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肠道杆菌肠道杆菌思考:形态和染色形态和染色多数有鞭毛,志贺菌无鞭毛(动力多数有鞭毛,志贺菌无鞭毛(动力-);致病菌都有菌毛。);致病菌都有菌毛。培养特性培养特性S-SS-S培养基:培养基:埃希菌属埃希菌属 沙门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 生化反应生化反应 生化反应活泼,不同种细菌分解糖类或蛋白生化反应活泼,不同种细菌分解糖类或蛋白质形成不同产物,以此可区分各菌属和菌种。例质形成不同产物,以此可区分各菌属和菌种。例如:肠杆菌科中的致病菌一般不分解乳糖;而非如:肠杆菌科中的致病菌一般不分解乳糖;而非致病菌多分解乳糖。致病菌多分解乳糖。抵抗力抵抗力 不强,湿热不强,湿热606
2、0经经3030minmin即被杀死。对低温有耐受即被杀死。对低温有耐受力。对一般消毒剂如漂白粉、酚、甲醛等均敏感。有力。对一般消毒剂如漂白粉、酚、甲醛等均敏感。有些菌(志贺菌和沙门菌)能耐胆盐和在不同程度上抵些菌(志贺菌和沙门菌)能耐胆盐和在不同程度上抵抗染料的抑菌作用。此特性已被用于制作鉴别培养基抗染料的抑菌作用。此特性已被用于制作鉴别培养基或选择培养基。或选择培养基。第一节第一节 埃希菌属埃希菌属(Escherichia)Escherichia)形态染色形态染色G G短杆菌,周鞭毛,有动力,周身有菌毛。短杆菌,周鞭毛,有动力,周身有菌毛。培养和生化反应培养和生化反应 在鉴别培养基上因分解乳
3、糖产酸,是指示剂变色,菌落被着色;在鉴别培养基上因分解乳糖产酸,是指示剂变色,菌落被着色;IMVC+-IMVC+-。抵抗力抵抗力 胆盐、煌绿染料等对其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以形成耐药性,胆盐、煌绿染料等对其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以形成耐药性,R R质质粒可在肠道菌间传递;对氯霉素、庆大霉素敏感。粒可在肠道菌间传递;对氯霉素、庆大霉素敏感。一、生物学性状大肠埃希菌 鞭毛和菌毛(透射电镜 42500)致病物质致病物质 E E.colicoli 的菌毛能使细菌粘附在小肠及尿道的粘膜的菌毛能使细菌粘附在小肠及尿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上;外毒素(如肠毒素及溶血毒素)、内毒上皮细胞上;外毒素(如肠毒素及溶血毒素)、内毒
4、素及素及K K抗原与感染致病的特征和严重程度有关;抗原与感染致病的特征和严重程度有关;K K抗原抗原有抗吞噬与抗补体的溶菌作用。有抗吞噬与抗补体的溶菌作用。二、二、致病性致病性所致疾病所致疾病1.1.肠道外感染肠道外感染 以泌尿道感染最多见。以泌尿道感染最多见。2.2.肠道感染肠道感染 引起肠道感染的达肠埃希菌分成引起肠道感染的达肠埃希菌分成5 5组,即肠组,即肠产毒性产毒性E.coliE.coli、肠致病性肠致病性E.coliE.coli、肠侵袭性肠侵袭性E.coliE.coli、肠出血性肠出血性E.coliE.coli及肠粘附性及肠粘附性E.coliE.coli。E.coliE.coli引
5、起的人类肠道感染的常见血清型引起的人类肠道感染的常见血清型 菌 株 致病机制疾病与症状常见血清型 ETEC LT和ST,刺激cAMP或cGMP增加,分泌亢进,水、电解质丢失,菌毛旅游者腹泻及婴幼儿腹泻:水泻、腹痛、恶心、低烧、脱水O6:K15:H6,O8:K25:H9O15:H11,O25:K7:H42O27:H7,O78:H42O148:H28,O159:H4EPEC粘附因子,粘附和破坏小肠上皮细胞,婴儿腹泻:发热、恶心、呕吐、大量水分泻非血性鞭2,55,86,111,114,119,125,126,127,128,142,158ELEC 侵袭和破坏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形成溃疡痢疾样腹泻:发热
6、、腹泻、水泻或典型菌痢症状,出现脓血粘液便28ac,29,112ac,124,136,143,144,152,164,167 EHEC菌毛,VT出血性肠炎:剧烈腹痛、血便。溶血性尿毒综合症,血小板较少性紫癜O O157157,O26,O111 EAEC(EaggEC)未明急、慢性腹泻:水泻,呕吐O42,O44,O3,878,O86,H-三、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防治原则防治原则 第二节第二节 志贺菌属志贺菌属(Shigella)Shigella)志贺菌属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志贺菌属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本属细菌包括痢疾志贺菌本属细菌包括痢疾志贺菌(S.dysenteriaeS.dys
