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生态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584026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PPTX 页数:66 大小:4.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的生态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微生物的生态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微生物的生态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微生物的生态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微生物的生态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微生物的生态微生物的生态n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n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微生物群体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t 各种环境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分布;各种环境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分布;t 微生物和其它生物的关系;微生物和其它生物的关系;t 微生物与物质循环。微生物与物质循环。一、土壤中的微生物一、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是微生物的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土壤是微生物的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大本营”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10倍系列递减规律倍系列递减规律:细菌(细菌(108)放线菌(放线菌(107,孢子),孢子)霉菌(霉菌(10

2、6,孢子,孢子)酵母菌(酵母菌(105)藻类(藻类(104)原生动物原生动物(103)土壤中的环境条件:营养、水分、空气、酸碱度、渗透压和温度条件都适于微生物的生活。第一节 微生物在生态环境中的分布土壤中微生物的含量土壤中微生物的含量n土壤中微生物的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直接关系。土壤中微生物的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直接关系。表层耕作土中含量最高,耕作层厚度表层耕作土中含量最高,耕作层厚度2030cm,随土,随土层加深,菌数减少。地表土受阳光直接照射,其中微层加深,菌数减少。地表土受阳光直接照射,其中微生物含量较低。生物含量较低。采取土样时一般要刮开表土采取土样时一般要刮开表土23cm后采样。

3、后采样。二、二、水体中的微生物水体中的微生物1、不同水体中的微生物种类不同水体中的微生物种类 水水 淡淡水水 海海水水 地下水地下水:无色杆菌、黄杆菌、革兰氏阳性杆菌、:无色杆菌、黄杆菌、革兰氏阳性杆菌、微球菌、诺卡氏菌微球菌、诺卡氏菌 溪水溪水:营养少、主要是革兰氏阴性无芽孢:营养少、主要是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生丝微菌杆菌、生丝微菌 河水河水:出现假单孢菌、芽孢、肠杆菌、弧:出现假单孢菌、芽孢、肠杆菌、弧菌、螺菌、硫细菌、微球菌、八叠球菌、菌、螺菌、硫细菌、微球菌、八叠球菌、诺卡氏菌、链球菌、螺旋体等诺卡氏菌、链球菌、螺旋体等 污水污水 生活污水:荧光、绿脓、变形、生活污水:荧光、绿脓、变

4、形、枯草、阴沟、大肠、粪链球菌、枯草、阴沟、大肠、粪链球菌、病毒和噬菌体病毒和噬菌体 生产污水:与所含污物有关生产污水:与所含污物有关地表水地表水清水型水生微生清水型水生微生物物腐败型水生微生腐败型水生微生物物:化能自养菌、光能自养菌为:化能自养菌、光能自养菌为主,主,贫养型细菌(或寡养型细贫养型细菌(或寡养型细菌)菌):肠道杆菌、芽孢杆菌、弧菌:肠道杆菌、芽孢杆菌、弧菌和螺菌和螺菌(1)淡水型水体的微生物)淡水型水体的微生物 较深的淡水生境中,微生物具有垂直的分布带:较深的淡水生境中,微生物具有垂直的分布带:浅水浅水区区深水区深水区湖底区湖底区蓝细菌、光合藻类、好氧性微生物厌氧光合细菌和兼性

5、厌氧菌严格厌氧菌 嗜盐嗜盐,真正的海洋细菌在,真正的海洋细菌在缺少氯化钠缺少氯化钠的情况下是的情况下是不能不能生长生长的。的。低温生长低温生长,除了在热带海水表面外,在其它海水中发,除了在热带海水表面外,在其它海水中发现的细菌多为现的细菌多为嗜冷菌嗜冷菌。大多数海洋细菌为大多数海洋细菌为 G-细菌,并具有运动能力细菌,并具有运动能力 耐高压耐高压(特别是生活在深海的细菌)(特别是生活在深海的细菌)主要种类主要种类:藻类、细菌中的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藻类、细菌中的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弧菌属和一些发光细菌、弧菌属和一些发光细菌(2)海水型水体的微生物海水型水体的微生物 无原生的微生物区系无

