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相关理论介绍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77831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相关理论介绍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城市规划相关理论介绍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城市规划相关理论介绍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城市规划相关理论介绍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城市规划相关理论介绍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五讲第十五讲 基本城市理论介绍基本城市理论介绍一、城市增长理论一、城市增长理论二、城市空间理论二、城市空间理论三、城市规划理论三、城市规划理论一、城市增长一、城市增长理论理论 1、城市增长的区域、城市增长的区域理论理论 (1)增长极理论 (2)中心外围理论 2、城市增长的经济、城市增长的经济学理论学理论 (1)经济基础理论 (2)聚集经济理论 3、城市增长的人文、城市增长的人文生态学理论生态学理论 4、城市增长的交通、城市增长的交通通讯理论通讯理论 5、城市增长的全球、城市增长的全球化理论化理论 6、城市增长的经济、城市增长的经济结构转型理论结构转型理论 7、城市增长的政治、城市增长的政治

2、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理论 (1)城市政体理论 (2)增长机器理论 (3)资本积累理论一、城市增长一、城市增长理论理论 1、城市增长的区域理论、城市增长的区域理论 (1)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growth pole)是西方区域发展理论的重要概念,1950年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Perroux F)作为抽象的经济概念提出。佩鲁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的,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的。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增长极理论的关键是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城镇或地区作为介入点进行密集投资,使之产生快速增长能力和扩散能力。增长极可以分为部门增长极和城市增长极。部门增长

3、极是指那些具有较高产业连锁度的推动型产业,它们的扩张必然通过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矩阵引发相关产业的扩张,导致经济成倍增长。城市增长极通过极化涓滴效应的作用来推动区域的经济增长。极化效应是指周边地区的人才、资源、资金等向增长极集中所造成的周边地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抑制;涓滴效应是指增长极的先进技术、管理方法、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向周边地区扩散,从而对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进步产生多方面的推动作用。一、城市增长一、城市增长理论理论 1、城市增长的区域理论、城市增长的区域理论 (2)中心外围理论 中心外围理论(The CorePeriphery Model)是增长极理论的深化,1966年由美国区域问

4、题专家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提出。弗里德曼认为,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造成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其它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中心区在空间上表现为中心城市、城镇群或城镇地区。中心区与外围区相互依存,中心区主导着边缘区及整个地区的发展方向,有强烈的吸引、聚集效应;边缘区则支撑着中心区发展。中心区与外围区的空间经济关系是城市与腹地、经济中心与经济区、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关系。弗里德曼主张通过打破核心边缘的二元结构实现边缘地区发展,即当某一级核心获得自主型增长后,便把重点转向小的核心从而为边缘区或不发达地区发展逐步地创造条件。一、城市增一、城市增长理论长理论

5、 2、城市增长的经济学理论、城市增长的经济学理论 (1)经济基础理论 基础经济理论(Economic Base Theory)把城市经济活动分为基本经济活动和非基本经济活动。为外地服务的经济活动从城市以外地区为城市创造收入,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称之为城市的基本经济活动。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称为非基本经济活动。基本经济活动通过产品和劳务输出为城市创造收入,并以乘数效应推动城市经济的增长与扩张,是城市存在与发展的主要动力。基础经济理论是一种需求导向型经济理论(The DemandOrientated Model)强调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外部市场对城市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而忽视

6、了减少进口、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城市内部贸易也能推动经济增长的事实。任何城市的经济增长都是供给和需求相互促动、共同完成的。一、城市增长一、城市增长理论理论 2、城市增长的经济学理论、城市增长的经济学理论 基本经济活动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阶段性的特点。在城市发展的初级阶段,基本经济活动构成比较单一并且主要集中于工业部门,产生的乘数效应十分明显,导致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很快。然而,随着服务业成为主导性基本经济活动部门后,城市中基本经济活动的比重下降而非基本经济活动的比重上升,基本经济活动产生的乘数效应也相应减弱。(2)聚集经济理论 城市的形成原因是极其复杂的,但是从经济理论上讲,只要存在比较利益(C

