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湘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附目录)(PDF版).pdf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4554657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52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新湘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附目录)(PDF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22新湘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附目录)(PDF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22新湘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附目录)(PDF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22新湘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附目录)(PDF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22新湘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附目录)(PDF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 湘科湘科版版(2017)科学科学二二年级上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溶解第一单元溶解1 它溶解了吗2 生活中的溶解3 自制泡泡液第二单元动物的反应第二单元动物的反应1 观察兔子的反应2 观察蜗牛的反应3 有趣的动物反应第三单元太阳和月亮第三单元太阳和月亮1 发光发热的太阳2 看太阳认方向3 变化的月亮第四单元物体的位置第四单元物体的位置1 它在什么方位2 它有多远第五单元尺子的科学第五单元尺子的科学1 做尺子2 改进尺子第一单元溶解第一单元溶解1 它溶解了吗它溶解了吗一、教学目标:1、能判断食盐、胭脂红溶解于水和沙子不溶解于水。2、学会用吸管取烧杯中任意地方的食盐水。3、通过

2、观察,实验,经历溶解概念建构的过程,认识溶解现象。4、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对比实验等探究技能,将科学知识溶解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的自主意识。二、教学重点:1、学会用吸管取烧杯中任意地方的食盐水。2、通过观察,实验,经历溶解概念建构的过程,认识溶解现象。三、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胭脂红的溶解过程,类比推理出盐的溶解过程。四、教学准备:每小组各 2 个加入水的烧杯胭脂红若干食盐若干沙子一份每小组各一个样杯(试吃杯)玻璃棒吸管实验记录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打开课件引入课题2、课件出示儿歌3、介绍烧杯、玻璃棒的名称(师在黑板上画烧杯)指着烧杯、玻璃棒走近学生,告诉他们,这个圆柱形透明的杯子

3、叫烧杯,玻璃棒是用来搅拌的,边说边拿玻璃棒在烧杯中做搅拌状。二)、授新课1、把食盐和沙子放入水中会怎样?1)师: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说说沙子的样子食盐(同上)2)现在我把沙子和食盐分别请进烧杯中,同学们请看烧杯中的沙子和食盐和刚才一样吗?3)分别搅拌告诉学生“搅拌时玻璃棒不要碰撞到烧杯”为什么不能碰呢,再让学生观察搅拌后的沙子和食盐。(沙子在哪?是什么样的?刚才的盐粒呢)2、食盐“藏”到哪里了1)、食盐“藏”到水中了吗?你有办法找到他的“踪迹”吗?引出用吸管取水打开微课学习并操作用吸管取烧杯中不同地方的水,尝一尝取出来的水。2)当学生说出他取烧杯哪个地方的水,我就红色粉笔在烧杯中标注,实验结果说

4、明了什么?3)、温馨提示:未知液体不能尝3、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1)请材料员发胭脂红记录单先观察胭脂红的样子,你们想看看他进入水中的姿态吗?2)请材料员把胭脂红放入(另一个)烧杯,不要搅拌3)请学生先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样子,让学生画一画。4)请材料员用玻璃棒搅拌。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5)食盐也是这样变化的吗?说说你的理由。6)打开课件展示“像食盐和胭脂红这样,放入水中后会均匀地分散,最后他们的颗粒看不见了。这种现象叫作溶解。”三、课后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物质溶于水吗?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谈谈你的收获吧!五、板书设计它溶解了吗均匀地分散颗粒看不见2 生活中的溶解生活中的溶

5、解【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2.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观察和判断,按能溶解和很难溶解给厨房的调料品分类。3.科学态度认识到溶解在牛活中的应用广泛,体会溶解现象应用于生活中的意义。【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教学难点】判断淀粉、食用油汕、陈醋在水中溶解的难易程度。【教学准备】学生实验材料活动一、二、三材料。教师准备材料;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气体在水中溶解的图片惑微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溶解,溶解现象有些什么特征?2.出示厨房里的调料品,提问它们进入水中后能溶解吗?二、活动一观察

6、厨房里的溶解现象。1.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预测这些调料品是否容易溶解于水。2.分组制订实验计划,并汇报实验计划。如将白糖、油、陈醋放入水中,搅拌后再多静置一会儿,比较三种现象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判断是否有溶解的典型特征。再将淀粉、味精等放入水中先观签,再与溶解特征对比判断3.分组活动,及时记录。4.整理器材,汇报交流。学生依据溶解的概念进行判断和分类。三、活动二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1.师 厨房旦有很多的调料品能溶解在水中,可以给我们生活带来些什么?学生谈谈溶解现象应用于生活中的意义。2.帅溶解在生活还有哪正些用?上节课后,我布置大家进行了小调查,加在请大家来说说你的调查情况。3.师出示课前

