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教师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779252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期教师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新时期教师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新时期教师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新时期教师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新时期教师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新时期教师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主讲教师:蓝茵3 教师是家长的代理人;教师是教师是家长的代理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塑造儿童心灵学的研究者;教师是塑造儿童心灵的使者。的使者。新时期的教师观新时期的教师观41.1.实现传授者角色转化实现传授者角色转化J 由重传递(传道、授业、解惑)向重发展由重传递(传道、授业、解惑)向重发展转变转变J 由齐步走(工程师)向根据因材施教转变由齐步走(工程师)向根据因材施教转变J 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教向重学转变J 由单向信息传递向立体多项传递由单向信息传递向立体多项传递一、新时期教师的角色转化一、

2、新时期教师的角色转化5一、新时期教师的角色转化一、新时期教师的角色转化2.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J帮助学生选定合适的帮助学生选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并确认与修正学生采取,并确认与修正学生采取的途径。的途径。J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J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积极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J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师生关系融洽

3、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分享体验与感受。学生分享体验与感受。J与学生一起探讨、研究,不断修正提高自己。与学生一起探讨、研究,不断修正提高自己。6一、新时期教师的角色转化一、新时期教师的角色转化2.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促进者有三个要求: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促进者有三个要求:J 积极旁观,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积极旁观,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J 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J 培养学生的自律、自信与合作,注意教培养学生的自律、自信与合作,注意教育学生遵守育学生遵守纪律纪律、与同学友好相处(合、与同学友好相处(合格公民的必要过程)格公民的必要过程)7一、新时期教师的角色转化一、新时期教师的角色转化3

4、3.教师应成为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应成为教学的研究者J 以研究者的心态参与到教学中去以研究者的心态参与到教学中去J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对自身行为进行学实践中的问题,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获得的经验及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获得的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形成规律。时进行总结,形成规律。8二、二、新时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新时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师生关系强调赞赏师生关系强调赞赏教学关系强调帮助、引导教学关系强调帮助、引导不愤不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悱不发反思自我,修正提高反思自我,修正提高同行之间强调合作同行

5、之间强调合作10 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天空,一切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天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没有教不好的孩子,为了学生的发展。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是没能找到教好他的方法;把课堂只是没能找到教好他的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只有差异,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没有差生。新时期的学生观新时期的学生观11一、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一、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u 为了一切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有教无类,关注每个学生有教无类,关注每个学生u 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 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学

6、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u 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教师的生命为了学生而燃烧,关注学生教师的生命为了学生而燃烧,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12二、新时期倡导的学生观二、新时期倡导的学生观u 学生是学生是“人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u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发展的人 人性假设,四颗糖的惩罚人性假设,四颗糖的惩罚学生是学生是处在发展过程中的人处在发展过程中的人u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 闻斯行诸闻斯行诸学生是一个有着个体差学生是一个有着个体差异的群体异的群体 u 学生是独立的人学生是独立的人 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学习的主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

7、学习的主体体13向师性:向师性:趋向教师、接近教师、模仿教师趋向教师、接近教师、模仿教师表现:表现:第一,都有一种学生感第一,都有一种学生感我是学生,我是学生,我要学习,我要听老师的教导。我要学习,我要听老师的教导。第二,都有一个共同心理第二,都有一个共同心理都希望有都希望有个好老师,有个好班任;都希望得到老师的个好老师,有个好班任;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关注。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向师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向师性14三、新时期如何促进学生发展三、新时期如何促进学生发展15课程功能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评价课程管理课程管理一、新时期课程的目标

8、一、新时期课程的目标16(一)课程功能(一)课程功能 改变改变课程课程过于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的倾向,强调形成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习态度,使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17(二)课程结构(二)课程结构 改变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整体设置九年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并设置综合课程。综合课程。18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

9、表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年年级级1 1品德品德与生与生活活语语文文数数学学艺艺术术地地方方与与学学校校课课程程2 23 3品德品德与社与社会会科科学学外外语语综综合合实实践践活活动动4 45 56 67 7思想思想品德品德历史历史与社与社会会科科学学外外语语8 89 919(三)课程内容(三)课程内容 改变改变“繁、难、偏、旧繁、难、偏、旧”和和过过于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加强课程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关注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兴趣和经验,经验,精选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识和

