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第二版)》课件01 第一章.pptx

上传人(卖家):momomo 文档编号:4620338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PPTX 页数:106 大小:2.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欣赏(第二版)》课件01 第一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音乐欣赏(第二版)》课件01 第一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音乐欣赏(第二版)》课件01 第一章.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音乐欣赏(第二版)》课件01 第一章.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音乐欣赏(第二版)》课件01 第一章.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歌曲(上编)1901-1949音乐欣赏目录男儿第一志气高 黄河送别 问 大江东去 教我如何不想她 毛毛雨 渔光曲 义勇军进行曲 松花江上 长城谣 黄河大合唱 玫瑰玫瑰我爱你 北风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沈心工填词,学堂乐歌。男儿第一志气高 作作 家家 信信 息息沈心工(1870-1947),学堂乐歌时期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上海人。1902年东渡日本求学,曾与曾志忞在日本“江户(中国)留学生馆”创办“音乐讲习会”,并在馆内聘请日本音乐教育名师铃木米次郎向中国留学生讲授音乐。作作 家家 信信 息息1903年回国,即投身音乐教育,在浙江、上海一带的高等学校中从事音乐课教学达25年之久。1904

2、年开始编写学堂乐歌的教材,最初的音乐教材为 学校唱歌集,曾出版 心工唱歌集。他编写了180首学堂乐歌,被编成6集 学校唱歌集和4集 民国唱歌集。他为音乐的大众化和社会化以及新时期的模式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流传到现在的作品有 男儿第一志气高 黄河革命军赛船等。作作 品品 赏赏 析析男儿第一志气高是一首简短的歌曲,曲式可分为三个部分,每部分都非常规整,均为8小节。第一部分可视为上下两个乐句,每句4小节。歌曲定调为D调,音区恰好在人声的中音区,非常适合儿童歌唱。歌曲旋律主要采用五声音阶的级进,无大跳,音调特征十分符合儿童生理特点。定调到位,旋律上口,所以广泛流行。第二部分仍然是小节,旋律与第一段相比

3、没有大变化,是第一段的自然。只是在音乐进行的速度上有所加快;这里下句有一个变化,多了几个十六分音符。整体的歌唱风格也与第一部分吻合,一字一音,带有说唱性质,故十分口语化,很贴近生活。歌词所叙述的内容有所扩大,但与第一部分显然是共为一体的。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但最后一句用了合尾的手法。这段歌词与第一段首尾呼应,是为点题。旋律上变化第一句,重复第一段第二句。它没有一点使人觉得重复的感觉,原因是它的节奏比较快,多次重复是一种听觉的需要,而歌词并没有重复。创创 演演 乐乐 评评男儿第一志气高又名 体操兵操。沈心工填词,约写于1902年,初刊在1904年出版的学校唱歌集中,是我国最早的学堂乐歌之一

4、。这首歌曲的曲调选自一首日本学校歌曲,由于词曲结合很自然,深受当时学生们的欢迎:歌词句式短小精悍,朗朗上口,虽然长短相错,但很是通顺规整;曲调铿锵有力,句读分明,虽然重复材料较多,但发展中有变化。沈心工的歌词,明白如话、通俗易懂。男儿第一志气高,年纪不妨小。哥哥弟弟手相招,来做兵队操。长官拿着指挥刀,小兵放枪炮。龙旗一面飘飘,铜鼓咚咚咚咚敲。一操再操日日操,操得身体好。将来打仗立功劳,男儿志气高。这不难看出歌词的风格浅近,是很受当时人们喜爱的原因。郭沫若、冯友兰这一辈的学术大师们从小就是唱着这类“学堂乐歌”在学堂活动的。直到现在,一些健在的老人仍然喜欢这些经典的“乐歌”。杨度词,沈心工曲。学堂

5、乐歌。黄 河 作作 家家 信信 息息杨度(),世纪初的诗人、文学家。又名杨皙子。诗作 黄河,抗议沙俄的侵略行径,表达中华民族的爱国激情。此歌载于心工唱歌集中。作作 品品 赏赏 析析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学堂乐歌。歌曲的曲式结构为两段。前小节为第一段,从第小节到第小节为第二段,高潮在第二段。第一段着重描写北方长城及河套地区的历史、地理概况,说明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以示作者和国人的爱国热情和立场态度:“黄河黄河,出自昆仑山,远黄河黄河,出自昆仑山,远从蒙古地,流入长城关。古来圣贤,生此河干,独立堤上,心思旷然从蒙古地,流入长城关。古来圣贤,生此河干,独立堤上,心思旷然。”作者认为黄河、长城、河

6、套、昆仑这些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热爱,甚至要为之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作者用坚定有力而又略为紧凑的节奏使旋律喷薄而出,进行曲的风格和各种长度的附点,显示了作者厚重的历史感和当时全国人民的心情。整个作品在人的中声区运动,适合大众演唱,更能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作作 品品 赏赏 析析第二段歌词为:“思得十万兵,长驱西北边,饮酒乌梁海,策马思得十万兵,长驱西北边,饮酒乌梁海,策马乌拉山,誓不战胜终不还。君作铙吹,观我凯旋乌拉山,誓不战胜终不还。君作铙吹,观我凯旋。”整体在高音区跑动,只是最后一句结束在中音区的主音上。旋律上升到中声区的高音区部分,最高音为小字二组的(二分音符),此音可恰到好处地释放同胞