7、搜集的更多溶解在生活中应用实例的图片、视频,做补充介绍。三、活动三气体在水中的溶解。1.小魔术沸腾的害碧。用注射器吸二分之一的雪碧,再用橡皮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引导学生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2.学生尝试魔术揭秘。3 师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气体溶解在水中的现象。图片示加热水的初期,烧水容器壁上总是有小气泡的出现。家庭养鱼时的充入气体装置课后活动溶解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四、知识拓展。师水除了能溶解一些液体和固体外,还能溶解少量的二氧化碳、氧气等气体。超市里面常见的碳酸饮料里就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如果打开前摇晃一下,打开瓶盖的时候就有人量气泡出现;而鱼就是靠

8、呼吸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在菜市场我们会看到捶贩上,装色、虾、蟹等海产品的容器中,会有一根透明管子在吐池泡,这就是在给它们在水中供氧,保持食材的新鲜。【板书设计】第一单元第 2 课生活中的溶解。白糖食用油陈醋淀粉味精食盐洗衣粉洗洁精肥皂风汕精沐浴露洗发水能溶解难溶解3 自制泡泡液自制泡泡液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知道制作泡泡液的简单配方。2 科学探究通过不断调制和比较,用不同的原材料找出多种泡泡液的制备方法,并通过对比找到最优方法;制作出能吹出很多或很大泡泡的泡泡液。3 科学态度、STSE利用溶解现象自制泡泡液;乐于动手,勇于尝试,善于合作与交流。二、教学重点:二、教学重点:训练

9、学生的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三、教学难点:三、教学难点:不断调制、比较制作出能吹出很多或很大泡泡的泡泡液。四、教学准备四、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洗发乳、肥皂(切碎)、洗洁精、沐浴乳、吸管、白糖、小杯子、玻璃棒、杯子、水教师准备材料:吹泡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等学生准备用具:记录笔、活动手册吸管五、教学时间五、教学时间1 课时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PPT 出示教材小女孩吹泡泡的图片】问:图片中的人物在干什么?2 吹泡泡很好玩,这节课我们就来亲手调制泡泡液,吹泡泡。(二)新课学习1 1 了解吹泡泡所需的工具了解吹泡泡所需的工具(1)请大家观察图片,看看吹泡泡需要哪

10、些东西?(2)小结:吹泡泡需要吹泡泡的工具和泡泡液。(3)这节课就让我们从制作吹泡泡的工具入手!请大家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吸管(教师自己下发剪刀,顺便检查吸管准备情况,如果没有,教师及时下发。)接下来,请大家先认真观看制作吹泡泡的工具的视频,看完之后请大家有序的使用剪刀制作工具。【播放视频播放视频】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2 2 调制泡泡液调制泡泡液(1)吹泡泡的工具有了,后面的重点就是制作出效果很好的泡泡液了!(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洗涤剂,他们是【出示出示 PPTPPT 图片图片】读:洗发乳、肥皂、洗洁精、沐浴乳。(3)你们认为上面哪种洗涤剂更适合制作泡泡液呢?请先小组讨论,之后将自己的的猜想

11、通过填写序号的形式记录到科学活动手册的第 3 页的第一个图表中。(4)你们的猜想正确吗?现在请大家试一试:哪一种物品加入水后,比较容易吹出泡泡来?实验后,给它们在图标中再次排排序。(5)哪个小组愿意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实验结果呢?追问:还有不同意见吗?3 3 怎样使吹出的泡泡更多或更大怎样使吹出的泡泡更多或更大(1)大家找出了哪种洗涤剂更容易吹出泡泡。【PPTPPT 出示出示那在水里加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洗涤用品,吹出的泡泡会变多变大呢?】(2)请大家先思考你准备在水里加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洗涤用品,然后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之后用序号或文字描述填写在活动手册这个图表中【PPT 出示图表】。谁愿意给

12、大家说说你的想法?抽 2 位学生交流。(3)接下来请大家按照自己的方案动手实验,找出最佳泡泡液配方。(4)集体展示。抽学生问:谁吹出的泡泡最大?你的泡泡液是怎么调制的?(5)在泡泡液中加入少许白糖,吹出的泡泡会怎样?(6)学生动手实验,在实验手册上记录下自己的发现。4 4 整理实验器材,下课整理实验器材,下课现在老师想看看那一小组最先将实验器材有序的收拾整齐,放到桌子的右上角?5 5 课堂小结、拓展课堂小结、拓展(1)你本节课有什么收获?最多抽 3 位学生展示。(2)你还有哪些想要探究的问题?例如:小泡泡容易破还是大泡泡容易破?吹出的泡泡为什么是彩色的?泡泡都是球形的吗?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

