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ritter:Francois LassagneTranslator:武峥灏道德意识源自何方?对于这个古代哲学家早已提出的问题,认知科学最新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答案:人类之所以是一种具有道德意识的动物,是由人体生物学机制所决定的!在人类大脑中,公平意识和对造成他人痛苦的厌恶感能使与之相关的特定区域产生活动。可以说,道德是进化赋予人类的宝贵遗产。认知科学最新发现表明,对造成他人痛苦的厌恶感和公平意识是大脑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两大先天道德决定因素。请看我们的具体解释。假设你乘船出海时,轮船突然发生火灾,所有乘客都不得不乘坐救生艇逃生,然而,救生艇的数量根本不足以挽救所有的生命,而你所在的那艘救
2、生艇也因人满为患而随时可能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中倾覆。此时你身边有一位在火灾中受到致命伤害的乘客,他完全没有希望坚持到救援人员到来的那一刻。如果减少一个人的重量,救生艇或许还有一线希望可以避免沉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把那位重伤员抛入大海,以挽救其他乘客和你自己的生命吗?还是会冒着所有人都丧失的危险把这种念头驱赶出脑海呢?心理学家将这种两难选择称为”个人道德情景测试”。而大部分接受测试的志愿者都不会选择牺牲重伤员的性命。在这一问题上,道德方面的考虑压倒了其他方面的因素。到底是什么促使人们作出这种令人惊奇又不合逻辑的选择呢?是反复教育我们不能伤害他人的文化吗?认知科学的最新成果为我们揭开了谜底。研
3、究发现,人类道德层面上的决定同大脑部分区域的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于是,一个古代哲学家早已提出的问题又重新风靡一时:人类在出生之时是否就已经具备独立于文化传承之外的道德意识”核心”呢?明显与道德意识有关的大脑区域明显与道德意识有关的大脑区域科学家正是通过对接受个人道德情景测试的志愿者大脑活动进行脑成像(核磁共振)观察而找出了答案。2001年在这一问题上取得重大研究突破的乔舒亚.格林(Joshua Greene)解释道:“人类对杀害他人的想法是如此地厌恶,从而会激活与情感相关的大脑区域。这些大脑区域的活动能够抑制原本可能选择拯救多数人方案的”理性”区域的活动。”科学家发现多处大脑区域同道德选择有关
4、,特别是后扣带皮层、额中回和颚上沟。今年3月,包括安东尼奥.达马西奥(Antonio Damasio)、麦克尔.科尼格(Michael Koenigs)、马克.豪瑟(Marc Hauser)等美国知名的神经生物学家、心理学家在内的研究小组对健康志愿者和大脑腹内侧前额叶皮层(VMPC)发生病变的志愿者分别进行了一系列个人道德情景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健康者的确会像乔舒亚.格林通过研究所观察到的那样不采取牺牲他人生命的做法,但是脑部存在病变的志愿者却会作出相反的选择。在实际生活当中,脑部存在病变患者与常人相比,其对同情、羞耻、犯罪感等“社会性”情感的敏感度通常较低。与此相反,这些患者的逻辑推理能力并
5、未受到损害。据此,科学家得出结论,在我们的大脑中的的确确存在同道德判断相关的区域,而这些区域活动的作用通过大脑情感组织显得更为突出。简而言之,我们之所以会对他人的痛苦感到厌恶,完全是人体自然机制作用的结果。这种对他人痛苦的厌恶感并非人类具备主导道德意识的生物程序的唯一证据。包括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于 2003年进行的研究在内的其他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同时还具有另外一种道德意识的先天主要构成部分 公平意识。与道德相关的九个大脑区域与道德相关的九个大脑区域科学家通过语言或图像方式对志愿者进行有关道德的测试,共借助核磁共振对他们的大脑活动进行观察,从而发现九个大脑区域的活动同道德有关。这些大脑区域在个体进
6、行社会交往时,会激发或记忆相关的情感。最后通牒测试最后通牒测试科学家获得这一发现的主要方法就是”最后通牒”测试。概括说来,就是由实验者甲向实验者乙提出分享一笔由实验研究人员提供的金钱。而这笔钱的分配方式由甲自己来决定。如果乙接受甲的建议,这笔钱就按照默认的方式进行分配。如果乙不接受,那么这笔钱就要全部还给研究人员。在大多数情况下,实验者乙都会拒绝不公平的分配方案(甲分给乙的钱要比留给他自己的少)。这种决定显然是不合逻辑的,因为拿得少总比拿不到要好。心理学家由此推断,人类先天就具有一种公平意识。神经生物学家要通过大脑成像对这种公平意识作出了解释。他们通过核磁共振发现大脑中与痛苦和愤怒等情感产生有