7、的团结爱国、同仇敌忾的激情。节奏放慢,但更有力:和及其变体附点节奏表现作者欲“长驱西北边”“策马乌拉山”和“誓不战胜终不还。君作铙吹,观我凯旋”的决心。从这首歌曲中我们不难体验到它对爱国同胞精神的鼓舞。创创 演演 乐乐 评评 黄河作于年,是我国最早创作的学堂乐歌之一,首载于年的 心工唱歌集。该曲是沈心工创作歌曲中最有影响的一首。这首歌产生的历史背景源于日俄战争之后,沙俄将其在东三省南部的特权转让给日本,同时又企图将当时的“外蒙古”纳入其版图,激起了我爱国同胞的极大愤慨。该曲表现了对沙俄侵略行径的强烈谴责和抗议。这首歌在当时甚至现在仍然能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黄自先生在 心工唱歌集的序中曾高度评价

8、此歌:“我最爱 黄河一首,这个调子非常的雄沉慷慨,恰切歌词精神。国人自制学校歌曲有此气魄,实不多见。”创创 演演 乐乐 评评 此歌的歌词作者杨度终生为救国探索奔走。他曾把黄兴介绍给孙中山,促成孙黄合作,但也曾力捧袁世凯称帝,获赠袁氏“旷代逸才”匾额一枚,后为杜月笙门下“清客”,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年,杨度创作黄河歌词,署名杨皙子;第二年该词由沈心工谱曲。茅盾在 我的学生时代一文中说:“少年时,对于音乐,我是喜欢的,音乐用的是沈心工编的课本,其中有一首 黄河曲调悲壮,我很喜欢。”直到晚年,茅盾还能诵唱此歌。据钱仁康先生考证,当时为 黄河谱曲者不止沈心工一人。曾志忞早在年月就为 黄河谱曲;另外,杨

9、度的歌词问世不久,就在自己编著的 教育唱歌集中刊出了自己作曲的 黄河。但只有沈心工谱曲的 黄河得以流传下来。年月日,学堂乐歌 黄河被评选为“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第一首歌。李叔同填词,学堂乐歌。送 别 作作 家家 信信 息息李叔同(),学堂乐歌的元老之一,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佛学大师。原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年留学日本,年学习美术与音乐,得到了日本戏剧大师藤泽浅二郎的帮助,后与同学曾孝谷在日本成立了“春柳社”,年学成归国,在天津、上海、浙江等地任教。一生编创乐歌首,分多集先后出版。作作 品品 赏赏 析析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曲调结合得体:本来词只有上下阕,但为了和曲调配合好,作者作了重复上阕词的处理,

10、这样,歌词就形成了 的格局。歌词的意境由近及远,并非对比关系,但乐曲旋律的发展却形成了一定的对比关系。作作 品品 赏赏 析析第一段(上阕)在主调上进行,共小节。开始就以主和弦的五音出现在旋律上,它以十分流畅的音乐语言,用人的中声区娓娓唱出长亭古道、芳草连天中的美丽远景,然后出现轻拂的晚风、悠扬的笛声与西下的夕阳这些中景、近景。由于送别,这些景语都成为情语,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音乐的速度中庸,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为下面的发展作了很到位的铺垫,十分感人。作作 品品 赏赏 析析第二段(下阕)从下属调进入,音乐上在第一段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变化。词的内容则是第一段的自然发展。此段是送别的主体与核心:描写

11、天涯海角,挚友零落,只有浊酒可解除心中愁绪,感伤情绪较为浓厚。和声上形成下属调到属调的交替进行,然后是五级到一级的进行,干净利索地结束了本段。此段亦为小节。第三段,即再现段,小节。词曲严格重复,形成再现。全曲结束,仍给我们留下了余音袅袅之感。创创 演演 乐乐 评评送别是根据美国奥德威创作的歌曲梦见家和母亲填词的学堂乐歌。关于此歌,在日本向美国学习音乐文化的时代,日本的小山作之助也曾为此歌填词,在日本的歌名是旅愁。李叔同填词的 送别曾在中国世纪年代的电影 城南旧事中作为主题歌来反映主角的离愁别绪,这使得送别的知名度进一步扩大。这首歌具有强烈的抒情作用。如今,旅愁在日本传唱不衰,而送别则在中国成了

12、骊歌中的不二经典。学堂乐歌作为中国世纪西乐东渐的开端,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的主体虽然只延续了年左右的时间,但余韵无法估量,它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相当于五四运动在中国新文化史上的地位。此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至今仍然流传的优秀乐歌,送别就是我国世纪初不可多得的抒情类学堂乐歌之一。易韦斋词,萧友梅曲。早期艺术歌曲。问 作作 家家 信信 息息易韦斋,近代文学家、诗人。广东人。有若干著作 问 世。易 伟 斋 较 有 影 响 的 歌 词 作 品 是问南飞之 雁语星空(均为萧友梅作曲)等。作作 家家 信信 息息萧友梅(),著名作曲家兼教育家。广东人。他是我国创办专业音乐教育的第一人,早年曾先后进过“灌根草堂

