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古诗三首 l十六年前的回忆l为人民服务 l金色的鱼钩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精读引领课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精读引领课古诗三首是“理想和信念”这个主题单元的首篇课文。本课的三首诗都是咏物诗,立意深远,表情达意含蓄。三位诗人借咏叹 马、石灰、竹石,表达自己的志向。教材简析教材简析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默写竹石3.能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4.掌握三首古诗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教学目标教学建议 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体
2、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和志向,掌握三首古诗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课标指出,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一诗词诵读,激趣导入二重点品读,随文得法三.正向整合,学法迁移四.总结提升,拓展升华教学流程1.出示梅兰竹菊图片介绍“四君子”,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深受古今文人墨客所钟爱。2.课件出示相关诗句,学生诵读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北宋)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王勃(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魏晋)一、诗词诵读,激趣导入教学过程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3、。郑燮(清)课件出示竹子图,拓展清代郑燮所做的题画竹中的诗句。导入竹石 1、解读诗题、知诗人(1)师生交流竹石是什么意思?小结:竹石是郑燮晚年为自己画的竹石图所写的题画诗。(2)借助搜集的资料了解诗人郑燮。合作交流,教师相机总结。【课件出示郑燮资料】二、重点品读,随文得法2.诵读古诗,明诗意。(1)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自读古诗。同桌互读、互查。指名读,教师正音。(2)读准节奏,读出韵律。生探索自读。出示节奏范读,生自读。反复诵读,读出韵味。(3)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合作交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的意思。建议:建议:这一环节,重点指导古这一环节,重点指导古诗中易读错的字音,诗中易读错的
4、字音,”还坚还坚劲劲“的的”劲劲“在这里要读在这里要读jngjng,不能读成不能读成j j n n。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注释,上,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疏通古理解诗句的意思,疏通古诗大意。对不理解的诗句,诗大意。对不理解的诗句,可相机指导。如坚劲的理可相机指导。如坚劲的理解可以用拆字组词的方法,解可以用拆字组词的方法,理解为坚强有力。理解为坚强有力。3、聚焦关键,悟诗情咬定青山不放松,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立根原在破岩中。(1)结合课文插图,加上你的理解,展开想象,细细品味,诗中的竹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反复诵读,想象诗意。反复诵读,想
5、象诗意。初知竹子的特点初知竹子的特点,读出竹子坚韧、坚强读出竹子坚韧、坚强。本单元语文要素,查阅相关资料。(2)聚焦“咬”字,领会竹子个性。交流: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体会竹子既然咬定就绝不放松的品质。再读古诗,读出坚韧不拔、坚强勇敢。【指导】咬定、不放松要适当读出力度。千磨万击还坚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任尔东西南北风。(3)学习后两句,想象岩竹会遇到哪些磨难?(4)链接诗人背景,悟诗情。郑燮为官期间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心系人民、政绩显著、受民爱戴,却也因此得罪上司、同僚,常受打击、排斥,后又因灾年开仓赈济、拨款救灾被罢官。此
6、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却从不将画卖给高官和权贵。竹石就是他晚年辞官回乡后为自己画的竹石图所做的题画诗。(5)创设情境,解读即使受到千磨万击为何还能依然坚劲?试想,这千磨万击,东南西北风指的是什么?师生合作:探寻竹石坚强,不屈不挠的精神,咬定青山的意志。(6)面对这生活中的“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诗人是怎么做的?面对(),诗人(咬定青山不放松!)(补白填空,为学生发挥想象搭建平台)(7)指导朗读,读出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指导:千磨万击读的慢一些,重一些,最后一句读的舒缓、从容。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秋
7、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郑燮题画竹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郑燮题画竹教师小结:每一首,每一句,竹在诗人的印象里,代表的是教师小结:每一首,每一句,竹在诗人的印象里,代表的是顽强和刚毅。顽强和刚毅。4.课堂小结:这生于恶劣环境之下,长在危难之中无畏无惧,顽强坚韧,孤傲而又清高的竹子正是诗人郑燮坚韧顽强,刚正不阿,不屈不挠、心系天下苍生品格志向的真实写照。像这种通过借事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志向的表达方法便是托物言志。解读诗题、知诗人诵读古诗,明诗意聚焦关键,悟诗情5.借助插图,背诵古诗。教师过渡:让我们一起诵读全诗,感受竹子的气节和诗人的志向。配乐诵读,
8、背诵古诗。用学习竹石的方法,指导学习马诗、自主学习石灰吟。1.读准读顺,读出古诗节奏;2.借助注释、插图,用自己的话说意思,展开想象,加深理解;3.抓住关键字词,结合背景,体会诗人表达的志向。结合资料和所学,比较三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落实课后第三小题)三、正向整合,学法迁移题目诗人志向表达方法表达共同点竹石马诗石灰吟马诗 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沙如雪”“月似钩“金络脑”“快走”等词语进行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当学生描给出“带有金络脑的马驰骋在边塞战场”的画面时,再理解“何当”一词,想象渴望建功立业的马儿自知遥遥无期,尽显无奈,又寄托了无限的期盼。交流课前查阅的诗人资料,结合诗人少年
9、成名,诗名远播,但仕途失意,始终不能大展宏图的经历,感受到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悲叹。石灰吟 1.引导学生抓住“千锤万凿”“烈火焚烧”展开想象,2.抓住“出深山“若等闲”,让学生在想象中深切感受到石灰石在熊熊烈火中依然从容不迫的姿态,只要能把一身清白留在人间,即使粉身碎骨也不害怕。3.结合于谦的生平经历,或者让学生交流搜集的诗人的小故事,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于谦为人正直、坚贞不屈的品质,从而理解诗人以石灰自瑜,不向恶势力妥协、屈服的精神。三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的远大志向,像这样表达诗人远大志向的诗还有很多。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春夏秋时全不
