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要点提示:货币政策构成要素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与选择货币政策工具的类型与选择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中介目标货币政策效应货币政策构成要素 政策目标 政策工具 中介指标 传导机制 效果货币政策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货币政策目标 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统一与矛盾 从长远来看,它们是一致的。从短期来看,除了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外,其他各目标之间都存在矛盾。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矛盾 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矛盾图112菲利普斯曲线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经济迅速增长,就业增加,收入水平提
2、高,结果进口商品的需要比出口贸易增长更快,促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要消除逆差,必然压缩国内需求,但压缩需求的结果又往往导致经济增速缓慢及衰退,失业增加。这就又要求扩张政策,而扩张的结果往往又是进口大量增加,通货膨胀严重,国际收支出现逆差。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通货膨胀可作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但是,从根本上讲,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是一致的,如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有可能暂时奏效,但长远来看经济增长会受到损害。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再贴现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再贴现政策 内容:再贴现率的调整,影响商业银行
3、的融资成本及市场利率 规定何种票据具有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影响商业银行及全社会的资金投向。再贴现政策 效果:能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使其改变贷款和投资行为;能产生告示性效果,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和社会大众的预期;能决定对谁开放贴现窗口,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方向,还能避免商业银行利用“贴现窗口”进行套利的行为。贴现政策存在的缺陷 中央银行在使用这一工具控制货币供应量时,处于被动地位,商业银行是否来贴现、贴现数量的多少以及什么时候来贴现都取决于商业银行,如果商业银行有更好的筹资渠道,它就完全可以不依赖中央银行;再贴现率的调整只能影响利率的总水平
4、,而不能改变利率结构;贴现政策缺乏弹性,再贴现率经常调整,会使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无所适从,不能形成稳定的预期。存款准备金政策 内容包括: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该比率规定一般根据不同存款的种类、金额及银行规模和经营环境而有所区别。规定可充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种类。一般地,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资产,只能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也有的国家规定库存现金也可算成法定存款准备金。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础,包括存款余额的确定及缴存基期的确定等。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幅度等。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评价 存款准备金政策对于市场利率、货币供应量、公众预期等都会产生强烈的影响,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因为存款
5、准备金率的微小调整,都会使货币供应量和社会需求成倍地扩大或收缩,其效果太过猛烈,对经济震动太大,告示效应太强,很不利于货币的稳定,也使中央银行很难确定调整时机和调整幅度,因而不宜随时使用,不能作为日常调控的工具,从而使它有了固定化倾向。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有价证券,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影响市场利率水平的政策措施。公开市场业务的优越性:主动性强 灵活性大 调控效果和缓,震动性小 影响范围广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优惠利率 消费者信用控制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不动产信用控制 预缴进口保证金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直接信用控制 贷款限额 直接干预 流动性比率 利率最高限额 特别存款等
6、 间接信用控制 道义劝告 窗口指导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凯恩斯学派 货币学派 托宾的q理论 信贷传导机制理论 财富传导机制 凯恩斯学派 通过货币供应M的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进而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用符号表示为:M r I E Y货币学派 在货币传导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货币供应量而不是利率。其传导机制是:M E I Y托宾的q理论 货币作为起点,直接或间接影响资产价格,资产价格的变动导致实际投资的变化,并最后影响实体经济和产出。托宾把q定义为企业市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之比。如果q值高,意味着企业市场价值高于资本的重置成本,厂商将
7、愿意增加投资支出,增加资本存量;反之,则厂商就没有投资的积极性。因此,q值是决定新投资的主要因素。MrPEqIY 信贷传导机制理论 银行传导机制:如果中央银行能够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影响贷款的供给,那么,就能通过影响银行贷款的增减影响总支出。公开市场的紧缩操作RDLIY 资产负债表渠道:其主要观点是: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率的上升,将影响借款人的资产状况,特别是现金流的状况。MrPENCFHLIY 式中:NCF是净现金流;H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财富传导机制 财富传导机制理论主要是从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及其对产出的影响来概述的,其传导公式为:PEWCY 式中:W为财富;C为消费。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从货
8、币政策工具运用到货币政策目标实现之间有一个相当长的作用过程。在作用过程中,需要及时了解政策工具是否得力,估计目标能不能实现,为此,需要设置中介指标。中介指标的选择是否正确,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选取的依据 可控性 可测性 相关性 抗干扰性 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 指标 近期指标: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 远期指标:货币供给量、利率货币政策效应 货币政策时滞 内在时滞:认识时滞、行动时滞 外在时滞:执行时滞、生产时滞 货币流通速度 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 其他经济政治因素 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信问题 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 对货币政策效应大小的数量衡量,一般着眼