13、第 3 3 课自制泡泡液课自制泡泡液洗发乳肥皂洗洁精沐浴乳一二三四洗涤用品种类第二单元动物的反应第二单元动物的反应1 观察兔子的反应观察兔子的反应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免子可通过眼、耳、鼻、舌等感知环境,并产生相应的反应。2.科学探究初步发展对比实验的设计,能力;提高观察比较描述的能。力和依据事实分析判断的能力。3.科学态度对研究兔子的反应产生兴趣;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能如实进行描述;设计方案与描述分析中,乐于倾听和交流;增进爱护保护兔子的情感。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兔子、免兔笼;胡萝卜、青菜、干草。苹果等教师准备材料挡板,两个黑色布袋,分别装篮球和青草三、教学时间 1 课时四、教学过

14、程(一)教学导入人用各种感官感觉周围的世界,做出反应。小动物,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观察研究一种小动物兔子。(二)新课学习1 观察兔子的感官(1)观察前提出要求安静,不要惊扰兔子;先整体观察,再重点观察它的感官。(2)观察兔子例如兔子眼睛是红色的。兔子有两颗大门牙。兔子的耳朵上有很多红色的血管。(3)画一画把兔子的样子画下来,标出它的眼、耳、鼻等感官。2 观察兔子对不同食物的反应(1)讨论兔子喜欢吃什么?(2)将兔子依次放在胡萝卜、白菜、草和饼干附近。(3)观察 兔子对几种食物的反应一样,吗?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想法。例如兔子喜欢吃胡,萝卜、白菜、草,不爱吃糖果和饼干。兔子吃之前会先闻一闻,再吃。

15、(4)思考兔子鼻子的嗅觉能帮助它找到食物吗?(5)实验用两个不透明的布袋分别装篮球和白菜,把兔子的眼睛蒙上,把兔子依次。放在两个布袋附近,观察免子的反应。(6)说一说根据实验现象,你有什么结论?(7)小结兔子能通过鼻子的嗅觉帮助它找到食物。(8)继续观察小兔子,记录你的新发现。(三)整理,下课。2 观察蜗牛的反应观察蜗牛的反应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蜗牛的样子,了解蜗牛主要由头、腹足和外壳构成,头部有两对长短不同的触角;长触角的顶端长有眼睛。2 通过研究蜗牛是否能听到声音,发现蜗牛对声音无明显反应,并能结合观察对蜗牛是否具备听觉器官做进一步判断。3 通过研究蜗牛有无嗅觉,发现蜗牛对不同的气味有嗅

16、觉反应,并能结合观察对蜗牛嗅觉器官在哪里做进一步的推测。教学重点:通过研究蜗牛有无嗅觉和能否听到声音,发现蜗牛对不同的气味有嗅觉反应;对声音没有明显反应。教学难点:在教师的辅导下,初步学习如何利用对比的思路设计实验;发展观察、比较、描述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蜗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小动物,自然界中有很多种蜗牛。本节课我们来研究蜗牛是怎样感知环境并做出相应反应的。二、新授1 请你回想一下,你在哪里见过蜗牛呢?有的同学说我在围墙上和草地中见到过蜗牛。有的同学说下过雨之后,更容易见到蜗牛。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腐殖质多的环境中。你可以和家长一起去蜗牛喜欢的环境中捉蜗牛。在捕捉过程中,一定要注意

17、安全。2 观察蜗牛的身体结构(1)同学们,你观察过蜗牛吗?请仔细地观察蜗牛,看看蜗牛的身体长什么样?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蜗牛的身体主要由头、腹足和壳组成。(2)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蜗牛的头,看看还有什么发现?在蜗牛的头上有两对触角,一对长触角,一对短触角。长触角的顶端长有眼。下方长有口。3 在观察蜗牛时,我们并没有发现蜗牛的耳朵,那么蜗牛能对声音做出反应吗?你是怎样认为的?怎样证明你的想法呢?有的同学说,我们可以在蜗牛旁边制造响声,观察蜗牛的反应。如果有相应的反应,例如突然缩回触角或是缩进壳里就能说明它能听得到声音。如果它没有相应的反应,就说明它听不到声音。有的同学提出疑问,如果我们制造响声时,蜗

18、牛碰巧缩进壳里或是做出其他的反应怎么办?还有同学补充到,我们需要多做几次实验,多观察几次才行。让我们按照同学们讨论的方案一起试试看吧。蜗牛听觉实验小结:通过实验,在蜗牛旁边,我们无论是摇铃还是拍手,蜗牛都没有做出相应的反应。这说明了蜗牛听不到声音,不能对声音做出反应。4 在观察蜗牛身体构造时,我们也没发现蜗牛的鼻子,那么蜗牛能闻到气味吗?你是怎样想的?有办法证明你的想法吗?有的同学说,我们可以用气味不同的食物去喂蜗牛,看看蜗牛对哪种食物感兴趣。有的同学提出质疑,蜗牛有眼睛,万一蜗牛是不是根据气味做出的反应,通过眼睛做出的判断怎么办?有的同学补充到,我们要找两个外观相同,气味不同的物体去接近蜗牛

