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病理性形态学改变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562723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细胞病理性形态学改变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血细胞病理性形态学改变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血细胞病理性形态学改变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血细胞病理性形态学改变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血细胞病理性形态学改变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血细胞病理性形态学改变血细胞病理性形态学改变 外周血涂片检查步骤:1肉眼观察:涂片面膜大小、厚薄是否适中,染色好坏。2低倍镜观察全貌:(1)涂片及染色是否合适;(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细胞镜检区域。3油镜观察:进行WBC分类比值,观察细胞形态、有无巨大或异常细胞。4.白细胞分类计数:血中主要两大比例的中性成熟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及其他小比例细胞是否属正常范围及形态有无异常。5.注意片尾端有无巨大或出现不成熟或异常细胞(如中晚幼粒、中晚幼红细胞、异常淋巴细胞、吞噬细胞、肿瘤细胞等).6.红细胞形态(群体、个体)、排列(重叠、缗钱状.血小板数量、形态及聚集性 中性粒细胞分叶分化程度,被认为从干细胞至粒细

2、胞生成是否正常及与粒细胞年龄相关;如核分叶不良,Pelger-huet现象;核仅一叶或二叶,其百分率增加时谓之“左移”,反之,多数细胞四叶以上谓之右移,一般认为正常中性粒细胞胞核分叶情况:-4叶者为 1525%3叶者为 4050%-2叶者为 2040%1叶者为 5叶以上者提示有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可能。右移现象:-多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肝脏疾患,并可以5叶与4叶所占比例计算,得出简单实用的分叶指数:分叶指数=5叶/4叶 100%正常核分叶指数:017%左移现象-见于感染、败血症、出血、小儿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中性粒细胞毒性颗粒及空泡改变:中性粒细胞由于受到外来刺激(包括感染及应激反应)引起颗粒

3、变性,粗大着色深染及浆内空泡等病理性改变。上述改变及白细胞数增多和出现幼稚及原始细胞则为类白血病反应。嗜酸性粒细胞 临床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过敏性疾病:如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食物及药物过敏、血清 病、荨麻疹、枯燥热等。寄生虫病:常见于血丝虫、钩虫、包囊虫、肺吸虫、蛔虫、吕弗氏(Lofllers)综合征、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牛皮癣、疟疾、疥、感染、猩红热早期等。血液病: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症、CML、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氏病(占10%病例)、嗜酸性肉芽肿、家族性嗜酸性细胞增多症、热带嗜酸性细胞增多症、甲状腺癌及播散性结缔组织病。与化学药物有关:镍(致皮肤炎)、青霉素、PA

4、S、苯、呋喃妥因、磺胺等。5嗜酸性粒细胞:胞浆内含粗大,形如小珠、大小均匀、分布均匀、排列紧密的染桔红色的嗜酸性颗粒。嗜碱性粒细胞:在正常人血液中为数甚少,该细胞嗜碱性颗粒含大量组织胺及肝素类物质:临床上主要因骨髓增殖性疾病常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如CGL、CGL嗜碱变、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M4EO、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何杰金淋巴瘤、溶血性贫血、肿瘤等,还可见于感染恢复期、甲状腺功能低下、肝硬化、结核病、流感、以及月经初潮等.外周血内淋巴细胞可分为大、中、小淋巴细胞,其形态一般不难辩认。由于各种因素刺激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常出现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5、,传染性肝炎、水痘、风疹、流感、结核病、药物过敏、慢性感染、放射病、应激状态及免疫异常等 异常淋巴细胞 形态学特点:其胞体增大,比正常淋巴大一倍以上,核染色质疏松、增多,胞浆丰富或不规则、有很强嗜碱性呈深兰色、不均匀不透明或有泡沫或深兰色、周边着色加深,可见嗜天青红颗粒或空泡。董莱氏(Doney)分三型:型:最多见,胞体增大,核圆、卵圆或肾形,染色质疏松、粗糙,胞浆丰富、深染,有泡沫或空泡,偶有嗜天青颗粒,核/浆约1:1。型:胞体较大,主要胞浆明显增多,且不规整(体如单核细胞),染色质较致密,不如型增多聚集,胞浆淡兰染,少数有嗜天青颗粒或少许空泡,核/浆为1:2。型:少见,大致与型相似。可有核

6、仁 外周血中恶性淋巴细胞见于下列疾病:原幼淋巴细胞-见于ALL CLL或淋巴瘤。骨髓瘤细胞见于多发性骨髓瘤 淋-浆细胞见于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毛细胞见于毛细胞白血病 幼淋细胞(Prolympho Cytic Cell;PLC)属于幼淋细胞白血病(Prolymph Cytic Lenkemia;PLL)的病理性细胞,介于幼淋与成熟淋巴细胞之间的特殊幼淋细胞,具有成熟的核染色质与核仁并存的发育失衡的异相为最突出的特征 单核细胞增高异常:常见于细菌感染、结核、细菌性心内膜炎、布氏杆菌病、菌痢或感染性疾病恢复期。寄生虫病:疟疾、锥虫病、黑热病、阿米巴肝脓肿等。恶性疾病: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慢性粒-单核细

7、胞白血病(CMML)、MDS及恶性肿瘤。2单核细胞直径 1220um,胞核形状不规则,可呈肾形、S 形,笔架形,有凹陷,折迭,染色质比幼单粗,仍呈细致网状,有凝集。胞浆浅灰蓝色,可见细小,分布均匀的嗜苯胺蓝颗粒。观察RBC形态一般以外周血涂片较为可靠 正常红细胞为直径7.27.6mm,厚度2mm圆盘状,两面凹陷,中央较薄,着色较浅,在涂片中形态基本一致。在贫血或有关疾病时红细胞可出现异常,往往一张较满意的血片,观察红细胞形态,对贫血的性质确定和某些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红细胞胞体小,大小不等,一般形态异常及中心染色过浅,见于缺铁贫、VitB6缺乏及慢性失血性贫血等。红细胞胞体小,大小不等,异

