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69962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PPT 页数:208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8页
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8页
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8页
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8页
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2023-1-21内容框架1.1.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2.2.劳动法劳动法 3.3.现代企业管理现代企业管理 4.4.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 5.5.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3-1-2235.5.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开发与管理2.2.劳动法劳动法4.4.管理心理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与组织行为3.3.现代企业管理现代企业管理1.1.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难易程度:难易程度:4 41 12 25 53 3学习效率:学习效率:3 35 52 21 14 42023-1-234第一场考试第一场考试“卷册一:卷册一: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理论知

2、识理论知识”(100分满分,分满分,60分及格)分及格)(均为单选(均为单选题和多选题)题和多选题)(考试时间(考试时间8:30-10:00)职业道德部分(共职业道德部分(共25道题)道题)(考卷上没有标出分数)(考卷上没有标出分数)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三级共(三级共20道题)道题)(二级共(二级共10道题)道题)(每道题均为(每道题均为1分)分)专业技能知识要求部分专业技能知识要求部分(三级共(三级共80道题)道题)(二级共(二级共90道题)道题)(每道题均为(每道题均为1分)分)2023-1-2452023-1-2562023-1-2672023-1-278二级合计2007.52007.12

3、008.52008.12009.5小计第一章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1.1 1.1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4 4111.1.1 1.1.1(X X)劳动资源的短缺)劳动资源的短缺 1.1.2 1.1.2(X X)效用最大化效用最大化 1.1.3 1.1.3(Y Y)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 1.1.4 1.1.4(X X)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1.2 1.2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6 621141.2.1 1.2.1(X X)劳动力和劳动力供给)劳动力和劳动力供给 111.2.2 1.2.2(X X)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

4、求1.2.3 1.2.3(X X)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1.2.4 1.2.4(Y Y)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111.2.5 1.2.5(X X)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1.3 1.3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 1 111 1.3.1 1.3.1(X X)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 1.3.2 1.3.2(X X)工资形式)工资形式11.4 1.4 就业与失业就业与失业 1313112151.4.1 1.4.1(X X)就业总量的决定

5、)就业总量的决定 111.4.2 1.4.2(Y Y)失业及其类型)失业及其类型 11.4.3 1.4.3(Y Y)需求不足性失业)需求不足性失业 11.4.4 1.4.4(Y Y)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1.4.5 1.4.5(X X)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12023-1-28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劳动力供给与需求3.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工资水平与结构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工资水平与结构4.就业与失业就业与失业2023-1-2910第一章第一章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6、 第一节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共(共4 4次考题:次考题:2008.5/2008.112008.5/2008.11)第二节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共(共6 6次考题:次考题:2007.5/2008.52007.5/2008.5)第三节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结构(共(共1 1次考题:次考题:2007.52007.5)第四节第四节就业与失业就业与失业(共(共1313次考题:次考题:2007.5/2007.11/2008.5/2008.112007.5/2007.11/2008.5

7、/2008.11)2023-1-210劳动经济学基本内容劳动经济学基本内容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问题的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问题的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以劳动力市场为研究对象。一个分支,以劳动力市场为研究对象。劳动经济学的框架体系可以概括为:四个主线两个层次劳动经济学的框架体系可以概括为:四个主线两个层次 四个主线:供给、需求、价格和政府四个主线:供给、需求、价格和政府 两个层次: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微观和宏观2023-1-21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劳动资源的劳动资源的稀缺性稀缺性相对性、绝对性、支付能力与支付手段的稀

8、缺性相对性、绝对性、支付能力与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效用效用最大化最大化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企业企业利润利润最大化最大化个人个人效用效用最大化最大化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2023-1-21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实证实证研究法研究法 是什么是什么客观事实客观事实规范规范研究法研究法 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什么 价值判断价值判断2023-1-21314劳动力的概念劳动力的概念 在一定年龄内在一定年龄内 有劳动能力有劳动能力 有就业要求有就业要求 能够从事职业劳动能够从事职业劳动全部人口全部人口(就业者)(就业者)(失业者)(失业者)社社会会劳劳动动力力20

9、23-1-214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1.劳动力2.劳动参与率(劳动参与率的生命周期劳动参与率的生命周期)3.劳动力供给弹性2023-1-215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条件下,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条件下,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的市场工资率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劳动力供给图劳动力供给图 工资率工资率W(元时元时)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量量S(人人时时)符符号号 1.51.5 2.0 2.0 2.5 2.5