19、,再来观察它的反应。有位同学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们可以用两只白色棉签分别蘸取白醋和糖水后接近蜗牛,再观察蜗牛的反应有没有不同。我们就按照同学们讨论的方案试试看吧!蜗牛嗅觉实验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当我用蘸有白醋的白色棉签接近蜗牛时,蜗牛会缩回触角。说明蜗牛能够闻到气味,能够对气味做出反应。三、总结拓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蜗牛没有听觉,不能对声音做出反应。但蜗牛有嗅觉,能够对气味做出反应。请你回想一下,本节课你用了哪些方法研究蜗牛的反应的?是啊!在研究蜗牛能不能对声音和气味做出反应时,我们用到了对比测试的方法。为了实验更科学,我们还不断地讨论并改进实验方案。为了结果更准确,我们进行了多

20、次实验。课后,你能利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找一找蜗牛的嗅觉器官在哪吗?请把你研究的过程记录下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3 有趣的动物反应有趣的动物反应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能举例说出 23 种动物利用某种感官(眼、耳、鼻、舌等)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做出反应的事例;进一步感受到多样的动物做出多样的反应。2.科学探究能观察、比较环境变化下,动物做出反应的情况,并进行如实描述,力求准确 发展利用不同方式获取动物反应的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搜集动物反应资料的能力。3 科学态度、STSE 细致观察,比较,乐于与同伴分享发现;能倾听、欣赏,同伴对动物反应的发现不断形成研究动物反应的兴趣,增进

21、亲近、关注、爱护动物的情感。二、教学准备学生准备 课前准备好的表现动物因环境变化做出反应的汇报资料,可以是图片,可以是记录,可以是录制的小视频。教师准备材料多媒体播放设备,实物投影。三、教学时间 1 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观察身边的动物,说一说它们是怎样感知环境和产生反应的。(二)新课学习1.动物的反应交流会(1)交流小动物利用感官对周围进行感知,做出反应的事例(2)可以根据学生的预先准备进行交流,也可以借助教材的图片组织交流。例如小鸡见到米时,会聚集啄米。敲鱼缸时,鱼会快速游动起来。当光线变弱时,小猫的瞳孔变大。当有陌生人靠近家门时,家里的小狗会大叫并驱赶陌生人。(3)交流饲养小动物

22、的经验(更接近自然、常态的条件下进行动物感知环境做出反应的研究)。(4)可以根据学生的预先准备进行交流,也可以借助教材组织交流。例如每过。一段时间,要给小鱼换水。(5)关注自己饲养的小动物对哪些环境感到不适、发生了什么不良反应,对哪些环境很适应、产生了什么趋近、喜爱做出的行为,合理饲养。2.了解动物的本领(1)依次出示教材 P18 蛇、鹰、马的图片。(2)想一想这些动物都是通过什么感官感觉周围环境?。(3)讨论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本领吗?例如变色龙能在不同环境下改变自己的肤色。乌贼在遇到危险时,会吐出墨汁。(4)小结动物用眼、耳、鼻、舌等感觉周围环境,从而产,生各种反应,其目的是好好生存下去。

23、(三)整理,下课。第三单元太阳和月亮第三单元太阳和月亮1 发光发热的太阳发光发热的太阳教学目标:1、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2、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获取太阳发光发热的证据。3、初步培养学生用事实和证据说话的思维习惯。教学重点: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教学难点: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获取太阳发光发热的证据。教学过程:一、引入(1)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科学课堂,我是来自北京第二实验小学通州分校的王老师。很高兴和大家见面。2、太阳升起亮堂堂,月亮有缺又有圆。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的科学课进入一个新的单元,老师会和大家一起探究的太阳和月亮。今天我们来一起认识

24、太阳,在认识太阳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将一个小故事。二、新授1、一天早上,小明买了两个冰激凌放在了厨房的冰箱里。到了中午,小明走进厨房,打开冰箱,拿出了一根冰激凌。但是刚吃了几口,冰激凌就融化了。第二天晚上,小明想起来还有一根冰激凌,他便走进厨房,打开了灯,然后打开冰箱拿出了冰激凌。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这次冰激凌融化的没那么快了,他便慢悠悠的吃了起来。2、故事先讲到这里,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为什么中午时不用开灯,晚上却需要先打开灯呢?为什么中午时冰激凌融化的快,晚上冰激凌融化的慢呢?3、我们先来看一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午时小明没有打开灯,晚上却打开灯了呢?同学们肯定会想到,因为中午的时候天是亮的

