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松松江江区区 2 20 02 20 0 学学年年度度第第一一学学期期期期末末质质量量抽抽测测初初一一语语文文(满满分分 1 10 00 0 分分,完完卷卷时时间间 1 10 00 0 分分钟钟)2 20 02 21 1.0 01 1考考生生注注意意:本本卷卷共共有有 2 25 5 题题。请请将将所所有有答答案案写写在在答答题题卷卷上上,写写在在试试卷卷上上不不计计分分。一一、文文言言文文(2 25 5 分分)(一一)(8 8 分分)1.默写(1)正是江南好风景,_。(江南逢李龟年)(2)自古逢秋悲寂寥,_。(秋词(其一)(3)_,若出其里。(观沧海)(4)假期中,面对班中部分缺乏志向、整日沉溺
2、于游戏不好好学习的同学,小明借用诫子书中“_,_”这两句话,予以劝告。(二二)(3 3 分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题目的意思是:从北固山下经过。B.“青山绿水”表明当时春意已经很浓。C.颔联呈现出一派风平浪静的开阔景象。D.“江春入旧年”意味着夏天即将来临。3.尾联用一个问句,真切地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三三)(7 7 分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3、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4.上文选自_5.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线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C.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问也。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6.从“穿井得一人之使”到“穿井得一人”,谣言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四四)(7 7 分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斗牛图马正惠公尝珍其所藏戴嵩斗牛图,暇日展曝于厅前,有输租氓见而窃笑。公疑之,问其故。对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方其斗时,夹尾
4、于髀间,虽壮夫膂力不能出之。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公为之叹服。【注释】输租氓:缴纳田租的农民。髀:大腿。膂(l)力:体力。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方其斗时()(2)此图皆举其尾()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虽壮夫膂力不能出之。9.面对农民的指瑕,马正惠公从“疑之”到“_”,表明他也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即_。二二、现现代代文文(3 30 0 分分)(一一)(1 14 4 分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松江四腮鲈鱼为了吃鱼而放弃做官,可谓奇闻也。西晋时的松江人张翰在洛阳为官。某年,他心绪不安,见秋风xio s,顿时勾起他对故乡鲈鱼和莼菜的深切思念,竟不告而别,弃官回乡,命驾而归。松江鲈
5、鱼,又称四鳃鲈。四鳃鲈是松江三泖中独有的鱼种。作为鱼中珍品,虽重不及百克,长不过五寸,但肉质洁白似雪,肥嫩鲜美,少刺无腥,食之能口舌流香,无穷回味;且营养价值极高,为野生鱼类之首。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松江鲈鱼,补五脏,益筋骨,和肠胃,益肝肾,治水气,安胎补中,多食宜人。”松江鲈鱼之味佳,曾使无数食客竞折腰。隋炀帝游江南时,尝到四鳃鲈脍,顿觉口感奇妙,拍案惊赞:“东南之佳味也。”乾隆下江南,食罢四鳃鲈、誉为“江南第一名菜”;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上海时,专门点名要品尝松江四鳃鲈,以饱口福;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上海锦江饭店名厨曾在香港举行四鳃鲈烹调表演,一时成了香江轰动新
6、闻。四鳃鲈经过历代名厨的精心研烹,它的美食价值早已有口皆碑,如四鳃鲈八生火锅、红烧四鳃鲈、四鳃鲈鱼汤等,都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上乘珍馐、菜中珍品。松江鲈鱼之所以俗称四鳃鲈,主要在于它形状的魅力。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老夫子,在后赤壁赋中曾记:“巨口细鳞如松江之鲈”,使四鳃鲈名声大振,不胫而走。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描述更为传神:“鲈出鲈乡芦叶前,垂虹亭下不论钱。买来玉尺如何短,铸出银梭直是圆。白质黑章三四点,细鳞巨口一双鲜。”其实,据近代学者研究表明:松江鲈鱼并无四个鳃。它同其它鱼类一样,仅是两鳃而已,即头部左右边各有一鳃。只是在每边鳃孔前面,正巧有一个呈鳃状的凹陷,与真的鳃孔几乎一模一样,在鲈鱼繁殖时节
