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吸系统影像解剖呼吸系统影像解剖 RisImaging Anatomy 肺段Pulmonary Segment 右肺 尖段S1 上叶上叶 后段S2 前段S3 中叶中叶 外侧段S4 内侧段S5 尖(上)段S6 内侧(心)底段S7 下叶下叶 前底段S8 外侧底段S9 后底段S10 左肺 尖段S1 后段S2 上叶上叶 前段S3 上舌段S4 下舌段S5 尖(上)段S6 内侧底段S7 下叶下叶 前底段S8 外侧底段S9 后底段S10 尖后段S12 内前底段S78 肺叶(右)肺叶(右) 胸 背 肺叶(左)肺叶(左)left lung lobe 前胸 后背 肺段(右上叶)肺段(右上叶) 肺段(右中叶)肺段(
2、右中叶) 肺段(右下叶)肺段(右下叶) 肺段(左上叶)肺段(左上叶) 肺段(左下叶)肺段(左下叶) 肺段(肺段(CTCT) 肺段(肺段(CTCT) 肺段(肺段(CTCT) 肺段(肺段(CTCT) 肺段(肺段(CTCT) 肺段(肺段(CTCT) 肺段(肺段(CTCT) 肺段(肺段(CTCT) 肺段(肺段(CTCT) 肺段(肺段(CTCT) 肺段(肺段(CTCT) 肺段(肺段(CTCT) 纵隔(纵隔(CTCT) 纵隔(纵隔(CTCT) 纵隔(纵隔(CTCT) 纵隔(纵隔(CTCT) 纵隔(纵隔(CTCT) 纵隔(纵隔(CTCT) 纵隔(纵隔(CTCT) 呼吸生理呼吸生理RespiratoryPhy
3、siology 肺通气 肺换气 呼吸的调控 胸廓的机械运动胸廓的机械运动The Mechanical Movement of the Thoracic 由胸椎、胸骨、肋骨、肋间肌、膈肌组成,在神经支配下随意有规律进行呼 吸运动。 肋间肌:肋间肌:外肌收缩肋骨上举,内肌收缩肋骨下垂。吸气时外肌收缩,内肌弛 缓;平静呼气时外肌弛缓,内肌并不收缩;用力呼气时内肌收缩。 吸气肌: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 呼气肌:呼气肌:肋间内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直肌。 膈肌:膈肌:平静呼吸时膈肌移动度1cm左右,深呼吸可达7cm。如呼吸运动主要由 于膈肌活动,则腹壁的起落动作显著,成为腹式呼吸。 用力吸气时,除
4、加强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外,辅助吸气肌(胸锁乳突肌、斜 角肌)也参加收缩。用力呼气时,肋间内肌和腹壁肌肉收缩。 胸内压和肺内压变化胸内压和肺内压变化 Changes in thoracic Pressure and Intra-pulmonary Pressure 胸内负压:胸内负压:平均6.7cmH2O,随呼吸周期变化。直立位 时,由于肺的重力作用,胸膜腔顶端的负压大于底部, 差距约5.3cmH2O,对静脉、淋巴回流及右心充盈有 影响,以上压力梯度也是气胸好发于上肺的原因。 肺内压:肺内压: 正常人呼吸暂停、声带开放、气道通畅时,肺内压 (肺泡内压)与大气压相等。 吸气时,胸内负压增加,牵引肺
5、扩张,肺容量增加, 肺内压下降,与大气压产生压力梯度,使空气进入肺 泡。 呼气时,胸内负压减少,肺回缩,肺容量减小,肺内 压升高,气体排出。 呼吸阻力呼吸阻力respiratory resistance 弹性阻力弹性阻力 来自肺、胸廓弹性成分和肺泡表面张力。 肺弹性阻力始终趋于回缩。 胸廓弹性阻力与不同呼吸状态有关。 大小用顺应性表示,顺应性是弹性阻力的倒数。 顺应性(C)容量变化(V)/压力变化(P) 非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 主要来自气道,少部分来自组织阻力。 气道阻力与其长度、直径、气流速度、气流状态有关。 小气道正常状态下不占阻力主要成分,但管径变化大, 病理状态下小气道阻力是产生呼吸困难
6、的主要原因。 静态肺容量静态肺容量 Static Lung Volumes 潮气量(潮气量(V VT T):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容量。 约400500ml。 深吸气量(深吸气量(ICIC):平静呼气末所能吸入的最大气量。 补吸气量(补吸气量(IRVIRV):平静吸气末所能吸入的最大气量。 补吸气量(补吸气量(ERVERV):平静呼气末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功能残气量(功能残气量(FRCFRC):平静呼气末肺内残留的气体量。 残气量(残气量(RVRV):最大呼气末肺内残留的气体量。 肺活量(肺活量(VCVC):最大吸气末缓慢而完全呼出的最大气 体量。VCIRVVTERV。 肺活量(肺活量(
