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9 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1. 打破铁饭碗” “人才招聘会” “自主就业”等流行语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A就业制度的变化 B综合国力的提升 C医保制度的建立 D人民生活的提高 2. 改革开放前,人们曾使用过五花八门的粮票、油票和布票,反映了当时我国( ) A. 经济落后,物资匮乏 B.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 C. 市场经济,政府把控 D. 打击投机,平抑物价 3.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 临。“新时代”是指( ) 图一 过去购物凭票证 图二 今日商品任意买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
2、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4. 1993 年 4 月 1 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 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 40 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 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5. 从 1984 年到 2013 年底,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 38 倍; 农民 人均收入增长了 21 倍。材料直接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 ) A实行了彻底的民主改革 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
3、高 D进行了农村和城市的经济改革 6.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 高追求;80 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 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这些现象说明( ) A我国的高新科技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B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人们的消费水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D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经济发展 7. 1987 年北京居民人均消费粮食 123.6 公斤,比 1978 年减少 59.1 公斤,下降 32.3%对 此现象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 A北京粮食供应紧张,粮食供不应求
4、 B改革开放后,居民膳食结构日益多样化 C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发展缓慢,长期滞后 D居民工资低微,无力购买粮食 8. 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 人们上网浏览、发 E-mai1 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 70 年代住草房,80 年代住瓦房,90 年代住楼房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A B C D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如图 材料二 1973 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 2 号”,此后又成功培育 出“超级杂交水稻”。自 70 年代中期至 2001 年,增产粮食 40 亿吨,创造经济效益 4000 多亿元。袁隆平针对全球
5、性粮食危机问题说, “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 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1)材料一中三幅漫画反映了我国哪些方面的变化? (2)材料二说明我国在哪一领域取得突出成就?这一成就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3)结合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人民物质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请你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答案 15 AADDC 68 BBB 9. (1)人民生活水平;人民思想观念;人民生活习惯;科技水平等。 (答出任意 2 点即可) (2)农业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水稻产量。 (3)改革开放;科技进步。(其它符合题意亦可) (4)例如网购,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其它符合题意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