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情境导入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这是一幅传统吉祥图案“三纲五常”。三个缸, 五个人尝酒。寓意是人要有德行礼仪规范。“三 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 露一书,是封建统治者控制人们思想的武器。 儒家在经历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汉初的黄老之 学之后,是如何一跃成为国家统治思想的? 1.理解掌握:了解 从汉初黄老之学到“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原因,知道董仲舒新儒 学的内容。 2.综合运用:比较黄老 之学和先秦儒学与董 仲舒儒学的异同。 探究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的 过程和影响。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1.兴盛原因 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
2、兴;黄老之学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2.名称由来 “黄”是指黄帝的学说,“老”是指老子的学说。 3.主要内容 (1)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治身(养生),一是治国。 (2)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 能动作用。 拓展延伸黄老之学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4.作用 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 5.地位丧失 (1)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2)儒家学说整合出了一整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儒学的新发展 (1)思想来源:董仲
3、舒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 想形成新的思想体系。 (2)主要内容及评价: 主要内容 评价 强调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提出“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以加强思想统一 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的需要 提出“天人感应”说,宣扬“君权神授”, 应当“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人君必 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人君无道,天会降 灾异 “天人感应”学说,是董仲舒新儒 学的理论基础。 有限制君主权力 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的目的,同 时也发展了孟子的“仁政”学说 强调君主施政必须以德为主,以刑辅 德 融合了法家思想,体现出“外儒内 法”的特点 提出“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 发展了孔子提出
4、的儒家伦理道 德,强化了对臣民的思想控制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2.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从 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 自主思考有人认为,若没有汉武帝,就不会有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你怎么认为? 提示:不正确。儒学获得统治地位,根本原因是经过董仲舒改造的 新儒学适应了当时政治统治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措施,直接推动了儒学地位的迅速提高,是儒学获得统治地位的 重要原因。但若没有汉武帝,其他帝王也会选取适合其统治需要的 政治思想。而儒学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有利于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因此,如果没有汉武帝,
5、儒学的统治地位也会 确立。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董仲舒的新儒学 史料导入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制曰:“朕永 惟万事之统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仲舒对曰:“古之王者明于此, 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 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 矣。”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 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概括董仲舒应对汉武帝“大道之要,至论之极”的主要主 张。 (2)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提示:(1)主张:重视教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影响: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
6、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汉代新儒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董仲舒是汉代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吸收黄老之学、法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 个“儒表法里”的新儒学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思想,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 列哲学、社会、政治、历史等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1)继承: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 (2)发展: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主要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三纲 五常”的理论,强调深化王权和等级名分,符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同 时,新儒学又增加了“大一统”思想,博采众家之长,并融合了阴阳
7、家、黄老之学及法 家的一些思想,适应汉武帝时期的政治需要。 (3)汉代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 发展成为汉武帝以后的官方学说。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 皇权,由此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1】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儒家思想取得胜利 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 者改造了儒家思想。”材料中“改造了儒家思想”主要指汉代学者( ) A.宣扬“君权神授”否定王位世袭 B.融合道家法家和佛教思想 C.神化君权并约束君主作为 D.从根本上否定了“仁政”思想 解析:解读材料信息,“汉代
8、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指的是西汉董仲舒融 合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来改造儒学,提出了“大一统”“天人感 应”“三纲五常”等思想;新儒学在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 度膨胀。故C项。 答案:C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史料导入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 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 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 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 上独尊地位的原因。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精神始
9、终一贯,从而成为中 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互动探究(1)从汉代开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儒思想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 (2)依据史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儒家学说能够在汉代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提示:(1)变化: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制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 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儒学被确立为思想的正宗,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2)原因:儒家思想继承了中国周朝的礼教伦常,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封建统治秩序; 董仲舒在汉代改造儒学,提出“三纲五常”“君权神授”,符合君主统治的需要;汉武帝 时需要以思想上的“大一统”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局面;
10、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建议。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名师精讲 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2)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 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尊儒的同时提倡文化教育,从而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 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 自由发展有抑制作用。 (4)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 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
11、大思想武器。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2】 柏杨先生评价说:“这项对策经皇帝采纳后,就成了神圣的国策 光芒万丈的思想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开始夕阳西下。代之而起的,是漫长而单调 的儒学思想的时代。”柏杨先生评价的“国策”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君主专制,天下一统 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D.大兴文治,反对暴政 解析:柏杨的评价表明该“国策”的实行抑制了思想、学术的自由发展,确立了儒 学思想的独尊地位,故选A项。 答案:A 2 3 4 5 1 1.有学者指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 在汉代。”与“文化上结束战国”密切相关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12、C.董仲舒 D.墨子 解析:秦代统一全国,结束了战国诸侯争霸的局面;汉武帝接受董仲 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从而结束了战国百家 争鸣的局面。故选择C项。 答案:C 2 3 4 5 1 2.冯天瑜等著的中华文化史中说:“尊儒兴学,制度教化,将教育、 考试和选官三者结合自此以后作为正式文官制度确立起来。” 这种现象最早是在( ) A.春秋战国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解析:汉武帝尊儒过程中在中央设立太学,以儒家经典为教授内容, 推行以儒家孝廉为主要标准的察举制,“将教育、考试和选官三者 结合”。故选B项。 答案:B 2 3 4 5 1 3.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13、,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 “发展”主要体现为( ) A.由“民本”发展为“君本” B.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C.由承认现存统治秩序发展为批判暴政 D.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主张,适应 了汉武帝君主专制的需要,这是对先秦“民本”到汉代“君本”的发展。故A 项正确。 答案:A 2 3 4 5 1 4.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两汉之世,(皇帝)遇日 食灾变,则下诏责躬求言。”下列思想内容与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关 的是( ) A.三纲五常 B.天人感应 C.君权神授 D.春秋大一统 解析:提取材料信息“(皇帝)遇日食灾变,
14、则下诏责躬求言”可知,如果 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加以谴责和威慑。因此人君必须遵循天 道,实行仁政,体现了“天人感应”思想。 答案:B 2 3 4 5 1 5.图文探究:董仲舒藏书图 董仲舒藏书图为清人作品,生动地描绘了董仲舒博采众长、刻苦攻读的情景。 董仲舒曾跟随儒生子寿学习春秋公羊传,与其一起议论政治,探讨现实,褒贬人 物,并因此而享有“专精于述古”的声誉。后来,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法家的集权思 想和阴阳家的学说,被他用来重新解释儒家经典,由此而建立了一套以“天人感应” 学说为基础,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神学体系。 2 3 4 5 1 (1)据图文探究,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些主张在当时有什么 作用? (2)综合以上信息,谈谈你对董仲舒历史地位的认识。 参考答案:(1)主张:“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理论。作用:加强君主 专制和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2)认识:董仲舒改造传统儒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 想;他是历史上著名的儒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