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叫单音词,有两个以上音节的词叫复音词。现代汉语是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节词)为主;而古代汉语则是单音节词占优势,特别是上古汉语,更是如此。当我们将古代汉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时,原来的单音节词有不少变成了双音节词。如: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古今汉语词汇特点 另一方面,后世有许多双音节词,本来就是由古代两个单音节词合成的,如:1、学校 学校 例:汉书平帝纪:“立官稷及学官。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2、吊唁 吊唁 例:玉篇人部:“吊生曰唁,吊死曰吊。”3、衣裳 衣裳 例:说文衣部:“上曰衣,下曰裳。”4、事业 事业
2、例:周易坤文言:“发于事业。”疏:“所营謂之事,事成謂之业。”由于习惯于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往往也把古代汉语的两个单音节词当成一个双音节词去理解。周易革卦:“汤武革命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其实味不同。韩非子五蠹:“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地地方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汉书霍光传:“党亲连体,根据根据于朝廷。”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短浅)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复音词的对比,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换了完全不同的词:一是换了完全不同的词:日:太阳 川:河流 狩
3、:打猎 去:离开 股:大腿 胫:小腿 领:脖子 袪:袖口 颠:头顶 澡:洗手 沐:洗头 浴:洗澡 师:军队 津:渡口 偷:苟且 执:拘捕 二是加上词尾词头:二是加上词尾词头:鼻:鼻子 兔:兔子 珠:珠子 带:带子 鸟:鸟儿 盆:盆儿 根:根儿 事:事儿 石:石头 木:木头 舌:舌头 外:外头 鼠:老鼠 鹰:老鹰 虎:老虎 师:老师 三是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复三是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复音词:音词:朋友 恭敬 恐惧 险隘 婚姻 饥馑 困难 追逐 死亡 驰驱 言语 召唤 更改 分析 觉悟 辅佐 依赖 恶劣复音词的分类 复音词可分为单纯复音词和合成复音词。合成复音词是由两个或几
4、个词素按照一定的构词方式组合而成的复音词。单纯复音词,从音节上说,它属于复音,而就结构上说,它又是具有一个词素的单纯词。合成复音词的形成过程 以双音节词为例,此类合成复音词大多数都经历了一个由词组逐渐固为词的过程,也就是经历了一个很长的临时组合阶段。一、古汉语双音节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起初只是同义复用的并列词组,并没有凝固为词。这可以从以下几种情况:1、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两个同义词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颠倒。险、阻、隘: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不以阻隘也”,“阻隘可也”。史记淮阴侯列传:“恐吾至阻险而还”。左传成公十三年:“逾越险阻。”离骚:“路幽昧以险隘。”
5、2、古人对于并列使用的同义词,常常加以区别。“婚姻”很早就成为复音词,左传成公十三年:“寡君不敢顾婚姻”,此“婚姻”指嫁娶之义。但是说文还说“妇家为婚,婿家为姻”,这个意义即“亲家”,指儿女相婚配的亲戚关系。如尔雅释亲:“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汉书霍光传:“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结婚”即结为亲家。“饥馑”在后代也是复音词,但是朱熹注论语还说“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亲戚,礼记曲礼上:“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孔颖达疏:“亲指族内,戚言族外。”嫉妒,楚辞离骚:“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王逸注:“害贤为嫉,害色为妒。”3、构成合成复音词的每一个语素,往往保存着一定的独立性。