25、,有光照进屋里,就不用开灯。晚上天黑了,没有光,就需要开灯了。4、那么白天的光是从哪里来的呢?没错,就是太阳发出的光。所以我们说:太阳能够发光。5、下面我们来想一想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冰激凌在中午融化的快,在晚上融化的慢?有的同学想到了因为中午比晚上热。6、那么使冰激凌融化的“热”是从哪来的呢?没错,是太阳发出的热。所以我们说:太阳能够发热。7、小结:通过对前边两个问题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太阳能发光发热。8、你还能够从哪些情景中感受到太阳能够发光发热呢。(1)有些同学想到了白天在路上开车时不需要开车等,因为白天有光。晚上就需要开灯了(2)还有学生想到了看电影时,四周都是不透光的,如果有光,就会照到

26、屏幕上,我们会看不清电影。(3)还有的同学想到了,我们去海边时,躺在沙滩上晒太阳,会感觉到暖暖的。9、我们再来继续这个故事:第三天中午,小明又去买了一根冰激凌。他在哪个地方吃冰激凌会融化的慢一些呢?是阳光下还是阴凉处呢?我想大部分同学都选择阴凉处。你打算怎样做就可以证明冰激凌在阴凉处融化的慢呢?10、有的同学想到了我们可以准备两个冰激凌。一根放在阳光下,另一根放在阴凉处,对比一下哪个冰激凌先融化完。老师给大家一个小提示:我们可以用冰块代替冰激凌。同学们快去试试吧。11、插入视频:大小不同的冰块在阳光下和阴凉处的对比大家看,实验结果是阴凉处的冰块先融化,是不是就说明阴凉处热呢?你同意这样的结论吗

27、?说说你的想法。有些同学同意这样的结论,有些同学则不同意,说一说为什么不同意呢?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实验的开始。12、原来同学们发现了我们选择的冰块大小不同,这可能就会导致我们的实验不公平,那我们应该怎样改进呢?有的同学提出:应该用两个相同大小的冰块。那我们再来用大小相同的冰块试一试。13、相信同学们都观察到了明显的现象:放在阳光下的冰块融化的快。看来阳光直射的地方要比阴凉处热。相反阴凉处要比阳光处凉爽。14、同学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在阴凉的地方,冰激凌融化的慢。15、太阳每天都在不停的发光发热,这对人们和动植物的生活有没有影响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吧。16、看来太阳对人们非常重要,那

28、是不是对动植物也同样重要呢?跟着老师一起看一看吧。17、太阳对我们和动植物都非常重要。想一想,如果没有了太阳,会怎么样呢?同学们想的都没错,如果没有了太阳,我们将生活在黑暗中,植物会因吸收不到阳光而枯萎等等。三、总结18、看来,太阳的光和热,对动物、植物和人类有着重要影响。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多多观察生活。19、老师给大家留一个小任务:把一些凉水放在室外,使它变成温热。思考一下:1 把水放在什么地方比较好呢?大树下?草坪上?或是其他地方?2 我们可以用什么容器?举例,水盆、之辈,还是塑料袋呢,或是其他容器。3 在容器中装多少水合适呢?快去试试吧。下节课我们要学习看太阳认方向,请大家做好学习准备,准

29、备好写有“东南西北”字样的卡片,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2 看太阳认方向看太阳认方向教学目标:1、知道太阳东升西落和自己的朝向。2、确定前后左右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之间的关系。3、会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4、激发学生关于太阳和方向的兴趣。知道辨认方向的生活技能。教学重点:会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教学难点:会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教学过程:一、引入1、上节课,我们通过把冰块放在阴凉处和阳光下,观察冰块融化的快慢,知道了太阳能够发光发热。2、那么从早上到晚上,太阳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呢?二、新授1、如果你认真观察,你就会发现太阳每天都会从同一个方向升起,从同一个方向落下。人们把太阳升起的方向

30、确定为东方,落下的方向确定为西方。那么我们能不能利用太阳东升西落的特点,来辨别方向呢?2、大家看,当我们早晨起床时,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3、同学们,你们记住了吗?让我们通过一首小儿歌边唱边记吧。结合儿歌,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个场景,辨认小女孩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4、根据小朋友的影子,判断太阳的位置。5、你能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来到室外,亲自辨认一下方向吗?在这里老师要提醒大家,到室外时要有家长陪同,注意安全。6、在室外辨认方向。7、如果是在室内,我们该怎样辨认方向呢?在室内辨认方向8、同学们,我们已经找到了室内的方向,现在可以和你的家长做一个小游戏。9、这个游