13、”“时敏学堂”,也随父寓居过澳门。年留学日本,曾先后在日本东京高等师范附属中学、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教育)和东京音乐学校(学习钢琴、声乐)学习。年留学德国,就读于莱比锡音乐学院(或莱比锡音乐大学),专攻音乐。年月,他以博士论文 十七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通过答辩,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作作 品品 赏赏 析析问是用德国古典艺术歌曲技术手法创作的一部优秀歌曲作品,最初刊载于年出版的 今乐初集之中。结构为一段体。问由个乐句加个扩充的结尾构成。作作 品品 赏赏 析析此歌以不完全小节的弱拍开始,第一与第二个乐句很规整,均为两小节。起调以雄浑的大调开始,以弱拍到强拍上的六度大跳旋律发起了对人生的追问,

14、第二句下行模进为五度,第三个乐句为四度。第三个乐句则根据歌词作了扩充变为小节,这个扩充的乐句在音调上开始往上走,四个“垂”字节奏拉宽,旋律往下走,而休止符的运用,加强了下叹的感觉。第四个乐句小节,三连音的运用使节奏极度紧缩,强化发问的程度;旋律级进下行之后往上冲跳,再往下落,显得波澜壮阔,尤显内心的激动与不安;这句是全曲的高潮所在,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而最后扩充的结尾又将节奏放宽,给人无限的思考;这一乐句的音乐素材与第三句有一定的联系,只是休止的音符作了一定的变化。创创 演演 乐乐 评评这首于年创作的 问是萧友梅作品中比较通俗的一首歌曲,流传最广。它是当今音乐会上男声独唱曲中的常演曲目。萧友梅

15、在这首作品中用七声大调式和九度的旋律音程,材料十分精练,适合各个阶层的人演唱。该歌曲词曲结合可谓天衣无缝,它不仅准确地表达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和有志青年对军阀混战、山河破碎的祖国前途的深深忧虑之心,也代表了当时人们反帝反封建,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欲求。总体而言,此歌舒缓而深沉,耐人寻味,故能超越时空,经年不衰,仍然为当今音乐会上的常演曲目。苏轼词,青主曲。早期艺术歌曲。大江东去 作 家 信 息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就是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诗、文、画、字均有极高造诣。诗文有 东坡七集等。其词开北宋豪放一派,其中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流传甚广。作 家

16、 信 息 青主(),著名的作曲家及音乐理论家。原名廖尚果,广 东惠州人。他曾参加辛亥革命,年公派赴德国留学,学习法律,兼学钢琴、作曲。年回国参加北伐战争;年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教授,主编校刊和 乐艺季刊;后从事外语教育。著有 乐话音乐通论等音乐美学论著,创作的艺术歌曲有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等。作作 品品 赏赏 析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调气势非凡。旋律曲调以小调开始,开篇以上行四度大跳引人注目,接着以五度音程急速下行,使人感到长江波涛汹涌、无风三尺浪的气势,以此来暗示人生无常。作曲家以旋律小调为基础进行旋律的创作,抒发情感。曲调从德奥艺术歌曲中吸取养料,调性方面具有强烈的不稳定

17、感。作者开篇以弱拍起,用四度大跳上行,接着又以五度下跳到属和弦,并从这一和弦进行到变化音,再离调到调,又有转向大调的趋势。此时歌词已经到了赤壁,作曲家在此似乎望到一泻千里的长江,裂岸排空的巨浪,汹涌澎湃的气势,动荡不安的景象,以及江山兴废的无情。在此处,作者写了大段的间奏,柱式和弦的大量出现,为后面的“卷起千堆雪,一时多少豪杰”的描写作准备这两句又回到旋律小调。作作 品品 赏赏 析析到“遥想公瑾当年”,歌曲进入中间段,转向同主音大调。如果说前面是以宣叙调为主要特征,一字一音,旋律在低音区进行的话,此时则是咏叹调占据主要地位,旋律明朗、抒情、优美动听,并转移到高音区。到“早生华发”,又回到小调主

18、和弦,此段的织体以抒情的琶音为主。最后,调式回到旋律小调,音色变暗。织体多附点,主和弦,而唱词只有两句十个字“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处理为小节,用间奏打散前句的“人生”与“如梦”,以表现难以预测的如梦的未来,或表现一种梦语般的情境。经过长时间的轻微的间奏之后,猛然间“一尊还酹江月”句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渐强,有把人们从梦境拉回到现实的强烈感觉,起到尾声的作用。作者真正的目的是,体现人生如梦的虚幻。乐曲非常符合词之内在意义。此歌间奏与旋律浑然一体,形成一种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结构。钢琴左手的伴奏与右手的旋律相互衬托,而又富于变化。创创 演演 乐乐 评评创作 大江东去曲时,作者留学德国,大约是

19、在年。作者当时寄居友人家中,在一个明月之夜,作者望月兴思,引发对故土的强烈思念,于是谱写了此曲,它反映了作者当时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苏轼的词原名为 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取名乃是选取了词中的第一句。作者从苏轼的时间跨度(怀古)转换到自我的空间跨度(思乡),很自然,并以一字一音的手法表现苏东坡的追想中所见的种种景象和威势。此歌曲调既有民歌和昆曲结合的韵味,也借鉴了德国古典艺术歌曲的技术手法,在曲式结构、曲调发展方面,以及转调等手法都运用得十分成功。此歌还大胆使用吟诵的曲调来配合歌谣体的发展,不失为一首优秀的早期艺术歌曲。此歌的优秀之处在于作者虽然选的是古诗词,但并没有被词牌的结构限