7、enteriae模式种模式种)、福氏志贺菌、福氏志贺菌(S.flexneri)S.flexneri)、鲍氏志贺鲍氏志贺菌菌(S.boydii)S.boydii)和宋内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S.sonnei)4S.sonnei)4个群个群 (group)group)。在我国菌痢以福氏和宋内志贺菌引起感在我国菌痢以福氏和宋内志贺菌引起感染较为多见。染较为多见。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培养及生化反应形态、染色、培养及生化反应 G G-杆菌、无鞭毛、无动力,有些菌体周围有菌毛。杆菌、无鞭毛、无动力,有些菌体周围有菌毛。在在S-SS-S培养基上形成无色半透明光滑型菌落。培养基上形成无色半透明光滑型菌落
8、。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大多数志贺菌不发酵乳糖。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大多数志贺菌不发酵乳糖。抗原构造与分类抗原构造与分类 志贺菌属缺少志贺菌属缺少H H抗原,其抗原结构主要由抗原,其抗原结构主要由O O抗原贺抗原贺K K抗原抗原组成。根据生化反应和组成。根据生化反应和O O抗原结构的差异,将志贺菌属分为抗原结构的差异,将志贺菌属分为A A、B B、C C、D 4D 4个群个群。抵抗力抵抗力 本属细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对酸性环境也较敏感。本属细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对酸性环境也较敏感。对多种抗生素易形成耐药性(主要由对多种抗生素易形成耐药性(主要由R R质粒决定),并在质粒决定),并在菌
9、间传递。菌间传递。致病物质致病物质1.1.侵袭力侵袭力 侵袭力是志贺菌的主要致病因素。侵袭力是志贺菌的主要致病因素。2.2.内毒素内毒素 破坏肠粘膜上皮破坏肠粘膜上皮-粘膜脓血便;粘膜脓血便;作用于肠壁作用于肠壁-毒血症的症状;毒血症的症状;作用于肠壁植物神经作用于肠壁植物神经-腹痛、腹泻、里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急后重3.3.外毒素外毒素 多由痢疾志贺菌产生,又称志贺外毒多由痢疾志贺菌产生,又称志贺外毒素志贺毒素志贺毒 素具有细胞毒素、肠毒素和神经毒素素具有细胞毒素、肠毒素和神经毒素3 3种种生物学活性。生物学活性。二、致 病 性 所致疾病所致疾病 仅人和灵长类动物对志贺菌属易感。仅人和灵长类
10、动物对志贺菌属易感。传染源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慢性带菌者和健康:患者和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慢性带菌者和健康带菌者)。带菌者)。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经口感染。:经口感染。所致疾病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bacterial dysentery)bacterial dysentery)。急性典型菌痢,治疗不当,可转为慢性。急性典型菌痢,治疗不当,可转为慢性。非典型菌痢,易误诊导致慢性菌痢或成为带菌者。非典型菌痢,易误诊导致慢性菌痢或成为带菌者。急性中毒性菌痢:多见于小儿,主要为内毒素引起急性中毒性菌痢:多见于小儿,主要为内毒素引起 微循环障碍发生微循环障碍发生DICDIC所
11、致。所致。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标本标本 分离培养(分离培养(S-SS-S培养基)培养基)可疑菌落可疑菌落 涂片染色镜检。涂片染色镜检。初步鉴定(生化反应)初步鉴定(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确定菌群和菌型)血清学鉴定(确定菌群和菌型)药敏实验。药敏实验。快速诊断试验快速诊断试验 1.1.荧光菌球检查法荧光菌球检查法 2.2.协同凝集试验协同凝集试验三三 、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防治原则防治原则 对患者进行及时诊断、隔离和彻底治疗外,还应切对患者进行及时诊断、隔离和彻底治疗外,还应切断传染途径,包括加强粪便管理、水源管理及食品卫生断传染途径,包括加强粪便管理、
