课学习上,少部分学生沉溺于电子游戏而无法自拔,还有一些学生依靠家长提供的优越物质条件坐

11、享其成。 哪怕是农村孩子,很多也不知道他们吃的各种食物是怎么来的,更说不出各种农具的准确名称。城里的孩子被封闭在知识的“象牙塔”里,终日忙于课堂学习与课外补习。大学生除了专业学习外,还忙于考驾照,参加有附加学分、奖学金倾斜的功利性社会实践,却鲜有机会与城市发生实质性关联,很少参与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不了解城市生产与运转逻辑,谈不上是城市真正的“主人”。 概言之,在现行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下,劳动被严重遗忘,学生普遍缺乏劳动锻炼与劳作实践,家长、学校和社会不重视劳动,与城市和乡村脱节,与真实的生产和生活脱节。 怎么办?回归“劳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 对于成长在乡村的学生来说,可以聘

12、请熟悉乡村的能人、掌握乡村传统技艺的工匠,担任乡村学校劳动教育导师,带领学生们参与农业生产实践,了解当地农作物的育苗、施肥、生长、成熟、收割、加工与销售等过程,系统讲述乡村濒临失传的技艺,在此基础上编写特色乡土教材,让乡村学生真正认识、了解和热爱乡村。各学校开辟乡村文化展示区,用于展示乡村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乡愁”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 城里学生可以参与城市的公共卫生与环境治理、交通疏导等项目,让他们有机会熟悉城市治理过程,理解城市治理逻辑,成为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参与者与见证人,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提升他们的公民意识,增强他们的城市认同感与归属感。 对于城市学生不了解农村生活,农村学

13、生不了解城市的情况,可利用周末或寒暑假推进城乡校际互动,开展城市和乡村学校“结对子”活动,让城里学生深度参与农村的生产与生活实践,感受传统乡村魅力,让乡村的学生体验现代都市文明,从而消弭城乡分割,加速城乡的互动与融合。 “劳动”“劳作”的本质是将学习与劳动并重,治学与做人并举,培养学生互助合作、节俭勤劳的美德,在劳作中修己善群、服务社会、健全人格,通过劳动建构人与地方的紧密关系,根植地方依恋与归属感,在体验劳动艰辛的同时感知劳动带来的快乐。 (节选自姚华松智能化时代,学生需要怎样的劳动,中国青年报) 材料三: 作为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内容之一,劳动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却往往被忽视。伴随着新一

14、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呼唤劳动教育回归的声音越来越响亮。如今,劳动教育正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但是,当下劳动教育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首先是无合作,学校劳动教育有盲区。劳动教育曾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优良传统,但今天劳动教育在学校中却被弱化了。当劳动教育一再缺位和异化,学生就只能在“纸面上”完成所谓“成长”。学校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将任务分配给每一个学生,培养的是学生“单打独斗”的劳动技能。在劳动实践中,“一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劳动时挑三拣四,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与平时劳动教育过程中注重个体技能训练而无视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不无关系。这一问题值得学校重视和改正。 其

15、次是假合作,家庭劳动教育存在误区。家庭劳动教育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但当下的家长普遍持有“学习第一”的观点,这导致劳动教育在家庭中丧失了生长的土壤。尽管学校积极提倡劳动教育,但仍不免出现在家庭中“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假合作现象。很多家长将学校布置的劳动作业当成不必要的任务,甚至为孩子代劳。这样的假劳动、假合作是家庭劳动教育应该避免的。 最后是功利心,这是学生劳动实践的雷区。在小学低年级,学校会用多种形式的奖励来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如发小红花、校园币,贴花等。家庭中,家长则会对各项劳动明码标价,如:扫地2元,洗碗3元而这种方式有可能将学生的劳动动机始终限制在外部层面,难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劳动

16、本身的乐趣。劳动不仅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更是目的本身。因此,劳动教育的重心应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避免在动机误区中越走越远。 (节选自李向劳动教育的问题、价值及实现路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檀传宝教授认为,劳动教育的实施不仅要注意挖掘学科内涵,还应该把劳动教育融入全部教育生活。 B.要想在与全媒体、自媒体所传播的教育信息形态的竞争中取得好成果,就要增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 C.只要“劳动”回归并加强教育,那种与城市和乡村脱节,与真实的生产和生活脱节的现象就能消失。 D.当前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的缺位、弱化和异化是导致劳动教育在家庭中丧失生长的土

17、壤的根本原因。 (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檀传宝教授看来,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以及以理服人的互动模式可促使受教育者喜欢上劳动教育。 B.在姚华松看来,不论是“乡愁”的根植还是城市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增强,都可通过实施劳动教育来实现。 C.不论是用小红花等来激励劳动的行为,还是用明码标价的方式鼓励劳动的行为,都会将学生的劳动动机始终限制在外部层面。 D.劳动教育的重心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不要陷入动机误区。 (3).下列说法中,不能用来解决材料三所提出的问题的一项是() A.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需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把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合作精神等纳入

18、他们思想体系的建设之中。 B.劳动教育有一个整体的框架,其核心是劳动的价值观。无论是实施者还是接受者,只有认可劳动的价值,才可能从根本上落实。 C.学习是劳动,是充满了思想的劳动,使求学的兴趣依赖于严肃的思想,而不是依赖于任何不合乎实际的表面文章。 D.劳动教育以实践品质的培养为核心,学校应创设多样立体的学习空间,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5).请从学校、家长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劳动教育的落实提出合理的建议。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1).B (2).原文句式整齐,每句“有了诚”