20、制住,而是按照音乐的内在逻辑进行发展,既有赤壁怀古的浩然之气,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刘半农词,赵元任曲。早期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 作作 家家 信信 息息刘半农(),现代文学家、语言学家、诗人。名复,江苏江阴人。曾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早年参加新文化运动,后留学法国专攻语音学。著有 半农杂文和诗集 扬鞭集。教我如何不想她就是 扬鞭集中的一首。作作 品品 赏赏 析析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歌曲速度中等,拍子开放,富于变化,用了和拍。其曲调与歌词结合紧密,曲式结构属于多乐段体。它由、四个乐段构成,每一个段落都有小节。每一个段落结束之后,都会有一个小间奏,十分规整。此歌的调性变化丰富,既在情理之

21、中,又出意料之外,它形成了一个调性流动的线条:。这首歌曲的间奏也很有特点。以中间的间奏为中轴,前后都是小节,十分平衡对称。每一乐段小节数是相同的小节,句与句之间的过门也很丰富。几乎每句之间都有过门,虽然第三句没有过门,但演唱上的“啊”字,突出了人声,也就抵消了过门。作作 品品 赏赏 析析这个乐段又与第一乐段的音乐主题材料十分相似。前奏小节,之后的段与段之间都有长短不同的间奏,句与句之间有一些小过门,使得这首歌曲虽然拍子比较缓慢,但旋律与和声非常丰富。间奏也运用了转调,如第二段结束之后的小节间奏很长,但因为转了调,调性丰富了,所以一点也不显得单调。这首歌曲的衬词处理相当有特色。第一次在原调中音区

22、,宫调式;第二次则变为徵调式;第三次是从大调转入同名小调,并在 大调以宫调式结束;第四次是回到 大调,并在高八度上以宫调式结束,这样,过程虽有变化,结果却相当统一。创创 演演 乐乐 评评这首歌曲的歌词出自刘半农。当时刘半农旅居英国,思念祖国的情怀使他写出了这首十分抒情的诗篇,而此时旅居美国的赵元任在无意中看到这首诗,顿时产生强烈共鸣,以充沛的情感提笔配曲,一气呵成,遂成经典。在创作过程中,赵元任恰到好处地运用了一些民间音调。这首歌的过门脱胎于京剧的皮黄腔,所以富有民族特点。歌曲的主调建立在五声音阶基础上,每段的中心是“教我如何不想她”,旋律相同,强化主题,又是点题。赵元任对四段歌词的处理采用了

23、分节变奏的手法,使这四段音乐既有联系,又富于变化,丝毫没有雷同感。尤其是段与段之间的间奏,增强了全曲的统一性。歌曲中还运用了朗诵性的乐句,对丰富旋律感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作者通过客观景色的描绘和主人翁心理的细微刻画,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创创 演演 乐乐 评评关于这首歌曲中的他,赵元任先生在世纪年代回国时有过阐述,他说:“教我如何不想她,可以理解为爱情歌曲,但也可以理解得宽一点。”又说:“歌中的 她可以是男 他、女 她,代表一切心爱他她它。对一首歌,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这首歌曲有思念祖国、怀念往事的强烈感情,因为是刘半农教授在旅居英伦时创作的歌词。”赵元任在创作歌曲时充分考虑到语言的旋律走向,

24、也注意到旋律的宽窄问题,是否易唱易记、朗朗上口等。这首歌曲在歌词与音乐的结合上可谓天衣无缝,确切地表达了歌词所包含的情感和节奏,堪称赵氏代表作。教我如何不想她,至今仍然是音乐会上的经典曲目之一,是“五四”时期优秀的抒情歌曲,也是当今舞台上仍然十分流行的艺术歌曲。黎锦晖词曲。流行歌曲。毛毛雨 作作 家家 信信 息息黎锦晖(),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湖南湘潭人。幼年在家乡广泛学习民间音乐,会演奏笛子、二胡、扬琴等民间乐器。年到北平、长沙等地担任音乐教员和报刊编辑等职务,偶尔也在机关任职。年加入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在那里,他结识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并最早接受了用学堂乐歌传播白话文的观点。作作 家家

25、信信 息息年至年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担任国语文学部部长,主编 小朋友周刊。年创办了“中华歌舞学校”。年组建“中华歌舞团”,并率团出国演出。年将“中华歌舞团”改为“明月歌舞团”。年赴重庆从事音乐活动,年开始担任中国电影制片厂编辑委员。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并担任中国音乐研究所通讯研究员。作作 家家 信信 息息黎锦晖一生创作“家庭爱情歌曲”多首,作有抒情歌曲、电影歌曲及歌颂北伐的革命歌曲多首。最有成就的则是他创作的部儿童歌舞剧和首儿童歌舞曲,其中的儿童歌舞剧是中国民族歌剧的滥觞。其代表作品有 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月明之夜()、神仙妹妹()及 小朋友来了等儿童歌舞剧;而最受大众和

