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肱骨髁上闭合整复穿针内固定技术(优选)肱骨髁上闭合整复穿针内固定技术 二、肱骨髁上骨折的流行病学二、肱骨髁上骨折的流行病学 占肘关节损伤中首位,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尤以5-8岁多见。老年人因肱骨髁上骨质强度下降也可发生类似小儿的肱骨髁上骨折,青壮年多见肱骨髁间骨折,肱骨髁上骨折极少见。三、常见并发症及后遗症三、常见并发症及后遗症 1.缺血性肌挛缩 2.肘内、外翻(发生机制)3.神经损伤 4.骨化性肌炎四、肱骨髁上骨折发病原因四、肱骨髁上骨折发病原因 直接暴力(少见)间接暴力所致(大多数)五、肱骨髁上骨折发生病理机制五、肱骨髁上骨折发生病理机制 暴力的性质、方向和受伤时体位不同,骨折类型和移位
2、情况不同。六、肱骨髁上骨折的分型六、肱骨髁上骨折的分型型:伸直型:(占90%)型:屈曲型:型:粉碎型:临床中常用的分型方法:伸直型、屈曲型,其中每型又可分内收型、外展型。这种分开方法简单直观,对复位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七、临床表现七、临床表现肿胀:肿胀:肿胀明显,张力性水泡。疼痛:疼痛:压痛、叩击痛 畸形:畸形:伸直型肘部呈半伸位,肘后突起,靴形肘畸形,屈曲型肘后半圆形。骨擦感:骨擦感:骨异常活动八、手法复位闭合穿针 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1、术前术前X线片线片2 2、器械准备器械准备 骨钻 断针钳(或老虎钳)克氏针3 3、麻醉与体位麻醉与体位麻醉:麻醉:臂丛阻滞麻醉或全麻体位:体位:仰卧位,
3、肩部外展90,按肘关节手术要求消毒4 4、手法复位手法复位-牵引牵引 肩部外展90度左右,一助手把持上臂中段,另一助手把持腕部,维持肘关节轻度屈曲,前臂旋前位,徐徐对抗牵引,解除断端嵌插及旋转移位。术者两手拇指抵于骨折近端桡侧,余手指绕肘关节内外侧,抵于骨折远端外侧,维持牵引下,术者两手拇指向下推挤骨折近端,余指向上提拉骨折远端,纠正侧方移位。4 4、手法复位手法复位-纠正侧方移位纠正侧方移位 以左手维持复位,右手拇指抵于骨折远端后侧,余四指抵于骨折近端前侧,在助手维持牵引并将肘关节由伸直位逐渐变为屈肘90的过程中,两拇指由后向前推顶,余手指向后对抗牵拉复位,纠正骨折端前后移位及向前成角。4
4、4、手法复位手法复位-纠正前后移位纠正前后移位 复位准确后,术者维持骨折对位,一助手以骨钻带动直径1.5mm克氏针,自肱骨外髁最高点略偏下约0.5cm沿上臂外侧轴线与肱骨干长轴呈约45度角刺入,通过远骨折端进入近骨折端,进入约2-3cm(较大患儿可达4cm左右),并恰好自骨折近端尺侧突破骨皮质。5 5、穿针固定穿针固定伸直型、屈曲型,其中每型又可分内收型、外展型。前臂置于胸前悬吊4、手法复位-纠正前后移位典型病例4 男 14岁 术后第2天5cm沿上臂外侧轴线与肱骨干长轴呈约45度角刺入,通过远骨折端进入近骨折端,进入约2-3cm(较大患儿可达4cm左右),并恰好自骨折近端尺侧突破骨皮质。共用2
5、枚克氏针固定,将克氏针尾弯折、剪短,留于皮外0.侧 位4、手法复位-纠正前后移位三、常见并发症及后遗症术后半年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好,提携角约15典型病例2 男 8岁 术前肩部外展90度左右,一助手把持上臂中段,另一助手把持腕部,维持肘关节轻度屈曲,前臂旋前位,徐徐对抗牵引,解除断端嵌插及旋转移位。典型病例2 男 8岁 术前五、肱骨髁上骨折发生病理机制二、肱骨髁上骨折的流行病学术中透视影像共用2枚克氏针固定,将克氏针尾弯折、剪短,留于皮外0.术后2周X片示骨折端明显骨痂形成。五、肱骨髁上骨折发生病理机制三、常见并发症及后遗症共用2枚克氏针固定,将克氏针尾弯折、剪短,留于皮外0.5cm。术中透视影