10、 3.0 3.0 3.5 3.5 4.0 4.0150200280400500700abcdef劳动力供给表劳动力供给表2023-1-216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附加性劳动力假说劳动力假说 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正正向关系向关系悲观性悲观性劳动力假说劳动力假说 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反反向关系向关系男性成年人(一级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男性成年人(一级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敏感的反应在敏感的反应2023-1-217劳动力需求 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需求弹性是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于工资率变动的反应

11、程度。劳动力需求弹性是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于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劳动力需求弹性公式:劳动力需求弹性公式:WWDD/Ed1 1)需求无弹性,即)需求无弹性,即EdEd0 0。(2 2)需求有)需求有无限弹性,即无限弹性,即EdEd趋向于无趋向于无穷大。穷大。(3 3)单位需求弹性,即)单位需求弹性,即EdEd1 1。(4 4)需求富有弹性,即)需求富有弹性,即EdEd1 1。(5 5)需求缺乏弹性,即)需求缺乏弹性,即EdEd1 1。2023-1-218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 短期的生产实际上就是产量取决于一个可变要素短期的生产实际上就是产量取决于一个可变要素的投入。可变要素投入发生变化,产量相应地

12、发的投入。可变要素投入发生变化,产量相应地发生变化。生变化。当把可变的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是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这就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边际产量递增阶段 边际产量递减阶段 总产量绝对减少 边际产量是指由于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要素投入而增加的产量2023-1-219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总产量为Q,平均产量为AP,边际产量为MP;AP=Q/LMP=Q/LTP、AP、MP都是先增后减,第一阶段,AP递增,第二阶段,MP递减,第三阶段,MP为负值由此可见

13、,企业在资本等生产要素固定不变时,劳动投入的增加量应在区域,即a-b之间。企业若以人均产量为最大目标,劳动投入量a点最佳;若以总产量最为目标,b点最佳。QAPMPOLMPAPTPab2023-1-220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MPR=VMP=MPP=MC=W其中:MPR为边际产品收益 VMP为边际产品价值 P为产品价格 MC为边际成本2023-1-221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利润最大化目标利润最大化目标MRP=MPP=MC=W2023-1-222劳动力供给需求曲线图劳动力供给需求曲线图n 平均工资为平

14、均工资为P1时,劳动力供需平衡时,劳动力供需平衡n平均工资为平均工资为P2时,劳动力需求小于供给,会存在数量为时,劳动力需求小于供给,会存在数量为Q2 Q4的失业人口。的失业人口。n 平均工资为平均工资为P3时,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会存在数量为时,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会存在数量为Q5 Q3的短缺劳动力。的短缺劳动力。n 供求供求均衡点均衡点供给供给曲线曲线需求需求曲线曲线平均工资平均工资数量数量0Q1P1Q2P2EQ3P3ABQ4Q52023-1-223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劳动力市场的含义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静态与动态均衡静态与动态均衡 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

15、衡:马歇尔局部均衡:马歇尔 一般均衡:瓦尔拉一般均衡:瓦尔拉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2023-1-224n平均工资为平均工资为P1时,时,劳动力供需平衡劳动力供需平衡n平均工资为平均工资为P2时,时,劳动力需求小于供劳动力需求小于供给,会存在数量为给,会存在数量为Q2 Q4的失业人口。的失业人口。n平均工资为平均工资为P3时,时,劳动力需求大于供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会存在数量为给,会存在数量为Q5 Q3的短缺劳动力。的短缺劳动力。劳动力供给需求曲线图劳动力供给需求曲线图供求供求均衡点均衡点供给供给曲线曲线需求需求曲线曲线平均工资平均工资数量数量0Q1P1Q2P2EQ3P3AB

16、Q4Q52023-1-225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1.人口规模人口规模2.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3.人口城乡结构人口城乡结构资本存量与劳动力需求的关系资本存量与劳动力需求的关系威廉威廉刘易斯在刘易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指出,由于工业部门的中指出,由于工业部门的劳动产出大于工资总量,因而形成剩余产出。如果工业资本家将利润再投劳动产出大于工资总量,因而形成剩余产出。如果工业资本家将利润再投资,则该部门资本存量及其对劳动的需求将由此而提高。只要农业部门尚资,则该部门资本存量及其对劳动的需求

