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后参考答案 第五章第五章 决策的实施与调整1.如何理解计划与决策的关系?答:两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决策是选择组织未来活动的方向与目标,计划则是将决策选择的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展开,即组织的不同部门在未来的不同时期需要完成哪些任务以保证组织目标的达成。2.计划的类型有哪些?请用实例说明。答: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计划分成不同类型。(1)战略、战术和作业计划:根据计划对企业经营范围影响程度和影响时间长短的不同,计划可以分为战略计划、战术计划和作业计划。战略计划是关于企业活动总体目标和战略方案的计划。战术计划是有关组织活动具体如何运作的计划。作业计划则是给定部门或个人的具体行动计划。具体来说,
2、战略计划往往由高层管理人员负责,战术和作业计划往往由中层、基层管理人员甚至是具体作业人员负责,战略计划对战术、作业计划具有指导作用,而战术和作业计划的执行可以确保战略计划的实施。(2)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根据计划跨越的时间间隔长短,计划可以划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企业通常是将 1 年及以内的计划称为短期计划,1 年以上到 5 年以内的计划称为中期计划,5 年以上的计划称为长期计划。(3)综合、专业和项目计划:综合计划一般会涉及组织内部的许多部门和许多方面的活动,是一种总体性的计划。专业计划则是涉及组织内部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的活动计划。项目计划通常是组织针对某个特定课题所制定的计划。(实例的选
3、取围绕计划类型的特点,合理即可)3.请解析目标管理的过程。答:目标管理是通过一个过程来实现的。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目标的制定与展开阶段、目标实施阶段和成果评价阶段。这三个阶段形成了一个循环过程。(1)目标制定与展开: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上下协调,制定好各级组织的目标。具体工作包括三项:调查研究。制定组织目标要研究组织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通过对外部影响因素的调研,了解组织在计划期内环境因素变化的可能性,把握关键因素以及这些关键因素对组织所产生的可能影响。通过内部因素的调研,主要掌握组织过去的业绩、发展速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劣势。在综合内外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组织使命为指导
4、,确定组织的整体目标。目标展开。目标展开即把组织的总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每一部门、岗位、个人。上一级组织的实施目标措施,往往构成下一级组织的目标,层层展开,如图 5-3。在目标的展开过程中并不是强行下达计划任务、指标,而是上级与下级充分协商,共同确定目标。定责授权。依据目标的大小、难易程度,确定相应权限以便授权执行,保证目标的完成。(2)目标实施:咨询指导。由于上级对如何实现目标不做硬性规定,管理者不必对照一些所谓的规则去监督下属行为。跟踪检查。管理者在目标的实施中,还应当及时了解如工作进度、存在困难等信息,及时了解整个组织的运行状况,既有利于对下属的咨询指导,也可以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依靠组织
5、的力量去解决。协调平衡。在部门之间和岗位之间存在许多协作关系,而在目标的实施中却可能出现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而忽略其他部门、岗位目标的各自为政现象。(3)成果评价:评价工作。按照事先制定的目标值,对照工作成果进行评价。一般实行自我评价与上级评价相结合,共同认定成绩或目标的完成情况。实施奖惩。依据各部门、各成员的目标完成情况和预先规定的奖惩制度,进行相应的奖惩,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有利于下一期目标管理的顺利进行。总结经验教训。对目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进行认真总结,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以利于今后工作的改进。4.请用实例说明预算管理在现实中的应用。答:财务预算管理是预算管理的一种类型:是指企业对
6、计划期内反映有关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的管理。它主要包括“现金预算”、“预计收益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各种经营预算和投资预算中的材料都可以折算成金额反映在财务预算内,财务预算因而成为各项经营业务和投资的整体计划,故亦称总预算。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企业要合理的配置企业的内部资源,通过财务预算管理可以使资金在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企业在市场上获得最大收益。5.PDCA 循环的基本主张是什么?请结合管理实例来解析 PDCA 循环过程。答:(1)PDCA 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威廉戴明博士提出的,已经成为当今管理实践中广为应用的科学程序。PDCA 分别代表计