6、原生的微生物区系 来源于来源于土壤、水体土壤、水体及及人类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的生产、生活活动 种类主要为种类主要为真菌真菌和和细菌细菌,一般与其所在环境的微生物种类,一般与其所在环境的微生物种类有关有关 数量取决于尘埃数量数量取决于尘埃数量 停留时间和尘埃大小、空气流速、湿度、光照等因素有关停留时间和尘埃大小、空气流速、湿度、光照等因素有关 与人类的关系与人类的关系三、三、空气中的微生物空气中的微生物无菌操作及超净工作台微生物学的基本技术:无菌操作技术1.人体的正常菌群(人体的正常菌群(normal flora)生活在健康动物各部位、数量大、种类较稳定、一般生活在健康动物各部位、数量大、种类

7、较稳定、一般能发挥能发挥有益作用有益作用的微生物种群。的微生物种群。四、四、生物体内外的正常菌群生物体内外的正常菌群 一般情况下,正常菌群与人体保持着一个十分和谐的一般情况下,正常菌群与人体保持着一个十分和谐的平平衡状态衡状态,在菌群内部各微生物间也相互制约,维持稳定、有,在菌群内部各微生物间也相互制约,维持稳定、有序的相互关系,这就是序的相互关系,这就是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平衡。正常菌群的微生态平衡是相对的,可变的和有条件的。正常菌群的微生态平衡是相对的,可变的和有条件的。一旦宿主的一旦宿主的防御功能减弱防御功能减弱、正常菌群生长部位改变正常菌群生长部位改变或或长期服长期服用抗生素用抗生素等制菌

8、药物后,就会引起等制菌药物后,就会引起正常菌群失调(继发感染正常菌群失调(继发感染)。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凡属正常菌群的微生物,由于机体防御性降低、:凡属正常菌群的微生物,由于机体防御性降低、生存部位的改变或因数量剧增等情况而引起疾病者,称为条件生存部位的改变或因数量剧增等情况而引起疾病者,称为条件致病菌。致病菌。内源感染内源感染:由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由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可以通过口服某些活的微生物制剂来治疗由于正常菌群失可以通过口服某些活的微生物制剂来治疗由于正常菌群失调而导致的腹泻。调而导致的腹泻。微生态制剂一般用于恢复肠道内的正常生态环境,若肠道微生态制剂一般用于恢复肠道内的正

9、常生态环境,若肠道功能正常,一般不需要服用!功能正常,一般不需要服用!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 n天然菌种:天然菌种:100%天然的嗜酸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和婴天然的嗜酸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还特别复配了有利于有益活菌生长的低聚儿双歧杆菌,还特别复配了有利于有益活菌生长的低聚果糖。果糖。无菌动物(无菌动物(germ-free animal):凡在其体内不存在任何正:凡在其体内不存在任何正常菌群的动物。常菌群的动物。悉生生物(悉生生物(gnotobiota):凡已人为地接种上某种或某些:凡已人为地接种上某种或某些已知纯种微生物的无菌动物或植物,称

10、为悉生生物,意即已知纯种微生物的无菌动物或植物,称为悉生生物,意即“已知其上所含微生物群的大生物已知其上所含微生物群的大生物”。2.无菌动物与悉生生物无菌动物与悉生生物根际微生物(根际微生物(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又称根圈微生:又称根圈微生物。生活在根系邻近土壤,依赖根系的分泌物、外渗物和脱物。生活在根系邻近土壤,依赖根系的分泌物、外渗物和脱落细胞而生长,一般对植物发挥有益作用的正常菌群。落细胞而生长,一般对植物发挥有益作用的正常菌群。附生微生物(附生微生物(epibiotic microorganisms):生活在植物地上:生活在植物地上部分表面,主要借植物

11、外渗物质或分泌物质为营养的微生物部分表面,主要借植物外渗物质或分泌物质为营养的微生物,主要为叶面微生物。,主要为叶面微生物。3.根际微生物和附生微生物根际微生物和附生微生物 嗜热微生物嗜热微生物 嗜冷微生物嗜冷微生物 嗜酸微生物嗜酸微生物 嗜碱微生物嗜碱微生物 嗜盐微生物嗜盐微生物 嗜压微生物嗜压微生物 抗辐射微生物抗辐射微生物五、五、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应用应用只有抗性而无只有抗性而无“嗜好嗜好”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开发利用新的微生物资源,包括特异性的基因资源;开发利用新的微生物资源,包括特异性的基因资源;为微生物生理、遗传和分类乃至生命科学及相关学科为微生物生理、遗传和分类