31、戏是不是很有意思。刚才我们辨认方向都是在早晨,如果是在傍晚呢?10、大家看,这个场景是傍晚时,太阳正在慢慢落下,我们又该怎样辨认方位呢?有的同学肯定想到了太阳是从西边落下的,那么太阳这边就是西边,我们背对太阳站立时,前边是东方。再根据小儿歌中提到的,面对东方站立时,你的左边就是北方,右边就是南方。你们辨认对了吗三、总结11、总结: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是自然规律,今天我们学会了利用这个规律辨认不同场景中的方向。12、如果你去到其他的地方游玩时,你会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了吗?和你的家长说一说这种方法。13、课下请同学们思考一个小问题:如果是在背阴的房间里,你还会辨认方向吗?14、下节课我们要学习变

32、化的月亮,请大家做好学习准备,准备好一些彩纸,一把剪刀和一根铅笔。并观察晚上月亮是什么样子的。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3 变化的月亮变化的月亮教学目标:1、知道月亮的形状在不同的变化。2、培养学生坚持观察记录月亮形状。教学重点:知道月亮的形状在不同的变化。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坚持观察记录月亮形状。教学过程:一、引入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你知道谜底是什么吗?(1)学生猜测一:太阳我们来看看,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描述的确实向太阳,但是还有后两句。太阳不像镰刀,所以谜底不是太阳。(2)学生猜测二:月亮我们来看看,月亮有时在山腰,有时在树梢,有时像

33、圆镜,有时像镰刀。谜底就是月亮。二、新授1、听儿歌,看看儿歌中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播放儿歌:弯弯的月儿提问:儿歌中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呢?学生回答:儿歌中的月亮弯弯的,像小船,2、你还见过什么形状的月亮,在纸上画一画,剪下来,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教师演示:画月亮形状,并剪下来3、在我们剪下来的月亮形状中有两个弯弯的月牙,你发现这两个月牙有什么不同了吗?学生发现朝向不同,如果要知道位置和朝向,应该怎么办呢?没错,应该进行观察,并把你观察到的月亮形状记录下来。4、你都在什么时候看见过月亮呢?有些同学说,我在晚上看见过月亮;有的学生说,有时早晨上学的路上我也看见过月亮;还有同学说,有时候下午放学时我

34、也看到过月亮。5、在观察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要在家长的带领下,坚持一段时间,并绘制记录单进行记录。6、举例:记录单例如在这张记录单中,标有日期、地点、天气情况、月亮形状、我的发现。7、如果遇到阴雨天气,可以先空着不填,再观察几天之后,按照前后的月亮形状变化进行推测。播放视频:观察月亮视频同学们要尽量坚持每天进行观察和记录,为发现月亮不同形状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月亮变圆之后,同学们还可以在早晨进行观察和记录。8、大家看这两位同学的记录,都记录了 8 月 24 日这一天的月亮形状,但是为什么记录的月亮朝向不同呢?谁画的对呢?让我们来看看这一天的月亮吧。这一天的月亮形状是弯弯的,而且是朝右边突出的

35、。这两位同学记录的月亮形状都是弯弯的,明明记录的月亮是朝左边突出的,小美记录的月亮是朝右边突出的。看来小美的记录是正确的。同学们进行记录时要认真观察,不仅要看清月亮的形状,还要注意月亮的朝向。9、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你发现月亮有什么形状了吗?同学们肯定会发现:月亮的形状在不停的变化。有时弯弯的,有时圆圆的。快看看你刚才剪下来的月亮形状和朝向,有没有和图中相似的呢?在我们剪月亮时,同学们争论的月牙的朝向不同,真有这样的情况吗?同学们快来找一找。看来月亮真有这样的形状。10、我们看到月亮的形状在不停的变化,我们把看到的月亮的形状叫做月相。下面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些美丽的月相吧。11、现在请大家回忆和思

36、考两个小问题:第一个问题:在我们剪月亮的时候,发现有些月亮的样子,通过观察是真实存在的,而有的月亮的样子,如这个形状,却还没有观察到,那么这是不是月相呢?第二个问题:在我们听到的儿歌中有这样一个画面,弯弯的月亮,像小小的船,想一想现实生活中的月相有这样的位置和朝向吗?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同学们每天坚持观察,如果你坚持观察和记录,你就能够发现月相的更多秘密。12、有的同学再绘制记录单时,进行了这样的设计,我们应该怎样在这张记录单中进行记录呢。这张记录单中标有日期,时间,地点。下边还有一个圆圈,我们可以以圆圈为基准,在圆圈中画出你观察到的月相。例如我记录的日期是 8 月 24 日,时间是 19 点。地

