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节选)》名师出题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docx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文档编号:449759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骚(节选)》名师出题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离骚(节选)》名师出题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离骚(节选)》名师出题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离骚(节选)》名师出题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离骚(节选)》名师出题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离骚(节选)名师出题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第一课离骚 【典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修姱(ku)谇(zh)谣琢(zhu)揽茝(chi) B.溘死(k)侘傺(chch)鸷鸟(zh)方枘(ru) C.芰荷(zh)缅规矩(min)攘诟(rng)孟陬(zu) D.方圜(hun)杂糅(ru)岌岌(j)兰皋(go) 2.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不抚壮而弃秽兮(循,握持)肇锡余以嘉名(始) B.朝搴阰之木兰兮(拔取)皇览揆余初度兮(时节) C、扈江离与辟芷兮(披)纫秋兰以为佩(联缀) D、何不改此度(法度)惟草木之零落兮 3.对下列加词语的解释全都有误的一项是(

2、) 赛朝谇而夕替替废弃,贬斥 谣琢谓余以善淫谣谣言 宁溘死以流亡兮溘突然,忽然 忍尤而攘诟攘排斥 延伫乎吾将反延伸长,延长 回朕车以复路兮朕皇帝的自称 进不入以离尤兮进到朝廷做官 苟余情其信芳苟苟且 A. B. C. D.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帝高阳之苗裔兮句读不之知,惑之不解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A.B.C.D.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背绳墨以追曲兮回朕车以复路兮固时俗之工巧兮固前圣之所厚 A.两个“以”相同,两个“固”也相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固”不同。 C.两个“以”不同,两个“固”相同。 D.两个“以

3、”不同,两个“固”也不同。 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C.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D.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教材知识链接 1.作者作品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是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因出身贵族,又“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曾任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

4、国的统一大业,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民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的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他遭到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的郢都,屈原悲愤不已,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属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体”,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远游卜居渔父等。其作品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报国为民的热情,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 2.文题解读 离骚是楚辞中的经典作品,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在文学史上,人们常将“风”“骚”并称,“风”和“

5、骚”分别指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两者是在诗经和楚辞的影响下发展形成的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的源头。 诗题“离骚”,从西汉司马迁以来就有不同的解说。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指出“离骚”者,犹离忧也,认为“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班固进而解释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班固认为离骚是屈原抒写自己遭受忧患的诗篇。王逸则说“离,别也;骚,愁也。”王逸把“离骚”释为“离别之忧愁”。近世有些学者认为,“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地古乐曲名。 3.背景探寻 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后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

6、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集团的局限,触犯了他们的利益。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于是,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和缠绵悱侧的情绪。 4.知识链接 骚体诗 骚体诗源于战国时楚国,由屈原创立,是一种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诗体。因其中屈原的离骚影响最大,后世称这种诗体为“骚体”或“楚辞体”称这种诗体的诗歌为“骚体诗”,历代文士多有仿作。西汉末刘向编辑的楚辞中收录了大量战国及西汉人的骚体诗作。 骚体诗在形式上打

7、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意味和浪漫色彩 浪漫主义 一种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思潮。其基本特征是理想主义精神,即靠描绘理想的生活图景来表达人们的理想、愿望及对现实的态度,如桃花源记;以假想的逻辑再造生活,它在描写人物、情节、环境时,不拘泥于生活的本来样子,而是靠大胆的想象、合理的夸张,创造一个虚拟的艺术世界,其中充满奇人、奇事、奇物、奇境,如西游记;思想感情外露,在作品中作家常常跳出来直接表露情感。 5.主旨点睛 本诗主要叙述诗人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周围众人的猜疑和造谣

8、中伤,以致遭到贬黜。诗人一方面表明自己决不就此退缩,不和蝇营狗荷的小人同流合污,另一方面表明自已要隐退,会更加努力地培养自己的美好德行。 6.课内重点1 诗中描写花草的用意是什么? 诗中描写花草的诗句有“既替余以蕙镶兮,又申之以揽茝”“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些诗句交代了诗人自己被疏离、被贬黜的原因及被疏离、被贬黜后的行为。显然,诗人用芳香瑰丽的香蕙白芷比喻自己品德的崇高美好;在被疏离、被贬黜后的恶劣处境中,诗人仍让自己的马缓行在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疾驰到长着椒树的山冈,依旧以荷花、荷叶为衣裳,表现了无论“进”还是“退”,都坚持清白的操守和报国的理想

9、始终不变,九死未悔。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葸”“茝”“兰”“椒”“芰荷”“芙蓉”等作比,意象华美,使人不只感受到花草的色和香,更能被一种深远的意境吸引,这些生长在水边荒地的幽花香草把人们引到奇丽的幻想境界。诗人用它们来象征自己高洁的品格, 这就写出了诗人高大、芳洁的动人形象。 7.课内重点 怎样理解本文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歌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正道直行、献身理想的爱国诗形象。 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特征。“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关注民生

10、,力主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们的追逐私利;第三,义无反顾,卓绝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8.文本特色 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它想象瑰丽奇特,运用比喻、对偶、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 (1)运用了大量比喻、象征的手法。 如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逐谓余以善淫。(“灵修”,神仙,喻指怀王。“众女”喻指许多小人。“蛾眉”喻指高尚德行)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绳墨”喻指准绳、准则)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