7、里,这两孔凹陷也呈橙红色。乍一看,貌似四鳃。四鳃鲈鱼之称亦盖出于此。尽管如此,世人还是喜欢把此鱼叫作四鳃鲈,且为其特殊的形态所痴迷。松江籍国画大师程十发先生,生前犹酷爱画四鰓鲈,寥寥数笔,就使四鳃鲈形象跃然纸上,鲜活可爱,成了松江人珍贵的收藏。除了四鳃鲈之名外,松江鲈鱼还有许多别名。江苏、浙江一带也曾给它起过些许土名,如“老虎鱼”“虾鱼”,还有“新娘鱼”“花姑鱼”“花花娘子”等等,但这些诨名始终未得世人认可,更为松江人接受的还是四鳃鲈。但如果你在有关鱼类学的书籍或文献上,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四鳃鲈这个名字的,因为它的科学名称叫做“松江鲈鱼。而且经专家研究发现,翻遍所有目前已知的动物界的名录谱,用
8、“松江”来命名已知动物的,仅此一种鱼类,再无其二了。10.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秋风 xios()()11.第-段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松江四腮鲈鱼:(1)_;(2)_;(3)四鳃鲈的别名及其科学名称。12.第段主要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13.第段加点词“亦盖”不能去掉,原因是_。14.下列对第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以奇闻开头,可以增添读者的阅读兴趣。B.以一则奇闻,引出四鳃鲈这一说明对象。C.以张翰弃官回乡吃鱼,来凸显四鳃鲈之美味。D.张翰为吃鱼而弃官回乡,体现了古人的率性。(二二)(1 16 6 分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猫(节选)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
9、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
10、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
11、小心?”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
12、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15.第段画线句运用了_的修辞,其表达效果是_。16.阅读选文,填写下表。时间我们对猫的态度张妈的表现张妈与猫的相似处冬天若有若无,嫌它难看捡拾并喂养小猫(3)买来一对鸟后时时提防着它遵照主人嘱咐,把猫捉走死了一只鸟后(1)(2)17.“我”妄下断语,认定花白猫吃了鸟腿的直接和间接原因
13、是:(1)_;(2)_。18.第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19.下列对第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通过“我”的内心独白,表达对猫的无限同情。B.加点的词,表明“我”沉浸在自责中难以自拔。C.末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我”无法补救的痛苦。D.该段充分体现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三三、综综合合运运用用(5 5 分分)阅读了朝花夕拾后,同学们开展了读书交流会。同时因对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念念不忘,也纷纷寻找起了生活中的百草园。现请你一起参与该项活动,并完成题目。20.读书交流会上,小松结合以下篇目,谈了他对鲁迅童年成长经历的认识。你发现其中有误的一篇是()A狗猫鼠B藤野先生C五猖会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4、21.同学们来到公园,看到园内果实累累,各色鸟儿欢快地啄食着熟透了的李子,有位 60 多岁的大妈禁不住诱惑,也到林内采摘红李。请你结合园内告示牌,写一段劝说语。(不少于 60 字)四四、写写作作(4 40 0 分分)22.题目:这真是个好主意要求: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避免出现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松松江江区区 2 20 02 20 0 学学年年度度第第一一学学期期期期末末质质量量抽抽测测初初一一语语文文(满满分分 1 10 00 0 分分,完完卷卷时时间间 1 10 00 0 分分钟钟)2 20 02 21 1.0 01 1考考生生注注意意:本本卷卷共共有有 2 25 5 题
15、题。请请将将所所有有答答案案写写在在答答题题卷卷上上,写写在在试试卷卷上上不不计计分分。一一、文文言言文文(2 25 5 分分)(一一)(8 8 分分)1.默写(1)正是江南好风景,_。(江南逢李龟年)(2)自古逢秋悲寂寥,_。(秋词(其一)(3)_,若出其里。(观沧海)(4)假期中,面对班中部分缺乏志向、整日沉溺于游戏不好好学习的同学,小明借用诫子书中“_,_”这两句话,予以劝告。【答案】(1).落花时节又逢君(2).我言秋日胜春朝(3).星汉灿烂(4).非学无以广才(5).非志无以成学【解析】【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
