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52252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章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四章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第二节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第三节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

2、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教学要点教学要点 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关键词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

3、矛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第一节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封建社会初期封建社会初期:与较低生产力基本相适应的以铁器工具为特征的封建生产关系。封建社会后期封建社会后期:手工业行会的出现。市民 臣民资本主义萌芽与14、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城市 1515世世

4、纪纪法法国国的的铁铁匠匠作作坊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资本家利用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对雇佣劳动者进行剥削的制度。资资本雇佣劳动佣劳动 人:劳动力 雇佣工人生产 劳动产品 物:生产资料 资本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两种形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两种形式:工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工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小商品生产者分化小商品生产者分化商人和高利贷者商人和高利贷者(二)资本的原始积累(二)资本的原始积累15世纪末通往美洲和印度航道的新发现。资本原始积累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进行资本积累的途径进行资本积累的途径:一是用暴力

5、剥夺农民的土地;圈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财富:殖民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个重要方式。马克思:“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圈地运动圈地运动(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之后不断成熟和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在经济上实现产业革命,用近代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对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提出了强烈要求。17世纪中期和18世纪后半期的英国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最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关系的空前大发展,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

6、方式。工业革工业革命时期命时期工人开工人开始利用始利用机器进机器进行生产行生产法国同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同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自然经济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形式。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产品经济产品经济市场经济: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的经济运行模式市场经济: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的经济运行模式计划经济:国家计划作为配置资源的首要手段的经济模式

7、计划经济:国家计划作为配置资源的首要手段的经济模式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自愿,平等,竞争,开放,风险。市场主体:企业,个人,政府(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劳动产品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交换价值,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人类体力与脑力的消耗。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

8、值之间的 对立统一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价价 值值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劳动和娱乐劳动和娱乐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为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劳动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矛盾统一的关系。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具体劳动与抽象劳 动动(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与量的规定两个方面。马克思指出,

9、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所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常的生产条件,平均的劳动强度和熟练程度个别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有密切关系。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即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 价值 货币币值 供求关系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1.自

10、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会产生的消极后果消极后果。垄断 社会分化,浪费。(四)价值形式与货币的起源(四)价值形式与货币的起源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和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和货币。货币具有的五种基本职能货币具有的五种基本职能:商品价值量1、价值尺度;价值符号 价格=供求关系 货币币值2、流通手段;W-G-W

11、 用真实的货币纸币是国家发行的执行流通手段的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通货膨胀:纸币发行超过了流通指所需要的货币数量。通货紧缩3、贮藏手段;用足值的金银,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马克思把商品转化为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

12、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石。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亚当斯密斯密和大大卫卫李嘉图李嘉图的观点。2.马克

13、思劳动剩余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对我国的现实指导意义。亚当亚当斯密斯密 大卫大卫 李嘉图李嘉图(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背景在21世纪的现代,面对新情况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有所创新和前进:1.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2.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3.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4.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德国柏林的德国柏林的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广场恩

14、格斯广场 工业革命时期的大型工业革命时期的大型 工厂工厂第二节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G-W-G=G+G-W-G=G+G 剩余价值值 m 商品流通的公式 WG-W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第一,劳动者是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支配的自由人;第二,劳动者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东西。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马克思:“罗马的奴隶是由锁

15、链,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劳动力价值包括的三个部分劳动力价值包括的三个部分:工资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必需品 奢侈品劳动力价值的使用就是劳动,劳动能创造价值,创造出来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二、资本主义所有制二、资本主义所有制资本家之所以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把工人变成雇佣工人,其根源在于

16、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一)所有制和所有权(一)所有制和所有权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就是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来决定的。所有制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就成为一种排他性权利。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区别与联系。特里尔市布吕肯街号特里尔市布吕肯街号 是马克思的诞生地是马克思的诞生地 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纪念章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纪念章(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都是剥削制

17、度,不同之处在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不同。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是以剥削者对被剥削者的完全人身占有为基础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以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为条件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雇佣关系,以资本家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中世中世纪欧纪欧洲农洲农民在民在城堡城堡外劳外劳动动 古代埃及、希腊奴隶制经济古代埃及、希腊奴隶制经济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马克思:“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剩余价值规律:

18、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到这个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成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成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1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与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两个特点,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劳动属于资本家,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超过劳动力价值补偿的一

19、定点而延长的价值形成过程。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2、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资本是流动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可以分做不变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可变资本。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的形态存在,价值量不变,C可变资本可变资本: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价值量可以变化。V说明剩余价值的来源。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可以用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相比,用数学式表示为:m m=m/vm/v(m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m m=剩余劳

20、动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m=m=mvmv 1000 C=800 V=200 m=100%m=200 1000 C=800 V=200 m=100%m=200(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

