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经济概论 第九章 世界货币体系经历了银本位制、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的演变,近20年来世界金融危机的多次爆发,充分暴露了该体系的缺陷,尤其是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其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本章通过对世界货币体系演进的分析,揭示各种世界货币体系的制度缺陷及崩溃原因,介绍最优货币理论、欧洲货币体系等世界金融区域化与-体化的内容。第九章世界货币体系与金融区域化 第一节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第二节世界金融区域化与一体化 第三节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评价第九章世界货币体系与金融区域化 一、世界货币体系及其演变 二、国际货币制度的完善与调整第一节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2、世界货币体系是世界各国普遍承认和遵守的有关货币的国际运动的规划、措施以及组织形式的总称。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国际货币本位制的确定,即以哪种货币作为国际本位货币。(2)汇率制度的确定,即一国货币按照什么样的比价兑换成另一国货币。(3)国际结算制度的确定,即采用什么货币和方式进行国际结算。(4)国际储备制度的确定,即以哪种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以及国际储备资产的最低限度数量的确定。一、世界货币体系及其演变(5)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和手段的确定,即如何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按照历史进程与发展特征可以将世界货币体系分为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一)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金本位制
3、是以黄金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的货币制度。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各国已经普遍实行了这一货币制度。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制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来决定。历史上,曾有过三种形式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一、世界货币体系及其演变 1.金币本位制 从19世纪70年代至第次世界大战前夕,国际上实行的是金币本位制。金币本位制有以下优点:(1)由于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所以,金币的价值与其所含黄金的价值可以保持一致。(2)由于黄金可以自由兑换,所以各种价值符号就能稳定地代表一定数量的黄金进行流通,从而保持币值的稳定,不会发生货币贬值现象。
4、一、世界货币体系及其演变(3)由于各国铸币平价即含金量之比是各国货币汇率确定的基础,而且黄金可以在各国之间自由转移,所以能够保持外汇行市的相对稳定,汇率波动幅度较小,不会产生汇率风险,能为国际贸易和国际信贷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但是,以金币本位制为基础的世界货币体系也存在以下问题:(1)黄金数量的增加赶不上世界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货币供应不足。一、世界货币体系及其演变(2)黄金在世界,各国的分布不句衡。由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国家经济实力增长较快,在国际易中处于优势地位,经常性的贸易顺差导致黄金流向这些国家,结果加剧了世界上其他多数国家黄金的短缺,使金币本位制难以正常运转。(2)黄金在世
5、界,各国的分布不句衡。(3)黄金作为一种财富的绝对代表,各国对黄金产生了无限追求的欲望,都希望黄金更多地留在本国,因而采取展制黄金输出的措施,人为地阻碍黄金在国家间的流动。一、世界货币体系及其演变 2.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1)金块本位制。这是在金币本位制崩溃以后实行的不完善的国际金本位制度。金块本位制的特点是:国内不再铸造和流通金币,而是流通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以金块为准备的银行券。银行券在一定数额内可按含金量兑换金块。在国际支付需要黄金时,可用银行券兑换一定数量限制的黄金。黄金仍可以自由输出、输人国境。一、世界货币体系及其演变 黄金仍然充当国际储备。(2)金汇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也叫虚金
6、本位制。在这种货币体系中,金币不能自行铸造,也不能在国内流通,只有银行券等价值符号参加流通。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的黄金储备不多,无力实行金块本位制,只能采取这种节约黄金的货币制度。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都是被削弱了的金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一、世界货币体系及其演变 在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猛烈冲击下,脆弱的国际金本位制终于崩溃了。(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及影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即将取得胜利的同盟国立即开始拟定战后的经济体系重建计划。该计划主要由美英两国推动,目标为重整国际货币金融秩序,避免不断出现的贸易战及1
7、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再度发生。一、世界货币体系及其演变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市召开了有44个同盟国的300多名代表参加的“联合国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提出的“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简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因为此国际货币制度是在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一、世界货币体系及其演变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1)美元等同于黄金,美元充当国际上主要清算支付工具和国际储备货币。(2)实行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即各成员国的货币钉住美元,并与美元实行固定汇率。(3)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维持国