12、乃至生命科学及相关学科许多领域,如:功能基因组学、生物电子器材等的研究提许多领域,如:功能基因组学、生物电子器材等的研究提供新的课题和材料;供新的课题和材料;为生物进化、生命起源的研究提供新的材料。为生物进化、生命起源的研究提供新的材料。采集菌样采集菌样 富集培养富集培养 纯种分离纯种分离 性能测定性能测定六、六、菌种资源的开发菌种资源的开发采取土壤样品要考虑的几个问题采取土壤样品要考虑的几个问题n土质肥,微生物含量高,特别肥沃的土壤中微生物种类土质肥,微生物含量高,特别肥沃的土壤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多。和数量都很多。n离地面离地面520cm处的土壤通气良好、不受阳光直射,含菌处的土壤通气良

13、好、不受阳光直射,含菌量最高。量最高。n采土季节以春秋两季最好。采土季节以春秋两季最好。n采土方法:选择适当地点、铲除表土、取土样数十克,采土方法:选择适当地点、铲除表土、取土样数十克,盛入事先准备的无菌防水纸袋中,其上记录采土时间、盛入事先准备的无菌防水纸袋中,其上记录采土时间、地点、植被情况等。地点、植被情况等。n多点采土、混合分离,可以代表每一地块上的微生物分多点采土、混合分离,可以代表每一地块上的微生物分布平均情况布平均情况土样的富集培养土样的富集培养n含有目的菌较多的土样不需要富集培养含有目的菌较多的土样不需要富集培养n如果原有样品中目的菌含量低,可以人为地添加相应的如果原有样品中目

14、的菌含量低,可以人为地添加相应的基质,培养使之以较其它微生物更快的速度生长繁殖,基质,培养使之以较其它微生物更快的速度生长繁殖,从而提高它们在样品中的比例,便于分离。从而提高它们在样品中的比例,便于分离。n富集培养的一般方法:采用有利于目的菌种而不利于无富集培养的一般方法:采用有利于目的菌种而不利于无关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条件,以达到使目的菌种在群体关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条件,以达到使目的菌种在群体中比例上升的目的。中比例上升的目的。n一些有特定物质产生能力的菌种,不容易富集,只有通一些有特定物质产生能力的菌种,不容易富集,只有通过大量艰苦的工作筛选取得。过大量艰苦的工作筛选取得。某些细菌的富集条

15、件某些细菌的富集条件 富集对象 接种菌样 添加营养物(g)特殊培养条件好氧氨基酸氧化菌 土壤 好氧,pH7.0好氧性芽孢杆菌 土壤,巴氏消毒 好氧,pH7.0氨基酸发酵性梭菌 土壤,巴氏消毒 厌氧,pH7.0耐碱解尿素芽孢菌 土壤,巴氏消毒 尿素50 好氧,pH8.6 厌氧八叠球菌 土壤 葡萄糖20 厌氧,pH23 乳酸菌 植物体或牛奶 葡萄糖20 厌氧,pH6.5 肠道细菌 土壤或污水 葡萄糖20,CaCO320 好氧或厌氧,pH7.0 丙酸菌干酪 乳酸钠20 厌 氧,pH7.0 醋酸菌 果实或生啤酒 乙醇40 好氧,pH6.0注:培养基成分为酵母膏10g,KH2PO4或K2HPO4 1.0

16、g,MgSO47H2O 0.2g,加水1000ml。一般培养在30下。第二节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两种可两种可单独生活的生物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生活在一起时,通过,当它们生活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有利于对方,或,或偏利于一方偏利于一方的生活方式,的生活方式,称为互生(即代谢共栖),这是一种称为互生(即代谢共栖),这是一种“可分可合,合比分好可分可合,合比分好”的相互关系。的相互关系。一、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一、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1.互生互生典型例子典型例子土壤中的土壤中的好气性自生固氮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与与纤维素分解细菌纤维素分解细菌 生活在一起时,后

17、者分解纤维素的产物有机酸可为前生活在一起时,后者分解纤维素的产物有机酸可为前者提供固氮时的营养,而前者则向后者提供氮素营养物。者提供固氮时的营养,而前者则向后者提供氮素营养物。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互生时对纤维素分解作用的影响试验项目 纤维素含量(g)试验前 试验后 分解率 (%)纤维弧菌固氮菌+纤维弧菌 纤维粘菌固氮菌+纤维粘菌 1.82 1.53 15.93 1.82 1.32 27.47 1.82 1.12 38.46 1.82 1.00 45.05互生现象与发酵工业中的混菌培养互生现象与发酵工业中的混菌培养 目前一种人为的、自觉的混合培养或混合发酵技术已日目前一种人为的、自觉的混合培养或