6、在这个地方它是复音词的词素,在其他地方它又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单音词。战国策齐策:“齐王闻之,君臣恐惧。”“恐惧”可以认为复音词,但是论语颜渊:“君子不忧不惧,”孟子梁惠王下:“吾甚恐。”“恐”和“惧”都能独立运用。左传宣公二年:“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这里“恭敬”是复音词:但是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可见“恭”与“敬”又可以分开来用。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朋友”可以认为复音词,但是论语学而又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礼记儒行:“其交友有如此者。”这种可分可合的情况,跟单纯的复音词是大不相同的。二、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复音词值得注意。这种复音词是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
7、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出现词义偏落的现象,这种复合词通常叫偏义复词。古人称“复词偏义”或“连类而及”。偏义复词的词义究竟偏落在哪个词素,只有联系上下文意进行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1、词义偏落于前 孟子离娄下:禹禹稷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尚书禹贡:江江汉汉朝宗于海。列子杨朱:“无羽毛以御寒暑寒暑。”论积贮疏:“世之有饥穰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穰,丰收)前出师表:“空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异同。”2、词义偏落于后 论语宪问:禹禹稷稷躬稼而有天下。周易系辞上: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风雨雨。国语吴语:“大夫种勇
8、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股掌之上,以得其志。”列子杨朱:“趋走不足以逃利害利害。”后汉书何进传:“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成败。”偏义复词辨析偏义复词辨析 礼记玉藻:大夫不得造车马车马。“车马”一词学者多以为“偏义复词”,词义偏落于前。这种意见现在看来是不可信的,所谓“车马”即“马车”,是定语在中心语后。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车牛”一词:十人,车牛一两,见牛者一人。“车牛”,即“牛车”。有人认为:严格地说,偏义复词并不科学,因为在古代汉语中,这两个单音词并没有象现代汉语中有些词那样已固定成一个表偏义的双音词,(如窗户,不指户;兄弟、好歹、忘记等)而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其中一个语素不起作用,由另
9、一个语素代替两个语素的意义,显示出其偏义性,但有的则仍是两个单音词。三、合成复音词形成后,两个语素意义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两个语素仍然保持着它们原有的意义。如上述“恐惧”、“恭敬”等。2、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语素,只有一个表示意义;另一个失去其意义,只是充当陪衬。这就是所谓的“偏义复词”。3、两个语素组合后共同产生一个新义,这个新义既不同于两个语素中的任何一个,也不是两个语素义的简单相加。这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新产生的意义与两个语素有密切的关系,如:“天下”、“先生”、“天子”、“布衣”等。第二种情况是新产生的意义发生了一些转变:寻常:原来是两个表示长度单位的意
10、义相对的单音节词,“寻”是八尺,“常”是十六尺。如:国语周语下:“夫目之能察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其察色也,不过墨丈寻常之间。”韦昭注:“五尺为墨,倍墨为丈,八尺为寻,倍寻为常。”(武,半步)后来“寻常”由短语变成复合词,同时意义也发生了转化,被用来表示“平常、普通”的意思。如唐 刘禹锡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消息:原来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单音节词,“消”指消亡,“息”指生长。如周易丰彖辞:“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后来“消息”由短语变成为复合词,表示“音讯”。蔡琰悲愤诗:“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按:以上所述这些从词组变来的固定组合,拆开来讲与整体的