26、小朋友喜欢的儿童歌舞曲则是 可怜的秋香 小朋友来了 寒衣曲 努力等。黎氏的儿童歌曲是当时学堂乐歌中普遍流行的歌曲,是学堂乐歌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之一,也是中期学堂乐歌中的优秀作品。年病逝于上海。作作 品品 赏赏 析析毛毛雨是一首中国传统城市小调歌曲。它被誉为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这首歌曲从歌词到曲调都有模仿民间歌曲的印记,但与之不同的是它增加了城市平民的情感趣味。此歌带有较强的江南民谣风味,表现的是对质朴爱情的歌颂。整首歌曲分为四段,每段陈述主题,并逐渐强化主题。在音乐安排上,基本上分为两个无对比性的音乐段落。第一段为11小节,第二段为12小节。我们亦可以将其理解为双乐段的分节歌,第二个乐段是对第

27、一个乐段的进一步描写、深化,解答上一乐段没有叙述完整的主题思想。歌曲朗朗上口,简单明了,伴奏也写得丰满而具有西洋艺术歌曲的风范,这是其流行的原因之一。同时,在当时没有流行歌曲的情况下,作者这一首描写年轻男女爱情的歌曲,为当时的“新型爱情歌曲”打下了基调,这种毫不掩饰的爱情歌曲,受到了市民的欢迎。创创 演演 乐乐 评评黎锦晖是创作流行歌曲的开山鼻祖,也是描写年轻人爱情的高手。黎锦晖所创作的流行歌曲多由他的女儿黎明晖演唱。这首 毛毛雨就是19岁的黎明晖于年演唱并灌制唱片的,她用几乎不加修饰的表演,坦诚直白地表达了“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之思想感情。黎明晖的音色纯净,歌声悠扬,舞姿潇洒

28、,明媚动人。她的演唱质朴中不失开放,撒娇中蕴含柔情,表现了一位天真活泼的少女纯洁的希望之心、可爱之情,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少女对爱情的期盼与等待。当时,黎明晖是“中华歌舞团”的主要演员,也是十分有名的电影明星。她是中国最早的一代歌星、影星的代表人物之一。创创 演演 乐乐 评评在黎明晖之前,中国无人演唱流行歌曲,黎明晖是演唱流行歌曲第一人。因而,黎锦晖、黎明晖是中国流行歌坛创作、演出第一人。这首歌曲的伴奏具有欧美流行歌曲的风格,民乐队与欧美的弱音小号的组合,可谓中西合璧。而这种中西合璧的乐队配器风格,也成为当时流行歌曲伴奏的典范。这首歌曲歌词平白平话,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其旋律流畅,音域不宽,节奏明

29、快,可唱性强,这也是它能流行广泛的重要原因。安娥词,任光曲。电影歌曲。渔光曲 作作 家家 信信 息息安娥(),女诗人,词作家。原名张式沅,河北获鹿(今石家庄市长安区)人。年毕业于北平美术专科学校,曾参加学生运动和女工运动,年赴苏联莫斯科大学学习,回国后长期从事革命文艺工作;年后先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实验歌剧院、中国戏剧家协会担任创作员。作有许多优秀歌词作品,代表作品有 渔光曲卖报歌路是我们开节日的晚上等。作作 家家 信信 息息任光(),作曲家。浙江嵊县(今浙江嵊州市)人。自幼学习绍剧和浙江民歌,曾两度赴法国学习音乐;世纪年代初参加左翼文化运动,从事歌曲创作和抗日救亡歌咏活动。年在新四军从

30、事部队音乐工作,后不幸牺牲于皖南事变,年仅 岁。作有渔光曲 月光光 打回老家去 新四军东进曲等备受群众喜爱的歌曲,另有民族器乐曲 彩云追月和歌剧 洪波曲等。作作 品品 赏赏 析析渔光曲是一首由三个乐段组成的歌曲。第一乐段是主题,小节。它的材料与引子有密切的关系,旋律起伏有致,速度从容不迫,描写水天一色、轻波荡漾的渔村景色。其调式在大调上进行,与海天朝霞的色彩交相辉映,恰到好处。间奏将小节的引子搬过来作为连接句,然后直入第二乐段。第二乐段是描绘渔民的劳动,整体节奏要比第一乐段紧凑一些。速度方面与前一乐段形成对比,表现“渔船儿飘飘各西东”和“烟雾里辛苦等鱼踪”的渔民的具体劳作;虽然此段的调式色彩偏

31、羽,但情绪上没有太大变化。二段与三段之间的连接是将前面的引子改了一个音(将 改成)。第三乐段写渔民生活的艰难。“捕鱼人儿世世穷,爷爷留下的破渔网,小心再靠它过一冬!”旋律低沉、忧愁而悲凄。创创 演演 乐乐 评评渔光曲是为同名电影故事片写的主题歌。歌曲真实地反映了长年漂泊在海上的穷苦百姓的艰苦生活以及他们的困顿心情。歌曲寓哀怨于婉丽,既有民歌风格,又是艺术歌曲。音乐描写非常细腻,旋律的跳进有海波荡漾、渔船摇曳之感,而节奏比较宽松,则有海阔天空之势。为了写好歌曲,任光深入生活,曾特意到长江入海口吴淞口观察渔民捕鱼劳作。根据经验,他为这首歌设计了特定的波浪起伏的节奏,突出了船歌的风格。创创 演演 乐