19、单独成句,构成排比,有突出强调的作用,且气势更强;原文的表述和后文的“如此”语意衔接更连贯。 (3).诚不仅是建立和谐的基石;诚还能检验和谐的真伪 解析:(1).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临渊羡鱼: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结合“离开诚谈和谐”分析,应用“缘木求鱼”。一文一武:指两个人,一个是文人,一个是习武的。文武双全:文才与武才两者兼备。一般指一个人。结合“蔺相如与廉颇”分析,应用“一文一武”。千古流传:永远流传于后世。如雷贯耳: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语境说的是正是蔺相如的坦诚、大度,使“将相和”的佳话永传后世,应用“千古流传”。烟消云散:形容

20、事物消失净尽。不了了之:该办的事情没有办完,放在一边不去管它,就算完事。语境说的是假和谐在关羽被杀之后消失净尽,应用“烟消云散”。 (2).此类试题一般从修辞的角度和词语运用的角度等方面来分析。如修辞上,可结合具体修辞的表达效果进行分析;词语运用上,可以主要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或一些带感情的词语,体会句子的含意。本题原文连用三个“有了诚”,构成排比,且“有了诚”单独成句,使句式整齐,气势更强,强调了“诚”对和谐的巨大作用;从表意角度看,若改为“诚是的重要手段”和后文的“如此”衔接不够连贯。 (3).处,根据后文“还是维系和谐的润滑剂”可知,此处应填写对上文的总结句,并尽量使用修辞,可填“诚不

21、仅是建立和谐的基石”之类的内容。处,结合上文的段落结构可知,此处应填该段的总领句,根据后文内容可知,应填“诚还能检验和谐的真伪”之类的内容。 6.答案: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致辞中强调“中华文明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 解析:本题属于新闻报道,根据新闻报道的内容,找出报道对象、新闻事件以及影响等关键信息,加以概括即可。由第一段内容可知,本则新闻报道的是“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并致辞”,由第二段内容可知,王岐山在致辞中强调“中华文明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综合以上两点即可得出答案。 7.答案:观

22、点一:相对于美我更喜欢真的表达。 理由:古语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世上从来不缺乏虚伪的花言巧语,缺乏的是真诚的金玉良言。“真”是本,“美”是末,只有表达“真”了,“美”才会有意义;再“美”的表达缺乏“真”的前提,都不过是镜花水月。 观点二:相对于真我更喜欢美的表达。 理由:古语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对于表达来说,“真”固然很重要,但没有艺术的修饰,没有美感,就会像顽石璞玉,终会湮没无闻。“真”是表达的基础,但“美”是表达的更高追求,我们追求“真”,更应追求“美”。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时,应该先明确观点,再结合现实陈述理由,注意理由要充分。题中还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可以运用引用、比

23、喻、对比、排比等手法。 8.答案:(1).A;(2).C;(3).C (4).材料二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述。引论部分,从疑问与自身的劳动经历切入,既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又显得生动有趣。在回归“劳动”的策略上,又能采用辩证分析以及举例的论证方法,把道理阐释得严谨而有说服力。 (5).学校角度:努力取得社会的支持,综合利用自身场所与条件动员学生广泛参与劳动。家长的角度:亲自示范并鼓励孩子尝试劳动,令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生角度:增强自身的劳动意识,积极参加劳动实践。 解析:(1).B项,由材料一中的“师生互动、校园环境、课业评价、学校制度等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应当增强劳

24、动教育的自觉性”“当代社会的劳动教育乃至全部教育,都只有在与全媒体、自媒体所传播的教育信息形态的激烈竞争中才能取得好成果”,可知“增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和“在与全媒体、自媒体所传播的教育信息形态的竞争中取得好成果”之间不存在条件关系。C项,表述过于绝对,材料二中说的是“回归劳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D项,材料三中,作者列举了当下劳动教育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这三方面为并列关系,不能说劳动教育在家庭中丧失生长的土壤是学校劳动教育的缺失造成的。 (2).“都会将学生的劳动动机始终限制在外部层面”说法绝对,材料三说的是“这种方式有可能将学生的劳动动机始终限制在外部层面,难以让学生真正体会

25、劳动本身的乐趣”。 (3).A、B、D三项都能从劳动教育的问题上谈做法,并且能够从劳动价值的观念以及“小事”“细节”与“实践”等角度强化劳动教育的落实,但是C项强调的是学习也是一种劳动,不能够直接解决材料三中所提出的问题。 (4).题干问的是在论证上的特点,那么可从观点的提出、论证的方法、论证的结构等角度作答。对于材料二来说,文本提出观点的部分,先以疑问开始,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接着又重点结合自身的经历生动阐释,给人一种娓娓道来之感;而行文的后半部分重点给出了落实“劳动教育”的策略,采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给人一种无懈可击之感。而总体来说,材料二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 (5).作答本题时,可从材料三中所涉及的几个“问题”入手,材料三中的“无合作”“假合作”与“功利心”等问题,涉及学校、家长与学生自身,然后结合前两则材料和生活实际综合思考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其他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修辞立其诚》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docx)为本站会员(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