10、技能。20 (四)课程实施(四)课程实施 改变改变过于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1(五)课程评价(五)课程评价 改变过分改变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功能,发挥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能。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

11、促进师生发展,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促进师生发展,“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的儿童。坚持。坚持”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的的观念,要相信: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是没能观念,要相信: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是没能找到教好他的方法找到教好他的方法22(六)课程管理(六)课程管理 改变改变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程管理,增强增强课程对地方、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23(一)师生关系的转变(一)师生关系的转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

12、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

13、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展四、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四、重新审视教学过程组织者组织者引导者引导者促进者促进者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是新时期对教师公民是新时期对教师育人提出的新要求育人提出的新要求24互动性互动性单向交流单向交流师师生生生生生生师师生生生生生生师师生生生生生生师师生生生生生生生生多向交流多向交流双向交流双向交流综合交流综合交流多向交流多向交流师师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25(二)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二)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

14、科课程的整合,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逐步实现 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和 师生互动方式师生互动方式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变变革革26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三)教学设计(三)教学设计28新时期的教材观新时期的教材观 教材不是法典,教材不是圣经,用教材不是法典,教材不是圣经,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教材为教师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教材为教师提供了

15、自由度巨大的空间,对教师和学提供了自由度巨大的空间,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更高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生的要求更高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创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超越教材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超越教材.可编辑30认读课程标准的重大现实意义认读课程标准的重大现实意义 如果说如果说纲要纲要为教师实施教学提供了一个纲领性文件,为教师实施教学提供了一个纲领性文件,那么课程标准的制定则是这个系统工程的枢纽,因为课程标准那么课程标准的制定则是这个系统工程的枢纽,因为课程标准不仅直接体现了课程的基本理念,而且课程标准为教师在课堂不仅直接体现了课程的基本理

16、念,而且课程标准为教师在课堂层面的课程实施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为课程的管理、实施和评层面的课程实施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为课程的管理、实施和评价提供了指针。从原先的教学大纲到现在的课程标准,课程对价提供了指针。从原先的教学大纲到现在的课程标准,课程对一线教师的课程实施提出了重大挑战,也蕴含着诸多期待。教一线教师的课程实施提出了重大挑战,也蕴含着诸多期待。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的理解意义重大,关系到教师对课程理念师对课程标准、教材的理解意义重大,关系到教师对课程理念的认同以及教学观念的转变,因此,对于课程标准的解读与理的认同以及教学观念的转变,因此,对于课程标准的解读与理解是教师实施课程的前奏。解是教师

17、实施课程的前奏。31我国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我国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前言前言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内容标准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实施建议附录附录32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前言前言 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阐述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阐述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基本理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基本理念与本标准的设计思路念与本标准的设计思路33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按照国家素质教育要求和教按照国家素质教育要求和教育方针,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育方针,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阐述本门课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阐述本

18、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34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内容标准 具体阐述各学科课程的具体阐述各学科课程的内容内容目标目标,就是用明确的行为动词阐述学,就是用明确的行为动词阐述学生经过一定阶段学习后应达到的目标。生经过一定阶段学习后应达到的目标。35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实施建议 教与学的建议教与学的建议 评价建议评价建议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 教材编写建议教材编写建议36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之比较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之比较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前言前言课程性质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基本理念标准设计思路标准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知识与

19、技能知识与技能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知识能力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情感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态度与价值观 思想觉悟思想觉悟内容标准内容标准内容领域及行为目标内容领域及行为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内容及要求实施建议实施建议教学建议教学建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评价建议评价建议考核与评价考核与评价教材编写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时安排课时安排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37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教师教学工作为重点以教师教学工作为重点关注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关注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侧重知识技能的获得侧重知识技能的获得是多数学生

20、能达到的是多数学生能达到的“最低标最低标准准”是教学应实现的是教学应实现的“预期目标预期目标”是学生学习结果与过程的表述是学生学习结果与过程的表述教学内容纲要和教学工作的提教学内容纲要和教学工作的提示示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规规范范”直接的、统一的硬性的直接的、统一的硬性的“控制控制”38如何认识课程标准如何认识课程标准1 1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并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并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深层的是教育理念的更替、教育视角的切换。更深层的是教育理念的更替、教育视角的切换。2 2 课程标准关注的是绝大多数学生,提出的是一些课程标准关注的是绝大多数学生

