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品德心理与发展(上)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770692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品德心理与发展(上)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儿童品德心理与发展(上)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儿童品德心理与发展(上)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儿童品德心理与发展(上)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儿童品德心理与发展(上)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九章 儿童品德心理与发展(上)绍兴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徐浩斌xhb-教学要求:1、掌握品德与道德的内涵及关系 2、掌握品德的心理结构及特点 3、了解几个主要的品德形成理论 第一节 品德心理概述 一、道德与品德的含义(一)基本内涵 1、道德:道德是由舆论力量舆论力量和良心驱使良心驱使来支持的人的行为规范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法律:强制力)2、品德:是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经常的、稳定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心理特征和倾向。(二)联系与区别 二、品德的形成与实质 (一)品德的形成(德育)(德育)德育:西方称“moral education”,指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即外在

2、道德要求的过程 如:与人为善、拾金不昧、乐于助人(二)品德发展的实质P332 1、是社会道德内化内化为个人品德的过程 2、内部矛盾内部矛盾推动下的内外因共同作用 基本矛盾:道德要求品德现状 (外在内在)故:自我教育是品德发展的根本动力 3、是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与发展与发展1、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2、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他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3、意,即道德意志,是人们按照道德原则进行道德抉择、克服困难、支配道德行为的心理过程。4、行,即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

3、其它心理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道德意识强调强调:1、知、情、意、行有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可从任一处切入可从任一处切入2、当前德育重点是儿童行为的操练和情感的培养(重点是儿童行为的操练和情感的培养(养成教育养成教育)3、德育要以生活为依托,根植于现实生活之中根植于现实生活之中小资料第二节 儿童品德发展的理论与教育 一、道德发展阶段论与道德认知认知教育 (一)皮亚杰的道德判断二水平论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 二、社会学习理论与道德行为行为培养 (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二)斯陶布的社会行为理论 (一)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道德判断(1932)1

4、 1、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对偶故事法 【打碎玻璃杯】妈妈不在家,一个小孩我了帮妈妈做事,打碎了一盘玻璃杯;另一个为了偷柜上的糖果吃,打碎了一个玻璃杯。谁更错?2 2、发展阶段:、发展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我行我素我行我素 (2)权威阶段(68岁)他律他律 (3)可逆阶段(910岁)自律自律 规则可变,共同遵守 (4)公正阶段(1112岁)利他利他 逐渐向“公道性”过渡 皮亚杰做了一个实验:“一个假日的下午,妈妈带了她的孩子们去河边散步,四点钟,她给孩子们每人发了一个卷饼,他们各自吃着自己的卷饼,但小弟弟没有吃,不小心把卷饼掉在河里了。妈妈将怎样处理这件事?再给一个吧?哥哥他们会怎样

5、说呢?”总结观点:总结观点:儿童品德依赖于其思维的发展;品德发展阶段是连续不可逆的;3 3、评价:、评价:研究有创造性;但当时影响不大(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道德两难故事】判断无所谓对错,关键是他采用了什么样的标准判断无所谓对错,关键是他采用了什么样的标准 代表性的道德两难故事是“海因茨故事海因茨故事”【海因茨故事】意大利某城市有个名叫海因茨的人。他的妻子得了癌症,危在旦夕。城市有个药剂师,研制了一种治癌症的特效药,但要价极高,每剂要2000美元。海因茨家穷,他变卖了家产,从亲友中借贷,共凑到1000美元。他求药剂师降价卖给他一剂药,或者分期贷款,药剂师不同意

6、。妻子病危,药又买不上,海因茨不得已晚上去破门偷药,结果被抓进警察局。2、基本观点:、基本观点:v(1)道德的发展是认识发展的一部分是认识发展的一部分 v(2)儿童的道德成熟首先是道德判断的成熟首先是道德判断的成熟 v(3)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品德发展有巨大的刺激作用作用 3 3、发展水平与阶段、发展水平与阶段:“三水平六阶段”模式q前习俗水平:道德观念是纯外在 惩罚服从取向/相对功利取向 q习俗水平习俗水平:服从各种规范准则“好孩子”取向/遵循权威取向q后习俗水平:服从内部的道德命令 社会契约取向/普遍原则取向(三)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实践意义1.为了解儿童提供视角和工具2.提示教师重视年龄特征

7、3.提供有用的道德教育方法 (小组道德讨论和公正社区法)返回(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主要观点:社会学习主要不是直接强化社会学习主要不是直接强化的操作学习,而的操作学习,而。2、经典实验:攻击行为实验:抗拒诱惑实验:下一理论攻击行为实验:程序:分三组。一攻击奖励(成年人攻击受奖励);二攻击惩罚(成年人攻击受惩罚);三控制组(攻击无奖无惩)放儿童到与影片相同情境,观察其行为。结果:攻击惩罚组没有人模仿攻击行为。结论:替代惩罚降低了儿童对攻击行为的模仿。抗拒诱惑实验:目的:抗拒诱惑可学习而得程序:让儿童进入有玩具和字典的房间(指导语:这些玩具不可以玩,但可以翻翻字典)分三组:一是榜样奖励组(

8、不听话玩玩具受奖);二是榜样指责组;三是控制组(不看电影)儿童进入上述房间单独15分钟,记录其反应结果:克制时间:二三一结论:榜样的示范有一种替代强化的作用。影片:儿童说谎行为的研究返回(二)斯陶布的社会行为理论 1、背景和理论假设 背景:在60年代,一纽约少妇在居民区街中心当众被戮死,围观38人无一帮助和报警。更多不良消息 假设:对困难者的设身处地设想的能力以及掌握有效帮助别人的知识或技能。2、实验过程 分成四组,采取表演游戏法(角色扮演)和“诱导”法,用以增进儿童帮助其他处于困难中的儿童的意愿。主动帮助/自愿报告(间接帮助)/没有帮助 3、研究结论:表演游戏组的效果最好;应避免枯燥的道德说教道德说教和强迫训练强迫训练。认真总结请欣赏分析小影片:我的儿子冷酷无情1、孩子的冷酷无情表现在哪?2、为什么这么个年轻人观点会让人如此难以接受?3、造成他这样的世界观原因何在?4、如何去教育、帮助带有如此偏执观点的孩子?四、影响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一)家庭环境与教养方式奠基作用(二)社会现实环境不可低估(三)儿童心智发展与成熟基本条件(四)学校教育教学关键作用 返回返回返回 返回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儿童品德心理与发展(上)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