7、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ion)四个基本阶段。P(计划)是指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行动计划。D(实施)是指实施行动计划,具体运作和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检查)是指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A(改进)则指新作业程序的实施及标准化,以防止原来的问题再次发生,或者设定新一轮的改进目标。(2)PDCA 循环过程: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确认问题所在,收集和组织数据,设定目标和测量方法。第二步,分析产生问题的各种原
8、因或影响因素。例如,通过有效的方法,寻找可能的影响因素,并进行规范的验证。第三步,找出问题所在。这个过程,需要比较并选择主要的、直接的影响因素。第四步,针对问题的主要因素制定措施,提出行动计划。第五步,实施行动计划。也就是按照既定计划执行措施,协调和跟进,并且注意收集数据。第六步,评估结果。第七步,标准化和进一步推广。第八步,提出这一循环尚未解决的问题,把它们转到下一个 PDCA 循环。(举例可以围绕 PDCA 的步骤要点来阐述,例如:生产加工企业打算将库存维持在最佳状态,利用 PDCA 步骤进行设计,实例的选取合理即可)。6.决策追踪与调整有什么现实意义?答:决策追踪与调整,是决策者在初始决
9、策的基础上对已从事活动的方向、目标、方针及方案的追踪和重新调整的过程。决策追踪与调整,不同于决策实施当中的补充和修正。决策的补充和修正是指在决策执行过程中,由于决策本身的特点和决策环境的变化,决策者必须对决策执行情况不断检查,并根据反馈信息,找出偏差,实施相应的控制,不断修正、完善决策。这个过程尚不需要对决策计划或方案作较大改变。但是,决策追踪与调整,实质上则是对原来面临的问题重新进行一次决策。由于主客观情况已经发生变化,所以它并非正常决策的简单重复,也不是对原决策的根本否定,而是根据对原决策过程的再次分析,纠正原决策中的错误,是对原决策的扬弃。管理学(马工程)课后参考答案 第六章第六章 组织
10、设计1.什么是组织设计?组织层级和管理幅度是什么关系?答:组织设计是对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即按照组织目标在对管理活动进行横向和纵向分工的基础上,通过部门化形成组织框架并进行整合。管理幅度又称管理跨度或控制幅度,是指一个管理人员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人员的数量。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组织层级呈现出反比例关系。管理幅度越大,同样规模的组织所需要的组织层级越少;反过来,管理幅度越小,同样规模的组织所需要的层级也就越多。因此,进行组织设计时,管理幅度应控制在一定的水平。既要避免管理幅度过大,保证管理人员能够对下属工作实行有效的指挥和监督,提高工作效率;也要防止管理幅度过小,造成组织层级过多,从而降低
11、管理工作的效率,增加管理成本。2.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分别具有哪些特点?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有哪些?答:第一,机械式组织的特点:(1)基于职能的高度专门化。管理问题和任务按照专业化原则进行分解,以客观的、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方式挑选任职人员,每个人承担一个特定的、严格界定的任务。(2)僵化的职务与权限。组织对分工以后的专业化工作进行严密的层次控制,同时制定出许多程序、规则和标准,管理人员的权力来自其职位。(3)信息集中于高层。高层管理人员依据相关信息进行决策。(4)垂直的命令与信息传递。组织中存在一个垂直的指挥链,上级以命令的形式向下级传递信息,缺少水平的沟通与交流。(5)对组织的忠诚和对上级的
12、服从。强调对组织的忠诚和对上级的服从,个性差异和情感的影响被减少到最低限度。(6)强调固有知识。往往墨守成规,强调自身的固有知识,对于外部知识和其他组织的经验采取排斥的态度。第二,有机式组织的特点:(1)基于知识与经验的专门化。管理任务按照专业化原则进行分解,每个人根据其知识和经验承担相应的任务。(2)柔性的职务与权限。分工并不是高度标准化的,而是需要完成许多非程序化的工作。成员受过良好的训练,被授权开展多种工作。(3)信息的分散与共享。信息不是集中在少数高层管理人员手中,而是分散在组织的各个层级,由成员共享,便于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4)水平的沟通与信息传递。组织结构趋向柔性,不设置永久的固
13、定职位和职能界限严格的部门,成员之间直接的横向、斜向沟通和协调,取代了机械式组织中的纵向沟通和层级控制,成为实现目标的主要手段。(5)对工作和技术的忠诚。不强调对组织的忠诚和对上级的服从,成员忠实于工作和技术,依靠职业标准和团队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并不需要过多的正式规则和直接监督。(6)强调吸收外部智慧。不排斥外部的经验和智慧,而是采取一种兼收并蓄、 博采众长的心态予以吸纳,使其为组织目标服务。第三,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包括环境、战略、技术、规模以及组织发展阶段五种类型。(1)环境: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作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一般环境是指对组织活动产生
14、间接影响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组织设计中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任务环境是指与组织活动直接相关的环境,包括政府、行业协会、合作方、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等。(2)战略:钱德勒认为,战略发展有四个不同的阶段,即数量扩大阶段、地区开拓阶段、纵向联合开拓阶段和产品多样化阶段,每个阶段都应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3)技术:技术是把原材料等资源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机械力和智力。技术的变化不仅能够改变生产工艺和流程,而且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协作。(4)规模:一般来说,小规模的组织结构简单,组织层级少,集权化程度高,复杂性低,协调比较容易,而大规模组织正好相反。因此,规模因素是影响组织设计的一个