37、点是小区公园。在圆圈中画月相时,可以用黄色的笔画出来。先沿着虚线画出月亮向外突出的那一边,再在圆圈中画出另一边的线,再用黄色的笔涂上颜色。这样这一天的观察记录就填写好了。你们学会了吗?13、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月亮的形状在发生变化,那月亮上有什么呢?从古代起,人们就很向往月亮,就有了嫦娥奔月的传说。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播放视频:嫦娥奔月传说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先后研制出了嫦娥系列探月卫星,我们再来看一看。播放视频:嫦娥系列探月卫星二、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观察,知道了月相在不停的变化,还听了嫦娥奔月的故事,那么月亮上到底有没有嫦娥和玉兔呢?这就需要同学们继续学习探究。第四单元物体的位置第四

38、单元物体的位置1 它在什么方位它在什么方位【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使用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名词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体会到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位置和方向的相对性。3科学态度:初步体验描述位置的本领在生活中运用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知道使用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名词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参考“小猫在哪里”活动的场景进行真实的室内场景布置,或场景的 PPT 投影。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确定位置很重要,方位距离是关键。如果有人问路,你怎么

39、迅速说清楚呢?二、新课学习。(一)小猫在哪里。1创设真实的场景。教师可以在教室中参考“小猫在哪里”活动的场景进行真实的室内场景布置,场景中可以用布偶小猫,或者用粉笔盒、水杯等替代,变换活动的主问题。还可以在 PPT 中投影“小猫在哪里”的场景图。由于借助图片的观察属于间接观察,不适合作为第一个教学活动直接呈现,因而建议教师因地制宜,创设一个活动场景,便于学生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2想一想:怎样描述小猫的位置?3引导学生使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小猫的位置。例如:小猫在小女孩的右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怎样描述小猫的位置。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先点评一位学生的

40、描述,并进行梳理,再适时将学生的各种不同的描述按教材的格式板书在黑板上。4数一数:小猫在哪里有多少种说法?5讨论:这些说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参照对象不同,方位描述也就不同;都是和小猫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比较各种不同的描述,寻找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不同点:选择参照的物体“桌子”“相框”“花瓶”等(即将来要学习的参照物)不同,方位“上面”“前面”“右边”等不同。找相同点:除了容易找到都有“小猫”外,其他相同点难以发现,需要在比较的基础上,运用归纳与抽象,而抽象时需要舍弃那些个别的、偶然的非本质属性,抓住普遍的、本质的特征或属性,学生几乎没有经历过有目的的抽象过程基于此,教材中针对不同

41、的方位的描述采用方便学生比较的排版方式,并用红色字体提醒学生,降低学生比较、归纳的难度。教师在此基础上,应引导学生寻找在本质属性上的相同点(即抽象),“小猫”是要求描述的对象,“桌子”“相框“花瓶”等都是某个“物体”,“上面”“下面”“右边”等都是方位,描述要素都是 3 个“小猫”(即描述对象)、某个“物体”、“方位”,描述格式都是“小猫”在“某物体”的“方位词”。同时还要引发学生思考教材中看似前后矛盾的两种说法,如:“小猫在花瓶的左边”“小猫在花瓶的右边”。两种表述看似矛盾,实际都是对小猫位置的正确表述,原因在于观察者所处的位置不同了,即不同观察者的观察结果,这里参照物并没有变,变化的是观察

42、者所处的位置。那该如何描述,才不至于让听者产生误解呢?(二)旗杆在哪里。教师可以在 PPT 中投影“旗杆在哪里”的场景图。在场景图中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尝试用“东南西北”描述旗杆的位置。1思考:如果变化的只是观察者所处的位置,又该如何描述?2创设与教材一致的真实场景。3依据“旗杆在儿童的北边”和“旗杆在教学楼的南边”,引导学生找到图中东南西北四个方向。4引导学生使用东南西北描述旗杆的位置。5这些说法有什么共同点?例如:都是描述旗杆与另一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方法都是“旗杆在的边。”找不同点:选择参照的物体“儿童”“教学楼”“宣传栏”等(即将来要学习的参照物)不同,方位“北边”“南边”“

43、西边”等不同。找相同点:除了容易找到都有“旗杆”外,寻找在本质属性上的相同点(即抽象)。“旗杆”是要求描述的对象,“儿童”“教学楼”“宣传栏”等都是某个“物体”,“北边”“南边”“西边”等都是方位词,描述要素同样都是 3个“旗杆”(即描述对象)、某个“物体”“方位”,描述格式都是“旗杆”在“某物体”的“方位词”。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小猫”“旗杆”的各种方位描述,让学生进一步归纳抽象,最后概括出描述物体方位的方法:常用它在某个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东南西北来描述。引导学生以上个活动中看似矛盾的两个观察视角,尝试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位置。引导学生发现运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

