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拓展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docx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文档编号:449779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蜀相》拓展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蜀相》拓展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蜀相》拓展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蜀相》拓展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蜀相》拓展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蜀相拓展练习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第05课蜀相 【基础知识】 1.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A.律诗B.绝句C.古体诗D.曲子词 2.从题材上看,本作品属于() A.写景诗B.怀古诗C.哲理诗D.闲适诗 3.这首诗共有几个字押韵() 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 4.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2分) A.慷慨激昂B.沉郁顿挫C.恬淡自然D.刚劲凝练 5.以下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颔联写祠堂的荒凉空寂,看似写吊古情怀,实际也是诗人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B颈联写诸葛亮的一生功业,赞颂其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具有非凡的概括力。 C尾联的英雄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雄心、追

2、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 6对这首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蜀相是一首咏史诗,“蜀相”即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B“自春色”、“空好音”的“自”与“空”可以互训,即“自”可以解释为“空”,“空”可以解释为“自”。 C“天下计”即隆中对中所说天下大计,“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佐刘备开创基业及辅佐刘禅守业治国。 D“长使英雄泪满襟”,指作者杜甫常常为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而垂泪。 7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前四句写丞相祠堂,后四句写丞相本人,但对祠堂的描写已暗含丞相本人。 B“何处寻”的“

3、寻”字,饱含着诗人对诸葛亮无限追慕的心情。心思其人,才要寻其庙。 C“三顾频烦天下计”,写刘备对经常依赖诸葛亮的计策来谋取天下感到很内疚。 D蜀相写于公元760年,杜甫写此诗与当时的“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有关。 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一问一答,点出祠堂所在,“森森”形容柏树茂盛繁密,展现它柏树伟岸、质朴特征,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形象。 B颔联“自”和“空”两字是全诗的诗眼,用得极为传神,诗人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通过景物传达诗人内心淡然宁静。 C颈联将读者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代,在广阔历史背景下,刻画一位济世扶危贤相形象,寄托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憧憬。 D尾联咏叹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

4、未成的不幸,使他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暗含诗人感时忧国的情怀和以身许国的抱负。 【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堂成 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注)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底来到成都,第二年春末,草堂落成。此诗便是那时所作。桤林:桤木林。桤,桤木,一种落叶乔木。扬雄宅、解嘲:扬雄,西汉文学家、学者,蜀郡成都人。扬雄宅又名草玄堂。扬雄埋头撰写太玄,有人嘲笑扬雄只知写太玄,但没有任何禄位。扬雄写解嘲剖白心迹。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5、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草堂的环境背景:背向城郭,邻近江水,坐落在沿江大路的高地上。 B三、四两句写草堂自身景色,桤林茂密,风吹树叶,露水滴树梢。生机勃勃,意境开阔。 C乌飞燕语,景语皆情语,诗人以他自己的心情,来体会禽鸟的动态,似乎禽鸟也与诗人同感。 D全诗从草堂营成说起,最后仍然回到草堂结束。“堂”“宅”呼应,关合之妙,不见痕迹。 2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上 杜甫 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 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 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 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 注这首诗为杜甫五十五岁滞留夔州时所作。据战园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

6、“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了时令,突出风雨妻冷,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荆楚”二字暗含飘零之意。 B颔联“永夜”表明了深秋时节白天、黑夜的时长变化,“揽貂裘”则表现了天气的寒冷。 C“频看镜”“独倚楼”等细节描写生动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年事巳高,却功业未成的无奈。 D时局危急的背景下,诗人年老体衰,漂泊江上,但报效国家的信念却没有因此而改变。 4“高风下木叶”一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庸诗,完成后面小题目。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

7、闻。 (注释)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曾因平叛立过功,居功自傲,骄恣不法。 5这首诗写音乐极富特色,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6清代杨伦评价此诗主旨为“似谀似讽”,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杨伦评价的理解。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曾经在成都最为大众化的茶馆,也有百姓自发地写诗的热情。有好事者将自己写好的诗拿到茶馆里张贴,第二天再去一看,应对者已经如云。和诗者,在茶馆里彼此打擂台。茶客们,则在观看中肆意地评点优劣。诗让人们_,再没有哪里可以找到如成都茶馆里这样对诗的热闹场景了,想象那劲头赶得上红楼梦大观园里的赛诗会吧。 一座平民化的城市,才能够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让诗和自