8、际货币秩序。这种黄金一美元本位制的内容,用简单易懂的话来概括就是“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成员货币与美元直接挂钩(固定比价),这种国际货币制度也叫作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一、世界货币体系及其演变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及其瓦解 美元的双重身份和双挂钩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这一缺陷被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RobertTrifin)发现。因而被称为“特里芬难题”(Tiffindilemma)。当然,世界上任何国家的货币如果单独充当国际储备货币,也都会遇到同样的难题。从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开始,随着美国国际收支的不断恶化,流出美国的美元不断增加,美元与黄金的
9、可兑换性开始受到怀疑。一、世界货币体系及其演变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由于越南战争升级而进一步恶化,黄金储备不断减少,而对外短期债务急剧增长。1971年,美国对外贸易发生了自1893年以来的第一次巨额逆差,由此导致国际收支逆差进一步扩大。面对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和各国中央银行要求兑换黄金的压力,尼克松政府被迫于当年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即对外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和对内冻结工资与物价。这宣告了美元与黄金的官价兑换的终止和历时25年之久(1947-1971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一、世界货币体系及其演变(三)牙买加体系与浮动汇率制度的实施 1.牙买加体系的建立
10、及其主要内容 1976年1月,IMF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召开会议,就若干重大的国际金融问题达成协议,即牙买加协定。牙买加协定从1978年4月1日起生效,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货币制度被称为“牙买加体系”。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一、世界货币体系及其演变(1)调整汇率制度(2)降低黄金的世界货币作用。牙买加协定规定:成员货币平价不得与黄金联系;取消特别提款权的黄金定价,使它与黄金脱钩;废除黄金官价,成员可以自由进行黄金交易;取消成员必须用黄金缴付其份额25%的义务和以黄金抵偿债务的规定:一、世界货币体系及其演变 减少IME的库在黄金,分批在市场上出售黄金、16按官价归还成员,1/
11、6按市价拍卖,超过官价部分的利润用于援助有困难的低收人成员。(3)费大对发限中国家的资金融通。(4)调整各成员的基金份额,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使用。牙买加协定提出和实施以来,国际货币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形成了新的格局。牙买加货币体系具有以下特点:一、世界货币体系及其演变(1)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但美元的地位逐步下降,而目元、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的国际地位日益加强,国际货币多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2)黄金非货币化的推行使黄金的国际货币作用弱化,但黄金并没有完全丧失其货币作用,黄金仍是最后的国际清偿手段和保值手段。(3)浮动汇率制度成为国际收支的主要调节机制之一。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政府通
12、过调整本币对外币的汇率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一、世界货币体系及其演变 2.浮动汇率制度的实施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主要西方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在当时是一种自发行为;但事后在牙买加协定中得到了承认,从而成为国际社会的一种自觉形态。这一汇率制度已经运行数十年,不但没有显示出即将终结的迹象,而且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一、世界货币体系及其演变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国际社会再一次认识到改革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为此,主要发达国家围绕着这项改革所涉及的两个不同层次,即对金融危机的防范和救援以及建立更加合理的国际货币制度,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改革方案。尽管主
13、要发达国家在国际货币制度改革这-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但面对不断加深的金融危机,西方七国集团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于1998年10月30日发表了一个声明。二、国际货币制度的完善与调整 该声明的要点是:第一,在近期内稳定国际金融市场,防止危机进一步蔓延;第二,寻求对国际货币制度进行较大的改革。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依然是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和交易货币。国际货币体系除仍然存在软约束的储备货币增长、货币危机的频繁发生和国际收支调节的低效等问题外,还表现出全球通货膨胀不断、美元悖论、新兴市场崛起、外汇储备分配失衡、货币风险高度集中、美元相对地位下降六大新特征。二、国际货币制度的完善与调整 金融区域化是