7、关的区域对于公平意识的产生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大脑区域又被称为”前脑岛”。去年11月瑞士苏黎世大学经济学经验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又发现,大脑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右侧部分对于公平意识的产生同样十分重要。瑞士研究人员通过全脑核磁共振研究实验中志愿者背外侧前额叶皮层被抑压之后的情况,发现接受“最后通牒”测试的实验对象欣然接受不公平分配的人数大大增加。这恰能说明大脑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的活动能使人拒绝不公平的安排。由此科学家相信,在面临使他人受伤害或进行不公平交易的情况下,情感对于人的道德判断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哈佛大学“精神、大脑和行为”研究计划的共同负责人之一,马克.豪瑟认为这一发现
8、意义重大:“情感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经过选择而形成的机制,能保证各生物种群的成员以恰当的方式对与其生存有关的状况加以适应。人之所以能有情感,是因为我们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产生情感的基因程序。”这是否就是说人脑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发展进化,最终进入了一种能使其产生道德感的形态呢?人类进化的遗产人类进化的遗产事实上,婴儿似乎在能够理解语言之前,就已经开始对他人的痛苦产生厌恶感。这一证据充分说明在人类身上存在一种天性使然的原始道德意识形式。科学家力图通过诸多实验来证明这一点。例如由法国科研中心认知科学和心理语言学实验室主任埃马纽埃尔.迪普(Emmanuel Dupoux)领导的研究组于 2003 2004
9、年对还不会说话的婴儿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我们给婴儿播放影片,片中表现的是一个人推倒一名小女孩,小女孩开始哭泣,接着那个人扶起一把倒在地上的椅子,”迪普解释说,然后另一个人推倒椅子,扶起小女孩,通过对婴儿眼部运动的观察(婴儿对场景的关注程度在其目光很快离开屏幕时不高),我们可以发现婴儿对”恶”与”善”的关注方式并不一样。”婴儿居然在掌握语言和学习文化之前就已经能够分辨善恶化 这一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大伟.普瑞马克(David Premack)早先于1997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参与法国科研中心认知科学和心理语言学实验室研究工作的南特大学哲学教授瓦内萨.纽洛克(Vanes
10、sa Nurock)对此分析说:“对他人痛苦的厌恶感在婴儿掌握语言之前就已经出现,并在其掌握语言之后最终永远固定下来。”由此看来,道德基础似乎的确与后天文化学习没有关联。这自然又会引出另外一个问题:人脑的这种道德先天决定因素是如何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呢?因为不然的话,这种先天决定因素早就会在人类基因世代接替的过程中烟消云散了。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同样也作出了解答。例如在有关对他人痛苦的厌恶感方面,研究人员提出了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认为,这种道德意识来源于人类祖先所具备的一种十分有利的行为 有效辨别他人情感的能力。美国华盛顿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让.德塞特(Jean Decety)说道
11、:“对他人情绪的本能辨识能使我们对其他人的行为作出预测,而这正是人类祖先赖以生存进化的一大优势。”那些能够对同类的攻击行为作出预判或从他人的恐惧中预知危险降临的个体存活机率更高,因此也更有可能将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那么,这种辨别他人情绪的能力到底是通过什么途径转变为对他人痛苦的厌恶呢?事实上,这途径不是别的,就是辨识情感的机制本身。共情能力共情能力这种被称为”情绪传染”的机制太有效了。只要一看到别人满含痛苦的面容,我们自然会对这种精神状态产生共鸣,最后也会感受到不愉快的情感。这自然会促使我们避免加深别人以及我们自身的痛苦!2000 年,瑞典心理学家乌尔夫.丁伯格(Ulf Dimberg)通过实