7、omparative Advantage)、规模经济(Scale Economies)和聚集经济(Agglomeration Economies)就可能导致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聚集经济在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果没有聚集经济利益,即使存在比较利益和规模经济,经济活动也可能采取分散的形式而不必聚集于城市。一、城市增长一、城市增长理论理论 2、城市增长的经济学理论、城市增长的经济学理论 聚集经济是指因企业、居民的空间集中而带来的经济利益或成本节约。聚集经济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区域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三种形式。内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是单个企业或厂商因为城是单个企业或厂商因为城市聚集规模的扩

8、大而带来的生产规模增加所市聚集规模的扩大而带来的生产规模增加所产生的经济利益。产生的经济利益。区域化经济区域化经济(Localization EconomiesLocalization Economies)是指一定产业内的企业因城市特定区域中整是指一定产业内的企业因城市特定区域中整个产业的扩大而带来的成本节约。对企业而个产业的扩大而带来的成本节约。对企业而言,区域化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外部经济,它言,区域化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外部经济,它是由城市地区内同类企业聚集而造成的产业是由城市地区内同类企业聚集而造成的产业扩大所带来的利益。扩大所带来的利益。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经济(Urbanization Eco

9、nomiesUrbanization Economies)是因为整个城市地区产出的扩大而带来的成是因为整个城市地区产出的扩大而带来的成本节约。本节约。区域化经济导致了同类企业的聚集和扩大,区域化经济导致了同类企业的聚集和扩大,城市化经济吸引各种活动主体向城市集中,城市化经济吸引各种活动主体向城市集中,它们是城市活动多样化的决定性因素,是城它们是城市活动多样化的决定性因素,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力量市发展的关键力量。一、城市增长一、城市增长理论理论 3、城市增长的人文生态学理论、城市增长的人文生态学理论 城市不仅是一个经济系统,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城市发展的原因在人文生态层面也能得到解释。人文生态学学者

10、提出的竞争依赖理论认为,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类的相互依赖和竞争。相互竞争导致为追求生产效率而进行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又促进了彼此间的依赖;相互依赖既强化了社会分工又造成社会成员团结在一起,引发人类在地域空间上集中。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动力。4、城市增长的交通通讯理论、城市增长的交通通讯理论 交通通信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媒介,城市发展主要是起源与城市为人们提供面对面交往(face to face)或交易的机会。城市的集聚效益在于是居民可以接近信息交换中心、便于居民的相互交往。一、城市增长一、城市增长理论理论 4、城市增长的交通通讯理论、城

11、市增长的交通通讯理论 区域层面上,通讯网络的形成使交通运输不再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城市之间的联系突破了区域行政界限。网络缩短了城市与区域,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企业分布可以分散化、小型化,形成开放式、网络型、多中心的城市体系。城市之间的竞合关系(coopetition)代替传统的等级关系。在网络化城市体系中,中心大城市的作用被进一步强化,网络的主干是国际性城市之间的连接通道,分支是国内大城市与地方中心城市的连接通道,小分支则是参与经济全球分工的中小城市,世界级大城市依然是国际化网络的集聚节点。城市国际网络化发展淡化了城市区域的界线,城市区域结构在较高水平上达到新的平衡,形成功能

12、上一体化的空间结构体系。一、城市增长一、城市增长理论理论 4、城市增长的交通通讯理论、城市增长的交通通讯理论 在发展过程中,居民逐渐以通讯替代交通来达到相互作用的目的。一方面,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减少了面对面交往的需求;另一方面,交通拥挤也限制了相互作用的机会。因此,出现了城市居民逐渐以通讯替代交通来达到相互作用的目的。5、城市增长的全球化理论、城市增长的全球化理论 在新一轮的国际劳动分工中,发展中国家不再只是原料产地,而且成为西方跨国公司的生产/装配基地,相当一部分的制造业产品从发展中国家返销回发达国家。新一轮的国际劳动分工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新加

13、坡和台湾),同时又导致了发达国家的逆工业化或后工业化进程。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控制/管理功能趋于空间集聚,制造/装配功能趋于空间扩散。一部分城市在全球或区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显著,而大部分城市则越来越成为跨国公司的制造/装配基地,城市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和跨国资本的外部控制。一、城市增长一、城市增长理论理论 6、城市增长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城市增长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1)城市政体理论 城市政体理论的运行机制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政府为了赢得选举的胜利,必须通过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来获取市民的支持。可是,政府不但没有充足的社会财富来实现上述目