21、,提出的是一些基本要求。基本要求。3 3 课程标准规定的明确具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课程标准规定的明确具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操作性。4 4 课程标准的规定是有弹性的,其范围涉及认知、课程标准的规定是有弹性的,其范围涉及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也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消情感、动作技能,也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消极教授者,而是教学方案的积极设计者。极教授者,而是教学方案的积极设计者。39课程标准的内涵课程标准的内涵课程标准课程标准隐含的教育理念是培养成功者的教育隐含的教育理念是培养成功者的教育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课程标准课

22、程标准隐含着隐含着 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描述的描述的 行为主体是学生,体现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行为主体是学生,体现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关注的关注的 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发展的各个方面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发展的各个方面40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1 1 基础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基础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2 2 教学中心从知识本位向促进学生发展转变。教学中心从知识本位向促进学生发展转变。3 3 教学目标从关注认知向关注学生整体素质转变。教学目标从关注认知向关注学生整体素质转变。4 4

23、由指导教师工作向指导教师进行课程实施与开发转变。由指导教师工作向指导教师进行课程实施与开发转变。5 5 由统一刚性的管理向灵活、弹性的管理转变。由统一刚性的管理向灵活、弹性的管理转变。41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的指导性作用课程标准的指导性作用 指导确立课程目标与指导确立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 目标体系目标体系 2 2 目标表述方式目标表述方式 3 3 表述目标注意事表述目标注意事项项42 即明确说明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即明确说明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具体、可观测、可量化、可评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具体、可观测、可量化、可评价。这种方式指向可以

24、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价。这种方式指向可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用于“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领域。领域。结果性目标结果性目标知识知识技能技能目标水平目标水平行为动词行为动词目标水目标水平平行为动词行为动词识记识记说出,写出、指导、了解讲述、复述、识说出,写出、指导、了解讲述、复述、识别、简述别、简述模仿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写、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写、缩写缩写理解理解理解、认识、说明、阐明归纳、概述、搜理解、认识、说明、阐明归纳、概述、搜集、整理集、整理独立操独立操作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运用运用分析、比较、探讨、讨论分析、比较、探讨、

25、讨论辩论、评价辩论、评价迁移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43 即描述学生个体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即描述学生个体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历时性的、过程性的、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历时性的、过程性的、体验性的这种方式指向难以将结果量化的过程体验性的这种方式指向难以将结果量化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体验性目标体验性目标目标水平目标水平行为动词行为动词经历(感受)经历(感受)独立从事或合作参与相独立从事或合作参与相关学习活动关学习活动感受、参加、体验、体会感悟、交流、讨论、参与、合作、餐馆、感受、参加、体验

26、、体会感悟、交流、讨论、参与、合作、餐馆、访问、观察、阅读、观看、欣赏、收听、收集、学唱访问、观察、阅读、观看、欣赏、收听、收集、学唱反应(认同)反应(认同)欣赏、看待、吸纳、揭露培养、学习、激发、加深欣赏、看待、吸纳、揭露培养、学习、激发、加深遵守、接受、欣赏、关注遵守、接受、欣赏、关注领悟(内化)领悟(内化)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确定、坚定、坚持、追求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确定、坚定、坚持、追求44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目标水平目标水平行为动词行为动词举例举例复制水平:复制水平:按照教师的指令,利用按照教师的指令,利用多种简单既能从事某项多种简单既能从事某项活动活动朗诵、复述、讲

27、述朗诵、复述、讲述介绍、谈谈、找出介绍、谈谈、找出标出标出创作水平创作水平从事某项复杂的创作从事某项复杂的创作编演、举办、编写编演、举办、编写制作、会址、撰写制作、会址、撰写出版、设计出版、设计 即提供给学生各种各样的表现机会,所采用的行即提供给学生各种各样的表现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通常是与学生表现什么有关的或者结果是开放为动词通常是与学生表现什么有关的或者结果是开放性的,这种指向方式无需把结果量化的课程目标。性的,这种指向方式无需把结果量化的课程目标。45 主体主体是谁是谁学生学生 行为动词行为动词 表现不同层次的学习效果、可操作、可测量。表现不同层次的学习效果、可操作、可测量。行为进行条

