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以来煤炭行业主要变化与发展趋势分析年以来煤炭行业主要变化与发展趋势分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张张 宏宏(2014年年3月)月)一、一、2012年以来行业的主要变化年以来行业的主要变化二、发生变化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二、发生变化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三、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三、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一、一、2012年以来煤炭行业发生的主要变化年以来煤炭行业发生的主要变化二、二、2012年以来行业发生的主要变化年以来行业发生的主要变化 1、煤炭需求由年均近10%的增长大幅回落到3%左右;全国煤炭产量增量减少了3/4。2012年以来,在国际国内宏观经济放缓、主要耗煤行业产品
2、产量增幅回落、进口煤大幅增加、能源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煤炭行业结束了近十年的超常发展周期,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快速发展时期形成的新问题与积累的老问题相互交织,促使行业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通过一组数据来说明:不同时期煤炭产量增长趋势(万吨)(万吨)十一五以来全国煤炭消费量增量变化趋势二、二、2012年以来行业发生的主要变化年以来行业发生的主要变化2、煤炭市场价格由高点下跌了1/3,对煤炭中间商产生了挤出效应 2012年以来,国内煤炭市场价格由年初的790元/吨小幅下跌到5月份的770元/吨,六月份单月下降120元/吨,到650元/吨;之后处于低位小幅波动回落态势,2013年7月份再次加
3、快回落到最低点535元/吨;11月至今年1月,多重因素拉动了价格回升至640元/吨;但1月下旬以来,持续回落到目前的520元/吨左右。国际价格变化趋势大体相同。煤炭价格大幅下降与双轨制的取消,对中间商产生了重大影响,多数贸易商关闭或破产。二、二、2012年以来行业发生的主要变化年以来行业发生的主要变化3、全社会煤炭库存增加一倍多,市场心理预期发生了变化 2012年以来,全社会煤炭库存由前些年的1.5亿吨左右快速增加到3亿吨左右,并持续居高不下。其中:煤炭企业库存由4000万吨左右增加到8000多万吨,重点电厂库存由最低时期的2000多万吨、增加到8000多万吨,存煤可用天数由7天增加到15天、
4、近两年持续保持在20天以上。主要下水港口存煤由2000多万吨增加到4000多万吨。煤炭库存居高不下对煤矿、用户和社会各利益相关方的心理预期都发生着较大变化(有关部门调查的全社会煤炭库存数较高)。2006年以来全国煤炭库存及变化趋势(万吨)(万吨)二、二、2012年以来行业发生的主要变化年以来行业发生的主要变化4、煤炭行业利润总额比2011年下降了45.4%,多数企业出现困难20112011年以来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变化趋势年以来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变化趋势 (亿元)(亿元)-33.33%-18.13%-45.4%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7500多家)实现利润达到4342亿元,2
5、012年下降到3555亿元,2013年继续下降到到2370亿元(在全国41个工业行业中,利润总额排名第11位)。从利润分布看,前4家占全国煤炭企业利润的43.6%,其中神华一家占32%左右;前10家占49.7%;多数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特别是东部、中南和西南矿区的老企业经营十分困难。二、二、2012年以来行业发生的主要变化年以来行业发生的主要变化5、进口煤超过3亿吨,对国内市场的杠杆作用不断加强2、进口煤对国内市场价格的杠杆作用增强,形成了国内价格上升、进口煤增加,价格下降、进口煤回落的规律性特征。今年1月份国内价格较快上涨,当月进口3591万吨,创历史新高,2月份以来价格回落。3、在煤炭
6、与下游行业市场定价、竞争机制等方面的杠杆作用增强。进口煤逐渐成为下游行业企业与国内煤炭企业价格谈判的一个较重的砝码,近年来在年度订货、迎峰度夏、冬季用煤高峰时段表现尤为明显。1、进口煤占居东南沿海主要消费区的市场份额、进口煤占居东南沿海主要消费区的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影响了国内煤炭调运平衡。在国内逐年增加,影响了国内煤炭调运平衡。在国内煤炭调运平衡中,华东地区年净调入煤炭煤炭调运平衡中,华东地区年净调入煤炭7.5亿亿吨左右,进口煤量占净调入量的吨左右,进口煤量占净调入量的40%左右,占北左右,占北方下水港煤炭转运量的方下水港煤炭转运量的49%左右。左右。6、煤炭生产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 截止201
7、3年,全国建成年产12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矿850多处,比2005年增加560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由35.7%提高到65%;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型煤矿9800多处(其中9万吨以下的煤矿7500处),数量比2005年减少了1万多处,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近30%下降到16%以下。据相关数据,2013年全国正常生产的煤矿仅有5500多处,一半以上的煤矿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2013年正常生产煤矿主要以大型现代化煤矿为主,以大型国有煤矿为主;地方和民营煤矿、小煤矿多数处于停产状态。数量生产能力所占比重2005年2013年2005年2013年2005年2013年全国248131228922.64401
8、00%100%大型煤矿2858508.432637.3%65%小型煤矿24055980011.046.548.8%16%二、二、2012年以来行业发生的主要变化年以来行业发生的主要变化7、形成了煤炭现货与期货两个市场,价格机制逐渐完善二、二、2012年以来行业发生的主要变化年以来行业发生的主要变化 2013年5月、9月我国炼焦煤、动力煤期货合约先后经国务院批准,分别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标志着长期以来由政府主导、指导的煤炭价格机制开始向完全市场化的价格机制转变。企业可以运用期货交易实现规避市场风险和套期保值,减少或控制因市场价格变化产生的损失 1、平稳发展型:如东三省的多数