14、标,而且又无权限制人口、资源和财富在国内城市间自由流动。为了做出政绩,政府不得不借助于工商业和房地产公司的投资,并会为了尽可能得到更多的投资而向工商业公司提供优惠政策。对于工商业公司而言,政府提供优惠政策意味着利润的增加。于是,掌握着权利的政府和控制资源的企业集团在城市发展中结盟,以完成地方政府单靠自身努力无法实现的目标。一、城市增长一、城市增长理论理论 6、城市增长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城市增长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政府与企业的结盟受到社会的制约,因为如果它们的结盟是以牺牲过多的社会利益为代价或城市发展的利益未被市民分享,那么市民会在选举时更换政府从而拆散现有的联盟。政府、企业集团、社区通过政治、经

15、济利益相互制约、相互妥协,它们的合力推动着城市发展、塑造着城市空间。(2)增长机器理论 1976年,勒根(RLogan)和姆勒塔克(LMolotch)在城市是增长机器(City as Growth Machine)中提出了增长机器理论,指出城市增长机器的发动者主要是掌握权力者和控制资源的集团。城市增长可以产生财富和权利,增长是资本主义城市的本能。在城市增长中,权力需要利用资源来完成建设项目,资源则依靠权力来获得社会对其利益的认可。一、城市增长一、城市增长理论理论 6、城市增长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城市增长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城市政治就是追求城市经济不断增长的政治,城市的土地拥有者、房地产开发商、金融

16、机构、公用事业机构及其精英分子(elites)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会积极地影响政治家和城市政策,推动经济增长。(3)资本积累理论 1981年,大维哈维(DHarvey)从资本积累和阶级斗争两个方面来分析了资本主义活动的过程。他发现每一次资本主义的全球危机之后,便会进行大规模的物质环境建设,而建成环境不连续、不均衡的发展是实现全球资本主义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他认为在劳动力再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促进了部门与区域间的资本流动。资本积累与阶段斗争是最终引发城市空间变动的根本动因。近年来,大维哈维提出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新的生产形式对资本流动和再生长的需要。一、城市增长一、城市增长理论理

17、论 他认为由于国际上劳动力的分工,发达国家日益成为生产的管理中心和研究中心,而将生产中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劳动力、土地便宜的发展中国家。于是,发达国家制造业衰退,而新兴国家中拥有土地、劳动力优势的城市通过吸引制造业、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二、城市空间二、城市空间理论理论 1、城市空间布局理论、城市空间布局理论 (1)城市分散发展理论 (2)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2、城市空间分析理论、城市空间分析理论 (1)生态区位学派 (2)经济区位学派 (3)社会区位学派 (4)政治区位学派二、城市空间二、城市空间理论理论 1、城市空间布局理论、城市空间布局理论 (1)城市分散发展理论 城市的分散发展理论是建立

18、在通过建设小城市来分散大城市的基础之上,主要理论包括田园城市、卫星城和新城的思想、有机疏散理论等。田园城市田园城市 在后来的建设实践中,田园城市被分化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指农业地区的孤立小城镇,自给自足;另一种是指城市郊区,那里有宽阔的花园。前者的吸引力较弱,也形不成如霍华德所设想的城市群,因此难以发挥其设想的作用。后者显然是与霍华德的意愿相违背的,它只能促进大城市无序地向外蔓延,而这本身就是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所要解决的问题。二、城市空间二、城市空间理论理论 1、城市空间布局理论、城市空间布局理论 (1)城市分散发展理论 卫星城理论卫星城理论 1924年,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国际城市会议上,

19、提出建设卫星城是防止大城市规模过大和不断蔓延的一个重要方法。认为卫星城市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卫星城的问题来源就在于对中心城市的依赖。新城理论新城理论 居住与就业岗位之间相互协调,具有与大城市相近似的文化福利设施配套,可以满足卫星城居民的就地工作和生活需要,从而形成一个职能健全的独立城市。二、城市空间二、城市空间理论理论 1、城市空间布局理论、城市空间布局理论 (1)城市分散发展理论 新城的概念更强调了城市的相对独立性,它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