12、验对这种无意识心理现象进行了证明。接受实验的志愿者以很快的速度观看一些悲愁面容的照片之后,其面容也会显得悲伤起来。并情现象还能促使我们各别人伸出援助之手,以帮助他们摆脱痛苦。而这种心理机制在幼儿时期就会出现。巴黎第十大学哲学教授瓦内萨.纽洛克解释道:”幼儿两岁时,看到周围人哭泣就会做出例如给哭泣的人一个玩具之类的安慰举动。”这是因为他人的痛苦也会使得幼儿心中产生一种自己想要消除的不适感觉。但这并非对他人痛苦的厌恶感在生物进化方面所表现出的唯一优点。美国马里兰州华市达市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认知神经科学部主任詹姆斯.布莱尔(James Blair)认为,这种能力还有利于”人类祖先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一种
13、行为。这种行为就是当同类人表示臣服时,不再对其进行伤害,而且对其加以照顾。看到别人恐惧或痛苦的面容时,大脑扁桃核会发出强烈的警告信号,从而限制对别人采取攻击行为。”这一机制能促使胜利者宽恕对手,以便对其加以驱使。公元前 180 万年至公元前9000年这段时期内的原始族群人数大多不超过上百人,这种方法对其保持人口、生存繁衍有着莫大的好处利他主义的优点利他主义的优点在对人类天生具备的公平意识倾向的解释中,生物进化理论分析上走得更远。美国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于2003年进行的实验发现,人类的近亲卷尾猴同样也不愿接受不公平的交易。实验中,研究人员首先让卷尾猴习惯于用一把石子换取一个黄瓜。然
14、后,研究人员各一部分卷尾猴提出不公平的交易:这些卷尾猴用石子换来的不再是黄瓜,而是美味可口的葡萄。目睹这一情况的其他卷尾猴当即拒绝用石子换黄瓜,情愿吃不到黄瓜也不愿感到自己被欺骗!由此可见,人类并非唯一具有公平意识的动物,与人类在生物进化树上同处一枝的卷尾猴也具有这种:敏感性”。建立在各种游战基础之上的其他实验进一步说明了公平交易倾向带来的好处:经常做出利他行为的游战者会吸引其他游战者与其进行合作,从而往往在游战中胜出。但是,这种合作性优势并非人类所独有的特性。有些细菌相互合作的本领也毫不逊色,它们能够自发地组织起来,从周围环境汲取尽可能多的养分。那么,细菌的合作同人类的合作相比,有什么不同之
15、处呢?实际上,细菌的合作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因素,因而十分脆弱。只要有相当数量的细菌不再参与合作,细菌”社会”就会土崩瓦解。而对于具有公平意识和对使他人痛苦的行为感到厌恶的人类来说,其合作倾向在人类基因构成中早已根深柢固了。这两种先天道德意识使得人类形成合作的本能。法兰西学院古人类学客座教授帕斯卡.比克(Pascal Picq)总结道:“在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表现为在猎物,狩猎地点信息或工具制造技术等方面的分享。”然而,只要看看周围就不难发现,我们生活的世界并非完全由具备利他精神且道德高尚的个体所组成。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埃马纽埃尔.迪普指出:“人类尽管具有先天道德意识,却也同样会本
16、能地采取自私自利的行为!而这些自私的行为很容易就能压倒我们的道德意识。”惩罚不合作者惩罚不合作者心理学家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进行的各种实验证明了这一点。例如,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进行了仿真监狱场景实验。实验中,一部分志愿参加实验的大学生扮演看守的角色,另一些则被监禁在大学地下室充当囚犯。然而,那些临时狱卒很快就表现出令人惊讶的残酷一面,在没有任何指示的情况下对被监禁的同胞采取各种虐待手段。原计划进行两周的实验也因此而不得不提前结束。从表面看来,这种残暴的行为同人类的”道德意识核心”是完全矛盾的。不过,研究人员惊奇地发现存在一种既能促使我们与他人合作又能促使我们统治他人的先天心理因
17、素。这种心理因素就是暴力倾向。因为凭借暴力人类能对那些不合作的同类进行惩罚。美国维基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乔纳森.海德(Jonathan Haidt)指出:“为了保证公平意识和对他人痛苦的厌恶感在群体中得以保持下去,那些从这些道德意识中获利却又不愿作出相同回报的人必须受到惩罚。”语言的作用至关重要语言的作用至关重要乔纳森.海德认为:“这正说明为什么在所有社会形式当中都存在以肉体暴力为基础的一系列惩罚手段。”由此可见,先天因素决定了人类要提倡合作,但同时人类又能够为了保证群体合作的更好实施而忽视这些先天因素。研究人员的下一步工作就是弄清楚这两种能力是如何达到平衡状态,以形成每个社会,每个个体所承认的