18、混合发酵技术已日臻成熟,这可以说是一种臻成熟,这可以说是一种“生态工程生态工程”。例如:。例如:谢氏丙酸杆菌谢氏丙酸杆菌和和马铃薯芽孢杆菌马铃薯芽孢杆菌或或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可混合培养可生产维生素生产维生素B B12 12;谷氨酸棒杆菌谷氨酸棒杆菌和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的混合培养可生产组氨酸。的混合培养可生产组氨酸。粘质沙雷氏杆菌粘质沙雷氏杆菌和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的混合培养可生产缬氨酸;的混合培养可生产缬氨酸;绿色木霉绿色木霉408.2和和米曲霉米曲霉3.042混合曲可以提高酱油产率;混合曲可以提高酱油产率;产黄纤维单胞菌产黄纤维单胞菌和和恶臭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的混合培养可分解的混合培养

19、可分解97-98%的预处理稻草粉,以生产单细胞蛋白。的预处理稻草粉,以生产单细胞蛋白。2.共生(共生(symbiosis)所谓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所谓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合作、分工合作、相依为命相依为命,甚至达到难分难解、合二为一的极其紧密的一,甚至达到难分难解、合二为一的极其紧密的一种相互关系。种相互关系。互惠共生互惠共生:二者均得利:二者均得利偏利共生偏利共生:一方得利,但另一方并不受害:一方得利,但另一方并不受害典型例子典型例子:地衣:地衣 地衣是某些子囊菌的地衣是某些子囊菌的真菌真菌和单细胞的和单细胞的绿藻绿藻或或蓝细菌蓝细菌共生共生所形成。地衣中的藻类或蓝

20、细菌进行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所形成。地衣中的藻类或蓝细菌进行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营养,而真菌则可以其产生的有机酸去分解岩石中的某有机营养,而真菌则可以其产生的有机酸去分解岩石中的某些成分,进一步为藻类或蓝细菌提供所必需的矿质养料。些成分,进一步为藻类或蓝细菌提供所必需的矿质养料。3.拮抗(拮抗(antagonism)所谓拮抗,系指由某种生物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可所谓拮抗,系指由某种生物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可抑制抑制他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他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杀死杀死它们的一种相互关系。它们的一种相互关系。非特异性拮抗关系非特异性拮抗关系 乳酸菌乳酸菌与与不耐酸细菌不耐酸细菌 特异性拮抗关系特异性拮

21、抗关系 抗生菌抗生菌与与敏感菌敏感菌4.寄生(寄生(parasitism)所谓寄生,一般指一种所谓寄生,一般指一种小型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大型生生物的体内(包括细胞内)或体表,从中取得营养并进行生长物的体内(包括细胞内)或体表,从中取得营养并进行生长繁殖,同时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一种相互关系。繁殖,同时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一种相互关系。寄生物(parasite)寄主或宿主(host)典型例子典型例子:噬菌体与其宿主细菌:噬菌体与其宿主细菌 食菌蛭弧菌与细菌食菌蛭弧菌与细菌 1962年,年,H.stolp等人发现了小型细菌寄生在大型细菌等人发现了小型细菌寄生在

22、大型细菌中的独特寄生现象,从而引起了学术界的巨大兴趣。小细菌中的独特寄生现象,从而引起了学术界的巨大兴趣。小细菌称为蛭弧菌,至今已知有称为蛭弧菌,至今已知有3个种,其中研究得较详细的是食个种,其中研究得较详细的是食菌蛭弧菌。菌蛭弧菌。蛭蛭弧弧菌菌的的生生活活史史典型例子典型例子:根际微生物与植物:根际微生物与植物(1 1)植物根系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植物根系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向周围土壤分泌有机酸、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向周围土壤分泌有机酸、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存在一些脱落物(根毛、根冠、死亡的表皮细胞等)。存在一些脱落物(根毛、根冠、死亡的表皮细胞等)。二、微生物与高等植物间的关

