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歌之送别诗赏析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70025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9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歌之送别诗赏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古诗歌之送别诗赏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古诗歌之送别诗赏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古诗歌之送别诗赏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古诗歌之送别诗赏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直接抒发依依不舍的留念;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1.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送”或或“别别”等字眼;等字眼;2.2.基本主题:永不褪色的深厚情谊,依依不舍的留恋;情基本主题:永不褪色的深厚情谊,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友人的思念。3.3.感情色彩: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旷达刚健,乐观向上。一、习俗类意象一、

2、习俗类意象1、折柳惜别、折柳惜别2、饮酒饯别、饮酒饯别3、唱歌送别、唱歌送别送别诗常用意象送别诗常用意象折柳送别折柳送别“柳柳”与与“留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意。饮酒饯别:饮酒饯别: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正当今夕断肠处,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骊歌是愁绝不忍听。(李白)(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一首离别时唱的歌)“阳关三叠阳关三叠”(即王维的(即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流)是唐代流传久远的离别之曲。传久远的离别之曲。“朝闻游子唱朝闻游子唱离歌离歌”(李欣)

3、(李欣)“劳歌劳歌一曲解行舟一曲解行舟”(许浑)(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许浑)(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代称)时唱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代称)唱歌送别唱歌送别踏歌踏歌(劳劳亭、谢亭、灞陵亭)、(劳劳亭、谢亭、灞陵亭)、渡口、南浦、青枫渡口、南浦、青枫浦浦等等伤春悲秋)伤春悲秋)“长亭长亭”、“南浦南浦”、“柳柳”、“芳草芳草”、“酒酒”等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往往被作家们交等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往往被作家们交织在同一首作品中,共同负起烘托、渲染或写照、象织在同一首作品中,共同负起烘托、渲染或写照、象征离愁别恨的使命。征离愁别恨的使命。李叔同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

4、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芳草长亭长亭柳柳酒夕阳夕阳古道古道笛声笛声山山意境:意境:概括秋季别离景象特点:概括秋季别离景象特点:苍茫苍茫、深远深远、苍凉苍凉、凄清凄清、暗淡、冷寂暗淡、冷寂、空寂寥落空寂寥落。掌握答思想感情题的一般模式掌握答思想感情题的一般模式【示例示例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蕴含了什 么样的思想感情?(么样的思想感情?(2007 江苏卷)江苏卷)【示例示例2】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诗镜总论云: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代为之思,其

5、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请作具体分析。(2010 江苏卷)江苏卷)【示例示例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3分)。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分)。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1分)。分)。【示例示例2】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答思想感情题,一般情况下,其答题模式为:答思想感情题,一般情况下,其答

6、题模式为:基于何种原因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或情境)产生的+情感。情感。送杜十四之江南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思考: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思考: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参考答案:渺茫参考答案:渺茫春江春江与一片与一片征帆征帆形成强烈形成强烈对比对比,阔大的背景,阔大的背景衬托衬托出征帆的渺小,由此引发作者对征帆日暮之时找不到停出征帆的渺小,由此引发作者对征帆日暮之时找不到停泊处所的担心,泊处所的担心,表现了诗人对朋友关切担忧之情表现了诗人对朋友关

7、切担忧之情。前三句写前三句写景,饱含感情,末句卒章显意,景,饱含感情,末句卒章显意,“断人肠断人肠”直抒别情,直抒别情,将依将依依惜别的哀伤之情上升到顶点依惜别的哀伤之情上升到顶点。(抓意象抓意象绘图景绘图景析手法析手法悟感情悟感情)重送裴郎中贬吉州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思考: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思考: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哀伤凄婉哀伤凄婉1、景物:、景物:“猿啼猿啼”、“暮江暮江”、“孤舟孤舟”。情:情:“客散客散”、“伤心伤心”、“逐臣更远

8、逐臣更远”。2、反衬:、反衬:“人自伤心水自流人自伤心水自流”,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的伤,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的伤心;心;“青山万里一孤舟青山万里一孤舟”,以青山万里反衬孤舟。,以青山万里反衬孤舟。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作者是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作者是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重送裴郎中贬吉州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烘托烘托:以猿啼、客散、暮色等烘托伤心之情:以猿啼、客散、暮色等烘托伤心之情反衬反衬:以流水无情衬人之有情,以青山重重衬行舟

