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诏安老年人生活状况的对诏安老年人生活状况的调查及思考调查及思考 南城中学初二研究性学习课题组 指导老师指导老师:林英珠 胡火亮 小组成员小组成员:许秋娟(组长)陈斯娜 沈薇薇 沈秀丽 覃玉成 沈晓 娟 吴森 徐渝婷 陈惠琼 沈泽松 沈南辉一一.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目前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不能忽视的重大社会问题,也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我们提出这个课题进行调查研究,目的在于了解我县的老年人生活现状,以及对我县社会生活各方面造成的影响,以唤起人们对老龄化问题的关注。二、研究过程具体分为三个阶段二、研究过程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调查走访阶段调查走访阶段(2004年9月20日11月1
2、4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搜集参考资料阶段搜集参考资料阶段(2004年11月15日11月30日第三阶段第三阶段为整理资料和撰写论文阶段为整理资料和撰写论文阶段(12月1日12月20日)在此期间,小组成员许秋娟、陈斯娜、吴森同学走访了诏安县公安局户政科、人民法院,民政局,吴秀丽、沈薇薇同学则走访了县福利院,老年大学,对我县老年人的总体情况有初步的了解。同时我们深入到老人聚居的地方如良峰公园、中山公园等处进行走访,走进普通家庭,与老人拉家常,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医疗照料等问题,对老年人的生活现状有了切身的体会(详见表一)。通过以上方式,我们掌握了具体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表一表一 对老年人调查总体情况对
3、老年人调查总体情况 调查人数调查人数 自身有固自身有固定收入的定收入的 需继续劳需继续劳动的动的 丧失劳动丧失劳动力力 88人 37人 26人 25人 我们查阅了大量介绍有关老年人生活尤其是养老保障方面的资料,并从因特网上搜集相关信息,获得理论上的充实。我们把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搜集到原始资料进行整理筛选,形成观点,撰写论文三三.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成果(一)通过对我县(一)通过对我县88位老年人的位老年人的调查采访,把他们的生活状况分调查采访,把他们的生活状况分为三大类型为三大类型:第一种类型:第一种类型:自身有固定收入的老年人。由于有了固定的养老金以及相应的医疗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较有保障。生
4、活方式多姿多彩,生活质量总体较高。对他们来说,现在的生活比改革开放前确实有了明显的改善(详见表二)。调查人数 年龄 健康状况 业余爱好 对目前生活满意度 对今后的盼望 37人 60-65岁9人,66-74岁17人,75岁以上11人 较好17人,有小毛病15人,身体较差5人 参加老年大学3人,喜欢锻炼16人,其他爱好11人,无业余爱好7人 表 示 满意人21,认为还凑合12人,认为不如以前4人 对前景有信心15人,将希望寄托儿孙身上25人,对未来不抱希望3人 表二表二 有固定收入的老人的生活状况有固定收入的老人的生活状况 第二种类型第二种类型:自食其力的老人。对于刚刚步入老年行列又没有固定生活来
5、源的老人,只要还有劳动能力,他们总是劳动不止,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为自己、为子女、为家庭、为社会继续创造着财富(详见表三)。由于这部分老人尚能自食其力,并未成为儿女的负担,因此,在家庭中普遍能够与子女和睦相处。但是,我们不禁要担忧,到了他们无力再进行劳动、不能再创造财富时的生活会怎样?表三表三 还在继续劳作的老人生活来源还在继续劳作的老人生活来源调 查 人数年龄居住地健康状况主要生活来源 26人 60-69岁17人,70岁以 上 9人 家 住 农村 的 1 8人,县城8人 健康仍有劳动能力19人,身体已快支撑不了的7人从事较轻农活以换取生活资源的13人,做点小生意维持生活的7人
6、,受雇用的6人 第三种类型:第三种类型:丧失劳动能力,依靠子女生活的老人。这部分老人现在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而且大部分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的生活来源只能依靠子女的抚养以及政府的救济,生活质量与子女的生活水平、文化素质、道德水准息息相关(详见表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老人的赡养得不到应有的保证,甚至个别多子女的家庭还出现互相推诿,把老人当“皮球”踢的现象。这一部分老人是老年人中真正的弱者,需要社会给以更多的关注。表四表四 丧失劳动能力老人的生活丧失劳动能力老人的生活 调查人数 年龄 健 康 状况 生活来源 生活质量 25人 6 0-6 9岁9人,70-79岁9人,80岁以上
