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考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知识点一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1.演变(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2)春秋战国: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_技术和_工具,铁犁牛耕形成。(3)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东汉时出现了比较轻便的_。(4)唐朝: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_。,牛耕,铁制,一牛挽犁,曲辕犁,2.评价,(1)积极: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2)局限: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知识点二土地制度的演变1.井田制(1)盛行时间:商周时代。
2、(2)特点: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归_所有。(3)瓦解: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废除了井田制。2.土地私有制的确立(1)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废除了井田制,从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2)矛盾: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地租的方式剥削农民。土地兼并现象出现。,国王,3.影响(1)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2)土地兼并使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3)中国古代历朝的民众暴动,大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平均”的口号。,考法1古代农业生产的技术成就典例 (2016江苏单科,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3、。”这里“水车”的使用()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解析“水车”是灌溉工具。由材料中“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可知,农民利用灌溉工具引水灌溉农田,这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故选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水车自动灌溉,A项错误;利用水车抗旱不能说明灌溉技术的成熟,C项错误;这种水车是自然经济形态下的农业工具,不可能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D项错误。答案B,【方法突破】,明考点古代农业的生产技术(灌溉工具)抓关键根据“翻翻联联衔尾鸦天公不念老农泣。”可知是利用人力的灌溉工具。定方法本题可用特征定位法解答。抓住材料体现的特征解答
4、问题,如本题材料中诗句“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以及无锡道中赋水车的判断依据可知是古代依靠人力的灌溉工具。,【史论链接】 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原因,(1)政治:古代大一统下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统治者重农抑商和休养生息的政策。(2)经济:土地私有制度调动了农民对土地长期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如工具的不断改进和水利工程的兴修,农业经验的总结和推广,为农民精耕细作提供了技术支持。人口不断增加,赋役的沉重,促使农民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统治阶级重农抑商政策的导向作用。,考法2小农经济的形成、特点及影响因素史料研读史料一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
5、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摘自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文综T24史料二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王家范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史料三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1.史料一中吕氏春秋上农是战国末年吕不韦组织编写,由此可断定时间。史料反映了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2.
6、史料二信息“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体现了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个体生产。3.史料三中“服役者不下二人”说明农民徭役重;“百亩之收不过百石”说明农业产量低;“贫者无立锥之地”说明土地兼并严重。史料主要论述了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的生活、生产状况,从本质上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春秋战国时期,推动农业耕作方式由集体耕作制向个体耕作制转变的主要因素。提示: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根据史料二、三,概括古代小农经济有哪些显著的特点。提示: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担负沉重的赋税徭役,土地兼并严重,具有脆弱性。,史论归纳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7、及影响因素1.基本特点(1)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除盐铁外,一般不外求。(3)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4)脆弱性:是一种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等特点的简单落后的小生产模式。(5)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6)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2.影响因素,(1)生产力因素:耕作方式、耕作技术、土地制度等。(2)小农经济自身特点:自给自足、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抗御天灾人祸能力差等。(3)政府
8、政策因素:封建政府为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固,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4)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严重的自然灾害。,考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知识点一手工业的类型1.家庭手工业(1)特点:_。(2)影响:在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_”的经济形式。2.田庄手工业(1)田庄:自然经济的基本单位。(2)特点:依附于农业,自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给自足,男耕女织,3.官营手工业(1)特点:从_时代起,政府垄断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2)职责:专门负责制造_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汉武帝,官府,知识点二手
9、工业的主要成就1.纺织业(1)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_”成为“国有六职”之一。(2)汉代:丝织品经过_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3)唐代:_兴起。(4)宋代:棉花种植及_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 (5)元代:棉纺织家_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6)明代:在作坊中出现了雇工,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标志着_开始产生。,妇功,丝绸之路,私营纺织作坊,棉纺织,黄道婆,资本主,义萌芽,2.冶金业,(3)南北朝:出现了_。,冶铜业,春秋晚期,煤炭,杜诗,灌钢法,3.陶瓷业,(1)先秦:主要是
10、烧制_。(2)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由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3)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_的生产部门,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享有盛名。(4)宋代:定窑、钧窑、_、_、耀州窑等名窑闻名天下。(5)清代:创制了粉彩瓷器工艺。,陶器,独立,景德镇窑,龙泉窑,考法1古代手工业的主要成就典例 (2017江苏单科,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A.农具 B.礼器C.食具 D.货币解析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大多是礼器,比如“鼎”就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分封制的实质是一种等级制度,分封制下,天子和诸侯享有鼎的数量是不同的,B项正确;青铜器比较
11、稀缺,很少用作农具,A项错误;食具不是权力的象征,C项错误;货币是经济的象征,D项错误。答案B,【方法突破】,明考点古代手工业的成就抓关键“政治的权力”、商周时期青铜器定方法概念型选择题:首先,分析四个备选项的特点和表现;然后,结合材料反映的内容来确定答案,如本题先识记四个备选项的含义,然后结合材料关键信息来分析。,【史论链接】 青铜器的主要用途和特点,(1)主要用途:“纳(内)、入”,即盛装物件;“设”即陈设布列;“象物”,也就是在铜器外表刻画“物”的图像。(2)特点:数量大,种类繁多;分布地区广,质量上乘;器物铭文可以说是中国青铜器最大的特点;以容器为主的中国青铜器也在世界青铜文化中独树一
12、帜。,考法2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及特点史料研读史料一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王家范,史料二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营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则须月出银一钱由官府另雇他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范文澜中国通史史料三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
13、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1.史料一信息“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反映出这种手工业属于官营手工业,主要是为了满足宫廷和政府内部产品需要。2.史料二信息“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到“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反映出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的松弛,这是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3.史料三信息“匠有常主,计日受值”,说明明代中后期,伴随商品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民营手工业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1.根据史料二,说明明清时期工匠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提示:变化:从定期服役到纳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