17、将由此而提高。只要农业部门尚有过剩劳动力存在,这个过程将一直持续下去,一直到农业过剩劳动力全有过剩劳动力存在,这个过程将一直持续下去,一直到农业过剩劳动力全部被吸吮尽为止。这时劳动力供给曲线及工资水平将由水平直线变为具有部被吸吮尽为止。这时劳动力供给曲线及工资水平将由水平直线变为具有正斜率的曲线,工业劳动者工资和农业劳动者的收入将随投资增加而逐步正斜率的曲线,工业劳动者工资和农业劳动者的收入将随投资增加而逐步增加,工农业趋于均衡发展,国民经济结构逐步转变。增加,工农业趋于均衡发展,国民经济结构逐步转变。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2023-1-226人力资源的数

18、量构成A适龄就业人口B未成年就业人口C老年就业人口D求业人口E就学人口F家务人口G服役人口H其他人口病残人口0岁16岁55-60岁劳动适龄人口少年人口老年人口2023-1-227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工资水平与结构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工资水平与结构 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 工资形式工资形式1 1、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报酬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报酬,是工资是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构成的主要部分.工资率工资率: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以其计算的工资只是基本工资,并不以其计算的工资只是基本工资,并不是全部劳

19、动报酬)是全部劳动报酬)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 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劳动量以劳动的直接持续时间来计量依据工人合格劳动量以劳动的直接持续时间来计量依据工人合格产品的数量产品的数量(作业量作业量)和计件工资率计算工资报酬的工资支付形式和计件工资率计算工资报酬的工资支付形式.(计时工资是最为(计时工资是最为传统的工资形式,计件工资实为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传统的工资形式,计件工资实为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2023-1-2282 2、福利、福利 工资的转化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工资的转化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支

20、付以劳动为基础,但并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相关支付以劳动为基础,但并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相关 法定性法定性 企业自定性和灵活性企业自定性和灵活性2023-1-229就业与失业 就业的含义就业的含义就业主体是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就业主体是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 所参加的劳动是对社会有益的社会劳动所参加的劳动是对社会有益的社会劳动 从事的是有报酬或收入的劳动从事的是有报酬或收入的劳动 一国的就业总量与一国的均衡国民收入是同时被决定的一国的就业总量与一国的均衡国民收入是同时被决定的总供给总供给=消费消费+储蓄储蓄总需求总需求=消费消费+投资投资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总供给=总需求总需求 就业总

21、量的决定就业总量的决定2023-1-230失业及类型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由于求职的劳动者与需要提供的岗位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而导致的由于求职的劳动者与需要提供的岗位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而导致的失业,如新生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工人想转换工作岗位时出现的工作中断等失业,如新生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工人想转换工作岗位时出现的工作中断等技术性失业技术性失业由于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材料,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和新的生产管理方式,由于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材料,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和新的生产管理方式,出现社会局部劳动力过剩而导致的失业出现社会局部劳动力过剩而导致的失业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由于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材料,采用新的生产工

22、艺和新的生产管由于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材料,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和新的生产管理方式,出现社会局部劳动力过剩而导致的失业理方式,出现社会局部劳动力过剩而导致的失业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由于某些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条件、社会风俗或购买习由于某些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条件、社会风俗或购买习惯的影响,使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失业惯的影响,使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失业 需求不足性失业需求不足性失业1.增长差距性失业增长差距性失业2.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对策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对策2023-1-231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 失业率失业率 失业持续期失业持

23、续期2023-1-232失业的度量与转换 失业率:失业率失业率:失业率=失业人数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100%=失业人数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失业持续期:平均失业持续期失业持续期:平均失业持续期=(失业者失业者*周数)周数)/失业人数失业人数失业的度量失业的度量非劳动力非劳动力失业失业就业就业1234561解雇或辞职解雇或辞职2、3退休或自愿退休或自愿退出劳动力市场退出劳动力市场4重新雇佣重新雇佣5、6重新进入劳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动力市场就业失业的三种状态与六种转换图就业失业的三种状态与六种转换图2023-1-233城镇失业总人数(19

24、78-2002)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单位:万人2023-1-234城镇失业率统计(1978-2002)0%1%2%3%4%5%6%2023-1-235失业原因分析主因:主因:总需求不足总需求不足对策对策:依靠政府宏观调控,对国民经济运行的政策实施干预,依靠政府宏观调控,对国民经济运行的政策实施干预,实现国民经济均衡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均衡发展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将两者与产业政策紧密结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将两者与产业政策紧密结合,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合,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2023-1-236 失业的社会经济代价失业的社会经济代价失业存在许多不良的后