28、件行为进行条件 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和范围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和范围 行为达到程度行为达到程度 除用行为动词外,用其他方式表达程度除用行为动词外,用其他方式表达程度 举例:举例:在自主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能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在自主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能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 进行条件进行条件 主体主体 行为动词行为动词 达到程度达到程度3 3 表述目标注意事项表述目标注意事项46课程标准与教师和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与教师和教材的关系1.1.教师要认识到制订课程标准的重要性教师要认识到制订课程标准的重要性2.2.教师要理解所教学科的基本理念教师要理解所教学科的基本理念3.3.教师要认真

29、学习课程标准,在理解的基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使用,把课标的要求内化并表础上学会使用,把课标的要求内化并表现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现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4.4.教师要处理好课标与教材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课标与教材的关系(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471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

30、、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3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31、4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识经验基础之上。5 5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6 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

32、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48教材编写特点教材编写特点1.1.控制内容总量,适当降低知识难度控制内容总量,适当降低知识难度2.2.更新教学内容,大量引进现代信息更新教学内容,大量引进现代信息3.3.强调科际联系,促进课程优化组合强调科际联系,促进课程优化组合4.4.密切联系生活,关注学生个体经验密切联系生活,关注学生个体经验5.5.重视活动设计,鼓励学生探究创造重视活动设计,鼓励学生探究创造6.6.尊重师生个性,提供多种选择机会尊重师生个性,提供多种选择机会7.7.利用信息技术,扩展学习空间利用信息技术,扩展学习空间8.8.板式设计新颖,图文并茂引人

33、入胜板式设计新颖,图文并茂引人入胜49教材的六大特点教材的六大特点1 1 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2 2 注意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注意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3 3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4 4 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5 5注重为教师创造性和学生发展留下余地,注重为教师创造性和学生发展留下余地,利于师生互动利于师生互动6 6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反映在教学主体和内容编排中,并把值观反映在教学主体和内容编排中,并把三者有机结合。三者有机结合。50怎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怎样

3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1.1.要遵守课程标准的要求要遵守课程标准的要求2.2.要依据学生实际要依据学生实际3.3.要考虑教学情景要考虑教学情景4.4.要把教材与教学环境结合起来要把教材与教学环境结合起来5.5.要考虑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要考虑可利用的教学资源6.6.还要考虑教师的个人优势还要考虑教师的个人优势51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教材内容生活化教材内容生活化 教材内容问题化教材内容问题化 教材内容活动化教材内容活动化 教材内容系统化教材内容系统化 教材内容最优化教材内容最优化52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1.1.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材料来创设学习的

35、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材料来创设学习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情境、激发学习兴趣2.2.利用教材中的场景来培养学生感知、观利用教材中的场景来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想象与分析能力察、想象与分析能力3.3.利用教材图片、材料,培养学生多角度利用教材图片、材料,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合作学习的能力思维、合作学习的能力4.4.利用教材图片、材料,培养学生的质疑利用教材图片、材料,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能力,5.5.挖掘教材内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挖掘教材内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53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编写教案编写教

36、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方式设计教学方法、方式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总结性评价设计总结性评价设计形成性评价设计形成性评价设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对象的分析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分析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分析制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学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教什么如何学、如何教如何学、如何教学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教得怎么样教得怎么样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1 1、“先学后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定教2 2、“先教后学先教后学”以教导学以教导学3 3、“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学会了才有兴趣趣54课程教学设计框图课程教学设计框图 学习学习目标目标教师教师角色角色学习学习情境情境策略策略方法方法学习学习方式方式学生主学生主体作用体作用教学活动教学活动设计方案设计方案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者引导者促进者促进者合作者合作者直观情境直观情境问题情景问题情景活动场景活动场景观察、实验观察、实验调查、探究调查、探究分析、综合分析、综合主动性主动性自主性自主性创造性创造性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实践性学习自主性学习自主性学习55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新时期教师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