9、之孤小:以流水无情衬人之有情,以青山重重衬行舟之孤小对比对比:作者同友人的贬谪之途对比,既点同病相怜,又流:作者同友人的贬谪之途对比,既点同病相怜,又流露了对友人路途险远的担忧和惜别牵挂之情。露了对友人路途险远的担忧和惜别牵挂之情。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劳劳亭、谢亭、灞陵亭)、(劳劳亭、谢亭、灞陵亭)、渡口、南浦、青枫渡口、南浦、青枫浦浦等等伤春悲秋)伤春悲秋)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的离情别绪入诗,成为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的离情别绪入诗,成为“人化的自人化的自然然”,便构成一种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的美感形态。,便构成一种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的

10、美感形态。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宋人王灼宋人王灼碧鸡漫志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惊人”。这首词。这首词“新丽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

11、作简要分析。分析。解析(解析(1):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王观送):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王观送别的情意。别的情意。解析(解析(2):):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水是眼波横横”“”“山是眉峰聚山是眉峰聚”“”“送春归送春归”“”“和春住和春住”。想像别致,想像别致,意蕴生动。如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住”。2、想象想象、虚实虚实相生相生 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对方途中所当经见的特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对方途中所当经

12、见的特定环境或所当体验的离别的孤独与惆怅。定环境或所当体验的离别的孤独与惆怅。送魏二送魏二 王昌龄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请问尾联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请问尾联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后两句运用联想,虚拟分别后友人月下船泊后两句运用联想,虚拟分别后友人月下船泊潇湘,潇湘,“愁听清猿愁听清猿”,甚至在梦里也因旅夜孤独而,甚至在梦里也因旅夜孤独而不得安宁的幻象,借以加倍地表现作者离别的惆怅不得安宁的幻象,借以加倍地表现作者离别的惆怅和对友人深切的关怀。和对友人深切的关怀。3、衬托(乐景衬哀情)、

13、烘托衬托(乐景衬哀情)、烘托4、比喻:比喻:李白李白送友人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严维的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鸦飞尽水悠悠。”用用“水悠悠水悠悠”比喻离别的惆怅和友比喻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情的悠长。谢亭送别谢亭送别 许浑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劳歌:送别歌的代称。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有人认为第二句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红叶青山

14、”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调 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答: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答: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 恰恰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 的难堪。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以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乐景写哀情”的手法。的手法。别董大别董大 高适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本

15、诗运用本诗运用反衬反衬的手法,的手法,哀景衬壮情哀景衬壮情(析手法)。诗的前两句(析手法)。诗的前两句写眼前之景,日暮黄昏,黄云千里,大雪纷纷,于北风狂吹写眼前之景,日暮黄昏,黄云千里,大雪纷纷,于北风狂吹之中,唯见高空断雁,用之中,唯见高空断雁,用白描手法白描手法描绘了描绘了苍凉悲壮苍凉悲壮之景。三、之景。三、四两句转到作者对友人体贴入微而又坚定不移的赠语(抓意四两句转到作者对友人体贴入微而又坚定不移的赠语(抓意象,绘图景),体现了诗人象,绘图景),体现了诗人自信豪迈、自信豪迈、乐观豁达的胸怀乐观豁达的胸怀,对友对友人真诚的情谊和劝勉鼓励之情。人真诚的情谊和劝勉鼓励之情。(悟感情)悟感情)和

16、练秀才杨柳和练秀才杨柳 杨巨源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诗中的诗中的“折柳折柳”和和“春风春风”各比喻什么?有何好处?诗中哪各比喻什么?有何好处?诗中哪些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有何深意?些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有何深意?【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诗中的折柳喻行人,春风喻送行人,)诗中的折柳喻行人,春风喻送行人,生动而贴切,堪称妙喻。(生动而贴切,堪称妙喻。(2)诗中有两个地方用了谐音)诗中有两个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一是的修辞手法,一是丝丝,作者以柳丝含蓄地表达出离别,作者以柳丝含