7、7人 健 康 状况 较 差或 太 老的 1 3 人,年 纪虽 大 尚能 自 理的 1 2 人,主要依靠儿孙赡养的22人,政府给予救 济 的 3人儿女生活较好、孝敬老人的12人,儿女生活一般、老人生活尚可10人,儿女不孝、老人生活困难3人 通过调查,我们一方面欣慰地看到,老人们的生活水平总体上有了一定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老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进一步充实。但同时我们更看到,那些没有固定收入、特别是逐渐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还在为自己的生存劳碌。在农村的,往往可以看见老人们佝偻的身影依旧在忙碌。至于那些已丧失劳动能力,依靠子女抚养的老人们来说,他们的晚景堪怜。如何
8、让老人们不再为晚年的生活而忧虑,是我们全社会所必须认真面对、探索解决的问题。(二二)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 1、经济收入的多少、经济收入的多少 老年人生活的保障来自于收入的保障。调查发现,有经济收入的老人生活质量比较高,同时在家庭生活中也受到更大的尊敬,家庭关系较为融洽,与外界的联系更密切,眼界开阔,更关心国家大事,在社会生活中更自信。反之,则相反因此,许多老人相信“身边的儿子不如身边的钱”,为使自己晚年的生活有保障,他们想方设法攒钱,并不惜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结果陷入了为提高生活质量而攒钱,为攒钱而降低生活质量的怪圈中。2、健康状况、健康状况 身体健康的老人至少本身
9、可以自理,甚至还可以为子女继续创造财富。反之,一个长期需要求医问药、需要子女特别照顾的老人,对家庭、子女必然成为一种长久、沉重的负担,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老人的生活质量可想而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老人病前的生活质量还行,因久病不愈,常常遭到家人的冷眼相看。3 3、儿女生活水平的高低、儿女生活水平的高低 一般来说,儿女经济条件好的,老年人生活质量相对较好,儿女生活差的老人生活水平也随之降低。很难想象,一个生计都难维持的家庭能够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割股孝亲”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在调查中,我们倒是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古语说“养儿防老”,现实生活中却有相当的老人是养儿到老,这样的老人怎
10、能谈得上安享晚年呢?在子女众多的家庭里,如果儿女成家后经济不宽裕,对于老人的赡养多持着一种观望、互相推诿的态度,每年,县人民法院都会受理不少此类涉及赡养费纠纷的案件。(三)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初步得出以(三)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初步得出以下结论下结论:我县老年人的养老基本上是通过家庭来完成的。由于我县还是一个农业大县,经济相对落后,群众收入相对较低,现在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要抚养22.53个老年人,养老的担子不轻。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养老的负担会越来越沉重,据测算到2025年要抚养29.46个老年人,到2050年则需抚养48.59人,那时家庭走向小型化,独生子女在未来赡养老人的负担将进一步加重
11、,单纯依靠家庭,难以有效地解决养老问题。因此,面对日益严峻的养老压力,我们希望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此,我们也提出几点建议:一、全社会要开展尊老敬老的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一个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二、政府要始终以发展为主旋律,为养老筹措较为雄厚的资金,同时,应尽快建立更完善的保障机制,加大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力度,增加养老资金的投入,以保证老年人在丧失劳动能力后,仍有稳定的收入来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三、鼓励社会力量发展老年事业,鼓励和支持社会志愿者为老年人服务,减轻国家的压力。四、个人也应该为自己将来的老年生活作经济上的准备,改变“养儿防老”的意识,走“自力更生”之路,增强自身养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