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戏社戏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掌握作者基本情况,了解作品创作背景。2.熟记文中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3.理清文章思路,划分文章层次。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熟记文中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2.理清文章思路,划分文章层次。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文章层次的细致划分。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教学课时3 课时课前准备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2.学生:搜集整理有关作者的信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在你心中,戏曲是什么样子的呢?你喜欢不喜欢那浓妆重彩的脸谱?你喜欢 不喜欢那悠扬绵长的唱腔?今天,让我们一
2、起走进鲁迅先生的社戏,看看他心中的戏曲 是怎样的吧!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 绍兴人。1918 年 5 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 人日记。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 热风 华盖集 三闲集 二心集而已集 且介亭杂文等。本文文选自呐喊。呐喊收录了鲁迅 19181922 年间所作的 14 篇短篇小说。小说集真实地描绘了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对中国旧有制度及
3、部分陈腐的 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作者对民族生存强烈的忧患意识和 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2.关于“社戏”“社”,原指土地神,后指土地庙,而后发展演变为以演戏的方式来酬神祈福的活动,活动中演的戏就叫“社戏”。后来“社”成为了相当于“村庄”的区域名称。绍兴的社戏就 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3.背景链接 社戏是鲁迅 1922 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 一人称写“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 代在浙江绍兴农村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的部分。鲁迅母亲的娘家在绍兴附近的平桥村,童年的鲁迅因此有机会与农民
4、的孩子交朋友,并了解农民的生活。社戏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就。但这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概括,所以不能把“我”看成就是鲁迅。4.生难字词(1)字音钳(qin)撮(cu)偏僻(p)行(hng)辈 欺侮(w)宽慰(wi)嘱咐(zh f)怠(di)慢 撺掇(cun duo)凫(f)水 潺(chn)潺 踊跃(yng yu)家眷(jun)皎(jio)洁 (2)词语解释【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行辈】排行和辈分。【怠慢】冷淡;客套话,表示招待不周。【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常用于口语。【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依稀】模模糊糊。【宽慰】宽解安慰。【踊跃
5、】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漂渺】就是“缥缈”,指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絮叨】说话啰唆;来回地说。【弥散】向四外扩散。【朦胧】月光不明。【宛转】就是“婉转”。形容(歌声、鸟叫声)抑扬动听。三、整体感知,合作探究三、整体感知,合作探究1.默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本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件?本课主要写了“我”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时,夜晚航船去赵庄看戏的事情。2依据故事的发展,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请用“单字动词+社戏”的形式进行 概括。第一部分:(1-4)盼社戏 第二部分:(5-30)看社戏 第三部分:(31-40)忆社戏。2.认真阅读“看社戏”的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描述看戏过程的,请用四字词语概 括。第一层:(5-9)看戏波折 第二层:(10-13)月夜航船 第三层:(14-22)赵庄看戏 第四层:(23-30)归航偷豆 四、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1.认真阅读课文,整理文中的重点字词。2.搜集关于戏曲的基础知识,谈谈你对戏曲的看法。五、板书设计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