23、系二、微生物与高等植物间的关系1.微生物与植物间的互生关系微生物与植物间的互生关系(2)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的影响)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的影响 根际微生物的活动不但根际微生物的活动不但加速加速了根际了根际有机物质的分解有机物质的分解,而且旺盛的而且旺盛的固氮作用固氮作用、菌体的自溶菌体的自溶和产生一些和产生一些生长刺激物生长刺激物等,等,既为植物提供了养料,又能刺激植物的生长,充分表现出根既为植物提供了养料,又能刺激植物的生长,充分表现出根际微生物与高等植物间的互生关系。际微生物与高等植物间的互生关系。2.微生物与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微生物与植物间的共生关系(1)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

24、生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间的共生根瘤菌与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形成根瘤共生体形成根瘤共生体t 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气态氮为植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气态氮为植物提供氮素养料;物提供氮素养料;t 豆科植物的根的分泌物能刺激根瘤豆科植物的根的分泌物能刺激根瘤菌的生长,同时,还为根瘤菌提供保菌的生长,同时,还为根瘤菌提供保护和稳定的生长条件。护和稳定的生长条件。根毛根毛根瘤菌根瘤菌侵入线侵入线已侵入的已侵入的 根瘤菌根瘤菌根瘤根瘤根根瘤菌侵入线类菌体根瘤 菌根是指有些真菌能够在一些植物的根上发育,菌丝菌根是指有些真菌能够在一些植物的根上发育,菌丝体包围在根面上或侵入根内,形成了两者的共生体。体包围在根面上或侵入根内

25、,形成了两者的共生体。兰科植物的种子兰科植物的种子若没有菌根菌共生就不能发芽;若没有菌根菌共生就不能发芽;杜鹃科植物的幼苗杜鹃科植物的幼苗若无菌根菌的共生就不能存活;若无菌根菌的共生就不能存活;兰科植物中的兰科植物中的天麻天麻与与密环菌密环菌共生形成菌根。共生形成菌根。(2)菌根真菌与高等植物的共生)菌根真菌与高等植物的共生菌根菌根外生菌根外生菌根:真菌在根外形成致密的鞘套,少量:真菌在根外形成致密的鞘套,少量菌丝进入根皮层细胞的间隙中菌丝进入根皮层细胞的间隙中内生菌根内生菌根:菌丝体主要存在于根的皮层中,在根:菌丝体主要存在于根的皮层中,在根外较少。外较少。菌根的分类菌根的分类NoImage

26、外生菌根内生菌根3.微生物与植物间的寄生关系微生物与植物间的寄生关系微生物对植物的寄生很普遍,这是植物发生病害的重要原微生物对植物的寄生很普遍,这是植物发生病害的重要原因因能引起植物病害的微生物称为能引起植物病害的微生物称为植物病原微生物植物病原微生物植物或染病微生物发病后,出现植物或染病微生物发病后,出现变色变色,组织坏死组织坏死,萎蔫萎蔫和和畸形畸形等症状等症状能引起植物病害的有真菌、细菌、病毒等能引起植物病害的有真菌、细菌、病毒等植物病害以真菌病害为主,占植物病害以真菌病害为主,占95%。细菌性植物病害占。细菌性植物病害占3%三、三、微生物与人体及动物间的相互关系微生物与人体及动物间的相

27、互关系 1.人体肠道中正常菌群与人的互生人体肠道中正常菌群与人的互生正常菌群对机体的作用正常菌群对机体的作用排阻、抑制外来致病菌排阻、抑制外来致病菌:如霍乱弧菌。如霍乱弧菌。提供若干维生素提供若干维生素:例如,大肠杆菌可在肠道中合成维生素:例如,大肠杆菌可在肠道中合成维生素B1、B2、B6、B12、K、烟碱酸、泛酸、生物素和叶酸等。烟碱酸、泛酸、生物素和叶酸等。产生若干酶类产生若干酶类: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等。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等。一定程度的固氮作用一定程度的固氮作用: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可把固定的氮素通: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可把固定的氮素通过肠壁进入血流,以补充人体蛋白的不足。过肠壁进入血流,

28、以补充人体蛋白的不足。产生气体和粪臭物质产生气体和粪臭物质:CO2、CH4、H2、H2S、NH3等,还会等,还会产生胺类、吲哚和粪臭素等物质。产生胺类、吲哚和粪臭素等物质。2.瘤胃微生物与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与反刍动物反刍胃瘤胃网胃(蜂巢胃)瓣胃皱胃由食管演化而来相当于哺乳动物的胃 唾液纤维质饲料自然菌源瘤胃 微生物大量繁殖大量菌体在皱胃中消化牛奶 牛肉有机酸 乙醇瘤胃吸收CO2 CH4 H2从口中呕气 排泄物牛与瘤胃微生物共生关系示意图牛与瘤胃微生物共生关系示意图3.微生物与昆虫的共生微生物与昆虫的共生 在白蚁、蟑螂等昆虫的肠道中有大量的细菌和原生动在白蚁、蟑螂等昆虫的肠道中有大量的细菌和原生