11、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鸷鸟”“不群”,“方圜”不能相合,比喻君子不能与小人同流合污)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制芰荷”“集芙蓉”比喻诗人要保持芳洁与美好) (2)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富有节奏感。 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又由两个“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韵美。所以“兮”字具有特别强烈的咏叹感情色彩以及构成诗歌节奏的作用。同

12、时,“兮”字句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反映了荆楚民族的自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怨愤激情绪。因此“兮”在句中起到了其他虚词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从而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味。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怨灵修之浩荡兮 B.伏清白以死直兮 C.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D.固时俗之工巧兮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朕皇考曰伯庸 B.春与秋其代序 C.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D.恐美人之迟暮 3.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长余佩之陆离”中的“长”相同的一句是() A.哀民生之多艰 B.伏清白以死直兮 C.步余马于兰皋兮 D.长太息以掩涕兮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

13、,选出下列句子中不同类的一项() A.名余曰正则兮 B.字余曰灵均 C.夕揽洲之宿莽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5.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又重之以修能 B.肇锡余以嘉名 C.恐年岁之不吾与 D.忽奔走以先后兮 6.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诗人称自己与楚王同姓同宗,目的不仅在于 表明他有高贵的血统和身世,而且也表明他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B.“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诗人感叹时光匆匆流逝,并表达了自己的 忧心,即时光如流水逝去,而自己却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 C.“不抚

14、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这是诗人对楚王发出的警告。他警告楚王应该 把握年岁壮盛的时机,丢弃秽恶的行径,改变不善的法度。可见,屈原的言行过于放 肆。 D.“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诗人想象驾着骏马奔向远方,为楚王引路。诗人崇仰真理,有着高尚的人格,所以他当仁不让地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 7.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 B.楚辞是刘向于西汉末年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的,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C.“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为“辞”“辞

15、赋”“骚”等。 D.离骚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屈原创作。屈原另有九歌九章天问等。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写时间更替很快的句子是“_,_”。这些句子都表明了诗人自己非常焦虑,担心时光如流水逝去,却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 (2)在离骚中,写屈原看到时光易逝,担心国君易老、昏聩误国、保守落后(诗人感叹岁月无情,来日无多的比喻)的句子是:_,_。 (3)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崇仰真理,当仁不让,有强烈的道德觉醒意识(诗人当仁不让,自荐充当楚国政治的引路人)的句子是:_,_! (4)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

16、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 。” (5)“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在屈原的作品中十分突出,如文中“,。”两句就表现了诗人借鲜花香草修养自己的品性。 (6)(新课标全国卷I)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9.将下面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说说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译文,。 (2)宁溢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译文,。 思想感情。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

17、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对下列四句中加点的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

18、项是() 方正之不容也人穷则反本其辞微举类迩而见义远 A.方方正正贫穷微小表现 B.品行端正处境窘迫含蓄表现 C.又方又正处境窘迫微妙看见 D.品行端正贫穷含蓄看见 2.“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此句中“之”指的是() A.国风与小雅的艺术特色。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好色而不淫,怨诽而不乱。 D.盖自怨生也。 3.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他自己疏远污泥浊水,像蝉一样从肮脏的环境中爬出来。 B.他自己远离污泥浊水,从混浊肮脏的环境中像蝉蜕壳一样摆脱出来。 C.他自己远离污泥浊水,像蝉一样从肮脏的环境中爬出来。 D.他自己疏远并洗掉污泥浊水,从混浊肮脏的

19、环境中像蝉蜕壳一样摆脱出来。 4.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高度赞扬了屈原离骚的思想艺术成就,指出屈原的高尚品德及其作品可与日月争光。 B.这段文字借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重点介绍了其创作的原因、目的、内容、风格和思想基础。 C.这段文字是作者与屈原在情感上的共鸣,是对屈原作品的称赞,是对污浊社会的抨击。 D.这段文字主要高度评价了屈原可与日月争光的品行与志向。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译文 (2)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译文 (二)阅读屈原的涉江,完成下面小题。 涉江(节选)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

20、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 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6.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采用夸张的手法构造了一个虚构的境界,塑造了一个奇伟的形象,同时在写景抒情 上也达到了完美的和谐。 B.本段交代了屈原涉江的原因,即“世溷浊”而“莫余知”的楚国的现实。 C.“重华”即古代的明君舜,该句表现了屈原“贤臣择主而事”的思想,并反衬出现实中 楚怀王的昏庸。 D.“登昆仑兮食玉英”承接上文的披奇服、驾青虬、结重华、游瑶圃等,不仅为我们

21、塑造 了一个崇高的艺术形象,而且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 7.诗人细致地描写他的奇特服饰“带长铗”“冠切云”“被明月”“佩宝璐”,其作用是 什么? (三)语言运用 8.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给“端午节”下定义。(不超过35个字)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 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夏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都认为源于纪念投汨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的爱国诗人屈 原。 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渡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代表 队参加。 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箬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端午节是:。 9.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吟诵出“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不断探索。 材料:视死如归舍弃小我心忧天下 林则徐范仲淹谭嗣同 岂因祸福避趋之先天下之忧而忧我自横刀向天笑 后天下之乐而乐去留肝胆两昆仑苟利国家生死以 答: 1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哀怨;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少一些灰暗的点染;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激昂的欢唱,少一些悲观的咏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其他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离骚(节选)》名师出题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docx)为本站会员(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