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罐法罐法 拔罐法古称角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是指吸附于腧穴 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已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包括:单罐、多罐、闪罐、留 罐、推罐、药罐、针罐、刺络拔罐法。 (1)单罐:用于病变范围较小或压痛点,按病变范围大小,选用适当口径的火罐。如胃病在中脘穴拔 罐,冈上肌肌腱炎在肩髃穴拔罐等。 (2)多罐: 用于病变范围较广泛的疾病。 可按病变部位的解剖形态等情况, 酌量吸拔数个乃至数十个。 如某一肌束劳损时可按肌束的位置成行排列吸拔多个火罐,称为排罐法。治疗某些内脏或器官的瘀血时, 可按脏器的解剖位置的范围在相应的体表部位纵横并列吸
2、拔几个罐子。 (3)闪罐:罐子拔上后,立即起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止。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或功能减 退的虚证疾病。 (4)留罐:拔罐后,留置一定的时间,一般留置 515 分钟。罐大吸拔力强的应适当减少留罐时间, 夏季及皮肤薄处,留罐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损伤皮肤。 (5)推罐: 又称走罐, 一般用于面积较大, 肌肉丰富的部位, 如腰背、 大腿等, 须选口径较大的罐子, 罐口要求平滑,最好选用玻璃罐,现在罐口涂一些润滑油脂,将罐吸上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即后 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慢慢向前推动,这样在皮肤表面上下或左右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为 止。 (6)药罐: 1)煮药罐:将配
3、制成的药物状物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清水煮至适当浓度,再把竹罐投入药汁内 煮 15 分钟,使用时,按水罐法吸附在需要的部位上,多用于风湿痛等病。 2)贮药罐:在抽气罐内事先盛贮一定的药液(约为罐子的 1/22/3) 。常用的为辣椒水、两面针酊、 生姜汁、风湿酒等。然后按抽气罐操作法,抽去空气,使吸在皮肤上。也有在玻璃罐内盛贮 1/31/2 的药 液,然后用火罐法吸拔在皮肤上。常用于风湿痛、哮喘、咳嗽、感冒、溃疡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 皮癣等。 (7)针罐:现在一定的部位施行针刺,待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后,将针留在原处,再以针刺处为中心, 拔上火罐。如果与药罐结合,称为针药罐,多用于风湿病。 (8) 刺络拔罐法: 选定治疗部位后, 用 75%的酒精棉球消毒皮肤, 先用放血针或三棱针快速点刺局部, 以皮肤红润稍有渗血为好。将火罐迅速拔在刺血部位,火罐吸着后,留置时精心观察出血多少决定拔罐的 时间。血少可时间稍长,血多即刻取罐。一般每次留罐 12 分钟左右。起罐后,用消毒纱布擦净血迹,每次 吸出的血不可太多。对于局部血脉瘀阻疼痛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