8、己_。而一座有诗的传统的城市,才能够花开一般,处处都可以绽放出诗来。 成都的诗的传统,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如果当年杜甫没有来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了一间草堂,那也许就_了,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飞落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它靠的不是_,而是长久岁月的积淀和打磨,才化为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如今,草堂的工部祠前还悬挂着何绍基题写的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安史之乱后,杜甫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浣花溪旁搭建一间茅草屋,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草堂,写下堂成一诗,其中一联“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道出了草堂建成时的情景和心情。以后才有了我们见到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秋水才深

9、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些“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划之痕”的诗句。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创造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也才创造了其诗歌的人民性。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悠然自得平分秋色另当别论晨钟暮鼓B自得其乐平起平坐另当别论一朝一夕 C悠然自得平起平坐另眼相看晨钟暮鼓D自得其乐平分秋色另眼相看一朝一夕 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化的底蕴,其实就是诗的传统B有底蕴的文化,其实就是诗的传统 C诗的传统,其实就是一种有底蕴的文化D诗的传统,其实就是一

10、种文化的底蕴 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创造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创造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 B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也才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 C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 D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创造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也才创造了其诗歌的人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 【片段写作】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

11、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时代。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 要求:写一个主题论证段,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200字。 【基础知识】 1、A 2、B 3、C 4、B 5、D 6、D 7、C 8、B 【拓展阅读】 一、【答案】 1B 2新居初定,景物怡人,心情宁静喜悦。“暂止飞乌”的“暂”写出草堂是歇息之地,而不是终老之乡。流露出作者的彷徨忧伤之感。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

12、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意境开阔”错误,从诗句来看,“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草堂修在桤林深处,桤林茂密,透不进强烈的阳光,草堂仿佛被漠漠轻烟笼罩着,连风吹叶子,露水滴树梢的声响都能听到。此处写到“吟风叶”“滴露梢”,这是以动衬静,故此处的意境并不是“开阔”,而是“幽静”。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情感态度的能力。开头两句,从环境背景勾勒出草堂的方位。中间四句写草堂本身之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把诗人历经战乱之后新居初定时的生活和心情,细致而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但杜甫是为了避乱才来到成都,营建的草堂对他来说只不过是颠沛流离的辛苦旅程中

13、的歇息之地,而不是终老之乡,不免有彷徨忧伤之感。这种复杂而微妙的矛盾心理状态,通过“暂止飞乌”的“暂”字微微地透露了出来。 二 【答案】 3B 4与“永夜揽貂裘”构成对仗,合乎律诗颔联对仗的要求;承接首联,通过描写落叶纷飞飘零的场景,具体表现秋天凄凉、萧瑟的景象,为后面的抒情营造氛围;落叶纷飞飘零的场景寓意时局动荡不定,由此引发作者强烈的报国之情。 【分析】 3本题考查对古诗赏析能力。要做好这道题需要考生具有理解重点词语或意象、揣悟诗句大意、把握艺术手法、理解思想情感等基本功。本题四个选项涉及的角度比较单纯,主要是解释词语、理解诗句内容和作者抒发的情感,另外就是写作特点。只要细致分析选项和原文

14、的出入点,不难。但一定要逐字推敲,设错处往往在细枝末节。B项,“颔联永夜表明了深秋时节白天、黑夜的时长变化,“揽貂裘”则表现了天气的寒冷”理解不正确。对诗句的理解表面化,“永夜”暗示诗人因忧虑国事难以人眠,因而感觉夜长。根据注释,“揽貂裘”代指指渴望为国效力。故选B。 4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赏析句子的答题模式:翻译句意+明确手法+结构思路+对情感的作用。题干为“高风下木叶一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用”题一般涉及内容主旨、语言修辞、结构思路三大方面;这里“简要分析”的意思是要结合诗句理解。答案与“永夜揽貂裘”构成对仗,上联第一个词“高风”对应下联“永夜”词性相同

15、意思相关,从客观自然角度选;“下”对应“揽”同为动词;“木叶”对应“貂裘”,同为名词。末尾字符合仄起平收的原则。可见合乎律诗颔联对仗的要求,这是语言表达方面的作用。答案承接首联“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通过描写落叶纷飞飘零的场景,具体表现秋天凄凉、萧瑟的景象,照应首联中“多雨”“萧萧”“秋”等节令气候词语,为后面的抒情营造氛围;这是结构思路上的作用。答案落叶纷飞飘零的场景寓意时局动荡不定,由此引发作者强烈的报国之情,与颈联“勋业频看镜”尾联“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紧相照应。这是对情感表达的效果。 三、【答案】 5前两句用“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来比状看不见、摸

