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社人教社 思想政治思想政治 必修必修 3 3 政治与法治政治与法治 20201919 版版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一课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一框第一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一一.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3.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二二.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1.三种方案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三三.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中国工人阶级 2
2、.中国共产党 第二框第二框 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 强起来强起来 一一. .建立新中国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人民站起来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工作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4.社会主义的艰苦探索 二二. .实行改革开放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走向民富国强 1.开启 2.作用 3.目的 4.意义 三三. .进入新时代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踏上新征程 1.历史定位 2.历史意义 3.历史进程 4.历史结论 第二课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第一框第一框 始终坚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
3、中心 一一. .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性质和宗旨 1.性质 2.立场 3.宗旨 4.维护人民利益 二二. .党的执政理念党的执政理念 1.检验标准 2.人民中心 3.执政理念 4.预期成就 第二框第二框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一、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一、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进 1.内容 2.关系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 真务实真务实 1.原因 2.内容 三、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内涵 2.原因 3.内容 4.要求 第三课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第一框第一框 坚持
4、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 一一. .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1.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因 2.党的领导方式 3.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 二二.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要求 2.意义 第二框第二框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一一.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1.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 2.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3.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二二.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内容 2.关系 3.目的 综合探究一综合探究一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
5、中国共产党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 第四课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一框第一框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 一、我国的国体一、我国的国体 1.内容 2.地位 3.性质 4.特点 二、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二、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1.民主的含义 2.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3.人民民主的体现 第二框第二框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一、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一、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1.人民民主专政 2.发扬民主 3.坚持专政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的可靠保障 1.内容 2.原因 第五课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一框第一框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二、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二、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1.产生 2.地位 3.权利 4.义务 第二框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我国的根本政治 制度制度 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 2.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 二、人民代
7、表大会制度的优势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1.优势 2.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六课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一框第一框 中国共产党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商制度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1.我国的民主党派 2.我国的政党制度 3.新型的政党关系与政党制度形式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性质 2.组成 3.主题 4.职能 5.作用 6.6.要求要求 第二框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民族格局的
8、特点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我国的结构形式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1.新型民族关系 2.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三、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1.原因 2.内容 第三框第三框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1.基层群众自治 2.村委会 3.居委会 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1.发展基层民主 2.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综合探究二综合探究二 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在党的领导下实现
9、人民当家作主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 第七课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第一框第一框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1.法律的产生 2.法律的功能 3.法律的发展 4.中国法治发展的历程 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1.法学思想创新发展的原因 2.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3.法的实质 4.法的职能 5.我国当代的法的性质 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1.原因 2.成就 第二框第二框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一、全面
10、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1.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因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第八课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建设 第一框第一框 法治国家法治国家 一、法治国家的内涵一、法治国家的内涵 1.内涵 2.要求 二、建设法治国家二、建设法治国家 1.内涵 2.要求 3.意义 第二框第二框 法法治政府治政府 一、法治政府的内涵一、法治政府的内涵 1.职能科学的政府 2.权责法定的政府 3.执法严明的政府 4.公
11、开公正的政府 5.廉洁高效的政府 6.守法诚信的政府 二、建设法治政府二、建设法治政府 1.要求 2.意义 第三框第三框 法治社会法治社会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1.内涵 2.内容 二、建设法治社会二、建设法治社会 1.过程 2.要求 3.意义 第九课第九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第一框第一框 科学立法科学立法 一、科学立法的内涵一、科学立法的内涵 1.内涵 2.标准 二、推进科学立法二、推进科学立法 1.要做到依法立法 2.要充分发扬民主 3.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第二框第二框 严格执法严格执法 一、严格一、严格执法的内涵执法的内涵 1.内
12、涵 2.主体 3.意义 二、推进严格执法二、推进严格执法 1.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2.坚持规范执法 3.坚持公正执法 4.坚持文明执法 第三框第三框 公正司法公正司法 一、公正司法的内涵一、公正司法的内涵 1.内涵 2.要求 3.作用 4.内容 二、推进公正司法二、推进公正司法 1.确保审批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2.真实公正 3.司法为民 4.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第四框第四框 全民守法全民守法 一、全民守法的内涵一、全民守法的内涵 1.内涵 2.要求 二、推进全民守法二、推进全民守法 1.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2.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综合探究三综合探究三 坚持三者有
13、机统一坚持三者有机统一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一课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一框第一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一一.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原因: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 正常进程。 (2)结果: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 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1)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
14、国有多重矛盾, 它们相互交织。 (2)内容: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1)决定因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2)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 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二二.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1.三种方案 (1)第一种方案 代表: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 主张:极力维护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半封建 的道路。 结果: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它的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 (2)第二种方案 代表:以某些
15、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 主张: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结果: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 中国无法实现。 (3)第三种方案 代表: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 主张: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 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结果: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意义: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和希望。 (3)前景: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 唯一正确的选择
16、。 (4)结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三三.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中国工人阶级 (1)产生 条件:中国在由封建社会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其社 会结构和阶级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2)出现:随着官办和外国人开办的工业企业的创建,中国出现了最早的 近代产业工人。 (3)特点 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多,但集中分布在大城市,有利于组织成为阶级力 量。 他们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之下,富有斗争 精神,具有革命性。 他们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先进性。 中国产业工人成为一支日趋重要的社会力量。
17、 2.中国共产党 (1)成立的背景 思想指导: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 义。 阶级基础:1919 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 命的领导力量。 斗争需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对外国侵 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所进行的斗争,存在两个根本性的弱点:一是没有 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二是没 有广泛第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 运动。 (2)理想目标: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 想和最终目标。 (3)历史使命: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18、复兴的历史使命。 (4)理论成就: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 案。 (5)主要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 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6)重大成就: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于 1949 年 10 月 1 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 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 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7)历史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 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 史真理