9、煤炭企业、西南地区的重煤、川煤、湖南煤业、甘肃北部、青海等地区的煤炭企业。在煤炭价格高位运行时期,企业经营有所好转,但进入市场下行周期,企业面临的问题突显。2、创新发展型。如开滦、新汶、兖矿、平煤、淮南、晋城、徐州、江西煤业等煤炭企业,抓住了煤炭行业10年快速发展机遇,发展现代物流、加快异地资源开发与境外资源开发、发展煤基产业链、下放经营管理权、准确把握企业发展方向,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奠定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3、区位优势型。如山西大同、山焦、潞安、阳泉、伊泰、陕煤化等煤炭企业,具有区域煤炭资源优势,实现了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企业综合实力大幅提高。4、借势依靠型。如宁煤、内蒙古平庄煤
10、业、甘肃华亭以及蒙东的扎赉诺尔、宝日希勒、大雁、乌海等企业,在神华、国电、华能等央企的支持下实现的快速发展。5、政策依托型。如神华、中煤、陕煤化等企业,充分享受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实现了超常快速发展。从近10年煤炭企业各种类型的发展进程分析,企业发展与改革理念,企业家战略思想,对产业形势研判,经营团队合作精神,对国家政策把握和运用,争取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尤为重要。8、煤炭企业发展不平衡,不同类型企业发展特点越来越突出二、二、2012年以来行业发生的主要变化年以来行业发生的主要变化9、煤炭消费的政策导向与社会舆论导向正在发生改变二、二、2012年以来行业发生的主要变化年以来行业发生的主
11、要变化 (1)全国持续大范围雾霾问题;(2)国家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措施;(3)国务院发布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提出了2017年具体目标;(4)国内外主要研究机构推出了煤炭峰值研究预测成果;(5)钢铁、水泥、建材等主要耗煤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6)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全社会对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要求发生了较大变化。(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革命的概念,同时推进“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二、发生变化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二、发生变化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三、发生变化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三、发生变化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1、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能源(煤炭)与经
12、济增长关系曲线图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能源、煤炭之间增速变化关系图(%)主要特点主要特点:1、煤炭消费与GDP 呈现出良好的同步增长关系。煤炭消费的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同步,1957 年、1959 年、1962 年、1966 年、1968 年、1971 年、1978 年、1982年、2000 年几次较大的煤炭消费增长率拐点均是GDP 增长率变化的拐点。2、从1953 年2002 年煤炭消费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变化的总体趋势看,1978年是关键性的转折点,1978 年以前的25 年,煤炭消费平均增长率为10.57%,同期GDP 的平均增长率为6.45%,煤炭消费弹性系数为1.64;1978
13、 年2003 年的25 年间,煤炭消费平均增长率3.85%,同期GDP 的平均增长率为9.4%,煤炭消费弹性系数为0.41。后25 年煤炭平均增长率下降了6.72 个百分点,GDP 增长率上升了2.95 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弹性系数下降了1.23。3、2003年以来煤炭消费增速2003、2004年分别到达了18.3%和15.7%,之后在7.5%左右;2008年大幅下降到3%;2009、2010、2011年基本在7%左右;2012年大幅下降到1.2%、2013年2.55%(统计局数据)。2003年以来的10年间煤炭消费年均增长在9%左右,消费弹性系数1.0左右;2012年降至0.15、2013年降
14、至0.33。初步测算,201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36.1亿吨左右,同比增加9000万吨,增长2.55%,增速比2011年回落7.7个百分点,与前10年平均增速相比回落7.3个百分点。三、发生变化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三、发生变化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2、主要耗煤行业产量增速回落 近10多年全国发电量增长情况图(万亿千瓦时)(万亿千瓦时)20112013年逐月火电发电量变化趋势图年逐月火电发电量变化趋势图(亿千瓦时)(亿千瓦时)2002年以来全国粗钢产量增长趋势图(亿吨)(亿吨)2002年以来全国水泥产量增长趋势图年以来全国水泥产量增长趋势图(亿吨)(亿吨)合成氨产量变化合成氨产量变化2003年以来我国甲
15、醇产量增长趋势图年以来我国甲醇产量增长趋势图(万吨)(万吨)2002年以来全国焦炭产量增长变化趋势年以来全国焦炭产量增长变化趋势(亿吨)(亿吨)三、发生变化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三、发生变化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4、能源结构调整 在气候变化、碳排放压力和生态环境约束加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国家加大了能源结构调整力度,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由2003年的69.8%回落到2012年的66.6%,天然气由2.5%增加到5.2%,水电、核电、风电由6.5%提高到9.4%。煤炭消费下降3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煤炭消耗1.4亿吨左右。同时,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实现了远距离、跨区域