17、蓄地表达出离别之之思思;二是;二是柳柳,耐人寻味地写出了无情折柳似有,耐人寻味地写出了无情折柳似有情,极其生动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情,极其生动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2013年福建卷年福建卷】送何遁山人归蜀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注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小题小题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绿”字的

18、妙处。(字的妙处。(2分)分)小题小题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分)小题小题1:“绿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意思对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小题小题2: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

19、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言之成理亦可)(4分)分)艺术手法艺术手法大多是采用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助于想象、联想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塑造形象。赠友送别诗鉴赏要点情感情感大多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形式标志形式标志标题中有标题中有“送送”或或“别别”等字眼。等字眼。常用的意象常用的意象长亭、杨柳、夕阳、酒、

20、芳草、阳关等长亭、杨柳、夕阳、酒、芳草、阳关等8、陈诗写的是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裂开,梧、陈诗写的是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掉光,枝梢被狂风折断,给行军带来困难。桐树上的叶子已经掉光,枝梢被狂风折断,给行军带来困难。(2分)分)岑诗写的是在盛夏五月时火焰山炎威赫赫,常人视火岑诗写的是在盛夏五月时火焰山炎威赫赫,常人视火山为畏途,而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必经此地,自然极其困难。山为畏途,而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必经此地,自然极其困难。(2分)分)两者一极冷一极热,环境严酷有别。(两者一极冷一极热,环境严酷有别。(1分)分)9、(、(1)陈诗)陈诗“红旗直上天山

21、雪红旗直上天山雪”运用借代的方法。(运用借代的方法。(1分)分)“红旗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冰天雪地中行军,队伍不乱,勇不言人而自有人在,冰天雪地中行军,队伍不乱,勇猛直上,(猛直上,(1分)画面生机勃然,展现的是唐军将士高昂的士分)画面生机勃然,展现的是唐军将士高昂的士气和一往无前的精神。(气和一往无前的精神。(1分)分)(2)岑诗)岑诗“角声一动胡天晓角声一动胡天晓”运用象征的手法,(运用象征的手法,(1分)号角分)号角将胡天惊晓,实则意味着只要一声号令,唐军便可决胜,一扫将胡天惊晓,实则意味着只要一声号令,唐军便可决胜,一扫黑暗,使西域重见光明。(黑暗,使西域重见光明。(1分)表达了诗

22、人对这次出征抵抗分)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出征抵抗取得胜利的美好祝愿。(取得胜利的美好祝愿。(1分)(如答比喻、夸张手法的,且分)(如答比喻、夸张手法的,且分析的对,情感也对的给分析的对,情感也对的给1分)分)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劲吹,湖边(“海畔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诗人以这一笛声,使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诗人以这一笛声,使

23、人产生这里有人的联想,同时又将人隐去,以人产生这里有人的联想,同时又将人隐去,以“不见人不见人”造成悬念:那风里传来的笛声究竟来自何处呢?从而自然造成悬念:那风里传来的笛声究竟来自何处呢?从而自然转出末句: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转出末句: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的精神,“直上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直上”二字中溢出。二字中溢出。这首诗在艺术

24、上善于映衬与妙用指代。一、二句对环境这首诗在艺术上善于映衬与妙用指代。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如果是在风和日丽、山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如果是在风和日丽、山明水净的条件下行军,则不能见出士气的昂扬坚强。水净的条件下行军,则不能见出士气的昂扬坚强。全诗写得十分壮美;兼有诗情画意之美,全诗写得十分壮美;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行军图。8答

25、案答案 表现了诗人的离别愁绪和谆谆告诫。表现了诗人的离别愁绪和谆谆告诫。“鸿鸿雁不堪愁里听雁不堪愁里听”,诗人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对方,诗人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对方,怅惘凄切;怅惘凄切;“空令岁月易蹉跎空令岁月易蹉跎”,诗人语重心长地,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对方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告诫对方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解析解析 一是离愁,一是告诫,要结合具体的诗一是离愁,一是告诫,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回答。句回答。9答案答案 颔联运用了倒装手法,先出颔联运用了倒装手法,先出“鸿雁鸿雁”“”“云山云山”,写感官接触到的物象,写景;然后写写感官接触到的物象,写景;然后写“愁里听愁里听”“”“客中客中过过”,由景