16、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逢、胜、春朝、星汉”等字词容易写错。(二二)(3 3 分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题目的意思是:从北固山下经过。B.“青山绿水”表明当时春意已经很浓。C.颔联呈现出一派风平浪静的开阔景象。D.“江春入旧年”意味着夏天即将来临。3.尾联用一个问句,真切地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答案】2.C3.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解析】【详解】1.A.诗歌题目的意思是:在北固山下停泊。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
17、是停泊的意思;B.有误,“青山绿水”不能表明当时春意已经很浓;D.“江春入旧年”的意思是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意味着春天即将来临;故选 C。2.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能力。“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意思是: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运用设问,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三三)(7 7 分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
18、无闻也。4.上文选自_5.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线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C.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问也。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6.从“穿井得一人之使”到“穿井得一人”,谣言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答案】4.吕氏春秋5.A6.(1).听信传闻(2).对于传闻,我们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播。【解析】【分析】【4 题详解】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相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先秦杂家代表著作,全书共26 卷,160 篇。【5 题详解】本题考查“之”字的用法。“得一人之使”意思是
19、: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之”结构助词,的。A.结构助词,的;B.助词,补充音节,无实在意义;C.代词,指这件事;D.代词,他;故选 A。【6 题详解】题空一:考查内容理解。根据“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可知,谣言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听信传闻。题空二:考查寓言寓意。文中通过从穿井“得一人之使”到“丁氏穿井得一人”可知,谣言的产生因为传言不实,听的人相信了不实的传言。寓言告诉我们:对于传闻,我们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播。【点睛】参考译文:宋国的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打水浇田,派家里的一个人去打水,常常有一个人停留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
20、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来一个人啊。”听到这样的传闻,还不如不听。(四四)(7 7 分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斗牛图马正惠公尝珍其所藏戴嵩斗牛图,暇日展曝于厅前,有输租氓见而窃笑。公疑之,问其故。对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方其斗时,夹尾于髀间,虽壮夫膂力不能出之。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公为之叹服。【注释】输租氓:缴纳田租的农民。髀:大腿。膂(l)力:体力。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方其斗时()(2)此图