16、输电,改变了煤炭输送方式,提高了效率。5、进口煤影响6、体制机制制约影响 (1)行业管理弱化。(2)上下游行业发展不协调。(3)国有企业与新兴企业、民营企业不平等竞争。(4)煤炭资源开发布局需要顶层设计和国家战略支撑。(5)相关政策缺位、不到位问题。3、产能建设超前 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全国目前现有煤矿产能40亿吨左右,截止2012年底在建产能11亿吨,考虑2013年新增投资5263亿元,还将新增规模4亿吨左右,还有未批先建、批小建大、超能力生产等情况。三、发生变化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三、发生变化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问题一:税费负担沉重 1、税费品种多。我国共有18个税种和1个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煤
17、炭企业需要交纳16项。涉及煤炭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有31项:其中,资源类5项,环境类11项,经济建设类3项,行政管理类5项,企业发展类1项,社会保障类6项。2、税费负担重。据调查统计,目前煤炭企业税费负担总体水平为35.04%。其中总体税负水平21.03%,是全国工业企业平均税负水平的23倍;各种费负水平14.01%。在税负中增值税占总税负的50%左右,煤炭增值税实际税率11.82%,高于全国工业企业实际增值税率2倍多。3、部分产煤省区存在省(区)、市、县、乡镇多级收费问题。4、煤炭资源税面临从价计征改革。三、发生变化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三、发生变化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问题二:发展不平衡 1、老
18、矿区与新矿区不平衡。东北、华东、中南、西南等老矿区资源逐渐枯竭,矿井接续困难,井深巷远,煤矿水、火、瓦斯、冲击地压等灾害多,开采成本高。初步统计全国已有52处千米深井全部分布在东部矿区。新矿区资源条件较好、煤层埋藏浅、自然灾害少,煤矿生产成本低。如鄂尔多斯、榆林等矿区煤矿生产成本不足100元/吨。2、老企业与新兴企业不平衡。老企业特别是老国有企业在资源枯竭的基础上还承担着大量的办社会职能,承担着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企业、离退休职工统筹外工资等费用。新兴企业(无论是新组建的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机制相对灵活、没有离退休职工问题,轻装上阵,并占居大型整装煤田或新矿区资源,企业非生产性负担
19、轻。(如:电力等央企新组建的煤炭公司,伊泰、汇能等大型民营企业)3、东部与西部不平衡。东部地区的企业受资源、环境、区域经济等条件约束,煤炭产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小;西部地区的企业具有资源、土地、相关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如,大同、山焦、陕煤化等)4、人才、技术、效益等分布不平衡。一些老矿区、老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大量向新兴企业、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流动。三、发生变化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三、发生变化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问题三: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难度大 (1)分离企业办社会问题难度大(矿区社区、物业、“三供”等)。(2)原国有政策性破产煤矿的后续政策缺失问题(如:龙煤、开滦、重煤等)。问题四:
20、国有煤矿退出难 受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就业、矿区社会稳定等多重因素制约,国有煤矿难以正常退出,形成企业“活不起、死不了”的状态,制约企业健康发展。如:2012年下半年以来,煤炭市场价格大幅下降、供大于求的形势明显,多数民营煤矿纷纷减产、停产,但国有煤矿依然保持产量增长态势。2012年全国煤炭产量较上年增加1.3亿吨,前10家大型国有企业产量同比增加1.74亿吨;2013年全国产量共增加5000万吨,前10家大型国有企业产量增加1.51亿吨。目前市场竞争形势与上世纪90年代小煤矿主导市场形势形成了明显的逆转。问题五:优化开发布局任重道远 按照“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的原则,形成煤炭资源“梯
21、级开发、梯级利用”格局还受到多因素制约。晋陕蒙宁地区开发强度大,大量新建项目集中在这一地区,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2013年新核准的18个大型煤矿项目有14个位于该地区;同时,新疆地区资源开发秩序亟待规范。三、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三、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四、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四、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 (1)煤炭需求总量继续呈小幅增长态势。一是世界经济小幅复苏,外需环境将有所改善。二是国内宏观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全年经济仍将保持7.5%左右的增速增长。三是从煤炭需求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煤炭需求将继续保持23%的小幅增长。初步预测2014年全国煤炭消费量37.5
22、亿吨左右,同比增加1亿吨左右。(2)煤炭供给能力保持稳定。从煤炭进口形势看,一方面,当前全球煤炭市场产能过剩的压力依然存在,考虑到进口与国内煤还有一定的价差,以及汇率变化,印尼、澳大利亚等煤炭出口国货币持续贬值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煤炭进口仍将保持较大规模。另一方面,国家通过制订商品煤质量管理办法和国家标准;加强对进口煤监测和质量检验;实行差别化煤炭进口关税,鼓励优质煤炭进口,禁止高灰分、高硫分劣质煤炭的生产、使用和进口,煤炭进口或将进一步规范。预计净进口将在3亿吨左右。1、2014年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分析四、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四、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 从国内煤炭生产看,国内煤炭产量过
