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点:1.了解平行线的定义,并能用符号表示.能借助三角板,方格纸等画平行线.2.探索平行线的基本性质(基本事实).难点:探索平行线的基本判定方法(1)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2)怎样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怎样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平行线?相交与平行一、帖一、帖(线)线)二、靠二、靠(尺)尺)三、移三、移(点点)四、画四、画(线)线)0 1 2 3 4 5 6 7 8 9 100 1 2 3 4 50 1 2 3 4 5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它的平行线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它的平行线.1注意观察注意观察!abP2如何画平行线?如何画平行
2、线?刚才的画法中,三角刚才的画法中,三角板起着什么作用板起着什么作用?1与与2具有什么样具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的位置关系?我们能得到一个判定我们能得到一个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吗?两直线平行的方法吗?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如果同位角相等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如果同位角相等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何言几语1=2,ABCD.FEDCBA2121cba1=2(已知)(已知)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书写格式:书写格式:21cba1.1.如图如图,哪两个角相等能判定直线哪两个角相等能判定直线ABCD?DB431432AC 2.2.如果如果 ,能判定哪能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两条直线平行?1=2ABCEFD25HG4133=42=5如图,已知如图,已知1=2,AB与与CD平行平行吗?为什么?吗?为什么?ABCDEF1231=2(已知),(已知),2=3(对顶角相等),(对顶角相等),1=3.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如果内错角相等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
4、说成: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何言几语ABCDEF121=2,ABCD.如图如图,1=2,且且1=3,AB和和CD平行吗?平行吗?ABCD123想一想想一想 练习:已知:1=A=C,(1)从1=A,可以判断哪两条直线平行?它的依据是什么?(2)从1=C,可以判断哪两条直线平行?它的依据是什么?如图,已知如图,已知1+2=180,AB与与CD平行吗?为什么?平行吗?为什么?ABCDEF121+2=1801+2=180(已知),已知),2+3=1802+3=180(邻补角互补),(邻补角互补),1=31=3(同角的补角相等)(同角的补角相等).ABCD(内错角相等,两
5、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探究探究2 23如图,已知如图,已知1+2=180,AB与与CD平行吗?为什么?平行吗?为什么?ABCDEF1321+2=1801+2=180(已知),已知),2+3=1802+3=180(邻补角互补),(邻补角互补),1=31=3(同角的补角相等)(同角的补角相等).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探究探究2 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如果同旁内角互补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何言几语ABCDEF12
6、1+2=180,ABCD.DCBA想一想想一想 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文字叙述文字叙述符号语言符号语言图形图形 相等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 (已知已知)ab 相等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 (已知已知)ab 互互补,两直线平行补,两直线平行ab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23=22+4=180abc1234例题例题1.1=_ _ (已知)(已知)ABCE 2=(已知)(已知)CDBF 1+5=180o(已知)(已知)_ABCE24如图:如图:13542CFEADB(内错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
7、平行)两直线平行)已 知已 知 3=4 5 ,1 与与 2 互 余,你 能 得互 余,你 能 得到到?解解1+2=90 1=2 1=2=45 3=45 2=3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23ABCDAB/CD例题例题2应用练习1.1.如图如图,如果如果3=73=7,那么,那么 _,理由是,理由是_ ;如果;如果5=35=3,那么,那么_,理由是,理由是_ ;如果如果2+5=_2+5=_,那么,那么 ,理由是理由是_ .ab87654321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80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8、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 AB BC CD DE EF F1 12 2应用练习应用练习 3.3.如图所示,直线如图所示,直线 ,被直线被直线 所截,现给所截,现给 出下列四个条件:出下列四个条件:1=51=5;1=71=7;2+3=1802+3=180;4=7.4=7.其中能说明其中能说明 的条件序号为(的条件序号为()A.A.B.B.C.C.D.D.a bcab87654321A A1l3l4l2l5050o o120120o o6060o o6060o o3l4l1l2l应用练习5.如图如图:可以确定可以确定ABCE的条件是的条件是()A.2=BB.1=AC.3=BD.3=A A EB
9、C D 123C应用练习6.如图,已知如图,已知1=301=30,2或或 3满足条件满足条件_,则,则a/b213abc2150 或或330_/.18076)4(;14)3(;63)2(;21)1(0的条件序号是的条件序号是其中能识别其中能识别所截,给出下列条件:所截,给出下列条件:被直线被直线 、7.7.直线直线bacba=+=(1)(2)(4)48621537abc同位角相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平行线的判定示意图平行线的判定示意图判定判定数量关系数量关系位置关系位置关系选做题(1)从)从1=2,可以推出,可以推出 ,理由是理由是 。(2
10、)从)从2=,可以推出,可以推出c cd d,理由是理由是 。(3)如果)如果1=75,4=105,可以推出可以推出 。理由是理由是 。练一练练一练ba a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3 3a ab b同旁内角互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1.1.如图如图(1)从从1=4,可以推出,可以推出 ,理由是理由是 。(2)从从ABC+=180,可以推出,可以推出ABCD,理由是理由是 。(3)从从 =,可以推出,可以推出ADBC,理由是理由是 。ABCD12345(4)从从5=,可以推出,可以推出ABCD,理由是理由是 。练一练练一练
11、AB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DCDBCDBCD同旁内角互补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2 23 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BCABC同位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2.2.如图如图如图,如图,12,能判断,能判断ABDF吗?为什么?吗?为什么?若不能判断若不能判断ABDF,你认为还,你认为还需要需要再添加的一个条件再添加的一个条件是什么呢?写是什么呢?写出这个条件,并说明你的理由。出这个条件,并说明你的理由。不能不能添加添加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想想还可以添想想还可以添加什么条件?加什么条件?体验成功体验成功
12、达标检测达标检测2、直线a、b与直线c相交,给出下列条件:1=23=64+7=18003+5=1800,其中能判断a/b的是()A B C D 64157328abB C61 当当ABE 度时,度时,EFCN当当CBF 度时,度时,EFCN 。3、如图、如图ABCNEF 必做题:必做题:1、如果A+B=180,那么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_;如果 +B=180,那么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ABEC。ABCE AE BC6161C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同位角不一定相等 B.内错角都相等 C.同旁内角互补 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如图所示,如果D=EFC,那么()
13、A.ADBC B.EFBC C.ABDC D.ADEF3.在同一平面内,若直线a,b,c满足ab,ac,则b与c的位置关系是_.FEDCBA第2题DDbc 4.如图1所示,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A.BAD=BCD B.1=2;C.3=4 D.BAC=ACD (1)(2)5.如图2所示,如果D=EFC,那么()A.ADBC B.EFBC C.ABDC D.ADEF 34DCBA21FEDCBA 6.如图3所示,能判断ABCE的条件是()A.A=ACE B.A=ECD C.B=BCA D.B=ACE (3)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同位角不一定相等 B.内错角都相等 C.同旁内角可能相等 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8.不相邻的两个直角,如果它们有一边在同一直线上,那么另一边相互()A.平行 B.垂直 C.平行或垂直 D.平行或垂直或相交EDCBA9.9.如图,根据下列条件可判断哪如图,根据下列条件可判断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理由。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理由。(1 1)1=2 1=2 (2 2)3=A 3=A(3 3)A+2+4=180A+2+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