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訊管理理論梁定澎 著前程文化 出版第第7章章 科技接受模式科技接受模式授課教師:_第一節第一節 導論導論n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是Davis(1989)以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為基礎,以知覺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PU)及知覺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PEU)兩個構面,來解釋或預測資訊科技採用意圖的決策模式。2第二節第二節 科技接受模式的起源科技接受模式的起源(1/12)nFishbein&Ajzen(1975)的理性行為理論認為個人
2、的信念(Belief)會影響對事物態度,再透過態度引導行為的意向,而意向則會影響最後的行為。TAM 承襲TRA 的觀點,採用信念態度意向行為的關係,來說明使用者對資訊技術系統的接受過程。3第二節第二節 科技接受模式的起源科技接受模式的起源(2/12)n一、TAM 研究的演進uLee et al.(2003)將TAM 的研究劃分為四個時期:l導入期(1986 1992)l確認期(1992 1996)l擴展期(1994 2003)l精緻期(2000 2003)4第二節第二節 科技接受模式的起源科技接受模式的起源(3/12)u導入期(1986 1992)l此階段組織內開始導入資訊科技輔助營運,因此使
3、用者對影響科技的接受的因素深感興趣,研究者探索使用者在IS 採用決策中的信念與態度,而Davis 的TAM 理論也在這個階段被提出來。u確認期(1992 1996)l這段時間研究者們開始驗證TAM 原始量表。5第二節第二節 科技接受模式的起源科技接受模式的起源(4/12)u擴展期(1994 2003)l學者們開始大量擴充TAM 模式,他們開始探索新變數與原本TAM構面的關係,並且尋找知覺有用性及知覺有用性的外部變數。u精緻期(2000 2003)l精緻期的特徵主要有兩點,分別為彙整過去研究成果開發下一代的TAM及解決過去研究所浮現的研究限制。6第二節第二節 科技接受模式的起源科技接受模式的起源
4、(5/12)n二、相關理論基礎uTAM 的發展也建立在一些過去的理論上:l自我效能理論(Self-efficacy Theory)l成本效益典範(Cost-benefit Paradigm)l創新採用理論(Adoption of Innovations)l資訊報告的評估(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Reports)l通路安排模式(Channel Disposition Model)l其他理論7第二節第二節 科技接受模式的起源科技接受模式的起源(6/12)1)自我效能理論:lDavis(1989)指出Bandura(1982)的自我效能理論(Self-efficacy T
5、heory)可以解釋知覺易用性的重要。l自我效能是指一個人如何在各種不同的情境下,有能力採取適當的行動之判斷,它是影響行為的主要因素之一。另一個因素是成果判斷(Outcome Judgment)。8第二節第二節 科技接受模式的起源科技接受模式的起源(7/12)2)成本效益典範(Cost-benefit Paradigm)l行為決定理論假定人類決策為有限理性,因為在高度不確定和極其複雜的現實決策環境中,人的知識、想像力和計算力是有限的,因此決策者僅能盡量瞭解各種解決方案的情況。l成本效益分析法是在有限理性下評比各種方案優劣的方法之一,針對某一解決方案,以其利益成本比做為分析基礎,效益為決策者所得
6、的好處,成本是當專案執行時,業主所必須付出的代價。9第二節第二節 科技接受模式的起源科技接受模式的起源(8/12)3)創新採用理論(Adoption of Innovations)lTornatzky&Klein(1982)研究發現,影響創新被採用的因素,與創新事物的相容性(Compatibility)、相對優勢(Relative Advantage)及複雜性(Complexity)等因素有關。l複雜度意指人們知覺創新事物相對難以理解與使用的程度(Rogers&Shoemaker,1971)。10第二節第二節 科技接受模式的起源科技接受模式的起源(9/12)4)資訊報告的評估(Evaluati