21、皆举其尾()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虽壮夫膂力不能出之。9.面对农民的指瑕,马正惠公从“疑之”到“_”,表明他也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即_。【答案】7.(1).正(2).竖起8.即使是强壮的汉子用尽全力也不能将它们的尾巴从大腿之间拉出来9.(1).叹服(2).有生活实践的人往往有真知灼见,不能盲目崇拜权威;凡事都要调查研究,尊重客观事实。【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1)句意为:在它们争斗时。方,正;(2)句意为:这个
22、图上的牛都是竖着尾巴的。举,竖起。2.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重点词语:虽,即使;膂力,体力,这里指用尽全身的力气。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根据“公疑之,问其故”“公为之叹服”可知,马正惠公从“疑之”到“叹服”。因为戴嵩对斗牛的实际情况不了解,所以画的斗牛图就出现了常识性错误。而文中的老农,虽然不懂画画的技巧,但对活生生的牛非常了解,所以一眼便能看出其中的问题。可见,平时也要注重调査研究,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盲目崇拜权威,应该尊重客观事
23、实,这样才能获得真知。【点睛】参考译文:马正惠先生曾经珍藏戴嵩斗牛图,闲暇的日子就在厅前展开晒太阳。有一个缴纳田租的农民看见后偷着笑。马正惠公对他的举动感到疑惑,问他偷笑的原因。农民回答说:“我不懂得画,可是认识真牛。在它们争斗时,要把尾巴夹在大腿之间,即使是强壮的汉子用尽全力也不能将它们的尾巴从大腿之间拉出来。这个图上的牛都是竖着尾巴的,不像是斗牛时的样子。”马正惠听了,对农夫的见识非常佩服。二二、现现代代文文(3 30 0 分分)(一一)(1 14 4 分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松江四腮鲈鱼为了吃鱼而放弃做官,可谓奇闻也。西晋时的松江人张翰在洛阳为官。某年,他心绪不安,见秋风xio s,
24、顿时勾起他对故乡鲈鱼和莼菜的深切思念,竟不告而别,弃官回乡,命驾而归。松江鲈鱼,又称四鳃鲈。四鳃鲈是松江三泖中独有的鱼种。作为鱼中珍品,虽重不及百克,长不过五寸,但肉质洁白似雪,肥嫩鲜美,少刺无腥,食之能口舌流香,无穷回味;且营养价值极高,为野生鱼类之首。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松江鲈鱼,补五脏,益筋骨,和肠胃,益肝肾,治水气,安胎补中,多食宜人。”松江鲈鱼之味佳,曾使无数食客竞折腰。隋炀帝游江南时,尝到四鳃鲈脍,顿觉口感奇妙,拍案惊赞:“东南之佳味也。”乾隆下江南,食罢四鳃鲈、誉为“江南第一名菜”;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上海时,专门点名要品尝松江四鳃鲈,以饱口福;上世
25、纪八十年代初,上海锦江饭店名厨曾在香港举行四鳃鲈烹调表演,一时成了香江轰动新闻。四鳃鲈经过历代名厨的精心研烹,它的美食价值早已有口皆碑,如四鳃鲈八生火锅、红烧四鳃鲈、四鳃鲈鱼汤等,都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上乘珍馐、菜中珍品。松江鲈鱼之所以俗称四鳃鲈,主要在于它形状的魅力。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老夫子,在后赤壁赋中曾记:“巨口细鳞如松江之鲈”,使四鳃鲈名声大振,不胫而走。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描述更为传神:“鲈出鲈乡芦叶前,垂虹亭下不论钱。买来玉尺如何短,铸出银梭直是圆。白质黑章三四点,细鳞巨口一双鲜。”其实,据近代学者研究表明:松江鲈鱼并无四个鳃。它同其它鱼类一样,仅是两鳃而已,即头部左右边各有一鳃。只是在
26、每边鳃孔前面,正巧有一个呈鳃状的凹陷,与真的鳃孔几乎一模一样,在鲈鱼繁殖时节里,这两孔凹陷也呈橙红色。乍一看,貌似四鳃。四鳃鲈鱼之称亦盖出于此。尽管如此,世人还是喜欢把此鱼叫作四鳃鲈,且为其特殊的形态所痴迷。松江籍国画大师程十发先生,生前犹酷爱画四鰓鲈,寥寥数笔,就使四鳃鲈形象跃然纸上,鲜活可爱,成了松江人珍贵的收藏。除了四鳃鲈之名外,松江鲈鱼还有许多别名。江苏、浙江一带也曾给它起过些许土名,如“老虎鱼”“虾鱼”,还有“新娘鱼”“花姑鱼”“花花娘子”等等,但这些诨名始终未得世人认可,更为松江人接受的还是四鳃鲈。但如果你在有关鱼类学的书籍或文献上,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四鳃鲈这个名字的,因为它的科学
27、名称叫做“松江鲈鱼。而且经专家研究发现,翻遍所有目前已知的动物界的名录谱,用“松江”来命名已知动物的,仅此一种鱼类,再无其二了。10.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秋风 xios()()11.第-段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松江四腮鲈鱼:(1)_;(2)_;(3)四鳃鲈的别名及其科学名称。12.第段主要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13.第段加点词“亦盖”不能去掉,原因是_。14.下列对第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以奇闻开头,可以增添读者的阅读兴趣。B.以一则奇闻,引出四鳃鲈这一说明对象。C.以张翰弃官回乡吃鱼,来凸显四鳃鲈之美味。D.张翰为吃鱼而弃官回乡,体现了古人的率性。【答案】10.(1).萧(2).