21、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提高劳动生产率,超额剩余价值,企业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无人工厂无人工厂”的出现使得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已经不适用于现代资本主义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繁荣的生产景象繁荣的生产景象无人工厂无人工厂 (三)资

22、本积累(三)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称为剩余价值的资本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化。生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生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家分到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的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并不是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其中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再生产。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工人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

23、现象的产生。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称作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价值资本构成。通常用c:vc:v表示。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劳动力的供给增加)相对过剩人口(失业人口)无产阶级的贫困,资本家的富裕经济危机资本积聚资本集中相对剩余人口:相对剩余人口:相对剩余人口的三种形式相对剩余人口的三种形式:流动的过剩人口;潜伏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四)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四)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24、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流通过程中,个别资本的运动,资本的循环和周转。1、资本循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的循环,回到原来的起点的过程。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购买阶段;GW 准备阶段 货币资本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生产阶段;W-W 生产阶段 生产资本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售卖阶段。W-G实现阶段 商品资本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空间上并存和时间上继起时间上继起。2、资本周转: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影响资本周转的关键因素关键因素有两个:资本周转时间和生产

25、资本构成。周转时间=生产时间+流通时间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以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而划分,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以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而划分,揭示资本的不同部以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而划分,揭示资本的不同部分对周转速度的影响。分对周转速度的影响。固定资本固定资本:以机器、厂房、设备等形式存在,它的价值经过多次转移。流动资本流动资本:以劳动力和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资本,它的价值的一次就转移出去。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3、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马克思将社会总产品在物质上划分为两大部类,在价值上划分为三个组

26、成部分。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称做社会总价值社会总价值,划分为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和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社会生产可以划分为两大部类两大部类:第一部类()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资本:利润资本:利润劳动:工资劳动:工资土地:地租土地:地租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表现为劳动的价格。资本主义工资的形

27、式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典型形式典型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的“泰罗制”和“福特制”。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血汗工资制度的实行“以为着榨取血汗的艺术的进步”。只要资本雇佣劳动的基本经济关系不变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就不会发生变化。剩余价值的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产业资本:产业利润产业资本: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商业利润商业资本: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利息借贷资本:利息土地所有者土地所有者:地租地租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 pp利润率利润率=利润利润/预付资本预付资本=m/c+vm/c+v 说明资本增

28、值程度说明资本增值程度 mm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可变资本=m/vm/v 说明剥削程度说明剥削程度利润率的平均化。利润率的平均化。在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平均利润: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表明,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对社会总资本的比率。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六)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意义(六)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意义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规律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使得社会主义

29、由空想变为科学。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1844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草稿草稿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随着资本主义和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日本、日本、美国、美国、俄国同俄国同英国的英国的产业革产业革命命(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

30、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生产过剩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基本矛盾的表现:1 1、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2 2、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社会生产、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包括的四个阶段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第三节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资本

31、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一)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一)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对内职能,主要指政治统治的职能,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指定的秩序要求之内。国家还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社会公共管理职能。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对外职能,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资产阶级国家的建立只是以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取代了以往旧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而已。(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是通过具体的政治制度实现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资本主义

32、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民主,代表,选举,竞选。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是分权制衡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议会,政府,司法机关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是资产阶级制定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人权宣言人权宣言封面封面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重要的进步作用:第一,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起着重要作用;第二,使人民摆脱了封建专制主义的分封割据状态、压迫统治和人身依附关系,享有更多的社会政治自由,促进人类发展与进步;

33、第三,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经验。但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其一,资本主义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其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其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对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应该坚持辨证批判的态度和方法。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及其本质及其本质(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来源(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来源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各种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在

34、取得革命胜利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进行政治统治的需要资产阶级就开始构建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自由、平等、人权、公平、正义。自由、平等、人权、公平、正义。(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第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特定形式和环节之一。马克思马克思帮助法帮助法国工人国工人党制定党制定纲领纲领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和恩格斯思考题1.为什么说“资本

35、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但为什么不能由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呢?4.有人认为,在信息社会,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应当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试用所学原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5.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是什么?6.为什么说资本要实现连续循环,资本的不同职能形式的循环必须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7.收集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

36、盾的集中体现。8.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9.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思想工具?10.我们对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应该运用怎样的方法去认识它们?阅读文献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一章商品1、2、3、4,第二章交换过程,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1,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3,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第六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第七章剩余价值率1,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第十七章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第二十二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1、4,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1、2、3、4,第二

37、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2.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第一章货币资本的循环,第四章循环过程的三个公式,第九章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周转的周期,第十六章可变资本的周转,第二十章简单再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一章成本价格和利润,第二章利润率,第三章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第九章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第十六章商品经营资本,第十九章货币经营资本,第二十一章生息资本,第三十八章级差地租:概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4.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5.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6.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第三编社会主义,二、理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