7、on of Information Reports)l根據Larcker&Lessig(1980)的研究,人們可從六個面向來評估資訊報告,這六個要素可概分為兩個維度:知覺重要性(Perceived Importance)指資訊是否相關、有意義、重要性、資訊價值等。知覺可用性(Perceived Usableness)指即資訊格式是否含糊、明確或具可讀性等。11第二節第二節 科技接受模式的起源科技接受模式的起源(10/12)5)通路安排模式(Channel Disposition Model)lSwanson(1987)提出通路安排模式(Channel Disposition Model),可以
8、用來解釋資訊報告的選擇與使用。l資訊通路之安排有兩個重要因素,為認知資訊品質(Attributed Information Quality)與認知存取品質(Attributed Access Quality)。12第二節第二節 科技接受模式的起源科技接受模式的起源(11/12)6)其他理論lHauser&Simmie(1981)探討使用不同溝通技術對消費者的影響,其理論架構包含了易用性(Ease of Use)與效能(Effectiveness)兩個構面,對使用者之溝通技術偏好有顯著影響,效能類似於知覺有用性的概念。l易用性可以客觀的評量指標,如任務完成時間或錯誤率來衡量。l客觀的易用性與系統
9、使用者的績效之間有相關性,但使用者主觀認知的易用性則與使用者決定是否使用該系統有較大的相關性。13第二節第二節 科技接受模式的起源科技接受模式的起源(12/12)u上述的研究正反映出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性是影響使用資訊技術決策的重要因素,它們和不同理論中的相關構念間的對照,整理如表7-1 所示。14第三節第三節 TAM的理論架構與修正的理論架構與修正(1/12)n科技接受模式包括了外生變項、知覺構念、態度、意向與實際行為等幾個構念,以解釋或預測資訊科技使用的影響因子,這些構念之間有順序的影響關係,其模式架構如圖7-1 所示。15第三節第三節 TAM的理論架構與修正的理論架構與修正(2/12)一
10、.知覺構面uTAM 和TRA 的差異主要在兩個知覺變項,Davis 認為影響態度最主要的信念有兩個知覺構念:l知覺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ess)意指使用者主觀地認為使用此科技對於工作表現及未來的助益。l知覺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是指使用者知覺到科技容易使用的程度。16第三節第三節 TAM的理論架構與修正的理論架構與修正(3/12)二.外生變項與科技接受模式uBajaj&Nidumolu(1998)以過去使用經驗(Past Behavior)與TAM結合,探討使用者對資訊系統的接受,結果顯示過去的使用經驗顯著影響著使用態度與知覺易用性,也是決定未來
11、是否會使用的關鍵因素。uIgbaria et al.(1997)以TAM 為理論基礎,加入組織內因素、組織外因素,來探討影響小公司接受個人電腦的主要因素。結果顯示外生變項會影響知覺有用性與易用性,尤其管理者與組織外的強力支持,對其影響十分顯著。17第三節第三節 TAM的理論架構與修正的理論架構與修正(4/12)uAgarwal&Prasad(1999)在TAM 中加入個人差異對接受資訊科技的影響;Moon&Kim(2001)則把屬於個人內在動機的知覺愉悅性(Perceived Playfulness)當作外生變項,加入TAM 模型中以做驗證,研究全球資訊網的脈絡,並發現它對易用性、使用態度與使
12、用意願有顯著的影響力。18第三節第三節 TAM的理論架構與修正的理論架構與修正(5/12)三.科技接受模式之修正n修正後的科技接受模式(TAM2)lTAM2 是Venkatesh&Davis(2000)整理了TAM 的相關研究,主張社會影響和認知工具價值是兩個影響使用者知覺的構面,以兩種不同的使用情境來深入探討TAM 的適用性。l社會影響因素包括:主觀規範、自願性和公眾形象l認知工具性的因素包括:工作關聯性、輸出品質、結果展示性和知覺易用性。19第三節第三節 TAM的理論架構與修正的理論架構與修正(6/12)u社會影響構面:主觀規範會有幾種方式對知覺有用性產生作用:內化(Internaliza