15、重要变量。(5)发展阶段:同其他有机体一样,组织的发展同样有着自身的规律。一般来说,组织的发展会经历生成、成长、成熟、衰退和再生五个阶段。3.基本的组织结构形式有哪些?简要说明各自的优缺点。答:(1)直线制组织:直线制组织(line organization)结构的特点是组织中所有职位都实行从上到下的垂直领导,下级部门只接受一个上级的指令,各级负责人对其下属的一切问题负责。组织不设专门的职能部门,所有管理职能基本上都由各部门主管自己执行。因此,直线制是一种最简单的组织结构形式。优点:设置简单、权责关系明确以及有利于组织的有序进行。缺点:专业化水平低、缺乏横向沟通以及对管理人员的要求高。(2)职
16、能制组织:职能制组织(functional organization)是在直线制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了弥补直线制组织专业化程度低、对管理人员要求高等不足,军队组织开始设置参谋职位,职能制组织就此产生。优点:专业化程度高、减轻管理人员压力以及有利于减低管理成本。缺点:缺乏协调、职责不清以及不利于通才型管理人员的培养。(3)直线职能制组织:以直线制结构为基础,在各层级中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即在直线制组织统一指挥的原则下,增加了参谋机构从事专业管理。优点:统一指挥与专业化管理相结合、能够有效减轻管理者负担。缺点:协调难度加大、损害下属的自主性、降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决策效率以及增加管理成本
17、。(4)事业部制组织: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是指组织面对不确定的环境,按照产品或类别、市场用户、地域以及流程等不同的业务单位分别成立若干个事业部,由事业部进行独立经营和分权管理的一种分权式组织结构。其主要特点是“集中决策,分散经营”。优点:有利于管理者专注于战略规划与决策、有利于培养通才以及提高了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缺点:机构重复设置导致管理成本上升、容易滋生本位主义。(5)矩阵制组织结构:既有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产品或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关系,每一名下属同时接受两名上司的领导;项目组人员来自不同部门,任务完成后就解散,有关人员回原单位工作;项目小组为临时组织,负责人也是临时委任。优点:
18、机动性强、目标明确且人员结构合理、通过异质组合事项创新以及沟通顺畅。缺点:稳定性差、多头指挥和权责不对等。4.什么是组织整合?组织整合包括哪些内容?答:组织整合是按照组织目标的要求,对组织内部的各部门、机构、人员的活动进行安排,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包括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整合、层级整合和直线与参谋的整合。组织整合包括:第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整合:(1)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整合首先要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满足组织成员的需要。有利于促进组织内部沟通。有利于增加组织成员间的默契,增强凝聚力。有利于组织活动的有序开展。(2)减少非正式组织
19、的消极影响: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影响也有消极的一面。通过提高组织成员在决策中的参与性,避免目标冲突。加强沟通与信息共享,避免小道消息蔓延。关心成员的工作、生活状况,对非正式组织进行正确引导。鼓励各级管理者参与非正式组织的活动,树立权威。营造有利于整合的组织文化和氛围。第二,层级整合:(1)管理幅度设计: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组织层级呈现出反比例关系。管理幅度越大,同样规模的组织所需要的组织层级越少;反过来,管理幅度越小,组织层级也就越多。管理幅度设计的影响因素:有效管理幅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考虑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能力、工作内容和性质、工作条件与环境以及成员的差异性等方面。(2
20、)组织设计中的集权与分权;(3)组织中的授权设计问题。第三,直线与参谋的整合:(1)直线与参谋的关系:直线与参谋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存在明显的区别。二者之间的关系影响组织整合的难度(2)直线与参谋产生矛盾的原因:由于直线与参谋两类管理人员存在差异,有时相互间会产生矛盾,从而影响组织效率(3)直线与参谋的整合方法:慎重对待参谋的设置明确职责关系授予参谋必要的职能职权。5.结合中国企业管理实际,说明组织整合的方式和途径。答:组织整合的方式有三种: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整合、层级整合以及直线与参谋的整合。结合目前企业管理的实际来讲,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整合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1)管理者要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可以借鉴以下几个途径:满足组织成员的需要。促进组织内部沟通。增加组织成员间的默契,增强凝聚力。组织活动的有序开展。(2)减少非正式组织的消极影响。通过提高组织成员在决策中的参与性,避免目标冲突。加强沟通与信息共享,避免小道消息蔓延。关心成员的工作、生活状况,对非正式组织进行正确引导。鼓励各级管理者参与非正式组织的活动,树立权威。营造有利于整合的组织文化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