23、快增长的势头将得到抑制。一是提高煤矿准入条件,停止核准新建低于30万吨年的煤矿;停止核准低于90万吨年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严厉查处未批先建和“批小建大”行为,煤炭总量控制措施效果将逐渐显现。二是逐步淘汰9万吨/年及以下煤矿;重点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加快关闭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隐患严重的煤矿,煤炭生产结构不断优化。三是要求煤炭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核准的煤矿建设规模和生产能力组织生产;建立煤矿产能登记及公告制度,煤矿生产监管力度加大;四是鼓励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以大型企业为主体,在大型煤炭基地内有序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促进煤炭集约化生产。2014年国家能源工作重点将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作为一项重点工
24、作。预测,2014年全国煤炭产量将在38亿吨左右。从总体看,2014年煤炭市场供需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还难以改变,全社会库存维持高位,企业经营仍将面临较大的困难和风险。下半年煤炭供给或将趋于总体平衡,行业经济运行或将有小幅回升,但仍面临着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经济运行的压力依然存在。1、2014年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分析四、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四、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 从国家和主要产煤地区相关政策看,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将不断好转。2013年上半年以来,在多数煤炭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一些主要产煤省区先后出台了临时性政策,维护煤炭经济平稳运行。如:山西省出台了促进煤炭经济平稳运行
25、20条,暂缓征收相关基金;贵州、河南、陕西、内蒙古等也相继出台了暂停征收煤炭价格调整基金等措施。国家高度重视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问题,自2012年12月到13年11月不到1年时间,国务院先后出台了57号、99号、104号三个涉及煤炭行业的文件。其中104号文核心是促进煤炭经济平稳运行。共有5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坚决遏制煤炭产量无序增长(与99号文相同);二是加强煤炭进出口环节管理。研究制订商品煤质量国家标准。加强对进口煤质量检验。将褐鉴纳入法定检验目录。研究完善差别化进口关税政策,鼓励优质煤炭进口,禁止高灰分、高硫分劣质煤炭的生产、使用和进口。三是切实减轻煤炭企业税费负担。2013年年底前,财政部
26、、发展改革委要对重点产媒省份煤炭行业收费情况进行集中清理整顿,坚决取缔各种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切实减轾煤炭企业负担。在清理整顿涉煤收费基金的同时,加快推进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1、2014年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分析四、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四、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 四是提高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水平。引导企业加强市场分析,优化生产布局,科学确定采掘关系,依法有序组织生产;加强煤矿补充地质勘探和资源储备,摸清老矿区外围资源储量,延长矿区服务年限。加强企业内部精细化管理,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合理控制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内控管理和安全生产水平,增加企业效益。要保持矿区和谐稳定与煤矿安全运转,进一步
27、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保障一线职工人身安全及合法权益。同时提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自律管理、统计监测、信息发布、推广技术和管理经验、研究制订标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五是营造煤炭企业良好发展环境。着力解决老矿区、老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原国有重点煤矿承担的办社会职能中,巳分离转移至地方的学校、公安等机构的运转费用,按相关政策规定纳入当地财玫预算;尚未分离的职能,地方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移交。落实相关玫策,解决原国有重点企业破产煤矿遗留的离退休人员医疗保障及及社会化管理、社会职能移交等问题。建立完善退出机制,对资不抵债且扭亏无望的煤矿,要依法及时关闭破产。支持煤炭企业发展矿区循环经济,加
28、快建设一批煤电一体化项目。研究出台有效措施,推动煤炭企业与用户签订中长期合同,促进煤炭供应侧与需求侧协调均衡发展。地方各级阵风及其有关部门要根据煤炭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完善企业考核机制。树立煤炭市场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不得出台限制煤炭正常流通的地方保护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将推动煤炭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改善。1、2014年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分析四、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四、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2、我国中长期煤炭需求形势分析 从我国化石能源资源赋存情从我国化石能源资源赋存情况看况看,截止,截止20122012年底,全国已探年底,全国已探明的能源资源储量构成中,煤炭明的能源资源储量构成
