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诫子书诫子书第第 2 课时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在疏通全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主旨。2.结合作者(诸葛亮)生平,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3.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古典作品熏陶。【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古典作品熏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一、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旧知检测: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诫子书这封家信的内容。哪位同学能为我们复述一下书信的内容?(教师可请 2 到 3 位学生来进行背诵,或对翻译内容进行回忆复述。教师在点评中要注意学生对关键词句的翻译是否准确,内容翻译是否完整。)诸葛亮写这封信,是为了告诉孩子
2、什么道理?他是如何达到劝诫的目的的?这节课,就让我们帮助诸葛瞻继续解读这封家书。二二、问题探究、问题探究过渡:在这封家书中,诸葛亮对孩子提出了怎样的期望和要求?明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希望儿子可以以君子的德行来要求自己,即修身养德,同时提出了修身养德的途径静和俭。(一)合作探究一(一)合作探究一1.探究探究任务任务如何理解文中的“静”?作者是如何论述“静”的重要性的?2.探究过程探究过程(1)圈画出文中的“静”。(2)结合课下注释和上节课的翻译,思考:“静”指的是什么?“静”有哪些作用?。(3)小组内分享对静的含义和作用的分析,并结合原文说明理由,整理出小组对于“静”的理解
3、的结论。(4)小组讨论:作者是如何论述“静”的重要性的?3.成果展示成果展示(1)“静”的含义:“静”就是淡泊、宁静,是一种摒除杂念和干扰而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只有内心宁静,方能自省、自察。“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2)“静”的作用的论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阐述了淡泊和宁静对于一个人志向的意义。淡泊即是不为名利诱惑,能够安贫乐道;而宁静则是指不受世俗影响,保持内心的澄澈安宁。正如上文所说,只有淡泊宁静才能明确内心真正所求,才能坚定自己的志向,不为外界诱惑,最后实现自己的目标。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一方面将立志与学习、成才
4、紧密联系在一起,谈“志”的意义,一方面突出“静”对于“学”的“志”的重要作用。通过一正一反论述,他告诫儿子必须保持宁静专一,才能立志,才能勤学,才能成才。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如果不能宁静专一,就会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使学业精进;就会偏激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这是从反面来说不宁静专一即“淫慢”和“险躁”的害处。一反一正,增强了论述效果。因此,不管是修身还是学习,都需要宁静专一。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探究文章关键词,理解文章主旨。(二)合作探究二(二)合作探究二1.探究任务探究任务诸葛亮认为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2.探究过程探究过程(1)自由朗读全
5、文,找出文章中有关成才的内容,圈画出关键条件。(2)小组讨论,分析成才各条件间的关系。3.成果展示成果展示成才要具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淡泊”,指不为名利所动,能安贫乐道,守道不移;“宁静”则指心情安宁,内心澄净。不受世俗的影响,淡泊宁静中方能明确内心真实所想;才会坚定自己的志向,进而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所以“淡泊”“宁静”是“明志”的前提。第二个条件是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要想有才学必须通过学习,而求学的过程必然是孤独寂寞之旅,只有心无旁骛,潜心专一,才能深入思考,精研学问。“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6、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可能学有所成。诸葛亮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志存高远,勤学成才。学习时要心境清净,精力集中,同时学习态度也要端正,“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好高骛远、博而不精、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态度都不会有好的学习结果;急于求成、浮躁不专,不仅对学习进步无益,而且有害于品格的培养,达不到陶冶品格的目的。第三个条件是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流年似水,蹉跎时光,必将老大徒伤悲,于事无补。所以更应惜时勤学,学习的目的是成才,而成才是为了奉献于社会,为社会所用。三者的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
7、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三)合作探究三(三)合作探究三1.探究任务探究任务对于“俭以养德”,文中提到的内容似乎不多。你是如何理解“俭以养德”的?2.探究过程探究过程(1)结合原文及翻译,思考文中哪里能体现出“俭”的重要意义。(2)小组交流内分享思考结果,结合诸葛亮生平经历讨论:诸葛亮为什么会提出“俭以养德”?(3)指定一位同学记录整理小组同学发言,形成小组结论,指定一位同学做分享。3.成果展示成果展示“俭”就是节俭、俭朴。“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炼的关键性作用。诸葛亮年轻时隐居田园,躬自耕植,深知物力
8、维艰,所以一生俭朴,为官廉洁。“俭以养德”是诸葛亮人生智慧的总结,更是诸葛亮严以自律的人生写照。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借助合作探究的形式,结合文章内容和作者生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合作探究,帮诸葛瞻理解了父亲家信的深意:希望诸葛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了解了“静”的重要性,以及成才的三个条件立志、学习和惜时。在信的最后,作者告诫孩子如果不静下心来,珍惜时光,立志勤学,而是任由时光蹉跎,就会“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你认为,在当今社会,“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否还有现实意义?(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同学们也要牢记前人智慧,宁静淡泊,惜时奋进,最终成就自己的志向
9、!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和巩固本课学习内容。五、拓展延伸五、拓展延伸1.类文阅读诫外生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增长文化修养。2.文言词积累夫(1)用在一句话的开始:战,勇气也。(2)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感叹:人定胜天,信。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积累文言词用法,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六六、布置作业、布置作业1.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本文言简意深,如果让你在为诸葛瞻讲解时添加一些名人故事或者名人名言来增加说服力,你会选择哪些故事?2.课后作业课后作业课下积累有关“立志”“勤学”“惜时”的诗句名言,制作一张手抄报。【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诫子书立志正学习成才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惜时反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