25、果:失业存在许多不良的后果:1 1、造成劳动力的闲置浪费、造成劳动力的闲置浪费2 2、导致劳动者的生活困难、导致劳动者的生活困难3 3、使人受到多方面的损失、使人受到多方面的损失4 4、导致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导致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2023-1-237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政府支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政府支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1.最低劳动标准:最低劳动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劳动时间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劳动时间标准2.最低社会保障最低社会保障3.工会工会2023-1-238政府支出政政府府支支出出政府购买政府购买转移支付转移支付公共管理服务

26、公共管理服务国防用品国防用品公共工程项目公共工程项目雇员薪酬雇员薪酬社会优抚社会优抚社会保险福利社会保险福利社会救济社会救济补贴补贴2023-1-239转移支付转移支付转移支付主要包括社会保障福利支出、教育科研支出、政转移支付主要包括社会保障福利支出、教育科研支出、政府公债利息、政府对农业的补贴等府公债利息、政府对农业的补贴等政府转移支付是是一种货币性支出,因此不能算作国民收政府转移支付是是一种货币性支出,因此不能算作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入的组成部分转移支付是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是重要的转移支付是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是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工具政府行为政府行为2023-1

27、-240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宏观政策宏观政策内容内容类型类型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政府税收、预算支出政府税收、预算支出扩张性和紧缩性扩张性和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调控利息调控利息扩张性和紧缩性扩张性和紧缩性收入政策收入政策调节工资和物价调节工资和物价调节收入和物价的关系调节收入和物价的关系收入平等化收入平等化2023-1-241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影响就业总量的三大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就业总量的三大宏观调控政策:(一)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为促进就业,实现稳定增长,防止通货膨胀,对政府支出、为促进就业,实现稳定增长,防止通货膨胀,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

28、和支出水平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所作的决策。国家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政府支出构成,其中政府支出包括政国家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政府支出构成,其中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而政府收入包括税收和公债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而政府收入包括税收和公债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2023-1-242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影响就业总量的三大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就业总量的三大宏观调控政策:(二)货币政策(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为达到预定的经济目标,通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为达到预定的经济目标,通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29、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影响宏观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的经济政策。经济活动的经济政策。与财政政策不同,货币政策通过利率的变动对总需求发生与财政政策不同,货币政策通过利率的变动对总需求发生影响,是间接地发挥作用。影响,是间接地发挥作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2023-1-243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时间时间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搭配方式搭配方式实施年限实施年限1982-19841982-1984年年松松松松双松双松3 3年年19851985年年紧紧紧紧双紧双紧1 1年年1986-19881986

30、-1988年年松松松松双松双松3 3年年1989-19911989-1991年年紧紧紧紧双紧双紧3 3年年1992-19931992-1993年中年中松松松松双松双松1.51.5年年19931993年中年中-1997-1997年中年中紧紧紧紧双紧双紧4 4年年19971997年中年中-2003-2003年年松松(积极积极)松松(稳健稳健)双松双松6.56.5年年20042004年年积极淡出积极淡出稳健趋紧稳健趋紧趋紧趋紧2005-20062005-2006年年 稳健稳健 稳健稳健 稳健稳健 2023-1-244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影响就业总量的三大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就业总量

31、的三大宏观调控政策:(三)收入政策(三)收入政策狭义:仅指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用于控制货币工资和物价的狭义:仅指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用于控制货币工资和物价的增长。增长。广义:不仅包括上述的宏观调控,还包括在一定社会总收入广义:不仅包括上述的宏观调控,还包括在一定社会总收入、一定工资总量的条件下,对以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居民、一定工资总量的条件下,对以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居民个人分配关系的调整政策。个人分配关系的调整政策。2023-1-245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的作用收入政策的作用 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 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

32、收入差距 2023-1-246洛伦兹曲线收入收入100%人口人口100%0 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用来描述社会收入分配状况兹提出的用来描述社会收入分配状况的一种曲线。图中的的一种曲线。图中的45对角线称为对角线称为绝对平等线,由横轴和纵轴组成的折绝对平等线,由横轴和纵轴组成的折线称为绝对不平等线。实际收入分配线称为绝对不平等线。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即洛伦兹曲线,则是介于两者曲线,即洛伦兹曲线,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该曲线之间的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该曲线向下弯曲的程度越大,表示社会收入向下弯曲的程度越大,表示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就越严重;