26、生情,抒发忧愁情绪。整个句子同时又是叙述,由景生情,抒发忧愁情绪。整个句子同时又是叙述旅途的寂寞失意,也是叙事。旅途的寂寞失意,也是叙事。(言之有理即可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解析 要抓住三点分别表述。要抓住三点分别表述。11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

27、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

28、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顺字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

29、字词。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节奏划分示例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

30、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翻译训练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教学提示】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意后把握节奏划分。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章。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翻译示例:若夫

31、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直译法: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意译法:太阳升起,山林里雾气开始消散,烟云聚拢,山谷又开始显得昏暗,清晨自暗而明,薄暮又自明而暗,如此暗明变化的,就是山中的朝暮。春天野花绽开并散发出阵阵幽香,夏日佳树繁茂并形成一片浓荫,秋天风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水

32、枯而石底上露,如此,就是山中的四季。【教学提示】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直译锻炼学生用语的准确性,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美感;意译可加强译文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准确性。因此,需两种翻译方式都做必要引导。全文直译内容见我的积累本。目标导学四:解读文段,把握文本内容1赏析第一段,说说本文是如何引出“醉翁亭”的位置的,作者在此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明确:首先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坐落在群山之中,并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环抱之景。接着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坐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视野集中到

33、最佳处。再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点山“秀”,照应上文的“美”。又写酿泉,其名字透出了泉与酒的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后引出“醉翁亭”来。作者利用空间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2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它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明确: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写出了其中的“乐亦无穷”。第二段是第一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3第三段同样是写“乐”,但却是写的游人之乐,作者是如何写游人之乐的?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洌,美味

34、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如此勾画了游人之乐。4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写游人之乐?明确: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太守在游人之乐中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是为能与百姓同乐而醉。体现太守与百姓关系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这样的乐。5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明确: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目标导学五:深入解读,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思考探究:作者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却有两个句子别出深意,不单单是在写乐,而是另有所指,表达出另外一种情绪,请你找出这两个句子,说说这种情绪是什么。明确:醉翁之意

35、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种情绪是作者遭贬谪后的抑郁,作者并未在文中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此句与醉翁亭的名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前后呼应,并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连成一条抒情的线索,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目标导学六:赏析文本,感受文本艺术特色1在把握作者复杂感情的基础上朗读文本。2反复朗读,请同学说说本文读来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1)句法上大量运用骈偶句,并夹有散句,既整齐又富有变化,使文章越发显得音调铿锵,形成一种骈散结合的独特风格。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

36、繁阴”“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文章多用判断句,层次极其分明,抒情淋漓尽致,“也”“而”的反复运用,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使读者在诵读中获得美的享受。(3)文章写景优美,又多韵律,使人读来不仅能感受到绘画美,也能感受到韵律美。目标导学七:探索文本虚词,把握文言现象虚词“而”的用法用法文本举例表并列1.蔚然而深秀者;2.溪深而鱼肥;3.泉香而酒洌;4.起坐而喧哗者表递进1.而年又最高;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承接1.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水落而石出者;5.临溪而渔;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7

3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表修饰1.朝而往,暮而归;2.杂然而前陈者表转折1.而不知人之乐;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虚词“之”的用法用法文本举例表助词“的”1.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醉翁之意不在酒;3.山水之乐;4.山间之朝暮也;5.宴酣之乐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代词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名之者谁(指醉翁亭);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指山水之乐)【教学提示】更多文言现象请参见我的积累本。三、板书设计路线: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风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山水之乐(醉景)风俗: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 太守醉宴游之乐(醉人)心情:禽鸟乐人之乐乐其乐与民同乐(醉情)可取之处重视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并通过节奏划分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突破了仅按注释疏通文义的桎梏,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不单纯关注“直译”原则,同时培养学生的“意译”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的美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足之处文章难度相对较高,基础能力低的学生难以适应该教学。会员免费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古诗歌之送别诗赏析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