7、TLCTLC):最大吸气末肺内所含的气体量。 TLC VCRV。 肺容量测量及组成肺容量测量及组成Lung Capacity Measurement and Composition 动态肺容量Dynamic Lung Lolume 用力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VCFVC):深吸气后用力呼气在最短时间内将全部肺 活量呼出为FVCFVC ,第1、2、3秒呼出的气量为时间肺活量。FVC与 呼吸速度和时间有关。常用FEV1及FEV1/FVC%,可鉴别阻塞性与限 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最大呼气中期流速(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MMEF25% 25%- -75%75%) ):一次用力呼气过程中,呼气在 VC
8、水平的呼气流速。 MMEF25%-75%与用力无关,主要反映肺泡弹性 回缩力和气道阻力。 流速容积曲线(流速容积曲线(F F- -V V): :流量为纵轴,容积为横轴,记录一次用 力呼气过程中不同肺活量水平的呼气流速。V25、V50、V75分别代表 25、50%、75%VC水平的呼气流速, V25、V50可作为反映小气道 病变的敏感指标。 最大通气量(最大通气量(MVVMVV):以最快频率和最大幅度呼吸1分钟的通气量. 反映呼吸肌和体力强弱、胸廓、气道、肺组织的状态。 每分静息通气量(每分静息通气量(MVMV):静息状态下每分出入肺的气量。MV=VT f。 通气功能的临床应用通气功能的临床应用
9、Clinical Application of Ventilation Function VC MVV FEV1.0% RV RV/TLC 阻塞性 N或 限制性 或N N或 N或 混合性 不等 不等 F F- -V V曲线临床意义曲线临床意义Clinical Clinical S Significance of ignificance of F F- -C CC Curveurve 正常正常 咳嗽咳嗽 轻度阻塞轻度阻塞 重度阻塞重度阻塞 限制性通气障碍限制性通气障碍 肺泡通气和无效腔肺泡通气和无效腔 Alveolar ventilation and ineffective lumen 每分肺泡
10、通气量(每分肺泡通气量(VAVA):每分钟进入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的气 量,只有这部分气体才参与气体交换。 死腔通气或无效通气(死腔通气或无效通气(V VD D):未参与气体交换的通气。 解剖死腔和肺泡死腔解剖死腔和肺泡死腔: : 解剖死腔:指终末细支气管以上气道。 肺泡死腔:指进入终末呼吸单位而没有参加气体交换的部分。 生理死腔=解剖死腔肺泡死腔。 PTE时,肺泡死腔增加可达100200ml。 V VD D /V/VT T:表明呼吸效率的重要指标,正常36。 肺换气肺换气Pulmonary Ventilation 通气血流比值(通气血流比值(V/QV/Q):正常值0.8。 V/QV/Q正常正
11、常:见于正常状态或运动后,也见于病理状态, 如气胸。 V/QV/Q增大增大:造成无效腔通气。见于肺动脉结扎、肺血流 中断、肺血栓栓塞症、肺气肿等。 V/QV/Q减小减小:见于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痉挛、麻醉状态 等。 肺内气体弥散肺内气体弥散 影响弥散量因素:气体物理特性、弥散膜两侧的气体分 压差、弥散面积及厚度。 呼吸调节呼吸调节Respiratory Regulation 中枢调节中枢调节 呼吸反射呼吸反射 肺牵张反射 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刺激感受器 J感受器反射 化学调节化学调节 二氧化碳:Pco2增高通过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深加快。对中枢比 外周感受器作用大,但较缓慢。 氧: Po2降低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强。 Po2降低对中枢直接作用是 抑制,但co2麻醉时缺氧成为兴奋呼吸的主要动力。 H+:血液及CSF中的H+可分别兴奋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使通气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