11、意义完全不同。4、附加式合成词虽然也由两个语素构成,但其中一个语素已经虚化为词头或词尾,词头、词尾不表示词汇意义或词汇意义非常弱,主要表示语法意义。如:论语为政:“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有政”。论语为政:“夫子怃然怃然。”词与短语辨析词与短语辨析 学习:A礼记月令:“温风始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学习。”(说文:“习,数飞也。”)B史记秦始皇本纪:“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学习法令辟禁。”社稷:A左传僖公四年:“公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B孟子离娄上:“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社稷。”於是:左传襄公三年:“於是於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亦可。
12、於是於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单纯复音词 单纯复音词通常有两个音节,但只表示一个语素。其中每一个音节对这个词来讲,单独都不表示任何意义,只有合起来才表示这个词的意义。记录它的文字只是作为单纯的音符而存在的。古汉语的中双音单纯词包括连绵词、叠音词和部分外来词,其中绝大部分是连绵词。连绵词又叫“连语”或“连绵字”。一、连绵词 双声:倜傥、忸怩、踌躇、参差、彳亍 叠韵:逍遥、徘徊、彷徨、望洋、匍匐 非双声叠韵:造次 二、叠音词(重言词)奕奕、关关、斤斤、萧萧、悠悠、坎坎、依依 三、外来词 单于、可汉、葡萄、琵琶 要注意的问题要注意的问题 单纯词既然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就要注意不能折开解释。以
13、连绵词为例:望洋:庄子秋水:“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经典释文庄子音义作“盳洋”,并引司马彪注:“盳洋犹望羊。仰视貌。”此外还有作“望佯”、“望阳”、“茫洋”等。犹豫:汉书高后纪:“计犹豫未有所决。”颜师古注:“犹,兽名也。尔雅曰:犹如麂(j),善登木。此兽性多疑虑,常居山中,忽闻有声,即恐有人且来害之,每豫上树,久之无人,然后敢下,须臾又上,如此非一,故不决者称犹豫焉。一曰陇西俗谓犬子为犹,犬随人行,每豫在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故云犹豫也。”后世学者多从此说。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指出:“夫双声之字,本因声以见义,不求诸声而求诸字,固宜其说之多凿也。”汉语词汇的复音化 汉语词汇逐渐由单
14、音词向复音词转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王力在汉语史稿中说:“汉语复音化有两个主要的因素:第一是语音的简化;第二是外语的吸收。”一、上古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复辅音声母,音节结构比较复杂,从西周、春秋一直到东汉乃至魏晋,是汉语语音大为简化的时期,复辅音声母逐渐丧失殆尽,语音的剧烈变化,必然影响交际,要求运用其他手段补偿。但是语音的简化只是词汇复音化的最重要的外部原因。(黄志强、杨剑桥论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原因)二、汉语词汇复音化的重要的内在原因是词汇系统本身的急剧发展,首先是词汇量的迅猛增长。一种语言的声韵系统再复杂,音节的数量毕竟有限,在词汇量激增的情况下,继续维持词汇的单音节体系显然是不可能
15、的,汉语词汇向双音节、多音节的方向发展已是势在必行。三、词汇系统本身的急剧发展还表现在词义的发展上。词义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多义词的产生。过多的单音多义词的存在势必影响交际。汉语双音词比单音词表义精确、明晰。一个单音词有多个词义,一旦进入复音词中其意义也就单一了。因此为了明确表义,也促使汉语词汇的双音化。(按:参阅苏新春汉语双音词化的根据和动因、皮鸿鸣汉语词汇双音化演变的性质和意义、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例证:例证:兵(士兵/兵器)甲(铠甲/龟甲/天干第一位)师(军队二千五百人为一师/老师/乐师)同义词 同义词是指语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同义词的本质特性,就是“有同有异”,即
16、在其指称意义(概念意义、理性意义)或附加意义(语意轻重、感情色彩、语体风格等)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学习同义词,我们既要明其“同”,更要求其“异”。1、饥、饿这两个词都有“吃不饱”、“肚子饿”之义,说文:“饥,饿也。”“饿,饥也。”但两者在“馁”(不饱)的程度上,却有不同。正字通:“饿,饥甚。”“饥”是一般的吃不饱,“饿”是完全没有食物吃。例如,韩非子饰邪:“语曰:家有常业,虽饥不饿。”淮南子说山训:“宁一月饥,无一旬饿。”左传宣公二年:“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2、贫、穷在“生活困苦”这个意义上为同义关系。“贫”的本义是缺少钱财,说文:“贫,财分