32、乐 评评年月日 渔光曲影片首映后,这首歌迅速传开。第二年因影片获得莫斯科展出会演荣誉奖而蜚声海外。聂耳曾说:“其轰动的影响甚至形成了后来的影片要配上音乐才能卖座的一个潮流。”它的成功实际上是偶然中的必然:真实生活的写照,形象的节奏感,曲调的组织结构与影片的现实题材配合得贴切得当。由于这首歌有强烈的海浪律动感,艺术地表现渔民的生活,所以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在她的专辑中也收入了这首歌。田汉词,聂耳曲。群众歌曲。义勇军进行曲 作作 家家 信信 息息田汉(),剧作家、词作家、诗人。湖南长沙人。早年留学日本,“五四”时期投身新文化运动,是少年中国学会会员、创造社发起人之一。他是中国话剧的

33、先驱,革命电影的组织者,多年担任文艺领导、文艺编辑。他翻译、创作了大量的话剧、歌剧作品,作有 扬子江暴风雨 文成公主 风云儿女等多部作品。他的歌词作品经典多多,如 毕业歌 夜半歌声 梅娘曲 告别南洋 青年进行曲日落西山等,他创作的 义勇军进行曲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定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作作 家家 信信 息息聂耳(),作 曲 家。原 名 守 信,字子义,祖籍云南玉溪。小学时学习二胡、笛子、三弦、月琴等多种民族乐器。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参加革命,年月考进黎锦晖的明月歌舞团,任小提琴手。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左翼音乐、戏剧、电影活动,从事创作、评论,并参加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中国新兴音乐

34、研究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的革命活动。作作 品品 赏赏 析析进行曲非以旋律取胜,而更多以节奏取胜。这首进行曲在小节前奏后进入主段,主曲共小节。如果将前奏句算上,全曲共有个乐句,本曲给人以干脆、果断,坚定有力之感,表现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的信心。开始句在低音区行进,第二句就进行到低音区的八度。第三句是强调句,“中华民族到了”这几个字加上了重音符号,而“最危险的时候”之后则用了休止符引出后句,表现一种意料之外的效果和振聋发聩的音响力度。而“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句则再次由低音区走向高音区,节奏拉宽,旋律音一次比一次高。到“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句歌曲达到高潮

35、;结尾处歌词及曲调的重复与歌曲的前奏作了呼应。最后以坚定的音调,连续三次重复“前进”,结束全曲。创创 演演 乐乐 评评义勇军进行曲是年所拍电影 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此片所反映的是知识分子走出象牙塔,参加民族解放战争的故事。田汉在文思泉涌、灵感爆发之际把这首歌的歌词写在香烟盒内的锡纸衬底上,歌词中的“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不愧为千古名词。如果不是灵感爆发,这样的佳句是十分难得的。而在曲调方面,聂耳也首次运用了核心音调。这个核心音调指“四度”音程(低音到中音)。此歌经过两个多月的酝酿写成初稿之后,作者为避免搜捕而匆忙出国,两周以后在东京寄回定稿。上海电通影片公司的孙师毅等人将其定名为义勇军进

36、行曲。创创 演演 乐乐 评评随着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录制唱片,中华日报发表歌曲曲谱,故事片 风云儿女放映,凝集着时代强音的 义勇军进行曲迅速传遍全国,成为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年月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 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在月日的开国大典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彻天安门广场上空。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作出的决议中有这样一条:义勇军进行曲定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张寒晖词曲。艺术歌曲。松花江上 作作 家家 信信 息息张寒晖(),作 曲 家、戏 剧 家。原名张兰璞,又名含晖、朝源

37、,河北定县(今河北定州市)人。年毕业于北平国立艺专戏剧系;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年到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等职,曾任教于北平、西安的中学,并从事戏剧演出活动。整理了大量民歌,创作了许多歌曲和秧歌剧。歌曲代表作有 松花江上游击乐骂汪精卫打日本 我不怕,以及陇东民歌改编曲 军民大生产等。作作 品品 赏赏 析析松花江上是用带一个尾声的二部曲式写成的。歌曲的第一段由两个基本重复的长乐句(亦可看成两个平行乐段)构成。第一乐句以从容不迫的速度、深沉的音乐旋律,叙述东北家乡富饶美丽但人民受到侵略无家可归、妻离子散的残酷现实。其叙述从深沉的低音开始,“在东北松花江上”和“衰老的爹娘”句转到高音区,

38、强调、突出情感的激动。第二段主旋律主要由前段自然发展,调式从大调往小调上靠;旋律进行则是从高往低叹下来,两次重复,音程降低八度,加大了感人的力度。接着是一发不可收拾的倾诉,通过作者内心的独白,强烈控诉“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作者通过几次对“流浪”的叙述,使最后发问更加有力:“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作作 品品 赏赏 析析最后九小节的尾声,是前面激动情绪的自然延续和必然发展。它仍然在强烈地发问:“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原来一带而过的高音,在这里变成了在持续的强拍位置上吼出来的声音,将歌曲推向最高潮。这首歌与众不同的特点是将歌曲的最高潮放在了尾声上,它抒发了对亲