12、水源管理及食品卫生监督等。监督等。磺胺药、氯霉素、氨苄青霉素、痢特灵等均有疗效,磺胺药、氯霉素、氨苄青霉素、痢特灵等均有疗效,亦可选用环丙沙星(亦可选用环丙沙星(coprofloxacincoprofloxacin)、)、菌必治(安塞菌必治(安塞隆)等新抗菌药物。本属细菌多重耐药性菌株较多,在隆)等新抗菌药物。本属细菌多重耐药性菌株较多,在治疗时应经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治疗时应经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第三节第三节 沙门菌属沙门菌属(Salmomella)Salmomella)沙门菌属种类繁多,主要有引起肠伤寒的病原菌沙门菌属种类繁多,主要有引起肠伤寒的病原菌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S Styp
13、hi)typhi)以及以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S Sparatyphi A)paratyphi A)、乙型副伤寒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 Sparatyphi B)paratyphi B)及及丙型副伤寒沙门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S Sparatyphi C)paratyphi C)。动物沙门菌也可传染给人类。动物沙门菌也可传染给人类。由沙门菌引起的疾病统称沙门菌病由沙门菌引起的疾病统称沙门菌病.伤寒沙门菌 鞭毛(鞭毛染色 1824)一、生物学性状一、生物学性状 致病物质致病物质 1.1.侵袭力侵袭力 细菌能侵入小肠壁上皮细胞,并穿过上皮细菌能侵入小肠壁上皮细胞,并穿过上皮细胞层侵
14、入固有层。细胞层侵入固有层。2 2.内毒素内毒素 引起体温升高、白细胞数下降。大剂量可引起体温升高、白细胞数下降。大剂量可导致中毒症候和休克。导致中毒症候和休克。3 3.肠毒素肠毒素 性质类似大肠埃希菌肠毒素。性质类似大肠埃希菌肠毒素。二、致 病 性 所致疾病所致疾病人类沙门菌病人类沙门菌病(salmonellosis)salmonellosis)包括:包括:1.1.肠热症肠热症:即伤寒、副伤寒,病原体是伤寒沙:即伤寒、副伤寒,病原体是伤寒沙门菌门菌(S Styphi)typhi)或副伤寒沙门菌或副伤寒沙门菌(S S,paratyphi)paratyphi)。细菌随污染的食物和饮水进入人体。发
15、病与否,取细菌随污染的食物和饮水进入人体。发病与否,取决于侵入的菌量与人体的免疫状况。决于侵入的菌量与人体的免疫状况。2.2.食物中毒食物中毒 最常见的沙门菌病。最常见的沙门菌病。3.3.败血症败血症 多由猪霍乱沙门菌及丙型副伤寒多由猪霍乱沙门菌及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儿童或有慢性疾病的成年人多发。沙门菌引起。儿童或有慢性疾病的成年人多发。三、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检查方法检查方法防治原则 第四节 变形杆菌属(Proteus)和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变形杆菌属变形杆菌属 包括:包括:普通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P.vulgaris)P.vulgaris)(代表菌种)代表菌种)奇异变
16、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P.mirabilis)P.mirabilis)G G杆菌,杆菌,有时呈卵圆形或有时呈卵圆形或长丝状等多形性。长丝状等多形性。无荚膜,周围有无荚膜,周围有鞭毛,运动活泼,鞭毛,运动活泼,有菌毛。有菌毛。迁徙性生长现象迁徙性生长现象 :变形杆菌变形杆菌在湿润的在湿润的固体培养基上呈扩固体培养基上呈扩散生长,于琼脂表散生长,于琼脂表面形成一层波纹状面形成一层波纹状薄膜薄膜。尿素酶实验(尿素酶实验(+)(2(24 4h)h),在鉴别上在鉴别上有参考价值。有参考价值。变形杆菌的变形杆菌的O O、H H两种抗原可用以分血清群及型别。两种抗原可用以分血清群及型别。外斐反应外斐反应(We
17、il-Felix reaction)Weil-Felix reaction):本属细菌中的某些特殊菌株如本属细菌中的某些特殊菌株如X19X19、X2X2及及XKXK的的O O抗原能与立克次体患者血清凝集。因此可用这些变抗原能与立克次体患者血清凝集。因此可用这些变形杆菌菌株代替立克次体抗原与患者血清做凝集反形杆菌菌株代替立克次体抗原与患者血清做凝集反应应。为人体正常菌群,条件致病:为人体正常菌群,条件致病:食物中毒、尿路感染、肺炎、心内膜食物中毒、尿路感染、肺炎、心内膜炎、乳突炎、脑膜炎、创伤及烧伤感染炎、乳突炎、脑膜炎、创伤及烧伤感染等。也有的能引起夏季婴儿腹泻及新生等。也有的能引起夏季婴儿腹