9、于实施的货币政策所取得的效果与预期所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差距。现实生活中,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往往有有赖于多种政策的配套进行。因此要准确地检验货币政策效果,必须结合与其他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作用大小进行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共性:共同作用于本国的宏观经济方面;都是需求管理政策,即着眼于调节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追求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区别:政策的实施者不同 作用过程不同 政策工具不同四种配合模式 紧缩的货币政策与紧缩的财政政策,即“双紧”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与宽松的财政政策,即“双松”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紧缩的财政政策,即“松货币、紧财政”
10、;紧缩的货币政策与宽松的财政政策,即“紧货币、松财政”。第十二章 金融监管要点提示 金融监管的原因、目标和基本原则 金融监管的内容和方法 金融监管体制金融监管的原因:市场失灵 金融领域内的负外部效应 金融体系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 信息不对称导致金融交易低效率 金融领域内有可能出现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金融监管的目标 维护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保护公众的利益;维持金融业的运作秩序和公平竞争。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依法监管原则 合理、适度竞争原则 自我约束和外部强制相结合原则 安全稳定与经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金融监管的成本 直接的显性成本:包括监管当局的行政预算支出和被监管者因遵守条例而耗费的
11、成本 间接的效率损失:道德风险 人为地削弱竞争 对金融创新的抑制 金融监管失灵 原因:监管者的经济人特性监管者同样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监管者处于独特的垄断地位 对策:应适时地引入对监管者的监管,防止监管者管制过度或防止监管者管制松懈。金融监管的内容 市场准入的监管 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 资本充足性监管 流动性监管 业务范围的监管 贷款风险的监管 对银行内控制度的监管 市场退出的监管 金融监管的方法 直接监管 现场检查:全面检查、专项检查、后续检查、临时检查和稽核调查 非现场监管 合规性监管,包括信贷规模、资产负债比例的执行情况等。风险性监管,包括资本充足性、资产流动性、资产质量、盈利状况、市
12、场风险等。间接监管方法 金融机构的内部审计 外部审计 对金融机构的评级 行业自律 第十二章 金融监管要点提示 金融监管的原因、目标和基本原则 金融监管的内容和方法 金融监管体制金融监管的原因:市场失灵 金融领域内的负外部效应 金融体系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 信息不对称导致金融交易低效率 金融领域内有可能出现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金融监管的目标 维护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保护公众的利益;维持金融业的运作秩序和公平竞争。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依法监管原则 合理、适度竞争原则 自我约束和外部强制相结合原则 安全稳定与经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金融监管的成本 直接的显性成本:包括监管当局的行政预算支出和
13、被监管者因遵守条例而耗费的成本 间接的效率损失:道德风险 人为地削弱竞争 对金融创新的抑制 金融监管失灵 原因:监管者的经济人特性监管者同样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监管者处于独特的垄断地位 对策:应适时地引入对监管者的监管,防止监管者管制过度或防止监管者管制松懈。金融监管的内容 市场准入的监管 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 资本充足性监管 流动性监管 业务范围的监管 贷款风险的监管 对银行内控制度的监管 市场退出的监管 金融监管的方法 直接监管 现场检查:全面检查、专项检查、后续检查、临时检查和稽核调查 非现场监管 合规性监管,包括信贷规模、资产负债比例的执行情况等。风险性监管,包括资本充足性、资产流动
14、性、资产质量、盈利状况、市场风险等。间接监管方法 金融机构的内部审计 外部审计 对金融机构的评级 行业自律 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必要性 金融国际化与金融风险国际化 金融国际化背景下的金融监管困境 在金融活动和金融机构的国际化与金融监管的国别化之间,矛盾日益加深。金融国际化加大了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国际金融业务的创新不断突破现有的金融监管框架,使得监管机构面临崭新的监管对象。金融机构的集团化和业务综合化与金融监管分散化之间的矛盾。金融监管政策的溢出效应 金融监管制度差异会造成监管竞争和监管套利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组织 巴塞尔委员会:在国际清算银行的发起和支持下,十国集团中央银行行长于1
15、974年年底建立了银行法规与监管事务委员会,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交换各国在监管安排方面的信息;提高国际银行业务监管技术的有效性;建立资本充足率的最低标准以及研究在其他领域制定标准的有效性。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IOSC)创建于1984年,目前,几乎所有的有股票交易所的国家都已是其成员,其成员广度远大于巴塞尔委员会。通过合作确保在国内和国际层次上实现更好的监管,以维持公平和有效的市场;就各自的经验交换信息,以促进国内市场的发展;共同努力,建立国际证券交易的标准和实现有效监管;四是提供相互援助,通过严格采用和执行相关标准确保市场的一体化。国际保险监管官联合会(IAIS)
16、是一个推动各国保险监管国际协调的组织,成立于1994年,现成员数目已逾100个。通过合作来改善一国国内乃至国际层次上的保险监管,以此来促进保险市场的效率、公平、安全和稳定,并最终保护投保人的利益;统一各方努力,制定供各成员国选择遵守的监管标准。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前身为金融稳定论坛(FSF),是七个发达国家(G7)为促进金融体系稳定而成立的合作组织。2009年在伦敦举行的20国集团(G20)金融峰会决定,将FSB成员扩展至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G20成员国,并将其更名为FSB(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FSB)。2009年6月26至27日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成立大会于瑞士城市巴塞尔举行。促进和维护各国和全球金融体系稳定,其设立指导委员会指导理事会日常事务,同时设立脆弱性评估、监管合作和标准执行三个专门委员会。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的基本内容 监管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银行监管范围和监管责任 并表监管 国际监管标准的建立 对金融集团的监管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