20、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到一定的截流作用。有机疏散理论有机疏散理论 1942年沙里宁(E.Saarinen)在出版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中,阐述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有机疏散就是把大城市目前的那一整块拥挤的区域,分解成为若干个集中单元,并把这些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有功能的集中点”。原先密集的城区,被分裂成一个一个的集镇,它们彼此之间将用保护性的绿化地带隔离开来。二、城市空间二、城市空间理论理论 1、城市空间布局理论、城市空间布局理论 (2)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1966年,霍尔在世界城市中讲到,世界大城市在世界经济

21、体制中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城市的特征是政治中心、商业中心、人才中心、人口中心、文化娱乐中心;1986年,弗里德曼在世界城市假说中提出,世界城市的国际功能决定于该城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联系的方式、程度。世界城市的指标有:主要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集中地、商业部门的高度增长、主要的制造业中心、交通枢纽、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一定标准。城市集聚区:一群密集的、连续的聚居地所形成的轮廓线所包围的人口居住区。大城市带:1957年法国戈德曼认为大城市带是指多核心的城市连绵区,人口在2500万以上。二、城市空间二、城市空间理论理论 2、城市空间分析理论、城市空间分析理论 (1)生态区位学

22、派 生态学派主要是采用描述性的历史形态方法,概述城市土地利用的历史增长趋势并归纳城市空间分异规律。生态学派的基本理论有轴向增长理论、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理论等。其中,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理论被学术界誉为三大经典生态区位理论,它们对于解释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功能分异规律和城市社区的社会经济结构都做出了重要贡献。除 此 之 外,生 态 学 派 还 有REDickenson的“三地带说”和EJTaaffe的“城市理想化结构”等形态描述模式。生态学派理论属于简单的圈层研究体系,主要停留在对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描述层面上,并不能够清晰地说明特定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二、城市空间二、城市空间理论理论

23、 2、城市空间分析理论、城市空间分析理论 (2)经济区位学派 经济学派以市场平衡理论为基础,注重运用空间经济学理论和数理分析方法来演绎和建构城市土地利用模型,分析和解释城市土地利用的区位决策和空间模式。在经济学派中,参与城市土地利用的人都被假定为追求经济效益最优化和花费最少的“经济人”。由于大多数西方社会,土地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主要是由市场来决定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过程应理解为竞争性投标过程,是个体理性选择的结果。经济学派包括古典单中心模型、外部性模型和动态模型三个分支。经济区位理论加深了人们对城市土地价格形成、空间差异及其历史变化的理解,揭示了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所蕴含的经济规律。但

24、是,经济学派显然具有经济决定论的色彩,忽略了其它社会过程的作用。二、城市空间二、城市空间理论理论 2、城市空间分析理论、城市空间分析理论 (3)社会区位学派 行为学派反对生态学派和经济学派过于主观简单化和理想化的对人进行假设,认为受价值观、思维方式、知识水平和信息掌握程度等方面影响,人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土地利用行为和区位决策从来都没有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同时,最优经济效益和最佳效用也不是土地利用决策的唯一动因和目标。于是,行为学派强调对人的研究,提倡用社会系统来代替市场作为土地利用区位决策的场所。社会区位学派的代表性理论是决策分析模型和城市土地利用的互动理论。社会区位学派过

25、于注重个人行为的影响力,忽略了社会结构的作用,也未充分考虑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模式,故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二、城市空间二、城市空间理论理论 2、城市空间分析理论、城市空间分析理论 (4)政治区位学派 政治区位学派运用政治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的内在动力机制,演绎和解释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模式。该派理论认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认识必须从土地开发过程及其所在的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结构入手,只有这样才能透视错综复杂的种种表象来把握和发现深藏在其背后的内在动力机制和演变规律。结构主义、冲突学派和管理学派是政治区位学派的主要理论代表。政治区位学派从广度和深度上都极大拓展和加深了人们对城市土地开发及

26、其空间结构的内在动力机制的认识。三、城市规划三、城市规划理论理论1.综合规划理论(综合规划理论(comprehensive planning)综合规划理论(comprehensive planning),又称为Master plan General Plan Comprehensive Plan,它以系统思想及其方法论为思想理论基础。综合规划通过对城市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及其结构的研究,从整体上对城市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这些方案具有明确的逻辑结构。(1)综合规划的特征 综合性综合性,即应当兼顾到城市的所有地区和所有功能要素;总体性总体性,意味着政策是概括性的,普适性的;长期性长期性,是指政策更关