28、瑟11.(1).松江鲈鱼外形、味道、营养价值等特征(2).松江鲈鱼的美食价值有口皆碑12.(1).举例子(2).具体说明了松江鲈鱼之味佳,曾使无数食客竞折腰。13.表示猜测,在句中起限制作用,说明四鳃鲈鱼之称源于“貌似四鳃”是一种猜测。去掉后表达过于绝对。“亦盖”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4.D【解析】【分析】【10 题详解】萧瑟: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一般作为形容词使用,形容环境冷清、凄凉。注意“萧”字写法。【11 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提炼概括。根据段“作为鱼中珍品,虽重不及百克,长不过五寸,但肉质洁白似雪,肥嫩鲜美,少刺无腥,食之能口舌流香,无穷回味;且营养价值极高,为野生鱼类之首”概
29、括为:松江鲈鱼外形、味道、营养价值等特征;根据段“松江鲈鱼之味佳,曾使无数食客竞折腰”概括为:松江鲈鱼的美食价值有口皆碑。【12 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及作用的分析。文段列举了隋炀帝、乾隆、美国总统尼克松、上海锦江饭店名厨在香港举行四鳃鲈烹调表演等事例,判断为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结合内容分析作用,本段的说明中心是“松江鲈鱼之味佳,曾使无数食客竞折腰”,所举的事例具体地说明了松江鲈鱼之味佳,曾使无数食客竞折腰。【13 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亦盖”是大概的意思,表推测,在句中起限制作用。结合上文“乍一看,貌似四鳃。四鳃鲈鱼之称亦盖出于此”可知,“四鳃鲈鱼”的名称大概是因为“乍一看
30、,貌似四鳃”,这只是一种猜测,并不确定。删掉后,表达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亦盖”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14 题详解】D.张翰为吃鱼而弃官回乡,是为了说明松江鲈鱼的味道之美,理解为“体现了古人的率性”有误。故选 D。(二二)(1 16 6 分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猫(节选)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
31、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
32、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
33、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34、。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15.第段画线句运用了_的修辞,其表达效果是_。16.阅读选文,填写下表。时间我们对猫的态度张妈的表现张妈与猫的相似处冬天若有若无,嫌它难看捡拾并喂养小猫(3)买来一对鸟后时时提防着它遵照主人嘱咐,把猫捉走死了一只鸟后(1)(2)17.“我”妄下断语,认定花白猫吃了鸟腿的直接和间接原因是:(1)_;(2)_。18.第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19.下列对第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通过“我”的内心独白,表达对猫的无限同情。B.加点的词,表明“我”沉浸在自责中难以自拔。C.末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我”无法补救的痛苦。D.该段充分体现了中国进步知识分
35、子的自省意识。【答案】15.(1).反问(2).加强了妻子对猫的愤恨16.(1)愤怒,断定是猫吃了鸟(2)默默无言(3)都处于弱势,没有力量去保护自己17.(1).“我”不喜欢这只猫(2).它常常对鸟笼望着18.表现了“我”对猫的厌恶之情,同时也与下文知道事情的真相后的自责与后悔形成了对比,更加突出了“我”内心的愧疚。19.A【解析】【分析】【15 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要求从修辞的角度。“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采用反问的修辞方法,从中可以知道妻子非常确定鸟是这只猫咬死的。联系上下文理解,突出了妻子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猫咬死的同时,用反问句加强了妻子对猫的愤恨之情。【16 题详解】本题考查
36、内容梳理和概括。题空一:根据段“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很愤怒”提炼:愤怒;根据段“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概括为:断定是猫吃了鸟;题空二:根据段“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提炼:默默无言;题空三:猫是不被喜欢的,被冤枉也不能申辩;张妈是家里的仆人,因此“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这样看来,张妈与猫都处于弱势,没有力量去保护自己。【17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直接原因:根据段“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
37、对于它也不加注意”概括为:“我”不喜欢这只猫。间接原因:根据段“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概括为:它常常对鸟笼望着。【18 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我心里还愤愤的”表达了“我”此时对猫的厌恶,及认定它吃了鸟后的愤恨;“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与后文“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我”知道真相后的内心的愧疚。【19 题详解】A.通过“我”的内心独白,表达了“我”知道真相后的内疚、自责、悔恨的心情,没有“对猫的无限同情”。故选 A。三三、综综合合运运用用(5 5 分分