10、变,雪中风味更清奇。郑夔题竹石画(其二)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范云 咏寒松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四、总结提升、拓展升华边读边想象,感受诗边读边想象,感受诗人志向,加深理解。人志向,加深理解。推荐阅读继续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远大志向相关古诗。竹 石坚强不屈 刚正不阿托物言志【板书设计】解读诗题、知诗人诵读古诗,明诗意聚焦关键,悟诗情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精读引领课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精读引领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一篇回忆录。这篇文章从女儿的视角,为我们还原了一位革命先烈在危难时刻为了民族解放和
11、人民幸福从容赴死的感人形象,表达了对父亲为理想献身精神的理解、敬佩,表达了对反动派残杀革命者的痛恨,以及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教材解析课文采用倒叙的手法,以“忆”作统领,除开头外,按照时间顺序回忆了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的情形。本文突出的表达特点:n 一是在叙述的过程中运用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客观、立体地塑造了一位英雄父亲的形象。n 二是运用对比手法烘托了丰满的革命者形象。n 三是首尾呼应、前后照应。课后“阅读链接”编排的是叶挺将军的囚歌。这首诗感情炽烈,气势豪迈,写出了革命者虽身陷牢笼,但依然斗志昂扬的革命精神,表现了革命英雄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仰,抒发了为革命献身的壮志
12、豪情。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说出印象深刻的事。2.学习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态和外貌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感受李大钊忠于革命的伟大精神。3.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课文收尾呼应的表达方法。4.查找资料,了解先辈的革命事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1.学习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态和外貌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感受李大钊忠于革命的伟大精神。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课文收尾呼应的表达方法。教学建议1.按时间顺序梳理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关注描写人物言行、神态和外貌的语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3.了解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4.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3、,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教学流程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二、整体感知,初步感悟。三、品读重点,随文得法。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1.出示话题,交流最令你难忘的回忆是什么?学生汇报;2.导入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强调“回忆”重读)3.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回忆了谁?(板书)李大钊4.借助课前搜集的关于李大钊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补充。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14、。在被军阀张作霖捕后,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于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义,是伟大的革命先烈。拓展补充李大钊资料拓展补充李大钊资料二、整体感知,初步感悟1.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情?给你印象最深的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情?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你从中感受到什么?是哪件事。你从中感受到什么?2.2.理清条理,归纳小标题理清条理,归纳小标题 (板书)(板书)被捕前被捕前 被捕时被捕时 被审时被审时 被害后被害后 课标指出,五六年级阅读的要求是默读课标指出,五六年级阅读的要求是默读有一定速度,每分钟不少于有一定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300字,在阅字,在阅
15、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感情。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抓住具体的人物描写方法体会人物品质,完善人物形象建构。抓住具体的人物描写方法体会人物品质,完善人物形象建构。三、合作交流,品读重点 1.作者追忆父亲的哪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你觉得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再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边读边做批注。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交流是思维的碰撞,智慧的绽放。3.品读重点语句。关注描写人物言行、神态和外貌描写,体会李大钊同志的从容镇定、临危不惧、舍身为党、视
16、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课标指出,在阅读时能够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父亲的动作让你有何体会?父亲的动作让你有何体会?1.出示语段,学生朗读2.交流:从对父亲的动作描写中你能说说父亲为什么而忙碌吗?(一)被捕前1.课件出示,指生朗读2.交流:这段话中哪个词引起了你的特别关注?(坚决 不能轻易)从对李大钊的语言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导学生读出坚定)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
17、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吗?我是不能轻易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从父亲的语言你体会到什么?从父亲的语言你体会到什么?被捕前的李大钊,临危不乱,忠于革命忠于党,对革命事业认真负责。(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2)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关注动作描写(二)被捕时你又读出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关注神态