8、形,中心染色过浅,出现靶形及小红细胞,多为地中海贫血及某些Hb病。红细胞胞体普遍增大,并呈大小不等,色素浓染,无中心浅染区,多为巨幼细胞性贫血。多嗜性红细胞(或网织红细胞、Polychro matcphiliomacrocyte、Reticalocyte)为胞体较大的成熟红细胞,由于胞浆含有核糖核酸(Cytoplamia-RNA),淡灰兰色,若经煌焦油兰染色即为网织红细胞。根据细胞嗜酸性物质多少,按Hielmyer分类法:0型:胎幼红细胞浆内嗜碱性网状物质;型:系卷丝状网状物质;型:网眼状物质;型:不完全网眼状物质;型:整个网丝斑点残体。点彩红细胞(Basophilic Stipplins):

9、晚幼红细胞胞浆及成熟红细胞中出现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嗜碱性点彩物质。在溶血性贫血、铅中毒(因铅使核苷酸酶受抑制和嘧啶与核苷酸酶缺乏患者增多)豪周氏小体(Howell-Jolly Bodies):在晚幼红细胞浆内和成熟红细胞内含单个或多个紫红的包含物为核碎片或染色体残留物。此物具有DNA物质,是严重溶血、MDS、脾切除后等出现 卡玻氏环(Cabos Ring):在红细胞内具有淡紫红色的环形或8字形环状物.曾被认为是核的残余和一种豪周氏小体变种。但日前认为是人工造成的,是退变细胞中凝集和变性的蛋白质,也有认为含有组蛋白(Hisfone)和铁(Feulgen),相差镜下则看不见.见于铅中毒、溶贫、白

10、血病、恶性疟疾等。刺(棘)状细胞或锯形细胞(Aca Ntbocyte,Burr Cells):在血细胞表面呈不规则的、较多的刺状突出,呈锯齿状或刺状。加EDTA-Na2更显著。此细胞由膜质改变所致;见于吸收不良反应、肝病、脾切除后、PK缺乏性贫血、先天性缺乏-脂蛋白血症。靶形红细胞(Codocyte)(扁平红细胞-墨西哥帽形细胞):.见于地中海性贫血、Hb-S-C病、脾切除后及阻塞性肝病。因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LCAT)减少或缺乏,使血清中胆固醇与卵磷脂积聚,影响了细胞膜的改变而致靶形细胞 泪滴红细胞(Pacryocyte):此细胞形如泪滴状、网球拍形、长形或豆点状.多见于骨髓纤维化,也

11、可见于地中海贫血及其他溶血性贫血等。球形红细胞(Spherocyte):正常人有20%)、获得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如ABO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等)。椭圆形红细胞(Elliplocyte):正常人70%,此病为显性遗传,男女均可,同等遗传,可能与Rh 因子有关.口形红细胞(Stomatocyte):此种红细胞中央为中空裂隙,形如口形或椭圆形淡染区,又因该细胞内水分减少,故又称为干细胞 小量口形红细胞增多见于:肝硬化、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轻型地中海贫血、血型不合和输血、铅中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谷胱甘肽酶、过氧化物酶缺乏,恶性肿瘤及酒精中毒等。明显增多见于有溶血性贫血的口形红细胞增

12、多症。镰形红细胞(Drepanocyte):由于Hb-S的聚合作用,在缺氧情况下所致红细胞变成镰刀状、细长新月形、燕麦形等形状。多见于黑人Hb-S病 缗钱状排列:红细胞处于异常高分子蛋白环境中呈缗钱状排列。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以及免疫球蛋白增多症。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类巨幼)红(幼粒)细胞意义:外周血中有核(巨)红细胞及幼稚红细胞的出现提示红细胞成熟紊乱,是严重疾病的反应,见于:溶血性贫血、PNH、自家免疫性贫血、新生儿溶血性贫血(Rh、ABO不和等)。婴幼儿假白血病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红细胞酶缺乏性贫血(PK、G6PD)、Hb病、不稳定血红蛋白以及极度贫血等。急慢性白血病、

13、红血病及红白血病、MDS、骨髓纤维化以及其他一些骨髓增殖性疾病和真红、血小板增多症。晚期肿瘤反应及临床危象反应。上述外周血出现幼红幼粒细胞等的临床意义,必须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这些异常现象只能作为阳性发现的一部分或者起向导作用,决不能单凭出现异常现象就武断做诊断。因许多情况如技术原因(即人为的)造成的假象是常有的。13中幼粒细胞胞体 1018tan,核圆形或椭圆形,核变小,占细胞的1223,内则稍平,亦可出现小切迹,常偏位。核染色质出现凝集或浓集压紧变粗,核仁消失。胞浆量增多,出现特异性颗粒(从近核处淡染区开始),早期仍可保留非特异性颗粒。12中幼粒细胞胞体 1018tan,核圆形或椭圆形,核变小,占细胞的1223,内则稍平,亦可出现小切迹,常偏位。核染色质出现凝集或浓集压紧变粗,核仁消失。胞浆量增多,出现特异性颗粒(从近核处淡染区开始),早期仍可保留非特异性颗粒。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血细胞病理性形态学改变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