29、中,煤炭在我国化石能源资源储量构成中在我国化石能源资源储量构成中占占94%94%,石油占,石油占2%2%,天然气占,天然气占1.8%1.8%左右。左右。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变化看变化看,我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我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由费结构中的比重由20032003年的年的69.8%69.8%、20052005年的年的70.8%70.8%,到,到20122012年的年的66.6%66.6%;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到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到20172017年煤年煤炭消费比重将降至炭消费比重将降至64%64%左右,到左右,到20302030年降至占年降至占50%50%
30、左右。但煤炭消左右。但煤炭消费总量将增加到费总量将增加到5050亿吨左右。亿吨左右。煤炭占一次能源比重变化趋势四、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四、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2、我国中长期煤炭需求形势分析 电力行业将是拉动煤炭电力行业将是拉动煤炭需求的主要动力。需求的主要动力。2020、2030年全国电力装机预测四、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四、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2、我国中长期煤炭需求形势分析 钢铁行业耗煤将进入低增长或平稳期。钢铁行业耗煤将进入低增长或平稳期。建材行业耗煤将进入小幅增长期。建材行业耗煤将进入小幅增长期。煤化工行业耗煤或将出现较大幅度增加,拉动煤炭需求。煤化工行业耗煤或将出
31、现较大幅度增加,拉动煤炭需求。2012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4.8亿吨。其中进口2.72亿吨,同比增长7.1%,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了56.9%,比2011提高了1.3个百分点。2012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500亿立方米。其中进口天然气442亿立方米(其中LNG201亿立方米、管道气24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8%;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约为29.5%,比2011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大幅提高,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考虑,煤炭依然是我国能源安全基础。从我国可再生能源的资源量分析,我国水能的理论蕴藏量为6.94亿千瓦,技术可开发资源量5.4亿千瓦,经济可开发
32、资源量4.02亿千瓦。风能理论蕴藏量约27.5亿千瓦,其中,陆地25.6亿千瓦、海上1.9亿千瓦。太阳能年地表吸收热能17000亿吨标准煤,年可利用量22亿千瓦。从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情况分析,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52451亿千瓦时,增长7.6%。其中:水电发电量789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2%;核电发电量1121亿千瓦时,增长11.65%;风电发电量1401亿千瓦时,增长39%。非化石能源发电量约占全年总发电量的19.85%。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根据国家能源“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30%。其中,水电发
33、电装机达到2.9亿千瓦,核电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风电装机达到1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达到2100千瓦。四、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四、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2、我国中长期煤炭需求形势分析四、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四、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2、我国中长期煤炭需求形势分析3、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四、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四、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 综合分析:我国水能资源量较大,但经多年建设发展,剩余可供建设水电的资源不多,且新开发项目大多位于较复杂地区;核电受安全性影响,发展速度放缓;风电受成本高、稳定性差等影响,大规模发展尚不成熟;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发展规模小、比重低;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逐渐回落,但需求总量仍将保持适度增加。预测到2030年,煤炭消费量将达到50亿吨左右,在2013年的基础上还有14亿吨左右的增量。从我国能源长期安全稳定供应战略和煤炭资源的可靠性、价格的低廉性和利用的可清洁性考虑,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很难改变,“煤为基础、多元发展”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煤炭行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发空间,但发展速度、规模和发展方式将出现较大变化。四、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四、煤炭行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分析 谢谢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