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234四个时期的政策70年代之前的人口政策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的人口政策 80年代的人口政策 90年代以后的人口政策70年代之前的人口政策 建国初期,建国初期,“人多力量大人多力量大”理念刺激了人的生育愿望理念刺激了人的生育愿望基本上是国情决定人口政策基本上是国情决定人口政策 1954年中央领导提倡节制生育,由鼓励生育转为节制年中央领导提倡节制生育,由鼓励生育转为节制 后来反右派斗争和文革的发生,后来反右派斗争和文革的发生,导致计划生育机构瘫痪,人口依旧增长过快。导致计划生育机构瘫痪,人口依旧增长过快。70到80年代人口政策基本形成了以“晚、稀、少”和后来发展为“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为主要内容的限制人口增殖的生育政策。70年代初,国家制定了“晚、稀、少”和“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量最好一个,最多两个”的生育政策。恢复生育工作机构,人口增长快速下降。80年代的人口政策“只生一个好”为遏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为遏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1980年年9月月25日,党中央发表日,党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标志着我国独生子女人口政策的正式出台并全面实施。标志着我国独生子女人口政策的正式出台并全面实施。计划生育计划生育被被定为国策定为国策提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19841984年年
3、4 4月月1313日除城市、城郊以外,在农村日除城市、城郊以外,在农村地区逐步实行允许第一胎生女孩的夫妇再生地区逐步实行允许第一胎生女孩的夫妇再生第二胎的政策,即实行所谓的第二胎的政策,即实行所谓的“口子口子”政策。政策。19821982年年20上世纪90年代“少生优生”政府发布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政府发布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依照法律法规合理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依照法律法规合理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2001年年12月月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及一系列配套的条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
4、口与计划生育法以及一系列配套的条例,例,基本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体系框架。基本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体系框架。在在1982年我国计划生育的精神是年我国计划生育的精神是“只生一个好只生一个好”,到了,到了1995年前后就倡导年前后就倡导“少生优生少生优生”。2001年至今 “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高出提高出生生人口素质人口素质 最近有消息传出最近有消息传出国家开始国家开始酝酿酝酿调整人口政策,适度的开放二胎调整人口政策,适度的开放二胎人口政策的执行从总体上看,我国人口控制政策的执行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从总体上看,我国人口控制
5、政策的执行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长,使城市人口基本实现了向低出生、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长,使城市人口基本实现了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使人们的生育观念向晚婚晚育和少生优生的方面转变,人民健使人们的生育观念向晚婚晚育和少生优生的方面转变,人民健康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贫困人口比例有所下降,环境保护取得康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贫困人口比例有所下降,环境保护取得成效。成效。人口政策的执行但是也必须看到,人口控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其执行效果的起伏也比较大。但是也必须看到,人口控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其执行效果的起伏也比较大。20
6、世纪世纪70年代的人口控制政策的执行效果比较显著,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长;年代的人口控制政策的执行效果比较显著,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长;然而然而80年代的人口控制政策的执行效果却比较差,人口增长率出现反弹;年代的人口控制政策的执行效果却比较差,人口增长率出现反弹;而而90年代以来的人口控制政策的执行的效果又比较显著。年代以来的人口控制政策的执行的效果又比较显著。执行效果出现反差的原因(一一)调适对象的接受能力、政策的可操作程度影响着政策执行的效果调适对象的接受能力、政策的可操作程度影响着政策执行的效果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胎化”的紧缩生育政策,在具体的实施工作中,变成了没有区分的“一刀切”,
7、片面地追求“少生就是切,这一目标,结果使实际效果与主观政策目标背道而驰。而80年代后期的“开小口”政策是为了缩小政策要求与现实差距而采取的,是对“一胎化”政策困难的妥协,出发点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政策的具体标准(“口子,的大小)规定得不明确,各地为了降低工作难度,竞相增加“开口子”的条件,攀比“口子”的大小,使计划生育工作没能得到正确执行。90年代以后,中央和各地政府根据新时期人口数量、结构,以及不同地区居民生育意愿的不同,相继出台了一些法规和条例,对抑制人口数量反弹、调整人口结构和分布,起到了有效作用。执行效果出现反差的原因(二二)社会环境对政策执行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社会环境对政
8、策执行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50年代初,1958大跃进开始后却变为鼓励生育,而后来的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到文化大革命等运动都使得计划生育机构不能正常工作。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50年代末大跃进及三年困难时期后补偿性生育的人口开始进入了育龄年龄阶段、农村地区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上山下乡”的知青回城、新婚姻法的出现、五六十年代的生育高峰所导致的80年代初育龄人口的增加等社会环境因素造成人口政策不断成熟和完善,这一时期出生率却出现了回升的现象。执行效果出现反差的原因(三三)执行主体对政策执行效果也产生重要影响执行主体对政策执行效果也产生重要影响20世纪60年代,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到文革的爆发,计划生育工作机构陷入瘫痪,人口控制政策无法正常进行。70年代,周恩来把计划生育工作归属于国家计划问题之列,1973年国务院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人口政策产生积极作用。80年代初期,中央强调计划生育工作要以思想教育为主,逐步做到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但地方政府使用简单粗暴的手段和强制命令方式,普遍要求一对夫妇只准生一个孩子,80年代初人口控制失利。80年代后期,出现“口子”调整政策,各地为了降低工作难度,出现了“中央开小口,地方开大口,基层大开口”的局面。另外,出现“逃生”、“超生”、“抢生”等现象,地方性执行主体的扭曲执行和执行不力成为造成80年代后半期出生率第二次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