18、描写被捕时的李大钊镇定自若,临危不惧,为革命事业早已准备,处变不惊,把生死置之度外。(三)被审时这是对父亲的什么描写?从这句话中你又读出了什么?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安定,非常沉着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信心。从“安定”“沉着”两个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联系上下文说一说父亲为什么“安定”“沉着”?如何理解信心?法庭上的李大钊视死如归,从容不迫大义凛然。拓展阅读囚歌阅读链接和叶挺相关资料,感知叶挺将军和李大钊先生具有共同的特征: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囚歌叶挺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
19、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1941年1月,作者叶挺在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在狱中叶挺受尽各种苦刑,仍坚贞不屈。1942年,他写下了这首囚歌,此诗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行径、极端虚弱的本质,表现了革命者的伟大气节,抒发了为革命献身的壮志豪情。建议:在关注人物表现,体会人建议:在关注人物表现,体会人物品质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物品质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周围人物的言行,在品读生关注周围人物的言行,在品读中感受不同人物表现背后的心理中感受不同人物表现背后的心
20、理状态,状态,体会对比烘托的作用体会对比烘托的作用,感感受李大钊同志舍身为党、沉着冷受李大钊同志舍身为党、沉着冷静、临危不惧、大义凛然、浩然静、临危不惧、大义凛然、浩然正气的精神品质。正气的精神品质。(1)父亲的慈祥、耐心与含糊的对比;(2)亲友与父亲面对危急局势时的态度对比;(3)被捕时敌人的凶狠残暴与父亲的沉着机智、临危不惧以及我与父亲的不同反应的对比;(4)法庭上法官的怒气冲冲与父亲的安定沉着的对比等。(三)被害后 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
21、。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李大钊就这样被军阀张作霖残忍地杀害了!留给我们深深的悲痛和无尽的怀念!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
22、一下头。结尾开头首尾呼应文章除了开头和结尾做到了首尾呼应,还有很多这样前后照应的句子,请大家找出和下列句子相照应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我蹲在旁边,看到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我蹲在旁边,看到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拓展学习
23、主题丛书贺龙将军印象记,实现阅读整合:1.速读文本,概括主要内容。圈画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2.找出文中神态描写的语句,细细品读,体现出怎样的人物品质。3.贺龙将军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对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巩固对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巩固延伸,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延伸,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作业布置1.1.朗读文章中前后照应的句子。朗读文章中前后照应的句子。2.2.搜集了解革命先烈的革命事迹,和同学交流搜集了解革命先烈的革命事迹,和同学交流。十六年前的回忆关注神态言行 体会人物品质前后照应 首尾连贯【板书设计】12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精读引领课部编版小学语文
24、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精读引领课教材解析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的根本拿宗旨。从那时起,“为人民服务”这五个通俗简明的文字就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成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文章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全文共五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五方面内容:l第1自然段明确“我们这个队伍”性质:l第2自然段论述如何对待“死”:l第3自然段论述如何对待批评:l第4自然段论述如何对待困难:l第5自然段论述如何对待“我们的队伍”里死去的同志。课后链接:十里长街送总理 文章用十里长街送总理的
25、感人事例,进一步阐述“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观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3自然段。2.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题对全文的统领作用,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来论述的。3.结合具体事实和“阅读链接”,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思想启蒙教育。重重难难点点本文是六年级小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议论文,对他们而言,议论文还不是这个阶段的主要学习任务,对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如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可点到为止,不必过多介绍或不作介绍。重要的是梳理课文的论述思路,理清内部逻辑关系。教学时,可以先围绕课后练
26、习第二题,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围绕主要观点讲了哪些内容,再让学生思考这些内容与课题之间的关系,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述的,从而梳理课文行文的思路,了解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体会课文遣词用语的准确严谨,并借助相关阅读资料进一步领会文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教学建议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二、整体把握,感知文本。三、重点品读,随文得法。四、拓展阅读,实现整合。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 张思德 齐读。2.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交流对张思德的了解。你对他都有哪些了解呢?张思德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933年12月参加红军,不久加入共青团。1937年10月