14、指某区域内有关国家在货币金融领域内实行协调与结合,形成一个统一体,最终实现统一货币体系的过程。第二节世界金融区域化与一体化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 二、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 三、美元的发展 四、欧洲货币合作的发展第二节世界金融区域化与一体化 优货币区(optimumcurrencyareas,OCA)理论是与区域货币一体化有关的一种理论。蒙代尔认为:需求转移是导致国际收支不平面的主要原因。当A国发生失业和B国发生通货膨胀时,如果A、B两国之间实行固定汇零制度,那么要同时克展两国的通货膨胀和失业是不可能的,蒙代尔要讨论的问题是:用何种替代方法来改变这种情形。一、最优货币区理论 当要素在某区域内能够自由
15、流动而在其他区城不能流动时,具有要素流动性的区域就适合建立一个货币区,这种货币区就是所谓的“最优货币区”。浮动汇率是不同“最优货币区”之间的平衡机制,而要素流动则是货币区内的平衡机制,而要素流动则是货币区内的平衡机制。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提出以后,在西方经济学界产生了热烈的反响。一、最优货币区理论 综合上述各种观点,最优货币区应该是由那些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流动比较自由、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货膨胀率比较接近、经济政策也比较协调的国家所组成的独立货币区。这里所说的“最优”,是指区内国家通过协调各自的货币、财政政策和对区域外货币的汇率浮动,达到区内各国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一
16、、最优货币区理论 欧洲货币制度,又叫欧洲货币体系,是欧洲经济共同体为促进内部贸易和经济一体化而建立的货币稳定区及相关的制度安排。1958年,欧洲多国签署了欧洲货币协定(EMA),以代替成立于1950年的“欧洲支付联盟”(EPU)。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还没有崩溃之前,为加强欧共体内部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和摆脱美元的控制,欧共体于1971年2月成立了“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二、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 1973年4月欧共体组建了欧洲货币合作基金,1975年3月创设了欧洲记账单位以对付美元危机的冲击。但1977年再次爆发严重的美元危机,欧共体成员国为稳定欧洲货币,密切西欧各国经济联系,防止美元危机造成严重损失,决
17、定进一步加强货币合作,1978年7月召开的不来梅会议和同年12月召开的布鲁塞尔会议,分别提出和通过了建立欧洲货市体系(ENS)的计划。二、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 1979年3月,欧共体成员国政府首脑在巴黎管行现事公会议,正式宣布欧洲货币体系成立并于1979年3月13日正式生效。1989年4月,该理事会提交了欧共体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报告,并于同年6月在欧共体理事会马德里会议上讨论通过。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首脑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举行会议,就欧共体建立内都统大市场后进一步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问题达成协议。二、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 会议通过了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统称马斯特里赫特
18、条约,简称马约)。其中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的目标是在199年1月1日之前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EMU),届时将在联盟内实行统的货币、统的中央银行以及统一的货币政策。1999年1月1日,欧元这一世界货币史上划时代的跨国货币或区域性货币宣告诞生。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3.04亿欧洲人从此拥有了共同的货币。二、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 199年1月8日,震惊世界的巴西金融动荡爆发,199年1月14日,阿根廷总统内姆提出了美元化(dollarization)这一概念,宜布将以美元彻底取代本国货币比索,实现整个经济的美元化。所谓美元化,指美国以外的国家将美元作为部分或全部法定货币的进程。三
19、、美元化的发展 根据蒙代尔的理论,美元化是许多国家或经济体在面对“三难选择”(trilemma)时所做出的一种本能或被迫的反应。美元化国家或经济体在“三难选择”中采取了放弃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一目标,以换取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自由流动这两个目标的实现。这是因为,维持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一目标所花费的成本相对而言极为高昂。为了维持货币政策独立性,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管制往往成为必需的政策工具。三、美元化的发展 通常来说,“三难选择”指的是有关当局做出的从货币政策独立性、固定汇率制度以及资本自由流动这三个目标中选取两个,而不得不放弃其中之一的选择。一些人将三难选择称为“不可能的三位一体”,反映出不可能同时实现
20、这三个目标的事实。三、美元化的发展 情形一:政府可以选择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固定汇率制度,但为了做到这点,需要牺牲资本自由流动而实施资本管制。情形二:政府可以选择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但必须放弃固定汇率制度。情形三:其他可能的组合是选择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自由流动,即一个经济体允许资本自由流动的同时保持一个固定的汇率,但货币政策独立性丧失。三、美元化的发展 对于实行美元化的经济体而言,其代价主要有以下三个:(1)丧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2)中央银行自动放弃“最后贷款者”的职能和货币发行者的角色。(3)完全丧失铸币税收益(seignioragerevenue)。三、美元化的发展 对于实行美元化