39、人们不尽的思念,催人泪下,一唱三叹,孕育着强烈抗争的动力。创创 演演 乐乐 评评松花江上作于年月。是年冬季,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把张学良的军队从东北撤到了关内,这些官兵携老带小,布满了西安的街头巷尾。老百姓也被迫流亡关内,有家不能归,有仇不能报,被迫当兵去打内战。当时张寒晖在西安二中教书,目睹家乡的父老乡亲满面愁容,一片哭声,他的心颤抖了。此时,他接到做地下工作的同乡送来的纪念“九一八”事变五周年的 东望专刊,封面上刊载着爱国军长王以哲的题词:“我们何时能返回那美丽的家园?何时能慰我们的祖宗于地下?又何时能救我亲爱的父老兄弟姐妹于水火之中?”张寒晖遂夜不能寐,于是一气呵成,谱写了这首感人

40、肺腑的歌曲。张寒晖说:“我把北方 娘们在坟上哭丈夫、哭儿子的那种哭声变成 松花江上的曲调了。当然,这也要变一变才成。”张寒晖谱成此曲之后,先在二中教学生唱,后来传到了东北军的学生队里,不久传遍了东北军。创创 演演 乐乐 评评西安事变爆发后,西安城里已经到处可以听到 松花江上的歌声;此后不久,这首歌迅速传遍全国。由于条件的限制,人们当时不知道此歌的词曲作者,在很长时间内曾以“佚名”的形式流传 年刘雪庵将自己作曲的 离家(江陵词)、上前线(江陵词)与 松花江上编在一起,名为“流亡三部曲”,但后者的词曲作者也只得署以“佚名”。新中国成立后,大型舞蹈史诗 东方红第一场“东方的曙光”选了这首歌曲。当时以

41、男女声对唱的形式加以处理。潘孑农词,刘雪庵曲。电影歌曲。长城谣 作作 家家 信信 息息潘孑农(),抗战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剧作家、诗人。作品有电影剧本 关山万里等。作作 家家 信信 息息刘雪庵(),著名作曲家。笔名晏如,四川铜梁(今属重庆)人。年入私立成都艺术学校学习音乐、美术。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系,先后师从萧友梅、黄自,并修琵琶。学习期间受到客座教授齐尔品的赏识。后长期从事音乐创作和音乐教育工作。代表作品有钢琴作品 中国组曲、声乐套曲 流亡三部曲及歌曲 长城谣红豆词等。作作 品品 赏赏 析析长城谣这首歌曲为两段体结构。节拍拍,速度中速稍慢,力度变化在 这样一个范围之内,整体上比较平

42、稳、庄严,属扬抑格。旋律基本上以四分和八分音符为主,因此其节奏以均分律动和附点节奏型为主,这对于表现严肃、有力的主题恰到好处。调式、调性、和声、旋律诸要素均有特点。此歌为民族五声调式,宫,但加入了偏音“”和“”,显得此曲有更丰富的色彩性格。主题明朗,刚劲有力,积极地表现了抗战主题。和声语汇建立在大调上,体现了作者独到的匠心。其和声进行多为主 属、下属属、属 主,如第一、第二、第四乐句都是起音在,落音在,体现了属主这样的传统功能和声体系,显然作者有意去借鉴西洋和声理论来表达歌曲主题,以便构筑一种内在的张力来完成旋律的发展。此歌音域不宽,只有十二度,从 至,以中声区为主,高音只在结尾处出现。创创

43、演演 乐乐 评评这首创作于年的歌曲 长城谣,是抗日战争时期非常有名的爱国歌曲,也是刘雪庵的代表作品之一。原为世纪年代故事片 关山万里的插曲,歌词由潘孑农创作,后因淞沪抗战爆发,电影没拍成。尽管如此,刘雪庵应邀谱写的歌曲却保留并流传开来,其影响在当时和 松花江上一样。后来这首歌曲由当时中国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周小燕在新加坡演出后,灌制成唱片,很快又在国外流行开来并享誉世界。其之所以成功,除了它反映了同胞们同仇敌忾的精神,起到了号召爱国民众、鼓舞爱国侨胞的抗敌情绪的作用之外,还和此歌的艺术魅力分不开。光未然词,冼星海曲。大型合唱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 作作 家家 信信 息息光未然(),现代诗人和文艺评

44、论家。湖北光化(今老河口)人,原名张光年。主要作品有诗集 雷五月花等。作作 家家 信信 息息冼星海(),作曲家。广东番禺人。年求学法国 巴 黎,年 夏 天 回 国;年 到 延 安,年病逝于苏联莫斯科。一生创作作品余首。代表歌曲有 救国军歌 青年进行曲 夜半歌声 只怕不抵抗在太行山上 到敌人后方去,歌剧 军民进行曲,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 生产大合唱等。交响乐有 民族解放 神圣之战,交响组曲 满江红。作作 品品 赏赏 析析黄河大合唱创作于年春,是影响最为广泛的大合唱,由八个乐章组成: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唱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黄河船夫曲以强烈的节奏、巨大的力量展示千百