27、,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毛泽东的卫士。在一次反六路围攻的战斗中,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仍强忍剧痛,冲入敌阵,缴获了敌人两挺机枪。在长征途中,他曾两度经过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历尽千辛万苦。1944年9月5日,他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牺牲时年仅29岁。3.板书课题,齐读。二、整体把握,感知文本1.这篇课文非常特别,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细致的描写,它是一篇议论文,板书:议论文思考:这篇议论文的观点是什么?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课文第一自然段就清楚地阐明了这个观点,学生自
28、主阅读,找出相关语句。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2.思考:课文围绕这个观点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用心思考。组内合作,交流讨论。中心论点:为人民服务正确对待生死正确对待批评如何对待困难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梳理总结生死观批评观团结观 (1)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毛泽
29、东怎样把“死的意义”说清楚的?主席用了什么方法?1.提炼“生死观”,感受引经据典的效应(2)交流:根据学生发言,小结出示句子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三、重点品读,随文得法引用引用对比对比 人人固固有一死,有一死,或或重重于于泰山,泰山,或或轻轻于鸿毛于鸿毛。(3)借助注释,理解关键语句的意思 固:固然,虽然,必然的意思.或:有的人.于:比 相比的意思.鸿毛:鸿雁的羽毛,比喻极轻。小结:人都有一死,有的人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却像鸿毛一样轻.(4)阅读“阅
30、读链接”十里长街送总理,结合文章再谈一谈你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进一步体会“生死观”。引导学生体会文本通过介绍周总理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和人们对他的引导学生体会文本通过介绍周总理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和人们对他的爱戴,说明他的死比泰山还重爱戴,说明他的死比泰山还重。(5)指导朗读、反复练习:朗读的时候,重读重点词语,读出强烈的情感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小结:小结:张思德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所以他的死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
31、死的,所以他的死(比比泰山还要重泰山还要重的的)。举例举例说说还有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说说还有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引导学生联系刚学过的课文里的周恩来、李大钊、刘胡兰等革命先辈。)(引导学生联系刚学过的课文里的周恩来、李大钊、刘胡兰等革命先辈。)因为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所以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围绕怎样对待批评讲了哪几层意思?是怎样一层一层讲下来的?2.品读“不怕批评”,体会语言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出示语段: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32、只要你说得对,我们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1)利用填空的形式,理清文段内容:这段话共有 句,主要论述 。第一句论述 的原
33、因;第二句话指出 ;第三、四句话论述采纳批评的前提,就是 第五、六句话举 的例子进一步说明 。这段话共有 六 句,主要论述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第一句论述 不怕别人批评 的原因;第二句话指出 我们欢迎任何人批评 ;第三、四句话论述采纳批评的前提,就是 说得对,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 第五、六句话举 采纳李鼎铭的“精兵简政”这一建议 的例子进一步说明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2)标记关联词,使学生体会关联词语的作用,句子之间的紧密联系,意思的层层递进,表达上严谨周密,进一步感受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因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所以,我们,我们如果如果有缺点,有缺点,就就不怕别人
34、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批评指出。不管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只要你说得对,我们你说得对,我们就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就照你的办。照你的办。对比阅读,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对比阅读,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层层递进严谨周密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你说得对,我们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你说得对,我们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照你的办。民有好处,我们照你的办。(3)理解“精兵简
35、政”的意思。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精兵简政”这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
36、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举例子,坚持好的,改正错的。(1)提炼中心论点:默读课文四、五自然段,找出毛泽东同志阐述的一个鲜明观点。3.自主学习,品读“团结观”(2)明确论点,继续思考:毛泽东同志怎样层层说明的?怎样才能更好地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呢?最后的形式是什么?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阅读主题丛书我是您的儿子,迅速浏览文本,思考下列问题:四、拓展阅读、实现整合1.文