13、tion)以及認同(Identification),讓使用者認為自己應該使用該系統,因而覺得該系統是更有用的。u認知工具價值構面:所謂的認知工具價值或稱為工具力,指人們對知覺有用的判斷,有部分來自該系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來完成他們的需求的認知(Venkatesh&Davis,2000)。20第三節第三節 TAM的理論架構與修正的理論架構與修正(7/12)21TAM2的理論架構的理論架構(Venkatesh and Davis,2000第三節第三節 TAM的理論架構與修正的理論架構與修正(8/12)n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UTAUT)l績效預期:資訊科技的使用行為會受到個人對資訊系統的期望所影響。l
14、努力的預期:指使用者預期使用該系統所需要花費的心力。l社會影響:個人對於新科技的接受與使用,會受到他人的影響。l促成條件:指個人相信現有組織與技術結構都會支持資訊系統的使用。22第三節第三節 TAM的理論架構與修正的理論架構與修正(9/12)l除上述四個主要構面外,UTAUT 的理論架構裡尚有四個影響顯著的控制變項:性別、年齡、使用經驗以及自願性等。23第三節第三節 TAM的理論架構與修正的理論架構與修正(10/12)3)結合其他心理因素或理論的研究lGefen et al.(2003)結合信任與TAM 發展線上購物模型,研究結果顯示知覺有用性會對使用意願產生影響,而知覺易用性不但對知覺有用性
15、有影響,也對使用意願產生影響。lAgarwal&Karahanna(2000)將認知投入的觀念融入科技接受模式。lDevaraj et al.(2002)結合TAM、交易成本理論與服務品質量表,發展出測量B2C電子商務通路的顧客滿意度量表,發現三個理論都是衡量顧客滿意度的良好指標。24第三節第三節 TAM的理論架構與修正的理論架構與修正(11/12)四.TAM 的價值與限制uTAM提供了使用者對科技接受意向研究的一個精簡的模型,可以檢驗許多影響接受度的因素,並提供一個系統化的研究架構,解決先前研究相關因素時雜亂無章的現象。u洪新原等(2005)針對過去TAM 實證研究的結果,顯示在原始TAM
16、模型中的10 組變項關係,有超過50%的研究均發現顯著的正相關。也證實了TAM 在資訊系統研究領域的貢獻與價值。25第三節第三節 TAM的理論架構與修正的理論架構與修正(12/12)uTAM 的限制也來自於它簡單易用的理論架構。u科技採用目前在組織中已相當普通,是否有必要繼續大量探討是否採用,許多學者均有懷疑態度u降低對其他資訊理論的相關探討,也容易讓研究者僅著重在討論影響科技採用的因素,而忽略了資訊科技在組織中所扮演的角色,及資訊科技設計的良窳等其他的重要議題。26第四節第四節 科技接受模式的應用科技接受模式的應用(1/3)一.電腦與資訊系統的議題uSzajna(1994)以TAM 的知覺有
17、用性與知覺易用性來作為衡量評估與選擇軟體品質的指標。uHu et al.(1999)以TAM 探討影響醫師接受遠距醫療科技的因素。uAmoako-Gyampah&Salam(2004)也發展出一個TAM 的擴充模式,探討在ERP的環境中,共享信念(Shared Belief)會受到哪些因素影響。27第四節第四節 科技接受模式的應用科技接受模式的應用(2/3)二.網路工具與電子商務的議題uGefen&Straub(1997)經由橫構面調查北美、亞洲和歐洲的航空公司中使用電子郵件的知識工作者,研究發現女性在知覺有用性上比男性高,而男性則具有較高的知覺易用性,但在電子郵件的實際使用上,性別並不具顯著影響力。uBhattacherjee(2001)檢驗消費者持續使用B2C 電子商務的意願,以使用Online Brokerage(OLB)使用者作為調查對象。28第四節第四節 科技接受模式的應用科技接受模式的應用(3/3)uHong et al.(2002)以TAM 架構為主,研究個人差異及系統特性等變項對數位圖書館使用意願的影響。uVan der Heijden(2003)加入知覺的視覺吸引力此一構面對知覺易用性、有用性、樂趣的影響,以探討個人對網站的使用態度、意向與實際使用的影響。uHsu&Lin(2008)探討人們為何會參與Blog 的活動,包括成立Blog 與瀏覽Blog。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