16、不着的抽象的音乐,化虚为实,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乐曲的那种“行云流水”般的美妙。后两句因实而虚,虚实相生,用对比手法,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虚写。全诗虚实结合,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6我很同意杨伦的观点。此诗表面上是似赞花卿府上音乐美妙,实际上又似讽刺。前两句通过“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来赞美乐曲的美妙绝伦,体现“似谀”;后两句“天上”者,天子所居皇宫也:“人间”者,皇宫之外也。这是封建社会极常用的双关语。杜甫此处用双关语暗讽花卿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这首诗柔中有刚,棉里藏针,寓讽于谀,意在言外,忠言而不逆耳,可谓作得恰到好处。 【分析】 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古诗艺术特色的能

17、力。首先分析手法,即指出“虚写”和“实写”的所在,要结合诗句内容,抓住关键词句。全诗四句,前两句“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使用借代比喻修辞,化抽象为具体,变无行为有形,动静相生,是实写,大意是说美妙悠扬的乐曲,整日地飘散在锦城上空,轻轻的荡漾在锦江波上,悠悠地升腾进白云之间。后两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大意是说如此美妙音乐,只应神仙享用,世间的平民百姓,一生能听几回?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写感受,是无形的、抽象的、虚写。“天上”和“人间”,“只应”和“几回闻”间使用了对比衬托,鲜明地突出了乐曲的美妙动听。本诗善于化虚为实,虚实结合,有动有静,婉转

18、含蓄,耐人寻味。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思想内容鉴赏写作特点的能力。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有人则认为它表面上看是在赞美乐曲,实际上却含讽刺,劝诫的意味。说是语含讽刺,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语双关的巧妙手法。字面上看,这俨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乐曲赞美诗。“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即成都;丝管,指弦乐器和管乐器;纷纷,本意是既多而乱的样子,通常是用来形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的,这里却用来比状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乐曲,这就从人的听觉和视觉的通感上,化无形为有形,极其准确、形象地描绘出弦管那

19、种轻悠、柔靡,杂错而又和谐的音乐效果。“半入江风半入云”也是采用同样的写法: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这两句诗,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乐曲的那种“行云流水”般的美妙。两个“半”字空灵活脱,给全诗增添了不少的情趣。乐曲如此之美,作者禁不住慨叹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天上的仙乐,人间当然难得一闻,难得闻而竟闻,愈见其妙得出奇了。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弦外之音是意味深长的。这可以从“天上”和“人间”两词看出端倪。“天上”,实际上指皇帝的居所朝廷、宫殿;“人间”,指朝廷之外的百姓所居世间。两个词使用了双关修辞,含有两层含义。说乐曲

20、属于“天上”,且加“只应”一词限定,既然是“只应天上有”,那么,“人间”当然就不应“得闻”。不应“得闻”而竟然“得闻”,不仅“几回闻”,而且“日纷纷”,于是,作者的讽刺之旨就从这种矛盾的对立中,既含蓄婉转又确切有力地显现出来了。于是乎,作者的讽刺之旨就从这种矛盾的对立中,既含蓄婉转又确切有力地显现出来了。 四、【答案】 7B 8D 9C 【分析】 7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第一空:“悠然自得”指悠闲舒适,从容自在;“自得其乐”指自己从其中得到乐趣。文中强调诗让人们从中得到“乐趣”,用“自得其乐”

21、恰当。第二空:“平起平坐”指地位或权力平等;“平分秋色”指双方各占一半。根据文中的“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让诗和自己”可知,此处强调“地位”平等,用“平起平坐”恰当。第三空:“另眼相看”的意思是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另当别论”指当作另外的情况来看待或处置。文中强调“另外的情况”,用“另当别论”恰当。第四空:“晨钟幕鼓”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一朝一夕”的意思是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指非常短的时间。文中与“长久岁月”相对,用“一朝一夕”恰当。故选B。 8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的能力,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

22、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本题中,前文的话题是“诗的传统”,根据主语一致原则,此处的主语应是“诗的传统”,据此可排除A、B两项;根据括号后面的“而是长久岁月的积淀和打磨,才化为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可知,此句强调“底蕴”,故选D。 9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

23、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创造”与后面的宾语不搭配,应改为“造就”;二是语序不当,“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先是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再是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从而“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故选C。 【片段写作】 【答案】 片断一:近期走红荧屏的主旋律纪录片我爱你,中国,记录着激情燃烧的当代军旅传奇,向人们诉说我们时代的英雄故事。“沙场之花”袁远、“雪域雄鹰”周宇峰、“草原战狼”满广志、“雷达兵王”刘卫民、“冰花男神”张书辉有血有肉的人物,心有大