19、。 第二框第二框 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一一. .建立新中国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人民站起来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 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创造了政治前提。 教材 9“专家点评” 1.1840-1949 年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界 限,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2.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 专政的国家为政治目标。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 分,不能彻底解决土
20、地问题,最终遭到失败。 3.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作为思想武器,以建设人民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 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 即土地问题。 4.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工作:1949-1952 年,在着重完成包括土地 革命、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过渡时期 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总路
21、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 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 (2)政治进步:1954 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这是我国在民主政 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3)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标志:到 1956 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 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 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 意义: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 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4.社会主义的艰苦探索 (1)原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
22、 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 苦的探索。 (2)成就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 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 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 历史经验,为此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二. .实行改革开放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走向民富国强 1.开启:1978 年 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 期。 2.作用: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3.目的 (1)生产力: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
23、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 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社会主义: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 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党的建设: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4.意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 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 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 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三三. .进入新时代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踏上新征程 1.历史定位
24、: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 教材 13“相关链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 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 结奋斗、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 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历史意义 (1)对中国: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 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中 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中华
25、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2)对世界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 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 重大意义。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 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 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 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3.历史进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了决胜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的新征程。 4.历史结论:实践证明,
26、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 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第二课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第一框第一框 始终坚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 一一. .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性质和宗旨 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 族的先锋队。 2.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3.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4.维护人民利益 (1)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 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2)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 联系,与人民同甘共
27、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 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二二. .党的执政理念党的执政理念 1.检验标准: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2.人民中心 (1)原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2)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执政理念 (1)内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2)要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 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 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
28、权;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 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 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 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 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4.预期成就:到 21 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 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 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29、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 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框第二框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一、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一、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1.内容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创立者 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内容 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 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价值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30、 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2.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一脉相承又 与时俱进。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1.原因: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在于坚持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践证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 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 2.内容 解放思 想 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旧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 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实事求 是 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的客观规律,用以作为
31、我们行 动的向导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 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 方法和领导方法 与时俱 进 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际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 富有创造性,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求真务 实 就是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既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 探 求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又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按照 客观规律行事 三、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内涵:共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 宗旨,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共同贯彻 党的基本理论
32、、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 教材 23“相关链接” 1.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 的根本。 2.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 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3.共产党员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严守党章规定,坚定理 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绝不能在宗教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念。 2.原因 (1)必要性: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 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 (2)重要性: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永葆创造力、凝聚力和战 斗力,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 3.内容: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
33、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4.要求:在新征程上更加珍惜工人阶级先锋队战士的光荣称号,承担起自 己的责任和使命,做学习的模范,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 范,做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模范,做服从组织、严守纪律的模范,做维护 党的团结和统一的模范,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模范,做密切联系群众 的模范,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 第三课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第一框第一框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 一一. .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1.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因 (1)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34、。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2)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 治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2.党的领导方式 (1)特点: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 (2)主要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等。 政治领导 含义 就是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原则方面的 领导 体现 主要体现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 要求 要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最重要的是,必须 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 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 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