38、)阅读了朝花夕拾后,同学们开展了读书交流会。同时因对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念念不忘,也纷纷寻找起了生活中的百草园。现请你一起参与该项活动,并完成题目。20.读书交流会上,小松结合以下篇目,谈了他对鲁迅童年成长经历的认识。你发现其中有误的一篇是()A狗猫鼠B藤野先生C五猖会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1.同学们来到公园,看到园内果实累累,各色鸟儿欢快地啄食着熟透了的李子,有位 60 多岁的大妈禁不住诱惑,也到林内采摘红李。请你结合园内告示牌,写一段劝说语。(不少于 60 字)【答案】20.B21.示例:大妈,您好!公园里的红李树是绿化树,是用来绿化及美化城市,改善我们生活环境的。更重要的是,这个公园属于绿化
39、病虫害生物防治试验区。它是全市率先使用生物天敌防治绿化病虫害的区域之一,承担着我们市生物防治综合应用项目。通过实验,达到以虫治虫,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市民居住环境的生态安全。您现在采摘红李的做法会破坏这一区域的生态平衡,请您不要做了,好吗?【解析】【详解】1.B.有误,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段,是青年时期的经历。故选B。2.这道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由题目得知,要求写一段劝说语。劝说时既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也要能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对象是年长的大妈,所以用语要文明得体,劝说内容上要结合园内告示牌上展示的内容,从而让大妈认识到采摘公园里红李的行为是破坏生态环
40、境的行为。示例:大妈,您好!这片果园是全市率先使用生物天敌防治绿化病虫害的区域之一,承担着我市生物防治综合应用项目,有利于保护市民居住环境的生态安全。采摘红李会影响到项目的研究,请不要进林采摘,好吗?四四、写写作作(4 40 0 分分)22.题目:这真是个好主意要求: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避免出现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答案】范文:这真是个好主意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像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舞台,但也会遇到许多问题。然而,问题没有办法多。当我们努力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时,便会情不自禁地说一句:“这真是个好主意。”去年国庆节,由于疫情,我没有像往年一样出去玩。我抱着手机,躺在沙发上,
41、百无聊赖,刷着那无底的朋友圈。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时,手机里传来“叮咚”一声那是同学们在群里发的消息。张同学说:“嘿,各位同学,国庆有什么安排吗?”和我有同样烦恼的任同学说:“别提了,真是无聊死了!哪都不能去,你有什么想法吗?”张同学接着说:“嘿嘿,我有一个好主意。老师不是常说让我们干点对社会有益的事吗,要不我们去学校旁的公路捡垃圾吧,一起来保护环境。”听到这话,群里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激烈讨论起来。最后,我们一致赞同这个主意。约定好时间,大家便开始准备要带的东西。下午三点半,我们在学校旁的公路边集合。大家戴着口罩和手套,人手拿着一个垃圾袋。分好
42、工后,大家便开始行动起来。同学们一个个弯着腰,低着头,瞪大眼睛,寻找着垃圾。此时的垃圾对我们来说,仿佛就跟“金子”一样。每发现一个垃圾时,那个人便会大声炫耀:“快看,我又找到一个!厉害吧?”不一会,每个人的垃圾袋里便满满当当。这可是我们一个下午的劳动成果啊!我们把在这条路上的垃圾都消灭了,一眼望去,路上干干净净。看着清洁的路面,我感到十分开心。这个主意,使我们可以自己动手,为保护环境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虽然很累,但大家都很开心,互相比较自己所捡到的垃圾有多少。我们拿出手机,将自己的劳动成果拍照发给老师。这一天,我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快乐。这是一份特别的快乐是奉献的快乐、劳动的快乐。不
43、得不说,这可真是个好主意!【解析】【分析】【详解】这是一则命题作文。1.审题与立意。题目关键词有:这、好主意。“这”,指的是这个,具体指哪个?需要交待清楚。“好主意”,什么好主意?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此外题目中还有一个表示评价的“真是”,谁来评价的呢?出主意的人还是听主意的人?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交待清楚,让读者明白问题所在、好主意表现在什么方面,本文即是一篇主题明确、立意鲜明的作文。2.选材与构思。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写成记叙文。因此,要交待清楚记叙的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尤其交待清楚事情的起因,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取得的效果等方面。可以从生活中的常见事情入手来写,如:有一次我和几个小伙伴在院子里踢足球,一不小心踢到了邻居的阳台上。这家的女主人的暴脾气是远近闻名的,我们都不敢去问她要球。这时,我想到了一个调虎离山的好主意。我故意把她引出来,然后一个小伙伴趁机把球捡出来了。小伙伴们都赞叹:这真是一个好主意。还可以写:有一个城市男孩,成天沉迷于电脑游戏。他的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后来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把他送到一个偏僻的贫穷的农民家里。在那里,他饱尝了农村生活的艰辛,目睹了农村小孩读书的不容易。一个月后,这个男孩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他改掉了以往的坏行为,决定好好读书。男孩从内心感叹:这真是一个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