21、的国家或经济体而言,特别是对于与美国保持密切经济联系的国家或经济体而言,其利益主要有以下两个:(1)汇率风险将消失或大大降低。第一,交易成本将大大降低。第二,本币汇率的稳定将为实行美元化的经济体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2)为本国提供更为严格的金融纪律,进而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三、美元化的发展 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由于其迅速扩散,特别是有关国家货币的竞争性贬值、不仅给整个亚洲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亚洲各国政府认识到区域货币合作的重要性。1997年9月,日本政府在IMF和亚洲开发银行会议上提出了建立“亚洲货币基金”(AsianMonetaryFund,A
22、MF)的构想。总的来说,经过多年的努力,亚洲国家在货币合作方面有了一-定进展。特别是清迈协议的签订及其实现和拓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四、亚洲货币合作的发展 然而,亚洲货币合作的进步发展则存在许多难以在短时间内克服的困难和障碍。第一,亚洲各国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制度以及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第二,亚洲货币合作缺乏一个能够为整个地区决定货币政策,并对区内各国政策起协调作用的领头国。第三,亚洲货币合作存在政治障碍。亚洲国家因制度差异、历史恩怨、领土纠纷和宗教信仰不同等方面的原因,在经济合作和货币合作上存在诸多政治障碍。四、亚洲货币合作的发展 总之,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货币合作的步伐一度加速。然
23、而,由于上述若干困难和障碍的存在,这一合作目前仍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对于亚洲国家来说,实现货币-体化,组成最优货币区,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四、亚洲货币合作的发展 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三、国际货币体系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第三节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评价 虽然浮动汇率制度的合法性在牙买加协定中得到了承认,也被许多国家采用,但国际社会仍然把该制度当成种不得已而接受的过渡性安排。但是,它并非由“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的完全竞争的市场体系,而是一种仍由美元充当关键货币(keycurrency)、美国充当实际主导力量的垄断型市场体系,主要特征为: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
24、问题 一,美元仍是最重要的国际支付工具,也是最重要的储备资产和外汇市场干预手段。第二,主要大国间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第三,美国不再承担维持美元对外币值稳定的责任,其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完全服务于本国政策目标。第四,IMF不再提供全球性汇率稳定机制等国际公共产品与明确的国际金融规则,其最后贷款人职能也在无形中受到削弱。第五,世界范围内不再存在以往制度化的汇率协调机制,取而代之的是大国(西方五国或七国)之间非正规化的汇率政策协调。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六,汇率波动性增强与国际货币多元化促使新的金融技术与金融工具不断涌现,进而使国际金融市场中以发达国家为资本来源的投机力量大规模扩张。国际货币
25、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汇率变动频繁且剧烈。(2)美元在国际储备中仍处于主导地位。(3)国际金融组织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际资本流量的迅速增大、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推进,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已是得越来越不适应,一且一国发生储备货币困难,由国际社会对其进行拯救的能力是有限的。可见,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进一步探索和改革无疑是新世纪的一大主题。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主要包括:(一)建立主要储备货币稳定的汇率体系 在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层面建立各方都能接受的货币汇率稳定协调机制,通过政策调节及协商,保持三者间汇率水平的相对稳定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二)建立“超主权
26、国际储备货币”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三)进一步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体制功能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被弱化和异化。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国际货币体系是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起来的,因此,它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产物。而世界货币制度的建立,反过来又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有利于建立正常的贸易秩序。第二,有利于建立稳定的金融秩序。第三,有利于促进国际借贷、稳定货币汇率和平衡国际收支。三、国际货币体系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思考题
27、1.名词解释世界货币制度金本位制最优货币区美元化 2.世界货币制度包含哪几方面的内容?3.简述现行货币体系对世界经济的影响。4.简述最优货币区理论及运用的相关标准。5.根据宏观经济学“三难选择”原理,分析有关当局对三大目标做出取舍的三种情形。1.沈明其,世界经济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罗行政,张海梅。世界经济概论,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崔日明,任靓,世界经济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陈漓高,杨新房,赵晓晨,世界经济概论.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5.陈颂,国际经济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6.杨胜刚,姚小义。国际金融。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