29、动物与其共生。白蚁可吞食木材和纤维质材料,但却不能分泌物与其共生。白蚁可吞食木材和纤维质材料,但却不能分泌水解纤维素的消化酶。水解纤维素的消化酶。外共生生物与内共生生物外共生生物与内共生生物 外共生生物外共生生物:在白蚁的的后肠中至少生活着:在白蚁的的后肠中至少生活着100100种细菌和种细菌和原生动物,数量极大,它们可在厌氧条件下分解纤维素供白原生动物,数量极大,它们可在厌氧条件下分解纤维素供白蚁营养,而微生物则可获得稳定的营养和其他生活条件。这蚁营养,而微生物则可获得稳定的营养和其他生活条件。这类仅生活在宿主类仅生活在宿主细胞外细胞外的共生生物,称为外共生生物。的共生生物,称为外共生生物。

30、内共生生物内共生生物:这类微生物生活在蟑螂、蝉、蚜虫和象鼻:这类微生物生活在蟑螂、蝉、蚜虫和象鼻虫等昆虫的虫等昆虫的细胞内细胞内,可为它们提供,可为它们提供B B族维生素等成分。族维生素等成分。4.微生物与动物间的寄生关系微生物与动物间的寄生关系 微生物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寄生引起人与动物的传染病,微生物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寄生引起人与动物的传染病,常见的畜禽传染:炭疽病,口蹄疫,猪瘟,鸡瘟病等常见的畜禽传染:炭疽病,口蹄疫,猪瘟,鸡瘟病等 病原微生物寄生在有益的动植物体内会给人们造成经病原微生物寄生在有益的动植物体内会给人们造成经济损失,寄生有害在动物体内,则对人类是有益的,可以济损失,寄生有害在动

31、物体内,则对人类是有益的,可以加以利用。加以利用。细菌杀虫剂细菌杀虫剂 真菌杀虫剂真菌杀虫剂 病毒杀虫剂病毒杀虫剂Bt杀虫剂杀虫剂白僵菌白僵菌各种病毒多角体各种病毒多角体第三节 微生物与自然界物质循环 无机物的无机物的有机质化有机质化物质循环物质循环 有机物的有机物的无机质化无机质化生物合生物合成作用成作用矿化(分矿化(分解)作用解)作用绿色植物绿色植物异养型异养型微生物微生物1.大气中的大气中的CO2的蓄积的蓄积 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的燃烧 微生物对动植物残体的分解微生物对动植物残体的分解 陆地和海洋中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陆地和海洋中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碳酸盐和珊瑚礁的分解碳酸盐和珊瑚礁的分解2

32、.大气中大气中CO2的利用的利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 溶入水中转变为碳酸盐溶入水中转变为碳酸盐3.微生物在碳素循环中作用微生物在碳素循环中作用 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 将含碳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将含碳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一、一、碳素循环碳素循环二、二、氮素循环氮素循环(1)N的固定的固定工业固氮,大气固氮,微生物固工业固氮,大气固氮,微生物固氮氮(2)N的释放的释放 固氮作用;固氮作用;硝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氨化作用氨化作用(3)微生物在微生物在N循环中的作用循环中的作用三、三、硫素循环硫素循环(1)自然界的自然界的S循循环环 分解含分解含S有机物,释放出有机物,释放出SO42-和和H2S 同化硫酸盐为含同化硫酸盐为含S有机物有机物 氧化氧化S、H2S和和SO32-为为SO42-还原还原SO42-为为H2S 或或S(2)微生物在微生物在S素循环中的作用素循环中的作用(3)细菌沥滤)细菌沥滤四、四、磷素循环磷素循环(1)自然界的自然界的P循环循环 分解含分解含P有机物,释放出有机物,释放出PO43-同化磷酸盐为含同化磷酸盐为含P有机物有机物 产生有机酸、产生有机酸、HNO3、H2CO3溶解土壤中难溶性溶解土壤中难溶性P为可溶为可溶性性P供植物吸收。供植物吸收。(2)微生物在)微生物在P素循环中的作用:素循环中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微生物的生态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