18、道德。答案显然就是语言和文化。因为人类要成为具有道德感的动物,就必须首先掌握语言。有了语言,人才能对与他人交往当中的行为倾向作出调整,才能共同就已经发生的行为和针对将来的打算进行交流,认知科学只有在语言起源方面取得进展,才能进一步加深对道德生物机制的理解。在这一方面,认知科学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连环杀手是无道禽兽连环杀手是无道禽兽人活于世,能无德无道吗?米歇尔.弗尔尼埃等连环杀手的案例也许表明人的确可以抛开道德而活着。但是问题并非如此简单。法国兵学校法警培训中心主管连环杀手案例教育的斯特凡.布古安解释道:“连环杀手都是些心理变态,也就是说他们的人格存在缺憾,主要表现为冷酷无情,具有操纵他人的倾向
19、及内疚感彻底丧失。对心理变态者来说,只有一件事是绝对必须的,那就是满足个人心理冲动。然而,他们依然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美国马里兰州华市达市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认知神经科学部主任詹姆斯.布莱尔补充道:“但这并不能阻止其对同类进行折磨或虐杀。因为光是了解道德准则还不足以让人行善积德,还必须能够具备情感感受才能使人不违反道德准则。”詹姆斯.布莱尔于1997年对英国 Wormwood Scrubs监狱的囚犯进行了研究。作为实验对象的18名囚犯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是根据心理手册标准诊断为心理变态的囚犯,海尔分析标准包括制造事端倾向,无责任心,冲动性,病态说谎倾向等20多种症状。研究人员让这两种囚
20、犯观看一系列投影图像,有些图像所显示的是书籍、雨伞等没有感情色彩的物品,另一些则是表现人们悲伤的场景,尤其是儿童或成人哭泣的场面。实验结果显示,心理变态囚犯在看到后一类图像时,其情绪反应与另一组囚犯相比明显更弱。这一发现是通过对囚犯的皮脂电位活动,也就是说同情变化相关的皮脂出汗率变化情况进行测试而获得的。科研人员通过脑成像进一步证实了心理变态者情感系统的缺憾。他们还通过另外一项实验发现心理变态囚犯对于其所应受到的惩罚毫无畏惧之感。詹姆斯.布莱尔说道:”我们发现,当心理变态囚犯看到表示恐惧或忧伤的人脸图像时,其控制恐惧,厌恶产生的大脑扁桃核的活动程度比看到相同图像的囚犯要低。这一现象说明尽管大脑
21、其他区域的功能扎乱也很可能导致心理变态,但是对大脑扁桃核产生影响的因素才是导致心理变态的关键原因。”那么,这些大脑功能紊乱的成因到底是什么呢?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犯罪学系心理学教授蒂耶利.潘说道:“心理变态很可能是心理变态者成长的环境因素与基因决定因素共同作用而造成。但是,目前在其成因方面我们还有许多无法理解的地方”与此相关的第一个空白就是导致心理变态的基因因素到目前为止还未能得到明确的证实。只有美国匹兹堡大学基因研究部主任阿玛德.哈里里教授于2002年所进行的研究朝着这一方向迈出了一小步。通过对在詹姆斯.布莱尔所提出的实验条件下大脑扁桃核活动强度进行测量和对实验对象的基因组进行分析,研究人员
22、发现大脑扁桃核的活动强度取决于通常以成对形式出现的血清素传导基因的长度。阿玛德.哈里里解释说:“对于有两个长传导基因的人来说,大脑扁桃核的活动程度明显比有一个或两个短传导基因的人低。虽然这一实验结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设想,但仍缺乏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血清素传导基因同心理变态的关联。对于环境所起到的作用,法国普瓦提埃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让路易.瑟农解释道:“心理变态的出现似乎同情感、教育和社会系方面的缺憾有着密切的关系。”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对这些缺憾的重要性进行衡量。苏格兰科研人员于1999年进行的研究表明,心理变态者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对此蒂耶利.潘表示:“社会环境的影响同心理变态的产生有着明显的关联,但却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因为在社会环境条件相似的人群当中大部分并不会心理变态。问题的关键似乎就在于个体对社会环境问题的处理方式,心理变态者处理社会环境问题的方式很可能与众不同。心理变态的成因的确非同寻常,以至于科学家到现在也没能找出充分有效的治疗或预防手段。不过,”失之桑榆,收之东隅”,科研人员通过对心理变态的研究加深了对健康人道德形成机制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