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案15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学习探究区反馈训练区教材问题解答课标要求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学习探究区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历史叙述1.背景: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2.召开: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3.内容(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 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政
2、治路线:抛弃了“”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3)经济路线: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 为中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建设4.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 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答案改革开放探究点工作重心的转移探究点工作重心的转移深化探究材料邓小平在向外宾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由来时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思考思考1978年底,我国政府的工作重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案答案答案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
3、济建设为中心”。重点精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新转折(1)新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新道路。(2)新时期:开始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3)新领导: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度点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伟大转移,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二、经济体制改革历史叙述1.农村改革(1)措施经营方式:在全国普遍实行以 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政权形式: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 。(2)意义使农民有了 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
4、产积极性。答案家庭承包经营村民委员会生产和分配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变革。促进了 的经济体制改革。2.城市改革(1)措施中心环节:增强 ,搞活企业。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所有制形式: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_ 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答案城市企业活力多种所有制探究点探究点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探究材料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
5、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摘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思考思考材料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怎样的变革?它是否意味着所有制的根本改变?为什么?答案答案答案(1)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并不意味着所有制的根本改变。因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环节。探究点探究点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材料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改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思考思考图片反映了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什么变化?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
6、影响?答案答案答案(1)变化: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占有较大比重。(2)方向: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变。(3)影响: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易混易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出发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重点精讲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原因、特点(1)原因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7、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2)特点以土地等基本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把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发挥了农民家庭的积极性。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2.农村经济体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之处(1)扩大了生产经营自主权。(2)都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都调动了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历史叙述1.背景(1)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2)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 遭遇挫折。答案社会
8、主义运动2.过程答案时间会议内容1992年初邓小平“”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_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_21世纪初基本建立_南方谈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3.意义(1)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2)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3)从总体上已达到 ,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答案小康水平探究点探究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
9、展。深化探究材料图一为上海市粮票(1955年发行到1993年停止流通)。图二为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该公司创立于1984年11月18日,是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图一图二思考思考由图一到图二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意义。答案答案答案(1)变化: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到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意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究点探究点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材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调控下对资
10、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思考思考依据材料,你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答案答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组成部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把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调节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重点精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不是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2)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以行政审批配置资源和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为主,甚至有时以官员意志配置资源。(3)二者最显著的区别是:资源配置方式是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
11、主还是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易混易错市场经济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只是经济手段之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返回反馈训练区解析答案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解析解析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两权分离”取得良好效果,近年来又实行“三权分置”,拉
12、开了第三次土地改革的序幕。“两权分离”中的“两权”是指()A.所有权、承包权 B.经营权、承包权C.自主权、承包权 D.所有权、经营权解析答案解析解析1978年,安徽、四川的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拥有对土地的承包权,但是所有权仍然归国家,也就是所有权和承包权相分离,故A项符合题意。A3.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一变革是()A.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B.建立人民公社C.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答案解析解析从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
13、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等信息可知D项正确;A、B、C三项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D解析解析本题分析的是1978年至1991年首钢效益快速增长的原因。B项指的是“一五”计划的特点;C项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D项出现于1992年中共十四大。故选A项。4.“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现利税29.26亿元,是1978年的6.72倍”当时首钢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是()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B.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继续贯彻C.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整顿思想的提出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制定解析答案A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建
14、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C.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下图为“市场”一词在历届中共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其中1993年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出现频率高的直接原因是()解析答案解析解析198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在全国普遍实行,故A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所以1993年“市场”一词出现频率比较高,故B项正确;到目前,我国只能说初步实现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并不能说基本确立,故C项错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故D项错误。答案答案B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8年10月28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
15、“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请回答:(1)材料一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是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解析答案解析解析要从“1958年”入手,指出人民公社出现的原因及影响。答案答案人民公社。“左”倾错误(八大二次会议制定的总路线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材料二“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农村怎样的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解析答案解析解析材料二反映的是家庭
16、联产承包责任制,应综合分析这一制度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影响。答案答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背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民公社制度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影响: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使农业生产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返回教材问题解答学思之窗学思之窗思考思考:小岗村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答案答案答案主要是因为小岗村的村民在省政府创新政策的推动下,为了摆脱自身的困境,大胆地把生产队的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自负盈亏,充分调动了这些承包土地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过他们的精心劳动,获得了比以往多得多的收获。探究学习总结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17、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答案答案答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在农村对人民公社的旧体制和城市中计划经济的旧体制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在农村改革中,主要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改革措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克服了平均主义,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城市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中,主要围绕着增强企业活力这一中心,通过政企分开、简政放权,通过推行多种所有制形式经济,通过改革分配制度等,调动了企业和领导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产效率,推动我国工业生产持续高速发展。二、学习延伸阅读以上内容,请分析,中国
18、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结合今日农村的变化,试分析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答案返回答案答案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经济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是否得到健康发展,所以要选择首先改革农业。其次,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所以要先从农村改革。另外,在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了改革试验,农村已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所以农村改革率先开始。农村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克服了平均主义,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中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也要看到,中国国情导致改革后我们依答案返回然实行的是小农经济,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都十分落后,要实现农民富裕的目标还有很大难度。此外,农村经济的社会化、商品化程度还很低,还跟不上工业化发展的要求,还需要开拓思路,探索新的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