17、少也。”“穷”的本义是“极”、“尽”,常用以指仕途不得志。“贫”的反面是“富”,“穷”的反面是“达”。“穷”的引申义是“贫穷”、“穷困”,与“贫”同义。但“穷”在程度上高于“贫”。左传昭公四年:“分贫振穷。”孔颖达疏:“大体贫穷相类,细言穷困于贫。贫者家少财货,穷谓全无生业。”荀子大略:“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贫,至无有者穷。”一、同义词的时代性 1、同义词是有时代性的,有的词古义一直同义,如“至、到”、“恐、惧”。2、有些词在上古原本同义,后来却不同义了。宫、室:先秦时,都有“房屋、住宅”义,如: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经典释文尔雅音义:“宫,古者贵贱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爲宫
18、也。”劝、勉:上古都有“勉励”义,正由于此,所以“劝、勉”可连用。荀子富国:“故奸邪不作,盗贼不起,而化善者劝勉矣。”后来“劝”在中古的常用义为“劝告”、“劝说”。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洛阳残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杜秋娘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因此,与“勉”不再同义。树:艺:在上古都有“种植”义,如:孟子滕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中古后,“艺”一般不当“种植”讲,“树”主要作名词“树木”,少作动词(除文人作品外),故不再同义。3、有些词在上古本不同义,而到了中古或近代则成为同义词。伪、假:“伪”本义“人为的”,上古就可表示虚伪的、不是真的。如:史记高祖本纪:“乃伪游
19、云梦,会诸侯于陈。”庄子齐物论:“道恶乎隐而有真伪?”上古“假”主要表“借”义,汉代后主要表“虚假的、不是真的”义。因此与“伪”成为同义词。狱、牢:“狱”上古是打官司、诉讼、案件义。“牢”上古是关牲畜的圈栏。汉代都有“监狱”义,变为同义词。释名释宫室:“狱又谓之牢。”史记李斯列传:“李斯乃从狱中上书曰。”报任安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二、古汉语同义词间的差异二、古汉语同义词间的差异 1、事物的性状、质地、用途不同 柴、薪:都指烧火用的木柴,但大、小有别,“薪”是粗大的木柴,“柴”是小柴,象枯枝之类。礼记月令:“大者可析谓之薪,小者合束谓之柴。”说文木部:“柴,小木
20、散柴。”卖炭翁:“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赤壁之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模、型:都指用来制造事物的“模子”“模型”,但所用材料不同,用泥土做的叫“型”,有木做的叫“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木曰模,以金曰镕,以土曰型,以竹曰範。”模、型的区别还保留在现代汉语中某些专门术语里,机械工铸造的模型,用沙土制作的称“造型”,用木头制作的叫“木模”。府、库:都指“藏放东西的地方”,但用途不同。说文:“府,文书所藏也。”“库,兵车所藏也。”左传僖公五年:“藏于盟府。”“盟府”,收藏盟书的地方。“府”还可收藏财物。韩非子外右上:“仓无陈粟,府无余财。”吕氏春秋分职:“乃发大府之货予众,出
21、高库之兵以赋民。”礼记曲礼:“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郑玄注:“官谓版图文书之处也,府谓宝藏货贿之处也,库谓车马兵甲之处也,朝谓君臣谏政事之处也。”城、郭:都指城墙。但有内外之分,内城叫城,外城叫郭。管子度地:“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孟子公孙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单用而不需细分时,一般用“城”,不用“郭”,若用“郭”就表示必须分清。乐府诗集木兰辞:“爷娘闻女至,出郭相扶将。”2、意义重心不同 完、备:都表“全”,但侧面点不同,“完”着眼于形体的完整、完好,没有残缺。石壕吏:“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备”着眼于数量上的齐全、齐备,没有缺漏。岳阳楼记
2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两词对用,区别表现更为明显。韩非子外左上:“今城郭不完,兵甲不备,不可以待不虞。”“体无完肤”不能说成是“体无备肤”,“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能换成“备”。“德才兼备”不能说成是“德才兼完”。骄、傲:都可指“骄傲、自大”,但侧重点不同。“骄”指倨高自满,侧重于心理状态,如商君书战法:“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后汉书张衡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傲”指轻侮傲慢,不恭敬、不谦虚,对人没有礼貌,侧重于行为表现,如左传文公九年:“傲其先君,神弗福也。”“傲”还引申出“轻视”义,而“骄”无此用,如晏子春秋内篇问下:“景公外傲诸侯,内轻百姓。”3、