33、反之,则分配不均的程度就越严重;反之,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就越接近于平均。表示社会收入分配就越接近于平均。后来,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后来,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了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兹曲线提出了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AB2023-1-247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基尼系数=A/=A/(A+BA+B)如果如果A 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完全平等;如果B B为零则系数为为零则系数为1 1,收入分配绝对,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该系数可在零和不平等。该系数可在零和1 1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

34、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数即会变小。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0.2表表示收入绝对平均;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0.2-0.3表示比较平均;表示比较平均;0.3-0.3-0.40.4表示相对合理;表示相对合理;0.4-0.5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表示

35、收入差距较大;0.6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2023-1-248基尼系数国际认定的基尼系数警戒线为国际认定的基尼系数警戒线为0.40.4。世界银行发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展报告中称,称,中国基尼系数目前已扩大至中国基尼系数目前已扩大至0.4580.458。今后如能在福利政策和税收政策方面加以调节,今后如能在福利政策和税收政策方面加以调节,基尼系数是有可能逐步降低的。基尼系数是有可能逐步降低的。20102010年大致维持年大致维持现有水平不再扩大,保持在现有水平不再扩大,保持在0.450.45左右,左右,20202020年略年略有下降达有下降达0.400.40左右。左右。2

36、023-1-249收入政策的措施收入政策的措施 (1 1)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 制定工资制定工资物价指导线物价指导线 对工资和物价的管制以至冻结对工资和物价的管制以至冻结 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控制政策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控制政策(2 2)收入平等化措施收入平等化措施 个人收入所得税制度,采取累进税制个人收入所得税制度,采取累进税制 对遗产、赠与、高消费等征税对遗产、赠与、高消费等征税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对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培训对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培训 发展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事业 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收入政策2023-1-250练习题

37、单选1、失业类型分为(、失业类型分为()。)。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E、阶段性失业2023-1-251第二章 劳动法1.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的体系2.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2023-1-25253二级合计2007.52007.12008.52008.12009.5小计2.1 2.1 劳动法体系劳动法体系 17171221282.1.1 2.1.1(X X)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的概念 2.1.2 2.1.2(Y Y)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112 1 2.1.3 2.1.3(Y Y)劳动法律渊源)劳动法律渊源 1 1 2.1.4 2.1.4(Y

38、 Y)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的体系1 2.2 2.2 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 4 4 1 12.2.1 2.2.1(X X)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征征 1 2.2.2 2.2.2(X X)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要素 2.2.3 2.2.3(Y Y)劳动法律事实)劳动法律事实2023-1-25354第二章第二章劳动法劳动法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的体系 (共(共1717次考题:次考题:2007.5/2007.11/2008.5/2008.112007.5/2007.11/2008.5/2008.11)第二节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

39、律关系(共(共4 4次考题:次考题:2007.11/2008.112007.11/2008.11)2023-1-254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的体系 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是调节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劳动法是调节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2023-1-255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的体系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基本原则的特点、基本原则的特点指导性、纲领性法律规范指导性、纲领性法律规范反映所调整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反映所调整劳动关系的特殊性高度稳定性高度稳定性高度权威性高度权威性2023-1-256劳动法的体系

40、劳动法的体系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2、基本原则的作用、基本原则的作用3、基本原则的内容、基本原则的内容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原则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原则首要原则首要原则平等就业权和自主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平等就业权和自主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劳动保障:基本保护、优先保护、全面保护劳动保障:基本保护、优先保护、全面保护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三方原则)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三方原则)物质帮助权原则物质帮助权原则社会强制保险社会强制保险(社会性、互助性和补偿性)(社会性、互助性和补偿性)2023-1-257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保护劳动者劳动权原则首要原则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物质

41、帮助权原则:对生老病死伤残给予社会保对生老病死伤残给予社会保险险劳动权劳动权劳动保护权劳动保护权劳动就业权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职业培训权基本保护(基本权益)全面保护(权益权能)优先保护(弱势群体)参与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平等协商的权参与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平等协商的权利、集体协商和共同决定权;三方原利、集体协商和共同决定权;三方原则;听取工会意见;劳动仲裁三方原则;听取工会意见;劳动仲裁三方原则;工会参与权、知情权和咨询权则;工会参与权、知情权和咨询权2023-1-258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的体系 劳动法律渊源劳动法律渊源含义含义国家规定认

