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第28课时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525510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45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复习第28课时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28课时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28课时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28课时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考历史复习第28课时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28 课时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四部分世界近现代史【时空坐标】考点一冷战【考试内容】知道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九下P7478/中考复习指南P204205)1.冷战的发生冷战的发生(1)含义含义: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2)原因原因: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3)美国采取的措施美国采取的措施政治政治: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声称希腊和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威胁,要求国会拨款援助这两个国家

2、。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经济经济: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识图学史】杜鲁门(1884-1972)2.德国的分裂德国的分裂(1)纳粹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与美、英、法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识图学史】“柏林危机”期间的空运(2)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

3、。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 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3.北约与华约对峙北约与华约对峙(1)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简称“北约”,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公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2)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简称“华约”。条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进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华

4、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知识拓展】美苏冷战政策的性质:二战后初期的冷战既包含社会制度对立的因素,也有国家利益矛盾的因素。不过冷战初期占突出地位的是社会制度的矛盾。美国的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就具有特别浓厚的反共产主义色彩。但是,也存在着较为隐蔽的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沙条约组织,既有联合东欧同美国和西欧抗衡的一面,也有控制东欧的一面。考点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试内容】知道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趋势;了解战后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知道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初步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九下P7982/中考复习指南P205)1.欧洲的联合欧洲的联合(1)战

5、后欧洲复兴战后欧洲复兴原因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 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 和发展。成果成果:20世纪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2)欧洲的联合欧洲的联合背景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过程及影响过程及影响1967年,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欧共体成员国加强经济合作,并努力用一个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说话,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6、。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识图学史】欧盟旗帜【特别提示】欧共体是西欧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而建立的一个经济联合组织,为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误区警示】欧共体是经济合作组织,欧盟是政治经济联盟。2.美国的发展美国的发展(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繁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3)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3.日本的崛起日本的崛

7、起(1)冷战开始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积极扶持日本。(2)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了大量的军需订单。(3)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4)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知识拓展】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日本政府制定的1961年1970年经济发展计划。这一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使经济得到极大的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实现充分就业,消除日本经济所具有的经济结构不平衡状况;其具体目的是10年后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增长1倍以上。实施计划的第七年,便实现了国民收入增长1倍。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确实

8、是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重要一步。4.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1)过程过程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实行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向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2)评价评价: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资产阶级也认为实行这种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提示】“福利国家”在消除社会

9、不公、保障居民基本生存条件、促进社会民主与公正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影响与作用,也产生了缓和社会矛盾、促进政治安定、巩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影响和作用。但是给政府带来沉重负担,与经济发展的效率发生了矛盾,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考点三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考试内容】知道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在东欧各国的推广;了解苏联的发展与改革;知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九下P8386/中考复习指南P205206)1.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1)东欧东欧: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1949 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

10、互会”。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苏共还加强了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特别提示】经济互助委员会是苏联在冷战时期所采取的经济方面的措施。(2)中国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50年,中苏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2.苏联的发展与改革苏联的发展与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

11、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识图学史】赫鲁晓夫(1894-1971)(2)勃列日涅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年,勃列日涅夫开始执政后,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但是,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 态,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发达,轻工业和新兴产业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3)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不久,他开始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直到1988年,总体效果仍然不佳。戈尔巴乔夫又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12、,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特别提示】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而不是戈尔巴乔夫改革。3.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东欧剧变原因原因: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上都出现严重问题。各国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成效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同时,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80年代末,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此后,东欧政局激烈动荡。实质实质:社会制度的根本

13、性变化。表现表现: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2)苏联解体苏联解体过程过程: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1991年底,苏联解体。影响影响: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社会主义运动遭到巨大挫折。【特别提示】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由社会主义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它让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我们应吸取教训,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坚韧不拔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考点四亚非拉国家的

14、新发展【考试内容】通过万隆会议、“非洲年”、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等史实,了解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九下P8790/中考复习指南P206)1.万隆会议万隆会议(1)背景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席卷全球。(2)时间时间:1955年4月。(3)历史地位历史地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与的亚非会议。(4)成果成果:会议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5)万隆精神万隆精神:会议所体现的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15、【知识扩展】万隆会议是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而由亚非国家自己处理自己事务的国际会议。会议始终高举民族独立的旗帜。(6)意义意义: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逐渐推行开来。【特别提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提出,在万隆会议上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逐渐推行开来。2.“非洲年非洲年”(1)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2)1960年,非洲有17个

16、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3)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3.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古巴在政治和经济上长期被美国控制。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等人的领导下,经过数年的武装斗争,最终在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古巴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特别提示】古巴是美洲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2)巴拿马运河开通后,美国在运河沿岸划出运河区,一直由美国控制。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不断爆发群众性的反美运动,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1977年,巴拿马与美国签订条约,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并参与运河的管理和营运。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识图学史】巴拿马运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中考历史复习第28课时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