18、泻及新生儿败血症。其中以泌尿系统感染最常见。儿败血症。其中以泌尿系统感染最常见。克雷伯菌属克雷伯菌属 有有7 7个种,对人致病的主要是肺炎克个种,对人致病的主要是肺炎克氏菌,包括氏菌,包括3 3个亚种:肺炎亚种、鼻炎亚个亚种:肺炎亚种、鼻炎亚种和鼻硬结亚种种和鼻硬结亚种 在鉴别培养基上发酵乳糖,出现有色菌落。普通在鉴别培养基上发酵乳糖,出现有色菌落。普通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较大,呈灰白色粘液状。菌落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较大,呈灰白色粘液状。菌落在平板上互相融合,以接种环挑之易拉成丝状。此特点平板上互相融合,以接种环挑之易拉成丝状。此特点有助于鉴别此菌有助于鉴别此菌。学习目标一、护理的概念护理概念
19、的三个发展阶段护理概念的三个发展阶段 以疾病为中心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背景背景“没有疾病就没有疾病就是健康是健康”新的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生理、心理、社 会医学模式的产生会医学模式的产生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疾病谱的变化:新月异以及疾病谱的变化:1977年年WHO提出提出“2000年人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的战略目标标工作工作内容内容 协助医生诊断协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和治疗疾病应用护理程序,实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施整体护理以以“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年人人享有卫生保
20、健健”的为工作目标的为工作目标特点特点 成为一门专门成为一门专门 的职业的职业 规范的护理常规范的护理常 规和技术操作规和技术操作强调是一门专业强调是一门专业 逐步形成了护理逐步形成了护理 学的知识体系;学的知识体系;应用护理程序解应用护理程序解 决病人的健康问决病人的健康问 题,满足病人的题,满足病人的 健康需要。健康需要。综合性的应用学科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对所有人、生命周期的所对所有人、生命周期的所 有阶段的护理有阶段的护理工作场所从医院扩展到社工作场所从医院扩展到社 区、学校、老人院、临终区、学校、老人院、临终 关怀医院关怀医院工作方法仍以护理程序为主工作方法仍以护理程序为主 弱点弱点 见
21、病不见人见病不见人 场所局限在医院场所局限在医院 对象局限于病人对象局限于病人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1860年-20世纪40年代)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1860年-20世纪40年代)以病人为中心的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以病人为中心的阶段(20世纪40年代70年代)以病人为中心的阶段(20世纪40年代70年代)以健康为中心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以健康为中心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护理护理是帮助健康的人或患病的人保持是帮助健康的人或患病的人保持或恢复健康(或平静地死去)或恢复健康(或平静地死去)1980年,美国护士学会(年,美国护士学会(ANA)提出)提出“护理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和潜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以健康为中心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是科学、艺术和人道主义的结合。它是科学、艺术和人道主义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