23、动作的情态、方式不同 踊、跃:都是两腿用力使身体离开所站立的地方。都表“跳”义,但方式不一。戴侗六书故人九:“跃,跳也。大为跃,小为踊。跃去其所,踊不离其所。”左传僖公28年:“距跃三百,曲踊三百。”杜预注:“距跃,超越也;曲踊,踊跃也。”“距跃”指向远处跳,向前跳。曲踊:弯曲身向上跳。因此,“踊”指原地向上,没有位移。“跃”指向前跳,有位移。负、荷:都有“携带”义,方式不一。“负”用背驮,如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荷”用肩扛,如王维渭川田家:“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盟、誓:在“发誓”、“立誓”上是同义词,但有别。郑玄注周礼:“大事曰盟,小事曰誓。”因此,“盟”多表多方的决心和
24、诺言,一般要举行结盟仪式,要杀牲歃血为盟。用于国家大事,常指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誓”多表一个人的立誓,不能用于国与国之间。左僖公三十年:“秦伯说,与郑人盟。”左传隐公元年:“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4、范围大小不同 皮、革:皮、革在一定范围内皆指兽皮,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皮,本指带毛的兽皮,说文:“剥取兽革者谓之皮。”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革指加工去毛的兽皮,说文:“兽皮治去其毛曰革。”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革者,析言则去毛曰革,统言则不别也。”人:人类社会成员的统称。民:人中被认为愚昧无知的部分。女:女性统称。妇:已婚妇女。问、询:无限制。访:上对下。白:统称。皎:月
25、白。皑:霜雪白。皙:人白。5、词义程度深浅不同 愠、怒:在表“生气、恼怒”时是同义词。但程度有明显差异。“愠”程度轻,是心里生气,但隐而不发,或只在脸上呈现,并不表现在行动上。如论语学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报任安书:“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怒”程度重,常指愤怒不可遏止,并表现在行动上。如淮南子天文:“(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饥、饿 饥:一般的饿;饿:严重的饿,长时间没进食,受到死亡的威胁。疾、病 疾:一般的病;病:病重;6、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 比、周:都表“与人亲近”,但感情色彩不一。“比”含贬义,是“勾结”义;“周”含褒义,是“团结”义。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
26、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安国注:忠信为周,阿党为比。征:伐:都表“军事进攻”。“征”用于上伐下、有道伐无道,是褒义词。如孟子尽心下:“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墨子七患:“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伐”指公开宣战,有钟鼓,是中性词。左传庄公十年:“十年春,齐师伐我。”7、适用对象不同 杀、弑:都表“杀”,“杀”可用于上杀下和平辈之间。“弑”:含有对杀人者的谴责,只能用于下杀上。左传桓公二年:“二年春,宋督攻孔氏,杀孔父而取其妻。公怒,督惧,遂弑殇公。”告、诰:都表示把事情或意见说给别人知道,都有“告诉”义,但适用对象不同。说文通训定声:“诰者,上告下之辞;告者,下告上之辞。”“诰”用
27、于上告下,是“告诫”义。“告”多用于下告上,如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当然,“告”也可用于上告下,但“诰”只用于上告下。8、语法功能不同 耻、辱:作为抽象名词,都表示声誉上受到损害或可耻的事情。但作为动词时,语法功能有明显的区别。耻,宾语有动词性词组充当,表示事情,意思是以之为耻,意动用法。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辱,作动词时,宾语由名词充当,指人,有时是使动用法。如论语子路:“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畏、惧:都有害怕之义。“畏”一般用作及物动词,带宾语。如左传隐公元年:“燕人畏郑三军,而不虞制人。”“惧”一般作不及物动词,不带宾语,则为使动用法。老子:“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