35、验 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思想领导 含义 就是党在思想理论和意识上的领导 体现 主要体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要求 要统一思想、集中智慧、凝聚力量,最重要的就是以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者,培养担当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组织领导 含义 就
36、是党在组织体系和组织工作方面的领导 体现 主要体现为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干部、广大党员组织带领人 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主张而奋斗 要求 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得到贯彻执行, 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 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 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 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 强组织保证 3.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 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从而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二二.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新时代坚
37、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要求 (1)健全体系制度 确保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 度体系; 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 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 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 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 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 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 (2)领导政治生活 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 持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 开展工作、发挥作用。 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3)领导各方面各环节 加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还具体体现在
38、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 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2.意义 (1)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推动社会主义 文化繁荣兴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体 制改革,正确认识和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 (2)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 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 可靠保障。 第二框第二框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一一.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1.
39、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 (1)在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 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 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摆在全党面前。 (2)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2.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1)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2)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 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更加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党的生 死存亡。 3.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1)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 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
40、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 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 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 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 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 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2)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核 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3)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毫不动摇把党 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二二.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坚持
41、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 1.内容 (1)科学执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 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 期执政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 (2)民主执政 含义:坚持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民主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 史主体地位。 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 民主的手段保证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坚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3)依法执政 地位:中国共产
42、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要求: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体现: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 为国家意志。 含义: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带头守 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 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国理政。 2.关系 (1)是有机统一的。 (2)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 3.目的:在于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 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
43、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党 的执政使命,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 辉的彼岸。 综合探究一综合探究一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1.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2.中国共产党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确保党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 第四课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一框第一框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民主专政
44、的本质: :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 一、我国的国体一、我国的国体 1.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 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教材 37“专家点评” 1.国家性质亦称国体,指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2.国体概念回答的是国家政权究竟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什么人行使 国家权力的问题。 2.地位: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 义。 3.性质:它明确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 政权的人民性质。 4.特点 (1)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工人阶 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
45、律性,是领导阶级,是中 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工农联盟不仅是夺取新民主主 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2)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 积极因素。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 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二、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二、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1.民主的含义: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平等的原 则和少数服
46、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2.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是一种新型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 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1)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 表现: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 泛性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 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要求: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属性,要求不断健全社会主义 民主制度,丰富社会主义民主形式,将人民的民主权利推行到政治、经济 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逐步实现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 和社会生活的民主化。 (2)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
47、实的民主 从政治保证上看,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一个代表最广 大人民利益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在国家生活中实 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 (从制度和法律保障上看,我国已建立一系列切实体现和有效维护人民 民主的制度,制定了从多方面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法律。这些制度和法 律的建立与完善,在实践中保障了人民民主的有效落实。 从实现方式上看,我国不仅在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政府的组织等方面 实行民主选举,还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民主协商。 教材 40“专家点评” 1.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2.其在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
48、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 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各个方面的统筹推进和制度化发展,保 证了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民主权利。 (3)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 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这套制度体系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活 力,能够有效杜绝西方国家常见的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 “空头支票”问题,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避免 相互掣肘而导致内耗严重、效率低下的弊端。 3.人民民主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显现 的旺盛活力,就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 第二框第二框
49、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一、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一、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1.人民民主专政 (1)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内容:包含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 2.发扬民主 (1)要求: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2)原因:只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 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 各项事业保持蓬勃的生机。 3.坚持专政 (1)原因: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被消 灭,阶级矛盾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 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 (2)任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担负着对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维 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