44、位置不再受观察视角的限制,同时让学生体会两种描述物体方位的方法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6小结:要说明物体的方位,常用它在某个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东南西北来描述(三)儿童乐园在哪里。1出示图片。2讨论:观察公园游览图,说一说如何先到指南车那里拿到票后,再去儿童乐园。2 它有多远它有多远【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使用距离远近可以在确定方向后更加准确地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体会到用远近、移动的格子数、走路的步数等,在确定方向后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在找地雷游戏中,体验有了对物体位置清晰准确的描述如何能找到它;并在活动中体会如何能清晰、

45、准确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3科学态度:初步体验描述位置的本领在生活和游戏中运用的乐趣;通过游戏激发学习兴趣,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知道使用距离远近可以在确定方向后更加准确地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分组材料:篮球、钢球和乒乓球,以及能将三个球容纳的带网格的大纸。如果篮球过大,可以变换为其他网球、玻璃球等进行替换。教师准备:篮球、钢球和乒乓球的板贴,网格帖;或者与之相对应的 PPT投影。【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看教材中的图片。图中有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谁的回答更具体,怎样能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二、新课学习。(一)是远还是近。1教师可

46、以在黑板上贴出篮球、钢球、兵乒球,也可以在 PPT 中投影 3 个球的位置关系。可以组织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怎样借助上节课学习的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名词描述 3 个球的位置。先在组里说一说,再全班集体讨论交流。2引导学生关注到,诸如“钢球与乒乓球都在篮球的右边”这样的问题,该如何更好、更清楚地表述它们的位置关系呢?引出活动主题“是远还是近”,教师适时讲解借助“远”“近”“更远”“更近”等词表示物体的位置。3练习使用“远”“近”“更远”“更近”等词语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师先点评一位学生的描述,并进行梳理,再适时将学生的各种不同的描述按教材的格式板书在黑板上。本活动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每个小

47、组按照板书或 PPT的样子将 3 个球的位置摆好,尝试用“远近”描述他们的关系。还可以变换他们的位置关系,再次进行描述。小组内一人描述,其他人倾听后进行判断与评价。4引导学生比较各种不同的描述,寻找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不同点:描述对象不同,“钢球”“篮球”“乒乓球”都分别作为描述对象出现;选择参照的物体也不同。对于每个描述对象,都选择了两个不同的参照物体,描述的远近有所不同。如描述“钢球”,就选择了“乒乓球”和“篮球”分别做参照,描述的远近不同:“钢球距离乒乓球近”,“距离篮球远”。找相同点:相同点很难被发现,需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再次运用归纳与抽象能力。有了上一节课的训练,加上教材的排版方

48、式,以及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提醒学生,降低了比较、归纳的难度。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寻找本质属性上的相同点,即描述对象、物体 1、物体 2。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进一步提炼出描述一个物体的远近是相对选择参照的物体(物体 1物体 2 而言的。5同时还要引发学生思考,“远近”虽然能在比较的过程中更清晰地描绘物体所处的位置,但是“远近”还比较模糊,到底有多远,到底有多近,还是不清楚,往往需要选择两个以上的参照物才能描述得更清楚。那该怎么办呢?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借助什么来把远近表示清楚呢?从而引出下个活动,从定性的描述过渡到定量的描述。(二)距离多远。1出示教材图片。2引导学生使用“A 在 B 的边,距离

49、 B格”的方式描述乒乓球、篮球、钢球之间的位置关系。3提问:这些描述有什么相同之处?启发学生比较各种不同的描述,寻找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交流表达环节,建议学生说教师写,引导学生点评并梳理黑板上板书,并且尽可能多地呈现出来,便于后面的抽象概括。启发学生参照活动 1,寻找针对不同的球的多种位置描述中的相同和不同。上节课已经学了方位描述,可以让学生自主归纳提炼,重点放在引导距离描述。找不同点:描述的对象“钢球”“乒乓球”“篮球”等不同,选择参照的物体篮球”“钢球”等不同,方位“东边”“西边”等不同,远近“8 格”“6 格”不同。找相同点:上节课已学习方位描述,可让学生自主完成。在描述距离部分,

50、教师可启发学生归纳提炼“长度 多远”“定量距离”或“远近”),并让学生说出此“远近”与上一活动中的“远近”有何不同。结合板书进行分析,“钢球”“乒乓球”“篮球”是需要描述的对象,“篮球”等都是描述方位和距离的某个参照“物体”,“东边”“西边”都是方位,“8 格”“6 格”都是长度(定量距离或远近)。描述包含 4 个要素,即描述对象、某个物体、方位、远近(定量距离或长度),描述格式都是“描述对象”在“某物体”的“方位词”“长度”.4练习使用网格更加清楚地表示物体的位置。本活动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每个小组按照板书或 PPT 的样子将 3 个球的位置摆在网格上,尝试用网格数描述他们的位置关系。还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科学 > 湘科版(2024) > 二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新湘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附目录)(PDF版).pdf)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