24、我的情怀,至诚报国的志向,正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出强烈的“英雄的气息”,让这部纪录片产生如此撼人的情感、引来如此强烈的共鸣,上线10天就获得3300多万次点击。正如网友的感慨:“他们不过是平凡人,却替我们承受了难以承受之重,为他们点赞。” 片断一:英雄不应该站在云端和神坛,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亲情的普通人。在展现军中英雄报国志的同时,也记录下他们的儿女情、英雄泪,让他们的选择和坚守在家与国的“双线叙事”中更显不凡与崇高。中国空军第一人王文常,随身携带着与妻子谈恋爱时收到的百余封情书;驻守黑河的“冰花男神”张书辉,已13年没有回家过春节,每年冬天带着战士们建冰哨、刻冰雕以解乡愁。这是记录更是唤醒,是

25、表达更是传递,它激发了人们心中深藏的种子,以一组负重前行的时代英雄群像,焕发出整个社会的爱国情怀与英雄精神。 片断一:“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谭清泉在大山深处坚守40年,是导弹发射场上的“定海神针”,被人誉为“年龄越来越长,贡献越来越大”,这是精忠报国的价值血脉;王文常29年翱翔长空,3次与死神擦身,却驾驶歼击机安全飞行5000小时,刷新中国空军的纪录,这是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满广志从小立志“绝不仅为吃饱穿暖,还要干成大事”,在训练场上激励将士“赢我才能过关,胜我才能打仗”,这是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在这里,家国情怀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由许多与我们有着共同

26、信仰的人们彼此确认的情感联结,让观众在我和祖国之间发现了“我们”。 片断一: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这些身着戎装的当代英雄,传承的是岳飞、文天祥、戚继光等民族英雄的火种,是中共一大、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以来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今天,无论是攻关核心技术还是脱贫攻坚,无论是推动转型升级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仍需要征服“雪山”“草地”、跨越“娄山关”“腊子口”,需要用爱国情怀和英雄精神汇聚起磅礴力量。 【详解】 材料涉及当今“英雄”的有无、“英雄”与“偶像”的比较、古今英雄的异同等方面。古典诗词中的

27、“英雄”都聪明杰出,无私奉献,英勇无畏;当今时代的英雄主要在于有着“利他”思想,在平凡中凸显伟大。 写作上,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 第一,从是什么的角度思考:什么人算英雄?英雄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舍己救人;为弱者发声;艰苦奋斗攻克科技难题;精益求精铸造大国重器;坚守平凡岗位几十年如一日;冲锋在前杀敌报国马革裹尸;坚守正道宁死不屈;忧国忧民心系天下;扶贫济困声援弱者这些都是英雄。英雄精神是“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精神信仰;是“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奉献精神;是“卧薪尝胆”的奋斗精神;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的无畏精

28、神;是舍我其谁义不容辞的担当精神;是赤诚专一不忘初心的实干精神 第二,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英雄?(英雄精神的价值与意义)比如:榜样的力量;模范的引领;个人成长的需要;家国发展的需要特别要写作现实的针对性。针对现实中的“丧文化”“佛系青年”“宅”“娘”“历史虚无主义”“娱乐化”“精致的利己主义”“功利浮躁”等。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一些人的精神世界会出现迷茫,一些道德滑坡、价值失范现象可能凸显,一些青少年对审美、对精神气质的追求可能偏离正轨。越是这样的时候,越需要我们营造好、弘扬好英雄精神。对个人来说,以英雄为偶像,是思想净化、精神补钙的过程。对一个社会来说,以英雄为偶像,是激浊

29、扬清、净化风尚的需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以英雄为偶像,是战胜险阻、实现梦想的动力。 第三,从怎么办的角度思考:如何看待英雄,如何评价英雄?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新的时代,我们要崇尚英雄,传承英雄精神;致敬英雄,为英雄正名;追随英雄,让英雄情怀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尊重英雄,铭记英雄,不能让英雄流血有流泪。 文体可以选自己最擅长的。写成记叙文选材要贴近生活,内容要充实,切忌大且空。切入的角度要小且巧,从小角度折射出一个大问题。一定要写出的典型细节,用细节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由浅入深,有真情实感。写成议论文一定要观点鲜明,材料详实典型,论证严密,说理透彻,切不可空发议论,牢骚满腹。写成散文要紧扣话题,时空转换自然得体,形式新巧,语言优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其他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蜀相》拓展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docx)为本站会员(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