37、中的焦裕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我是您的儿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3.你自己的人生志向是什么?作业:一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2、3段。二阅读主题图书在爱的天平上没有砝码。板书设计:为人民服务死的意义不怕困难团结互助议论文金色的鱼钩 1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略读整合课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略读整合课白马、草金色的鱼钩是一篇,编排的目的是通过追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从人物言行中体会红军战士可贵品质,从而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课文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颂扬
38、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教材简析1.快速默读课文,梳理课文主要内快速默读课文,梳理课文主要内容,相互交流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容,相互交流最让你感动的地方。2.运用学习方法,关注人物的言行运用学习方法,关注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品质,感受革命先烈们忠体会人物品质,感受革命先烈们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教学目标教学建议引导学生借助学习提示,在自主阅读中整体感知阅读内容、把握故事情节、概括课文大意;然后综合运用小学阶段习得的方法,自主分析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结合环境描写,体会人物品质,在交流与分享中,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自主分析 把
39、精读引领课学到的基础知识和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二、聚焦重点 品读提升三、类文整合 迁移运用四、回扣主题 拓展延伸导语:你了解长征吗?生交流汇报课前搜集的关于长征的资料。【总结】通过大家刚才的汇报,我们知道这一篇文章是发生在长征路上的故事,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和革命先辈们重走长征路,领略感人故事,体会人物品质。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教学过程1、快速默读课文,梳理课文主要内容,相互交流最让你感动的地方。2、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班长言行
40、的句子来体会他的思想和品质,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思考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二、聚焦重点 品读提升建议: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汇报;运用在十六年前的回忆中学习到的人物分析的方法,分析老班长在特定情境下的言行表现,体会言行背后的心理,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他坐在那里他坐在那里捧捧着搪(着搪(tngtng)瓷()瓷(cc)碗,)碗,嚼嚼着几根草根和我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硬咽(ynyn)下去。下去。聚焦动作描写,体现了老班长先人后己的优秀品质。体现了老班长先人后己的优秀品质。(1)关注动作描写通过老班长的动作描
41、写,你感受到了什么?通过老班长的动作描写,你感受到了什么?老班长看到这种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两处神态描写形成对比,充分体现了老班长心中只有战士没有自己的高贵品质。(2)关注神态描写对老班长的两处神态描写,你又读懂了什么?对老班长的两处神态描写,你又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男生读第一次神态描写,女生读第二次神态描写,感受班长心情的变化。“不行,太少啦。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
42、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rr),我),我翻了多少草皮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也找不到一条蚯(qiqi)蚓()蚓(ynyn)还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一棵一棵地摸”(3)关注语言描写说明老班长非常辛苦,寻找食物非常艰难。他是靠革命的意志,说明老班长非常辛苦,寻找食物非常艰难。他是靠革命的意志,对党的忠诚才能坚持下去。对党的忠诚才能坚持下去。通过聚焦老班长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感受到了老班长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品质,那么从老班长临终前的话语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班长?谁能有感情的读一读老班长的话?“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
43、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亡留给自己,临终前仍不忘自己的责任,不忘党的重托,不忘奉献最后一份光和热。老班长是一个()的人。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人。这篇课文是写老班长的,题目为什么是这篇课文是写老班长的,题目为什么是“金色的鱼钩金色的
44、鱼钩”?为什么说这个?为什么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4)品味金色,升华情感 教师引导: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最后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题。让学生在讨论、比较中不断深化对让学生在讨论、比较中不断深化对“金色金色的鱼钩的鱼钩”的理解,体会以老班长为代表的的理解,体会以老班长为代表的千万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千万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为人的精神品质。三、类文整合,迁移运用 运用金色的鱼钩学习到的方法,请同学们自主阅读白马和草,完成下面的表格。课题课题人物人物描写语段描写语段描写方法描写方法感受和体会感受和体会白马白马 草草 思考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并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思考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并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的句子并品悟人物的品质,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句子并品悟人物的品质,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四、回扣主题 拓展延伸请同学根据学习到的人物描写方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请同学根据学习到的人物描写方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阅读主题图书忆过草地。板书设计:金色的鱼钩老班长人物语言、动作、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