45、年来黄河儿女与惊涛骇浪搏斗的场面。黄河船夫的勇气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勇气,他们的号子展示了中国人民不怕困难的决心和信心。铿锵有力的旋律,不畏艰险的精神,粗犷豪放的歌声,把听众带入了浊浪滔天的场面之中。黄河颂和 黄河之水天上来表现的是对黄河历史的回忆和呼唤,它们表现的是一个民族诗人的呐喊,要将东方沉睡的巨人唤醒。诗人听见了黄河大地抗战的怒吼,看见中国已经燎原的鲜红的旗帜。这两个乐章的主题都是中华儿女对黄河的深情。黄水谣河边对口唱 黄河怨兼有抒情与叙事。作作 品品 赏赏 析析其中 黄水谣旋律流畅而又气势非凡。它歌颂了家乡的美好,叙述了民族的苦难,控诉了日寇杀我同胞、毁我长城的滔天罪行。河边对口唱是两个

46、男声的对唱,反映了民不聊生、有家不能回以及要打回老家去的决心。黄河怨是女声独唱,控诉日本鬼子的罪行。她的丈夫和孩子被日本人杀死,而她自己又惨遭蹂躏,在凄风冷雨的夜晚,终于投入黄河之中。这段叙事将痛苦、悲哀及新仇旧恨推到了极点 创创 演演 乐乐 评评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的声乐作品,年末年初,光未然两渡黄河,抵达延安。途中,他亲历黄河的险滩急流,亲眼见到黄河船夫与急流搏斗的情景,听到了震撼人心的船工号子,萌动了为黄河放歌的激情,写出了长诗 黄河吟。冼星海在除夕晚会上听到了该诗的朗诵,异常兴奋,连续写作天,于年月日完成了 黄河大合唱这部史诗性的杰作。同年月日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由抗敌演剧队第三队首次

47、演出,邬析零指挥。整部大合唱歌颂了黄河的历史,唱出了人民的心声,控诉了侵略者的累累血债和十恶不赦的罪行,表达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保卫黄河的伟大精神。周恩来总理当年为它题词道:“为抗战发出的怒吼,为大众谱出的心声。”这是对 黄河大合唱最好的诠释吴村词,陈歌辛曲。电影歌曲。玫瑰玫瑰我爱你 作作 家家 信信 息息吴村(),中国世纪年代的词作家,著名电影导演,年在西安去世。他有多部电影作品,其处女作为 血花泪影,另有 落花时节春之花女财神永远的微笑千金等影片,影响广泛。曾在新华国泰等影业公司编导 桃色新闻重婚 恐怖之夜 武松与潘金莲孟姜女歌声旧泪新地狱王宝钏黑天堂苏三艳史天涯歌女李香君孤岛春秋等,反映当

48、时中国的社会生活和租界市民生活。代表作品有 永远的微笑天涯歌女孤岛春秋等。作作 家家 信信 息息陈歌辛(),中国著名作曲家。上海人。在诗歌、散文、语言学等领域都有相当的造诣。一生创作歌曲多首,并多次指挥交响乐、开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并且还曾组织上海的丝竹乐队陈歌辛早年毕业于上海格致中学,曾随外籍音乐家弗兰克尔、丢庞、施洛斯等学作曲、配器、指挥。年他曾在上海乐剧训练所教授音乐,同年参与创作了中国第一歌剧 西施(陈大悲编剧、吴晓邦舞)。也曾多次与吴晓邦合作创作抗日题材作品,如罂粟花丑表功春之消息等。作作 品品 赏赏 析析玫瑰玫瑰我爱你是陈歌辛的一首电影插曲,经姚莉演唱后迅速走红。这是一首三段体歌曲。

49、其曲式开始有小节前奏,歌曲的主体之第一段由小节组成。此段主要描写玫瑰的娇美、娇丽,所以“我爱你”。四句词,配上四句旋律,清晰有致,具有一种传统的起承转合式的结构。中段由小节组成。此段歌词延续了前段爱的缘由,因为心的誓言不能够违背;但旋律却形成了宏观结构中的“转”,旋律与前段形成了较为强烈的对比,音乐气氛较前段严肃、慎重,具有一定的收缩性、内敛性。而再现段也是小节,旋律基本上是第一段的原样重复。歌词却体现了玫瑰有刺的“自我保护”意识,表现“风雨摧不毁并蒂的连理枝”的美好理想。最后作者很巧妙地重复最后两句(小节),而将第三句变成间奏,重复第四小节,在形成一种类似的尾声中结束恰到好处地结束。创创 演

50、演 乐乐 评评玫瑰玫瑰我爱你是陈歌辛的一首得意之作,也可以说是中国流行歌曲的代表作品之一。这是陈歌辛为电影 天涯歌女(年拍摄)写的插曲,也是陈歌辛世纪年代初期最成功的作品。旋律轻松明快且豪放昂扬,融城市情怀和民族音调于一体,旋律与歌词结合得天衣无缝。歌曲的伴奏写得十分特别,具有浓郁的西洋“爵士”风格,它用有弱音器的小号加上曼陀铃及少量民族乐器的乐队演奏,其前奏一出,即可让人感受到域外风情。玫瑰玫瑰我爱你的首唱在国内是由当时影片中的客串演员姚莉完成的。姚莉是世纪年代上海的金牌唱将,有“银嗓子”的美誉,她与周璇(被称“金嗓子”)一起被当时的歌坛称为“金银双星”。据有关专家考证,姚莉原名姚秀云,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音乐欣赏(第二版)》课件01 第一章.pptx)为本站会员(momomo)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