42、可的劳动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国家规定认可的劳动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2023-1-259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的体系 劳动法律渊源劳动法律渊源类别类别p 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p 劳动法律(劳动关系法和劳动标准法)劳动法律(劳动关系法和劳动标准法)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全国人大及常委会p 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国务院国务院p 劳动规章劳动规章劳动社会保障部劳动社会保障部p 地方性劳动法规地方性劳动法规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地方人大及常委会p 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p 正式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正式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

43、政解释)此外:雇用规则(内部劳动规则)、劳动(雇佣)合同、此外:雇用规则(内部劳动规则)、劳动(雇佣)合同、集体合同、习惯法、法官法或判例法集体合同、习惯法、法官法或判例法2023-1-260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的体系 劳动法律体系(劳动法律体系(P39)u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u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u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u劳动标准制度劳动标准制度u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u职业培训制度职业培训制度u促进就业法律制度促进就业法律制度u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劳动关系法劳动关系法劳动标准法劳动标准法劳动保障法劳动

44、保障法劳动监督检查法劳动监督检查法2023-1-261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含义含义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的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条件1.存在现实劳动关系存在现实劳动关系2.存在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存在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2023-1-262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种类种类1.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合同关系2.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3.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2023-1-263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特征1.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现实形态(劳动关系劳动关系

45、是的现实基础;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是的现实基础;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权利和义务(一次调整与一次调整与二次调整二次调整)3.劳动法律关系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双务关系4.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国家强制性2023-1-264劳动法律关系的三大构成要素 主体:雇主和雇员 雇员主体是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劳动者;雇主主体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客体: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即劳动法律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如:劳动、工资、保障福利、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

46、动安全卫生等事物 内容:权利和义务2023-1-265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平等就业和择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安保权利职业技能培训权利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其他权利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安全规程遵守劳动纪律遵守职业道德劳动者权利劳动者权利劳动者义务劳动者义务 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用人单位的权利与的权利与义务义务2023-1-266劳动法律事实 劳动法律事实的概念:依法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它分为两类:劳动法律行为和劳动法律事件。劳动法律行为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

47、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包括:合法行为、违法行为、行政行为、仲裁行为和司法行为 劳动法律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的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包括:企业破产、劳动者伤残、死亡、战争或其他现象。2023-1-267第三章 现代企业管理1.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2.企业计划与决策企业计划与决策3.市场营销市场营销2023-1-26869二级合计2007.52007.12008.52008.12009.5小计 3.1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92 3 53.1.1(X)企业战略环境分析)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2 1 3.1.2(X)企业分析)企业分析 3.1.

48、3(Y)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与控)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与控制制 2 3.2企业计划与决策企业计划与决策41 1 133.2.1(X)科学决策的要求和方法)科学决策的要求和方法1 1 3.2.2(Y)企业经营计划)企业经营计划 1 3.3市场营销市场营销9 113.3.1(X)市场分析)市场分析 3.3.2(X)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1 3.3.3(XY)市场营销策略)市场营销策略 2023-1-26970第三章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现代企业管理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共(共9 9次考题:次考题:2007.5/2007.112008.5/2008.112

49、007.5/2007.112008.5/2008.11)第二节第二节 企业计划与决策企业计划与决策(共(共4 4次考题:次考题:2007.5/2007.112008.52007.5/2007.112008.5)第三节第三节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共(共9 9次考题:次考题:2007.5/2007.112008.5/2008.112007.5/2007.112008.5/2008.11)2023-1-27071第三章 现代企业管理.企业企业战略战略管理管理 企业计划与决策企业计划与决策 全面企业管理全面企业管理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企业企业管理管理基础基础工作工作结构与流程2023-1-271企业战略

50、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的企业战略的特征特征1.全局性全局性2.系统性系统性3.长远性长远性4.风险性风险性5.抗争性抗争性企业战略企业战略实质实质是实现是实现外部环境、企业实力外部环境、企业实力和和战略目标战略目标三者间的动态平衡三者间的动态平衡2023-1-272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环境的企业环境的结构结构企业企业行业环境行业环境市场环境市场环境政治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法律环境技术环境技术环境2023-1-273经营环境的分类经营环境的分类简单简单+稳定稳定=低不确定性低不确定性少数外部因素并且这些因素是类似的因素保持相同或变化很慢 对要素复杂知识要求低复杂复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