6、像术中透视影像 正正 位位 侧侧 位位6 6、包扎与外固定包扎与外固定肘关节固定于90度位 前臂置于胸前悬吊7 7、术后术后X X线片线片 正位正位 侧位侧位九、典型病九、典型病例例 正正 位位 侧侧 位位 典型病例典型病例 1男,7岁,伤后3天,曾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术前X线片。术后2周X片示骨折端明显骨痂形成。术后半年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好,提携角约15典型病例典型病例2 2 男男 8 8岁岁 术前术前典型病例典型病例2 2 男男 8 8岁岁 初步手法整复后初步手法整复后典型病例典型病例2 2 男男 8 8岁岁 术后第术后第2 2天天典型病例典型病例2 2 男男 8 8岁岁 术后第术后第11
7、11天天典型病例典型病例3 3 男男 1212岁岁左肱骨髁上陈旧骨折并桡神经损伤(伤后左肱骨髁上陈旧骨折并桡神经损伤(伤后3 3周)周)典型病例典型病例3 3 男男 1212岁岁左肱骨髁上陈旧骨折并桡神经损伤左肱骨髁上陈旧骨折并桡神经损伤 术后第术后第2 2天天八、手法复位闭合穿针 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直接暴力(少见)暴力的性质、方向和受伤时体位不同,骨钻 断针钳(或老虎钳)克氏针肘内、外翻(发生机制)正位正 位典型病例2 男 8岁 术前侧 位共用2枚克氏针固定,将克氏针尾弯折、剪短,留于皮外0.肩部外展90度左右,一助手把持上臂中段,另一助手把持腕部,维持肘关节轻度屈曲,前臂旋前位,徐徐对
8、抗牵引,解除断端嵌插及旋转移位。典型病例2 男 8岁 术后第11天典型病例2 男 8岁 术后第2天占肘关节损伤中首位,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尤以5-8岁多见。二、肱骨髁上骨折的流行病学术后半年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好,提携角约15典型病例2 男 8岁 术后第2天四、肱骨髁上骨折发病原因侧 位暴力的性质、方向和受伤时体位不同,典型病例2 男 8岁 术前典型病例典型病例4 4 男男 1010岁岁典型病例典型病例4 4 男男 1010岁岁 术后第术后第2 2天天典型病例典型病例4 4 男男 1010岁岁 术后术后2 2周周典型病例典型病例4 4 男男 1414岁岁 术后第术后第2 2天天典型病例典型病例
9、4 4 男男 1414岁岁 术后术后1 1周周典型病例典型病例5 5 男男 2 2岁岁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肱骨远端全骺分离典型病例典型病例5 5 男男 2 2岁岁 术后第术后第2 2天天典型病例典型病例5 5 男男 2 2岁岁 术后术后1 1周周典型病例典型病例6 6 男男 2 2岁岁典型病例典型病例6 6 男男 2 2岁岁 术后第术后第2 2天天侧位二、肱骨髁上骨折的流行病学4、手法复位-纠正前后移位疼痛:压痛、叩击痛5cm沿上臂外侧轴线与肱骨干长轴呈约45度角刺入,通过远骨折端进入近骨折端,进入约2-3cm(较大患儿可达4cm左右),并恰好自骨折近端尺侧突破骨皮质。典型病例4 男 10岁 术后第2天4、手法复位-纠正前后移位侧位术者两手拇指抵于骨折近端桡侧,余手指绕肘关节内外侧,抵于骨折远端外侧,维持牵引下,术者两手拇指向下推挤骨折近端,余指向上提拉骨折远端,纠正侧方移位。直接暴力(少见)5mm克氏针,自肱骨外髁最高点略偏下约0.典型病例2 男 8岁 术后第2天暴力的性质、方向和受伤时体位不同,体位:仰卧位,肩部外展90,按肘关节手术要求消毒典型病例5 男 2岁 术后1周正 位典型病例3 男 12岁左肱骨髁上陈旧骨折并桡神经损伤(伤后3周)术后半年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好,提携角约15典型病例典型病例7 7 男男 7 7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