27、注于未来二、三十年的问题和可能性的前景,而 不仅仅局限于对当前紧迫问题的解答。(2)综合规划的种类 集中在物质空间方面的综合规划;将物质空间的设计与城市发展目标相结合的综合规划;成为一项政策手段的综合规划。(3)综合规划的方法 在方法上,通过对城市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及其结构的研究,揭示这些要素的性质、功能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全面分析城市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从而在整体上对城市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规划就是要组织和协调城市中各类组成要素之间的综合关系。结果,规划的编制往往从理想出发,建立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最合理的逻辑关系,从而使城市规划又走向了终极状态。2、分离渐进规划理论、分离渐进规划

28、理论 分离渐进规划的基础是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的结合。Charles E.Lindblom于1959年发表The Science of“Muddling Through”阐述了分离渐进方法的含义和内容。渐进的决策是一种补救的、更适合于缓和现状的、具体的社会政策方法,而不是对未来社会目的的促进。(1)分离渐进规划的特点 核心就是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它主要用于对付规模较小或局部性的问题解答,即使是针对于较大规模或全局性的问题,也是通过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甚至将它们分解到不可分解为止,然后进行逐一解决,从而达到所有问题都得到解决。可以直接面对当时当地急需解决的问题而采取即时的行动。在运用的过程

29、中,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和多学科的知识,也不需要对战略问题和可能方案的反复探讨、比较和评估。也不必陷于繁重的资料和信息的收集工作。(2)分离渐进规划的优点 规划决策的基础相对比较可靠;决策者集中考虑那些对现有政策略有改进的政策,而不是尝试综合 的调查和对所有可能方案的全面评估;考虑数量相对较少的政策方案;对于每一个政策方案,只对数量非常有限的重要的可能结果进行评 估;决策者对所面对的问题进行持续不断的再定义,通过无数次的目 标手段和手段目标调整以使问题更加容易管理;因此,不存在唯一的决策或“正确的”结果而是有一系列没有终极的、通过社会分析和评估而对面临的问题的不断处置。3、混合审视理论(、混合审视

30、理论(mixed-scanning)(1)综合规划的问题 受时间、资源、知识等方面的制约;在多元社会要确立综合目标的困难性;结构性改革的困难;(2)渐进方法的问题 强调对现状的维持,过于保守;所进行的工作与未来目标无关。1967年Amitai Etzioni发表Mixed-Scanning:A“Third”Approach to Decision-Making。提出:“混合审视方法为信息的收集提供了一种特别的程序,对资源的分配提供了一种战略,并为建立起两者之间的联系提供了引导”。(3)混合审视方法的特点 混合审视方法不象系统综合方法那样对领域内的所有部分都进行全面而详细的检测,而只是对研究领域

31、中的某些部分进行非常详细的检测,而对其它部分进行非常简略的观察以获得一个概略的、大体的认识;它也不象分离渐进方法那样只关注当前面对的问题,单个地去予以解决,而是从整体的框架中去寻找解决当前问题,使对不同问题的解决能够相互协同,共同实现整体的目标。(4)审视层次的确定 在最概略的层次上,要保证重要的选择方案不被遗漏;在最详细的层次上,应保证被选择的方案是能够进行全面的研究。由基本决策和项目决策组成;基本决策,即宏观决策,不考虑细节问题,着重于解决整体性的、战略性的问题。确定规划的方向;依据分离渐进方法,但需在基本决策所确定的整体框架中进行;4、连续性规划理论(、连续性规划理论(continuou

32、s planning)成功的城市规划应当是统一地考虑总体的和具体的、战略的和战术的、长期的和短期的、操作的和设计的、现在的和终极状态的等等。在对城市发展的预测中,应当明确区分城市中的一些因素需要进行长期的规划,有些因素只要进行中期规划,有些甚至就不要对其作出预测,而不是对所有的内容都进行统一的以二十年为期的规划。长期规划也应当表达出连续的行动所形成的产出,表达出从现在可是向未来的不断延续过程。连续性城市规划除了长远的综合规划外还包括:操作规划操作规划(operating plan),包括两个预算年度。连接起城市 预算,保证长期规划与现实的紧密联系;中期桥梁中期桥梁(middle-range bridge),对此后五年的计划。以上七年为期限的规划,每年补充新的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城市规划相关理论介绍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